醫療券將納7間大灣區機構 醫衛局:將設培訓和服務保障機制 本地 發佈時間 20.02.2024 10:01最後更新時間 20.02.2024 10:39
政府計劃擴大醫療券在內地使用的範圍,第3季起納入5間綜合醫療機構和2間牙科機構。醫務衛生局副秘書長李力綱表示,衛生署有重要的監管角色,責無旁貸,將設立嚴謹的監管機制,亦會設立培訓和服務保障機制,召集內地監管當局和試點單位的專家小組,檢視質素、病人滿意程度和收費水平等,強調機構不能因為可報銷醫療券,提高收費。如果長者發現違規,可要求衛生署跟進。 李力綱表示,雖然兩地病歷暫時未能互通,但可以以病人自攜的方式,將內地紙本或電子紀錄,帶到香港;政府亦正研究透過「醫健通」,方便病人攜帶病歷到內地。 李力綱又指,不少在內地居住的香港長者,未必熟悉內地的醫療機構,指今次納入計劃的機構都是當局精心選擇,絕大部分都是三甲醫院,其中廣州的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除了是三甲醫院,更是國家14間高質量發展試點醫院其中之一。他又表示,今次計劃有港資機構,他們有香港的管理經驗,明白香港的就診文化,也熟悉醫療券的目的和執行細節。 對於會否影響本地牙醫的生意,李力綱表示,計劃目的是讓長者有多一個選擇,估計鄰近口岸的本港牙醫可能會感到壓力,但本港牙醫專業水平高,有競爭力,相信市民會繼續向心儀的本地牙醫求診。他又表示,如果市場有變化,本港牙醫也會提升服務質素或調整價格。
牙醫學會:納鄰近口岸牙科機構偏離醫療券原意
香港牙醫學會會長陳超余表示,今次計劃與醫療券的原意有偏差,當局選擇鄰近口岸的牙科機構,感覺是鼓勵市民北上用醫療券接受牙科服務,每年將有過億元抽離本港經濟,強調香港是自由市場,以市場導向會較健康。陳超余又表示,恢復通關後,不少市民北上接受牙科服務,業界生意額下跌兩、三成。他歡迎公平競爭,指本港牙醫收費的差距也很大,有牙醫以很相宜的價格服務基層,認為本港牙醫也有競爭力。 對於本地牙醫人手不足,陳超余就指,看不到私營界別有人手短缺的問題,指公營牙科診所就因為移民和退休潮等因素,流失較大。
原文網址:
https://www.881903.com/news2/local/252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