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劃進修PhD/Research討論區 (10)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1001 回覆
9 Like 1 Dislike
2017-04-12 23:14:21



2017-04-12 23:15:06

而個post大部份巴打已深深愛上academic不能自拔


定係跳左入火坑走唔到出黎

已經知道係死路一條都走入黎

為興趣我地可以去到幾盡

前兩日聽左一個case,有條友搵教席
Offer 100萬唔要,寧願去個得50萬的
原因係後者有個好啲的research environment,
有好啲的potential coauthors。



Tenure到個50萬好快可以搵番黎


攞住個tenure申請grant funding 何止50萬
贏九條街
2017-04-12 23:16:24



2017-04-12 23:18:00



2017-04-12 23:22:00

命仔要緊呀,范進中舉咩

而個post大部份巴打已深深愛上academic不能自拔


定係跳左入火坑走唔到出黎

已經知道係死路一條都走入黎

為興趣我地可以去到幾盡

唔好咁啦
我master grad都30喇

我等你post日本女朋友架

可能性排序
叻哥拎大紫荊>支爆>香港獨立>樓主拎諾貝爾獎>>>>我有女朋友
2017-04-12 23:24:50

而個post大部份巴打已深深愛上academic不能自拔


定係跳左入火坑走唔到出黎

已經知道係死路一條都走入黎

為興趣我地可以去到幾盡

唔好咁啦
我master grad都30喇

我等你post日本女朋友架

可能性排序
叻哥拎大紫荊>支爆>香港獨立>樓主拎諾貝爾獎>>>>我有女朋友

唔緊要,而個post
2017-04-12 23:27:04




2017-04-12 23:27:55





2017-04-12 23:31:23
轉個頭個post去得咁快
2017-04-12 23:32:20
轉個頭個post去得咁快

2017-04-12 23:40:23

命仔要緊呀,范進中舉咩

而個post大部份巴打已深深愛上academic不能自拔


定係跳左入火坑走唔到出黎

已經知道係死路一條都走入黎

為興趣我地可以去到幾盡

唔好咁啦
我master grad都30喇

我等你post日本女朋友架

可能性排序
叻哥拎大紫荊>支爆>香港獨立>樓主拎諾貝爾獎>>>>我有女朋友

same
2017-04-12 23:44:24



命仔要緊呀,范進中舉咩

而個post大部份巴打已深深愛上academic不能自拔


定係跳左入火坑走唔到出黎

已經知道係死路一條都走入黎

為興趣我地可以去到幾盡

興趣當然有,更大程度係唔想留係香港同呢個地方一齊腐爛,所以出去讀書點都唔係火坑
2017-04-12 23:50:17
2017-04-13 00:11:49
博士生涯不易過 51%曾感心理困擾
https://thestandnews.com/cosmos/博士生涯不易過-51-曾感心理壓力/

博士生跟同輩一樣,一樣需要工作謀生,一樣要打理日常生活大小事務:交租、家務,甚至照顧小孩——還未計算無數學業工作。攻讀博士學位可謂一場為夢想而戰的「硬仗」, 代價是自己的身體與精神健康。

朋友 Jeremy 是同 Lab 同學;過去 3 年博士生涯,學業加上兼職,每天都要朝 7 晚 8 工作。他真正有假期就要等到大學「關門」的一星期。上個月曾見他疲態盡現,便提醒他要注意作息。他苦笑回應:「沒法子,還要交租,食飯嘛。」博士生的壓力不止來自生活,還有學習本身。學術界有極強烈的「汰弱留強」氣氛——要從眾人中「突圍而出」,所有事也必須要做得最好。久而久之形成極大壓力,稍有失手可能就會不停責難自己:為甚麼自己實驗未有做好準備,所以未有完美結果 [1]?為甚麼不花多點時間讀報告?為甚麼不花多點時間寫好論文?整個人陷入無盡壓力之中。

這問題也被研究。澳洲研究曾得出驚人數字:研究人員患上精神疾病機會比普羅大眾高達 3–4 倍。加州大學 2015 年報告也指出,47% 博士生及 37% 碩士生曾有抑鬱症狀。月初最新一項研究也有類似發現。受訪的 3,659 位博士生中, 51 % 學生在過去將星出現至少兩項心理健康欠佳症狀,另外 32% 更有至少 4 種症狀。研究人員綜合他們的病徵,包括長期感到壓力、不快、抑鬱和失眠等。問題惡化或多或是跟學生害怕因尋求協助,而為「職途」沾上污名,使更少人主動去處理問題。

研究人員認為減少研究生心理壓力其中一個方法,需要改變現行制度。一方面須鼓勵研究人員主動尋求協助。另一方面,校方與政府均要有相應政策配合,讓學生了解學界內外的就業前程(博客 Everest 就分享過他大學的就業講座內容)。至於研究團隊內部,顧問教授及同事的支持對學生健康亦非常重要。顧問教授領導才能也跟研究生所承受的壓力有關。

過去短短一年的研究生活心得已初嘗「博士生」壓力,更明白一個「好」 Supervisor 於研究生涯不可多得。以自己的 Supervisor 為例,她樂於分享知識,也不會為學生增添多餘壓力,最重要是她會為學生前程著想——某程度上為我們解決不少困擾不安。

學術界與其他工作同樣要面對龐大壓力;但我們之所以繼續踏上學術路,是因為研究的意義,以及帶來的成就感。戰友們,我們也是人;心理生理承受不到,定必要求助他人。

註:

[1] Supervisor 教落:「沒有完美的數據,只要盡力做好就可。反而認真觀察數據,會令自己更放心。—— 這就是科學,別擔心太多。」

報告:

Levecque, K., Anseel, F., De Beuckelaer., A. Van der Heyden, J. & Gisle, L. (2017). Work organization and mental health problems in PhD students. Research Policy, 46, 4. DOI: 10.1016/j.respol.2017.02.008
2017-04-13 00:17:49
博士生涯不易過 51%曾感心理困擾
https://thestandnews.com/cosmos/博士生涯不易過-51-曾感心理壓力/

博士生跟同輩一樣,一樣需要工作謀生,一樣要打理日常生活大小事務:交租、家務,甚至照顧小孩——還未計算無數學業工作。攻讀博士學位可謂一場為夢想而戰的「硬仗」, 代價是自己的身體與精神健康。

朋友 Jeremy 是同 Lab 同學;過去 3 年博士生涯,學業加上兼職,每天都要朝 7 晚 8 工作。他真正有假期就要等到大學「關門」的一星期。上個月曾見他疲態盡現,便提醒他要注意作息。他苦笑回應:「沒法子,還要交租,食飯嘛。」博士生的壓力不止來自生活,還有學習本身。學術界有極強烈的「汰弱留強」氣氛——要從眾人中「突圍而出」,所有事也必須要做得最好。久而久之形成極大壓力,稍有失手可能就會不停責難自己:為甚麼自己實驗未有做好準備,所以未有完美結果 [1]?為甚麼不花多點時間讀報告?為甚麼不花多點時間寫好論文?整個人陷入無盡壓力之中。

這問題也被研究。澳洲研究曾得出驚人數字:研究人員患上精神疾病機會比普羅大眾高達 3–4 倍。加州大學 2015 年報告也指出,47% 博士生及 37% 碩士生曾有抑鬱症狀。月初最新一項研究也有類似發現。受訪的 3,659 位博士生中, 51 % 學生在過去將星出現至少兩項心理健康欠佳症狀,另外 32% 更有至少 4 種症狀。研究人員綜合他們的病徵,包括長期感到壓力、不快、抑鬱和失眠等。問題惡化或多或是跟學生害怕因尋求協助,而為「職途」沾上污名,使更少人主動去處理問題。

研究人員認為減少研究生心理壓力其中一個方法,需要改變現行制度。一方面須鼓勵研究人員主動尋求協助。另一方面,校方與政府均要有相應政策配合,讓學生了解學界內外的就業前程(博客 Everest 就分享過他大學的就業講座內容)。至於研究團隊內部,顧問教授及同事的支持對學生健康亦非常重要。顧問教授領導才能也跟研究生所承受的壓力有關。

過去短短一年的研究生活心得已初嘗「博士生」壓力,更明白一個「好」 Supervisor 於研究生涯不可多得。以自己的 Supervisor 為例,她樂於分享知識,也不會為學生增添多餘壓力,最重要是她會為學生前程著想——某程度上為我們解決不少困擾不安。

學術界與其他工作同樣要面對龐大壓力;但我們之所以繼續踏上學術路,是因為研究的意義,以及帶來的成就感。戰友們,我們也是人;心理生理承受不到,定必要求助他人。

註:

[1] Supervisor 教落:「沒有完美的數據,只要盡力做好就可。反而認真觀察數據,會令自己更放心。—— 這就是科學,別擔心太多。」

報告:

Levecque, K., Anseel, F., De Beuckelaer., A. Van der Heyden, J. & Gisle, L. (2017). Work organization and mental health problems in PhD students. Research Policy, 46, 4. DOI: 10.1016/j.respol.2017.02.008

2017-04-13 00:19:07
2017-04-13 00:40:04
博士生涯不易過 51%曾感心理困擾
https://thestandnews.com/cosmos/博士生涯不易過-51-曾感心理壓力/

博士生跟同輩一樣,一樣需要工作謀生,一樣要打理日常生活大小事務:交租、家務,甚至照顧小孩——還未計算無數學業工作。攻讀博士學位可謂一場為夢想而戰的「硬仗」, 代價是自己的身體與精神健康。

朋友 Jeremy 是同 Lab 同學;過去 3 年博士生涯,學業加上兼職,每天都要朝 7 晚 8 工作。他真正有假期就要等到大學「關門」的一星期。上個月曾見他疲態盡現,便提醒他要注意作息。他苦笑回應:「沒法子,還要交租,食飯嘛。」博士生的壓力不止來自生活,還有學習本身。學術界有極強烈的「汰弱留強」氣氛——要從眾人中「突圍而出」,所有事也必須要做得最好。久而久之形成極大壓力,稍有失手可能就會不停責難自己:為甚麼自己實驗未有做好準備,所以未有完美結果 [1]?為甚麼不花多點時間讀報告?為甚麼不花多點時間寫好論文?整個人陷入無盡壓力之中。

這問題也被研究。澳洲研究曾得出驚人數字:研究人員患上精神疾病機會比普羅大眾高達 3–4 倍。加州大學 2015 年報告也指出,47% 博士生及 37% 碩士生曾有抑鬱症狀。月初最新一項研究也有類似發現。受訪的 3,659 位博士生中, 51 % 學生在過去將星出現至少兩項心理健康欠佳症狀,另外 32% 更有至少 4 種症狀。研究人員綜合他們的病徵,包括長期感到壓力、不快、抑鬱和失眠等。問題惡化或多或是跟學生害怕因尋求協助,而為「職途」沾上污名,使更少人主動去處理問題。

研究人員認為減少研究生心理壓力其中一個方法,需要改變現行制度。一方面須鼓勵研究人員主動尋求協助。另一方面,校方與政府均要有相應政策配合,讓學生了解學界內外的就業前程(博客 Everest 就分享過他大學的就業講座內容)。至於研究團隊內部,顧問教授及同事的支持對學生健康亦非常重要。顧問教授領導才能也跟研究生所承受的壓力有關。

過去短短一年的研究生活心得已初嘗「博士生」壓力,更明白一個「好」 Supervisor 於研究生涯不可多得。以自己的 Supervisor 為例,她樂於分享知識,也不會為學生增添多餘壓力,最重要是她會為學生前程著想——某程度上為我們解決不少困擾不安。

學術界與其他工作同樣要面對龐大壓力;但我們之所以繼續踏上學術路,是因為研究的意義,以及帶來的成就感。戰友們,我們也是人;心理生理承受不到,定必要求助他人。

註:

[1] Supervisor 教落:「沒有完美的數據,只要盡力做好就可。反而認真觀察數據,會令自己更放心。—— 這就是科學,別擔心太多。」

報告:

Levecque, K., Anseel, F., De Beuckelaer., A. Van der Heyden, J. & Gisle, L. (2017). Work organization and mental health problems in PhD students. Research Policy, 46, 4. DOI: 10.1016/j.respol.2017.02.008

為甚麼自己實驗未有做好準備,所以未有完美結果 [1]?為甚麼不花多點時間讀報告?為甚麼不花多點時間寫好論文?整個人陷入無盡壓力之中。

成日都係咁諗
2017-04-13 00:43:28
2017-04-13 00:46:48

2017-04-13 00:47:39


2017-04-13 00:52:15



2017-04-13 00:53:40




2017-04-13 00:54:10



2017-04-13 00:54:11



2017-04-13 00:54:28




吹水台自選台熱 門最 新手機台時事台政事台World體育台娛樂台動漫台Apps台遊戲台影視台講故台健康台感情台家庭台潮流台美容台上班台財經台房屋台飲食台旅遊台學術台校園台汽車台音樂台創意台硬件台電器台攝影台玩具台寵物台軟件台活動台電訊台直播台站務台黑 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