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閱讀
劉仲敬:新舊羅馬與現代世界
2016年1月16日新民講堂演講: 羅馬憲制的演變和世界秩序的形成
https://medium.com/@LiuZhongjing/%E6%96%B0%E8%88%8A%E7%BE%85%E9%A6%AC%E8%88%87%E7%8F%BE%E4%BB%A3%E4%B8%96%E7%95%8C-321da675f311#.ufjjkstym
下次po響學術台會好D
多謝ching分享,之前上網搵佢啲片,大多數都冇字幕,好難明
睇完阿姨d文就更加覺得陳雲果套得啖笑
呢啲po咁少人討論
大部份香港人對歷史認識只有中華儒家君臣父子
除非大學讀history﹐
面對深入探討西方政制歷史嘅topic根本搭唔上嘴
虛心學習下仲好
我都係學完有得著轉貼
呢啲po咁少人討論
大部份香港人對歷史認識只有中華儒家君臣父子
除非大學讀history﹐
面對深入探討西方政制歷史嘅topic根本搭唔上嘴
虛心學習下仲好
我都係學完有得著轉貼
睇完呢本撚屌,先知佢up緊乜
如果無乜研究過,根本得個睇字,唔會有深刻了解
但是正因為如此,錢都用到民生工程上面來了,那麼帝國主義就沒有錢了。英國福利制度拿走了錢,那麼皇家海軍就得不到錢。皇家海軍得不到錢,英國就不得不對日本妥協,對德國妥協,採取消極的外交政策,最後釀成世界大戰。由於世界大戰造成了嚴重的財政收入問題,國家,丘吉爾的保守黨就不得不進一步增加稅收,而主要的稅收又落到了原有的地主和資產階級頭上,所得稅在最高的時候甚至增加到百分之九十幾,這就跟沒收差不多了。你賺了一萬塊錢出來,9900塊錢要交給政府去打仗,實際上是,你只賺了100塊錢。地主和資本家都落到這個地步了,結果就導致了二戰期間和二戰後初期,英國舊的世家普遍的沒落了。現在英國古代的貴族宅地之類的,基本上都變成了博物館,為什麼呢,因為稅太貴了,養護這些宅地的成本太高,貴族的繼承人覺得這筆錢還不如捐出去搞公益事業、改變成博物館來得好,自己也放棄了原有的、他對鄉里的責任。結果,儘管英國戰後仍然是保守黨和工黨執政的局面,但是即使是保守黨政府,直到30年代為止,走的也都是和工黨差不多的路線。
紅字個段都好撚鳩UP下喎
大部份香港人對歷史認識只有中華儒家君臣父子
除非大學讀history﹐
面對深入探討西方政制歷史嘅topic根本搭唔上嘴
虛心學習下仲好
我都係學完有得著轉貼
睇完呢本撚屌,先知佢up緊乜
如果無乜研究過,根本得個睇字,唔會有深刻了解
巴打有咩睇法/啓發?
劉敬仲佢其中一個專長係英國歷史,所以我覺得特別值得share
另外就係香港作爲保留英國普通法嘅地區(雖然已經風雨飄搖)
若果香港人對英國制度嘅來源同演變冇一定嘅認識,
我哋好難繼續捍衛英國人嘅遺產
睇完阿姨d文就更加覺得陳雲果套得啖笑
又見過有阿姨粉是城邦派
睇完呢本撚屌,先知佢up緊乜
如果無乜研究過,根本得個睇字,唔會有深刻了解
巴打有咩睇法/啓發?
劉敬仲佢其中一個專長係英國歷史,所以我覺得特別值得share
另外就係香港作爲保留英國普通法嘅地區(雖然已經風雨飄搖)
若果香港人對英國制度嘅來源同演變冇一定嘅認識,
我哋好難繼續捍衛英國人嘅遺產
我睇人寫文一向抱懷疑態度,會以自己經驗同邏輯判斷作者尻嗡成份大唔大,我認為劉仲敬對英國史了解深入,特別係寫到英國封建時期,同17世紀商人,貴族,王室既角力個幾段對我有好多啟發。之前睇左好多書都研究點建民族經濟,工業革命係英國發生,而唔係其他歐陸國家,佢補充左d新觀點。
Btw, 講到選舉舉擴大,福利主義,仲有希特拉個段仲有少少尻嗡,有種為左維護佢對英國君主立憲既舊自由主義,而夾硬加插落去既觀點
睇完阿姨d文就更加覺得陳雲果套得啖笑
又見過有阿姨粉是城邦派
咁陳雲同阿姨都有d觀點相同既
但係陳雲果套支持華夏文化已經注定行唔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