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到 DSE 通識科試卷出關於聯合國志願人員組織(UNV)的試題,順便推下post啦。
有一樣嘢係我做UN intern 之前唔知的:
UN intern : 完全無任何津貼。
UN Volunteer : 有生活和機票津貼。
我接觸到身邊 UNV ,有些是做完 intern 之後,轉為UNV 的。但亦有些是直接報名做 UNV。
關於 UNV ,樓主本人不太熟悉,
希望有過來人幫手分享下
--------------------------
通識考卷問做義工與公民身份理解
國際義工:個人經驗兩者無關連
撰文: 記者戴晴曦 | 發佈日期: 12.04.18
今屆中學文憑試(DSE)通識科考試,卷一的必答題部分,其中一條問題問及:「香港人與其參與境外義工計畫,不如參與自己社會的義工計畫」一題,要求考生就考題資料及個人對公民身份的理解,提出一個支持及一個反對這項陳述的論據並作解釋。
眾新聞邀請曾擔任
聯合國志願人員組織(UNV)的義工,以及國際義工機構「義遊」行政總監鄧緯榮嘗試答題。有義工認為,個人參加義工服務,與公民身份無關,會同時到海外和香港做義工,境內境外服務兩者並無矛頭,對題目感到不解。
曾擔任聯合國志願人員組織(UNV)義工的Jasmine,是曾考DSE的新制學生。
她對考評局使用UNV作為例子感到懷疑,形容UNV不是一般國際義工機構,背後的制度複雜,牽涉國與國之間的協議和安排,參加者亦須通過面試。
另外,
比起其他國際義工服務計畫,參加者需投放更長參與時間,例如她曾離開香港半年,到聯合國其中一個部門服務。而參加者亦獲生活和機票津貼。
Jasmine又形容,比起其他國際義工服務計畫
,UNV具有涉及職業增值的成分,有參加者會將相關經歷「寫上CV」。她解釋,UNV會分發參加者到聯合國不同部門工作,「所以有人寫CV會直接寫部門名,而唔係寫UNV」,她有相識的參加者亦透過UNV的經驗,因而獲得一份理想工作。
至於問題要求考生對「香港人與其參與境外義工計畫,不如參與他們自己社會的義工計畫」的說法,就資料和對公民身份的理解,提出並解釋一個支持和反對論據。自小開始做義工的Jasmine看畢題目後直言:「我唔會因為自己係咩公民而做義工。」她表示,參加國際義工的原因,除了對世界有好奇心,亦因感到香港的義工服務「流於表面」,「通常探下老人院、孤兒院。當時望住老人家,就會思考,究竟係咪大家都喺到做show?」為了尋求改變,她在大學開始踏出第一步,到世界不同地方做義工。
Jasmine認為,到境外參加義工計畫,與參與香港本地的義工服務,兩者沒有衝突,她也有同時參與境外和境內的義工計畫,「喺外國通常參與環境保育、教育範疇工作,香港嘅範圍就比較跳脫。」她在香港成立義工組織「閒地攤」,將閒置物資送贈深水埗有需要人士,將過剩的資源重新分配,同時支持市集地攤繼續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