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田巴打幾時再出POST講日本史
上面提到明末小冰河期,其實我個人覺得小冰河期只係明覆亡一個好次要原因,明朝腐敗到無可救藥先係主因
首先,最廣義嘅小冰河期係指歷史上某啲時期會特別凍,同埋特別乾旱,依家主要出現咗4次同明清小冰河期一樣嘅冷期
如果用中國歷史嘅時間線黎分,分別係
1.自周穆王二年(西元前 1000 年)至東周平王東遷時(西元
前 770 年),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小冰河期。
2.自西漢成帝建使四年(西元前 29 年)起,經東漢、三國、晉、南
北朝至隨文帝開皇二十年(西元 1000 年),是第二個小冰河期。
3.自北宋初葉之太宗雍熙二年(西元 1192 年),是中國歷史上 的
第三個小冰河期。
(中國第三個小冰河期比較特別,同期歐洲反而係中世紀溫暖期,氣候異常地暖)
4.第四個冷期自明太組洪武元年(西元 1458 年)至清德宗光緒六年(西元 1880
年)
(《氣候創造歷史》,許靖華)
一般我地依家提到小冰河期就係專指明清時候個次世界性嘅明清冷期
四次冷期有長有短,我地睇到每次小冰期當中,中國都會出現災難性戰亂同改朝換代發生,比如周室被入侵東遷,依個POST講嘅五胡亂華,石田巴打講到室町嘅末年日本戰國同埋將會講到嘅明末戰亂,所以小冰期帶黎寒冷乾旱對於古代農業社會帶黎衝擊,令到戰亂發生,明末民變發生原因有一部分係當時西北連年大旱,加上加征三餉迫反農民
但係依個最多只係引爆晚明個炸彈嘅藥引,而唔係晚明滅亡嘅原因
因為如果用小冰河期黎解釋晚明衰落同滅亡,實在有太多野解釋唔到
首先,明清冷期有3個最冷期(From WIKI)
1450年——1570年:斯波勒最小期(明景泰元年至隆慶四年)
1645年——1715年:蒙德最小期
清順治二年至康熙五十四年
1770年——1830年:道爾頓最小期 題外話所以唔查了
我地見到係冷期入面最冷嘅反而係清朝時期,當中有一大半時間仲係要係康熙年間發生,如果小冰何期真係令到農業社會出現糧食危機,照道理滿清特別係康熙先係受到最影響嘅時期,但係康熙反而開始康雍乾盛世,人口仲要已經超越明朝晚年人口數量,當中無發生好似晚明咁大規模民變,唔通滿清識氣候武器,只係凍明朝唔凍自己

,所以單係用冰河期搞到明亡時間點上就好難解釋得通
其次就係明清冷期係一次世界性全球氣侯變冷變乾,石田巴打都同意就係歐洲同西亞都受到氣候變冷衝擊,英國,法國,瑞士都因為歐洲變冷而出現饑荒(其實嚴格上黎講英法出現餓死幾十萬人饑荒中國已經係清朝時期),但係就只有中國(明)滅亡,其他成熟國家都堅持落黎(不過三十年戰爭(1618年-1648年)我唔太同意係關氣侯事,就算係氣侯溫暖,歐洲一樣會爆發一場針對哈布斯堡霸權嘅戰爭,因為無任何歐洲國家會接受一個擁有西班牙,低地,意大利,匈牙利大片領地嘅國家,同時擁有中央集權嘅神聖羅馬帝國皇位,所以先出現英法荷瑞加上新教諸侯一齊圍攻哈堡)
就講中國而言,唔單只係明朝會受到極端天氣影響,女真都會受到極端天氣影響,"上年水災,胡地尤甚,飢寒已極,老弱填壑,奴酋令去覓食。“ - ”李朝實錄·光海君日記“,上面講努爾哈赤時候都會被饑荒影響,都會令到女真諸部受到更多內亂戰爭,唔係只係得明先會被天氣凍到,其他民族都會被影響,明朝虛弱,後金滿清,甚至係農民流寇一樣會受到糧食危機影響,皇太極多次入關搶掠好多次原因就係因為遼東發生饑荒入關搶糧,咁點解就只係明政府中伏,反而流寇女真又無虛弱,仲要愈打愈大?小冰河期又係解釋唔到
另外仲有一點就係,雖然陝西係連年天災,但係明朝並唔係全國都係咁,明朝東南地區經濟繁榮,正值所謂資本主義萌牙(不過其實係打飛機多,一個完全睇唔起商業嘅專制社會點可能自行發展資本主義),明南方一片繁華景象,點解明朝就調動唔到依啲地區資源去抗敵,去救災,要知道康熙年間陝西一樣有千萬人口級嘅旱災,佢地就可以唔發生動搖國本嘅民變,明就滅亡呢?所以歸根究底就係明政府低效無能,貪污腐敗,係人禍令到天災成為皇朝喪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