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乳盛Joy
2025-04-14 11:30:50
呢一切最重要係人的問題
如果作為領導核心的劉關張可以更冷靜更有戰略目光
或者更加廣納諫言
以蜀漢啱啱打嬴漢中的氣勢同國力
有可能再次復興漢室
具體而言, 關羽打嬴左襄樊的曹軍後, 係應該綜觀大勢
明白到成都的劉備啱啱打完大仗仲恢復元氣中
上庸的劉封孟達都仲要睇實申氏兄弟
另外, 孫權都唔係第一次就荊州利益發爛渣
如果有足夠大局視野, 係會睇到再北上深入曹魏腹地, 自己會陷入腹背受敵, 孤立無援的困境
劉備打完漢中, 點解唔順勢攻入長安? 都係相近原理考慮
歷史冇如果, 但如果有如果的話, 個人認為關羽被委任為荊州統帥係成個戰略最大敗筆
不過關羽作為劉營二號人物, 唔搵佢又會衍生人事問題
所以更核心問題, 我認為係劉備的成立組織理念, 比較近似黑社會, 多於一個有系統的大企業
心束頁
2025-04-14 11:59:41
之前回應過其他人有關三國假節嘅問題
文中如下
假節鉞我地又可以睇下晉書同宋書就參考
曹真都督中外諸軍事、假黃鉞,則總統內外諸軍矣。魏明帝太和四年秋,宣帝征蜀,加號大都督。高貴鄉公正元二年,文帝都督中外諸軍,尋加大都督。及晉受禪,都督諸軍為上,臨諸軍次之,督諸軍為下;使持節為上,持節次之,假節為下。使持節得殺二千石以下;持節殺無官位人,若軍事,得與使持節同;假節唯軍事得殺犯軍令者。江左以來,都督中外尤重,唯王導等權重者乃居之。
(晉書 志第十四)
使持節得殺二千石以下;持節殺無官位人,若軍事得與使持節同;假節唯軍事得殺犯軍令者。晉江左以來,都督中外尤重,唯王導居之。宋氏人臣則無也。江夏王義恭假黃鉞。假黃鉞,則專戮節將,非人臣常器矣。
(宋書 百官上)
首先必先再強調,東漢三國嘅符節同兩晉南北朝嘅節是不盡相同的
因為三國時期就係將持節同地方都督嘅權力正規化嘅時期,不能用晉書已經規範左嘅權位去證明三國時候嘅情況
所以晉書宋書只可以用作參考,不可以直接用作證據
不同之處比如
1. 三國使節同假節是沒有等級之分乃至是混用
比如魏延:
延大破淮等,遷為前軍師征西大將軍,假節,進封南鄭侯。
亮公文上尚書曰:.....使持節前軍師征西大將軍領涼州刺史南鄭侯臣魏延
曹真:
以真為鎮西將軍,假節都督雍
公使持節鎮西將軍遂牧我州張掖張進(曹真碑)
你見到三國期間持節是不分大小的
而2.漢未三國時假節鉞指揮權上也不一定大於假節,更不可能專殺節將
比如曹仁于禁
太祖在長安,使曹仁討關羽於樊,又遣禁助仁。
仁使左將軍于禁、立義將軍龐德等屯樊北(資治通鑒卷68)
假節鉞于禁要受假節曹仁指揮
比如辛毗司馬懿
以毗為大將軍軍師,使持節;六軍皆肅,準毗節度,莫敢犯違。
司馬懿係假黃鉞一樣要受持節嘅辛毗節度(名義上)
所以假節鉞同假節分別不在指揮權上而係其他方面。我之後再討論
所謂假節鉞,有一說即係等同假黃鉞
原因係三國志曹真傳:
以真為上軍大將軍,都督中外諸軍事,假節鉞。
而晉書記載依件事入面:曹真都督中外諸軍事、假黃鉞
但係如是這應該是不準確的,因為
文帝即王位,以真為鎮西將軍,假節都督雍、涼州諸軍事。
曹真本身就有假節
所以準備說法應該係曹真黃初元年已經有假節,到三年再假黃鉞,所以陳壽先記(黃初三年)曹真假節鉞
由是者,我地見到其中一個說法假節鉞=假節+假黃鉞
但係 漢末之假節鉞又不一定=假節+假黃鉞
比如董卓
於是以乆不雨,策免司空劉弘而卓代之,俄遷太尉,假節鉞虎賁。
(三國志董卓傳)
卓遷太尉,領前將軍事,加節傳斧鉞虎賁(後漢書董卓傳)
董卓之假節鉞=加節傳斧鉞
鉞=斧鉞 而不是黃鉞,兩者是不盡相同
應該三國志入面陳壽對於假節鉞嘅記載本身就唔細緻嚴謹,或者將各種符節禮器混為一談
不知係陳壽手掌史料唔可靠而記載不細緻定陳壽認為不同嘅斧鉞鍚事實上權力無太大分別而混用
所以假節鉞本身就有模糊空間係入面
而斧鉞:
禮含文嘉曰:「九錫一曰車馬,二曰衣服,三曰樂器,四曰朱戶,五曰納陛,六曰虎賁之士百人,七曰斧鉞,八曰弓矢,九曰秬鬯。」春秋元命苞曰「賜虎賁得專征伐,賜斧鉞得誅」也。
諸侯,賜弓矢然後征,賜鈇鉞然後殺,賜圭瓚然後為鬯。-禮記:王制
所以董卓嘅斧鉞虎賁即係擁有專征伐,殺誅之權力
而魏晉之黃鉞,因為本身就係天子器物
《書》曰:武王左仗黃鉞,右秉白旄。
傳說中係周武王嘅禮器
所以黃鉞只可以假(代理天子殺罰之權),斧鉞則有可能加(授予殺罰之權)
由此可見,斧鉞禮器係指代行天子殺罰嘅大權而唔係節度諸軍嘅權力
調動兵力應該同斧鉞是沒有太大關係的,而係同持符節有更大關係
(節係決斷權,鉞是處罰權)
問題就變成到底假節/持節嘅權力是什麼
因為不論係曹操時期定劉備時期,假節嘅人數都係不多
劉備生前有四人有假節,關羽一人假節鉞
關羽、張飛、馬超、諸葛亮
曹操生前有九人假節,于禁一人假節鉞
張遼、夏侯淵、樂進、于禁、孫觀、臧霸、曹仁、徐晃、張郃
我地嚴格上黎係不知道關羽權力去到邊到,只可以睇下有冇例子倒推假節是什麼
比如
1.張遼
太祖論諸將功,曰:「登天山,履峻險,以取蘭、成,盪寇功也。」增邑,假節。
依個係假節演變嘅體現
係東漢,符節係同兵符是類近的東西,係將軍出征時臨時給予,班師時歸還
但係張遼係打勝仗後假節同封邑一同獎賞比張遼,等同正式加官
證明曹操年間假節已經係類似於正式嘅任命
2.夏侯淵
得其旌麾,還略陽,進軍圍興國。氐王千萬逃奔馬超,餘衆降。轉擊高平屠各,皆散走,收其糧穀牛馬。乃假淵節。......太祖使淵帥諸將討建。
夏侯淵同理打勝仗後加官,并且統領諸將作戰
3.張郃
當是時,新失元帥,恐為備所乘,三軍皆失色。淵司馬郭淮乃令衆曰:「張將軍,國家名將,劉備所憚;今日事急,非張將軍不能安也。」遂推郃為軍主。郃出,勒兵安陣,諸將皆受郃節度,衆心乃定。太祖在長安,遣使假郃節。
張郃臨危受命節度諸將,而曹操後來假節比張郃證明假節係可以節度諸將嘅權
4.樂進
後從征孫權,假進節。太祖還,留進與張遼、李典屯合肥,增邑五百,并前凡千二百戶。
所以你見到後來張遼同樂進不和互相都不能指揮對方,因為雙方都係假節都有前線指揮權
而後來張遼同樂進各自指揮一部 張遼主外野戰樂進主守城,李典就聽張遼指揮
但係不論張遼、夏侯淵、張郃佢地有冇可能可以指揮整個曹操軍隊,當然係唔可能的,具體而言要睇佢地負責嘅前線防區是什麼
所以由關羽傳同劉封傳睇
1.關羽係
連呼封、達,令發兵自助。
關羽係一直叫劉封孟達發兵,唔係一次半次,好難想像關羽如果不能指揮漢水前沿嘅劉封軍隊仲會連呼,而唔係一次就完,而劉封都無表現關羽係越權
2.劉封軍號叫副軍,可以聯想係協助主力軍隊,漢中事畢咁轉去漢水前線都好合理
3.
會羽覆敗,先主恨之。
證明劉備覺得係劉封責任,至少證明劉備覺得劉封應該要支援關羽,持節關羽可以指揮劉封就不是很出奇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