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帝國被西方圍毆時 黎民百姓都在幹什麼?

532 回覆
1157 Like 5 Dislike
2021-10-19 21:42:09
“當掛青龍黃旗的官船被擊沉,清軍紛紛跳水時,兩岸居民竟然發出像看馬戲看到精彩處的噓噓聲。”

咁撚似東奧時商場啲人見支那隊輸波就歡呼拍手既場面
2021-10-19 21:46:59
唔比你通商關你咩事?人地唔想做你生意都唔得呀?
2021-10-19 21:59:30
有無清奸
2021-10-19 22:04:36
係中國邏輯泥講佢地真係算係。仲要加多樣野喎佢地話呢個地方係中國 甘你就係中國人跟住你唔愛共產黨你就係漢奸
2021-10-19 22:07:31
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
唔留辮就殺頭
2021-10-19 22:10:06
LM
2021-10-19 22:14:13
好似咁姐,例如我老豆日日打9我同個妹,鄰居睇唔過眼講兩句,我老豆就係到話係我家內政,外人不得干預

他朝一日有班人衝入黎打9我老豆,話:細路唔關你事,係我同你老豆私怨,你坐低。

我好人咪坐低睇,唔好咪幫手執下雞打埋一份,幫手吶喊助威,幫各位大佬沖茶咯。
2021-10-19 22:14:20
有可能咩?
小粉紅出事後都係嗌千祈唔好信共產黨
應該有七至八成人食花生也
至少2成人帶路然後順便幫共產黨食兩家茶禮
真正愛國1%?都唔知有冇
2021-10-19 22:19:31
講真,南京大屠殺嘅始祖正正係湘軍
2021-10-19 22:23:26
當時香港全盤接收國民黨嘅史觀,而共產黨亦都係國民黨史觀嘅繼承者(但當然有國共分歧嘅地方會傾向共產黨),所以香港人同支那人對於大中華嘅態度非常接近
2021-10-19 22:25:54
一八六零年來華的英國傳教士麥高溫(John Macgowan)指出:“中國基本上是一個農業國家。這個國家的大部分人口都是農民,他們在遍及全國的無數農莊裡過著農耕生活,並以此度過自己的一生。”[1]

在麥高溫眼中,中國的窮困堅韌的農民既有讓人“哀其不幸”的一面,亦有讓人肅然起敬的一面:“從外表上看,中國農民與英國農民有很大差別,他們都鬱鬱寡歡,身材瘦弱,臉色蒼白,一眼看上去就知道他們是幹苦力的人。他們的身上沒有一點多馀的肉,平日裡毒日的暴曬和野外生活的影響,致使他們的臉和手都變成了暗褐色。如果這個農民已經不年輕了,他的手會因為長期抓鋤頭而變形。……他的腰背從來就沒有挺直過。他的背微微向前彎曲,且有些向左傾斜。這是由於他必須親自去幹那些搬運的活的緣故。……為了生機,他們不得不去進行艱難的抗爭。狹隘的心胸使他們不能接納足以支撐並且慰藉他們心靈的宗教信仰,他們也不認為偶像會給予他們同情和安撫。”[2]

一八六九年,傳教士楊格非(Griffith John)在經歷了一場災難性的洪水之後的漢口看到,從農村移居這座新興商業城市的人們跟西方的城市居民相比仍有顯著之不同:“這是令人十分驚奇的……中國人如此耐心和幽默地承受著一切。他們半裸著,談笑風生、賭博、抽煙、喝茶、行樂,對於他們來說,好像什麼事情也沒有發生似的。在英國,這樣一場自然災害將會產生遍地哀嚎;而在這裡,卻只有一些輕微的憂傷。”楊格非在衛理公會的同事威廉·斯卡伯勒(William Scarborough)則這樣描寫在同一場洪水中的漢口難民:“這些人陷入了窘境:他們的房屋被沖毀,生計被切斷;他們擁擠在一起,面臨著瘟疫的威脅,處在飢餓的門檻,卻都變現出一種平和、安寧甚至滿足的心態。”[3]他們的人生觀並非來自四書五經,而是來自浸透了儒家、法家、佛教和道教思想的戲曲和演義小說。帝國太大,他們太小;帝國如鯨,他們如蟻。他們逆來順受,乃至麻木不仁,如此,才能“好死不如賴活著”。“活著”是最高的價值和最大的成功。

他們沒有公民意識和公民身份,沒有公共空間和公共關懷,沒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以及其他最基本的人權、自由和尊嚴。傳教士明恩博早在清末就指出:“支那政府,怠於公務;支那人民,乏於公共心。……不問政府如何處理公共之財,苟非直接於其各自之身上之關係而有損失,則視之如觀對岸之火,聊無痛癢之感。……支那人者,以山川(即國土)為皇上之私產,定為帝之所得有。道路,亦為帝所有。故亦無論何事,不思出力為之也。……而道路遂成溝渠。”[4]可見,“小農意識”的根源在於大一統和家天下的傳統。

實際上,中國並不是一個地大物博的國家,除了江南、湖廣和四川等少數地方之外,大部分土地都相當貧瘠,自然條件惡劣。由於人口激增,人多地少的矛盾日漸突出,農民終年辛苦躬耕而難以飽腹,更不可能從田地中出產太多用於商品交換的農作物或經濟作物。在近代之前,作為政治中心而非經濟中心的城市,亦不可能容納太多農民,不可能完成沖農民到城市居民(比如商人和工人)的身份轉換——此一轉換,直到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中國加入全球市場,成為世界工廠,才實現了一半。農民可以進城打工,但農民仍非城市市民,只是作為“低端人口”的“農民工”。

在近代之前,當生存矛盾激化之時,就會發生大規模的災荒和社會動蕩,如十九世紀中葉的太平天國叛亂,造成中國差不多三分之一的人口損失。中國農民身上的一切惡劣品質,如蒙昧、僵化、吝嗇、狡詐、骯髒等,並非農民這一職業或中國人這一族群所與生俱來的,而是專制暴政、自然災害及悲慘的現實生活所致。

[1] 麥高溫(John Macgowan):《中國人生活的明與暗》,(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版,頁246。

[2] 麥高溫(John Macgowan):《中國人生活的明與暗》,頁248-251。

[3] 羅威廉:《漢口:一個中國城市的衝突和社區(1796-1895)》,(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頁22-23。
2021-10-19 22:29:46
睇一次笑一次
2021-10-19 22:30:32
連英軍都認為這些廣東人吃苦耐勞,“如果給予適當的訓練和引導,絕對會是優秀的士兵。
2021-10-19 22:31:10
燒圓明園, 即係打劫中南海
人民熱烈地彈琴熱烈地唱
2021-10-19 22:36:53
嘩 屌~
2021-10-19 22:36:55
全部都係黎生
2021-10-19 22:42:05
諗起東南亞排華啲支那工廠掛青天白日滿地紅
2021-10-19 22:47:58

簡單黎講即係自生自滅,就咁睇連地方政府都無,天災都慣晒,應該同儒墨道法無關。

btw「狹隘的心胸使他們不能接納足以支撐並且慰藉他們心靈的宗教信仰,他們也不認為偶像會給予他們同情和安撫」
呢段唔認同,世界再細,眼界再窄應該都會有自己既心靈雞湯,拜下雨神地神咁,雖然係靠自己耕田自生自滅,如果連呢樣野都無,咁真係同機械人無分別
2021-10-19 22:54:08
2021-10-19 23:09:04
反清都唔俾?
2021-10-19 23:11:23
我都記得係咁 但依家上堂唔跟書照講真相 拉得
2021-10-19 23:11:35
得唐宋係盛世
清朝吹得最大 明朝末年嘅人都有錢過佢
2021-10-19 23:19:26
咸、同以後,煙禁已寬,各省種植罌粟者,連阡接畛,農家習為故常,官吏亦以倍利也,而聽之。

四川:
此地與忠州、豐都皆以種罌粟為要務,葫豌,菜、麥,至市他邑,故通市難覓菜油,日用則桐油,皆罌粟油也。

土貨不及洋貨
2021-10-19 23:39:26
外國要佢啲絲綢 瓷器 茶葉 ,佢又識賣比人
佢又死都唔買外國貨
似唔似近代某大國做法
吹水台自選台熱 門最 新手機台時事台政事台World體育台娛樂台動漫台Apps台遊戲台影視台講故台健康台感情台家庭台潮流台美容台上班台財經台房屋台飲食台旅遊台學術台校園台汽車台音樂台創意台硬件台電器台攝影台玩具台寵物台軟件台活動台電訊台直播台站務台黑 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