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登年代
講起現代主義,好多人都耍手擰頭,覺得係一樣好「藝術」、好難明、好抽象嘅嘢,無論係藝術品定建築物,都覺得好似平平無奇,正宗「三歲細路仔都識畫」。有人又會標籤咗現代建築等於玻璃幕牆嘅建築物,一切源於「Modern」呢隻字嘅誤會。Modern的確係解「現代」,但同時又可以指二十世紀初至中後期流行嘅一套美學同理念。其實Contemporary (當代)比較接近普羅大眾對Modern(現代)呢隻字嘅見解。所以細佬我係比較鍾意用「摩登」呢隻字去形容呢個時期,而唔係「現代」。
(Bauhaus Building 包浩斯學院大樓 1926- )
Modernism 現代主義由二十世紀一戰後(1918)開始萌芽,1919年喺威馬創立嘅Bauhaus School 包浩斯學院正正係Modernism 最出名嘅提倡者(至少個名係,唔多唔少係因為賣皮褸嗰個Bauhaus)。 佢哋認為藝術、建築、科技、工藝應該集合於一身。Bauhaus亦有提出類似Form Follows Function嘅概念,事物應該以使用者同用途為主,多餘嘅嘢(例如建築物嘅華麗裝飾)就應該被摒棄。呢啲理念一同古典主義有非常多嘅衝突(例如Serif同Sans Serif字體),而基於呢種理念而衍生嘅想法同風格,我哋就可以將佢歸入現代主義呢個umbrella term之下啦。
另外一個我個人覺得欣賞Modernism好重要但係又成日被忽略嘅角度,就係當年嘅社會狀況。Modernism主要喺二戰之後先至喺歐洲正式抬頭,喺四十年代之前都係Art Deco為主導,不過美國重流行多咗一排,因為美國先啱啱正式取代英國成為世界霸主,有興趣可以睇吓四十年代LA。亦都可以話Functionalism 實用主義喺歐洲開始盛行嘅時候,美國仲係沉醉於Art Deco嘅後續 - Streamline Moderne之中。
二戰完咗之後,歐洲俾人打到溶溶爛爛,要重建返啲基建設施但係又冇錢,所以又平又實用嘅現代主義建築物係極之受歡迎。英國同倫敦同樣喺The Blitz之中被人炸爛曬,因為咁Brutalism先上到位,好似位於City嘅Barbican就係好好嘅戰後大型重建例子,而香港當然都跟住英國嘅戰後發展方向去做。
(Barbican Centre 芭必勤藝術中心 1982- )
最最最最重要嘅係當年對未來嘅樂觀同盼望,某程度上係寄望咗喺Modernism之上。當年即使啱啱打完仗冇錢,都仍然有種百廢待興嘅感覺,又有一堆由殖民地獨立出嚟嘅國家蓄勢待發,唔似香港而家咁無力,加上四十至六十年代科技又因為打仗而大幅發展,舊世界嘅科技同價值觀開始被拋棄,例如皇室、帝國、蒸汽火車等等,科技發展喺六十年代達到極致,Concorde 協和號客機就係最好嘅例子,到六九年人類連月球都上埋,成個世界直至七十年代普遍都係十分樂觀,甚至可以話去到911恐怖襲擊先完全被磨滅。
(Concorde 協和號客機)
六十年代’New’ Euston Station嘅宣傳單張,當時英國放棄蒸汽火車轉用柴油火車,火車站亦由原本嘅維多利亞年代建築重建為摩登建築,可能話係A new station for a new era,新嘅火車站正正就係代表住上文提及嘅樂觀同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