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zh.cn.nikkei.com/columnviewpoint/column/29907-2018-04-04-05-00-00.html?limitstart=0
原田逸策:由於與美國的貿易摩擦成為焦點,中國個人消費萎靡不振的情況並不引人注意。維持上漲的房地産價格的做法似乎正在産生惡果,房地産泡沫正在吞噬中國的消費。
顯示消費異變的指標相繼出現
「實際增速跟去年大體相當」。中國國家統計局發言人毛盛勇在3月14日的新聞發佈會上這樣回答。當時被問及2018年1~2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零售業銷售額)實際增長率,此前一直公佈的數值此次卻從資料上消失。毛盛勇僅僅表示,「1-2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名義增速9.7%,這個速度是一個不低的速度」。中國經濟學家預測稱,1~2月增速實際為7.7%,這是2003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正在發生異變的不僅是零售業銷售額。▼2017年個人消費支出實際增長5.4%,比上一年下降1.4個百分點;▼2018年春節假期消費增速創出採用現行統計以來的最低;▼2017年智慧手機供貨量首次出現同比下滑;▼在2017年10~12月實際增長率6.8%中,消費的貢獻度僅為3.1個百分點。創出2015年以來的最低。
由於中國遊客爆買的影響,在日本,「中國個人消費表現強勁」的感覺強烈,但統計反映出的中國整體消費勢頭確實正在迎來轉折點。環顧在北京生活的記者的周圍,大手筆花錢的人和捂緊錢袋子的人存在明確差異,那就是是否需要購買住房。
如果是北京出生的男性,且父母有住房,在結婚時經常能從父母那裏得到房子,但如果是非京籍人士,就需要購買住房。在中國,認為沒房子的男性沒資格結婚的觀念根深蒂固。而且,租房子也不利於孩子上學。
北京的住宅價格與東京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身為公務員的小林,在約2年前購買了一套354萬元的住房,「貸款負擔很重。根本不敢消費」。北京的房地産仲介業人員小吳説,「如果是非京籍人士之間結婚,就要從親戚那裏借錢,在北京買房」。
中國人要在住房上花費多少錢呢?筆者根據2017年的統計,進行了粗略計算。首先,房地産銷售面積約為17億平方米,單價約為7900元,房地産銷售總額達到約13.4萬億元。據中國人民銀行數據顯示,首付款平均佔總房款的33%,約為4.4萬億元。個人貸款餘額截至2017年底約為40.5萬億元。貸款期間平均為20年左右,除以20,2017年的本金償還金額約為2萬億元。貸款利率平均為5.3%(2017年12月),利率負擔約為2.1萬億元。將首付款、本金和利息加起來,達到約8.6萬億元。
貸款買房的基本上都是城鎮居民。2017年城鎮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約為3.6萬元,平均消費支出約為2.4萬元。中國約有8億1000萬城鎮人口,合計本應剩餘約9.7萬億元,不過其中約8.6萬億元(佔88%)被用於支付購房首付和償還貸款。
該「購房負擔比率」超過2013年,達到歷史最高水平。這一比率曾在2014、2015年下滑至70%左右,不過2016、2017年再次迅速上升。其原因是,對2015年的經濟減速抱有危機感的中國領導層放寬了房貸標準,容忍大城市房地産價格上漲。政府為農民工等人群提供補貼,讓其貸款購買地方的住宅樓等不良庫存。由於居民手頭的錢大部分都流向了房地産,消費萎靡不振。在購房負擔率同比出現上升的2011年、2013年、2016年和2017年,零售銷售額也曾大幅減速。
據國際清算銀行統計,2017年6月底中國的家庭債務對國內生産總值(GDP)的比率為47%。雖然和已開發國家相比水平較低,不過在10年時間裏快速上升了28個百分點。這一狀況與金融危機前的美國相似。在中國,買房之際向父母和親戚借錢的情況十分常見。因此實際的債務比重更高。
由於房價高漲,貧富差距再次出現擴大。在北京和上海擁有多套住房的富裕階層越來越富有。家庭收支調查顯示,中産階層的收入增長速度持續放緩,而高收入人群2016、2017年連續2年收入大幅增長。顯示貧富差距的「基尼係數」也連續2年出現上升。中國領導層似乎也有了危機感。在3月份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表明將提高個稅起徵點。其目的被認為是通過減稅來增加普通百姓的收入,不過在巨大的房貸負擔面前這只是杯水車薪。
如果房價上漲至不合常識的水平,必須有人以某種形式負擔。日本強行下調房地産價格,導致負擔集中於依賴房地産擔保的銀行。中國政府對日本進行研究,得到了「讓房地産泡沫破裂是錯誤做法」的教訓。中國在強大權限下一直妥善管控著房地産泡沫,但是副作用以個人消費這一形式顯現。強大的統治能力也存在弊病。這是因為市場調整價格的機能無法發揮作用,問題一直被推遲解決。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中國總局 原田逸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