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實講,我冇師兄睇到咁細,尤其是會計方面,呢度都要同你學嘢
我睇條數比較 Top Level,注重個 Cash Income

我個人認為 2024Y 條數會比「預期」理想
幾點去睇:
1)LG Rejuvenation 階段性落成,啲舖頭陸續開返,好似間 Cartier 幾個禮拜前先 Grand Opening,得返 LG1 間 Chanel 未開,啲奢侈品舖全部有得加租,之外仲有其他舖頭年內都開返,不過希慎廣場 1 - 3/F 年中左右開始裝修,臨近聖誕節先開返,呢度都有啲影響。
2)Shanghai LG 開始有「顯著」貢獻,寫字樓「承租率」70%,「出租率」3x%,即係有一部份未開始收租啦,準備開始計租。如果冇聽錯,呢部份 Lease 全部年底前開始計數。
另外,商鋪部分都有 50% 出租率,預期年底前提升到 70%(2024H 講法),不過聽啲內地網友講法 + 上網睇圖,嗰度商鋪感覺有點未成氣候,主要唔夠大,啲租客有酒吧 / 餐廳 / SPA…
可能真係要等到遲啲佢地投埋附近幾塊地,繼續拓展上海利園先有得發大搞
3)2024年4月回購左一億美金 4.1% Perp,呢度下半年點都慳咗一部份利息掛。如果唔係話 2024 再「大幅」加大借貸,個利息成本應該有限?~10 - 11億
4)林海今年算係咁,賣左 ~50間出去(好過冇)
所以一直探討個問題在於,究竟佢地 Gearing 見頂未?項目資金回籠(林海 + IWG…)+ 帳面流動資金(現金 + 定期 + 債券)夠唔夠找 LG8 + LG Rejuvenation Construction C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