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劇再現:華格納音樂
呢個時候嘅尼采,依舊懷有對理想嘅男性氣慨追求,所以佢喺1867年,加入軍事訓練,不過佢唔小心墮馬受傷,尼采一生都無從呢次受傷之後完全復原,被逼退伍嘅佢,承受住叔本華膊頭之上嘅時代嘅痛,失去喺戰場表露意志嘅機會,佢用敏感嘅心靈投入希臘藝術嘅研究。
當尼采用希臘藝術嚟治療悲觀,佢更喺現實中搵到希臘藝術以外嘅希望——華格納嘅音樂。陳鼓應表示,理察・華格納係以音樂形式表現叔本華思想。
pic from:
https://zh.wikipedia.org/wiki/理查德·瓦格纳
理察・華格納係德國音樂界嘅奇材,佢係後期浪漫主義作曲家嘅代表人物,佢嘅音樂綜合咗浪漫主義嘅幻想、民族主義、泛神論,加上特殊嘅和聲同配樂,形成一套新嘅音樂理論,佢更建立出「樂劇」(Music Drama),用音樂展露思想。
當時,尼采認為叔本華、海因里希・海涅(Christian Johann Heinrich Heine)同華格納係自歌德(Goethe)之後德國藝術界中重要嘅人物(後嚟佢將自己都包括喺呢個團體入面),而呢三個人入面,只有華格納仲在世。
1868年秋天,24歲嘅尼采去到特里普森(Tribschen),同55歲嘅華格納見面,佢哋一見面就傾起叔本華,華格納仲親自演奏《名歌手》嘅第一幕前奏曲畀尼采聽。事後,尼采將經歷同朋友分享,講到:
「我發現了一個人,是如此深刻地感動著我,他就像叔本華所說的『天才』,他充滿著奇妙而動人心弦的哲學。」(〈生活和著作〉)
喺寫畀布蘭德斯嘅信,更寫到:
「沒有音樂的話,生命將成為一個錯誤。」(《哲學的故事》,II,頁452)
尼采愛好華格納嘅音樂,《特萊斯坦》(Tristan)將叔本華無休止、盲目、掙扎嘅意志呈現,仲表現出一種沉醉嘅歡欣,呢種音樂激發尼采思考,令佢腦海中現起古希臘戴歐尼索士(Dionysus)祭祀嗰陣,鼓舞興奮嘅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