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生平(上):尼采點樣由童年被稱為「聖殿的耶穌」,變成話「上帝則是如此一個粗淺的解答」嘅傳統反對者?

107 回覆
73 Like 5 Dislike
2024-10-12 19:37:10
hello,好耐無喺呢邊出post,今次用陳鼓應嘅《悲劇哲學家尼采》,以及威爾・杜蘭嘅《哲學的故事》 同大家講講尼采嘅生平(無乜哲學成分)
引子
喺臺灣,有一個出名研究老莊嘅學者陳鼓應,佢喺早年對尼采思想非常著迷。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HfXYWpB39k
喺19世紀60年代初到70年代初,當陳鼓應讀緊臺大研究所同喺大學做講師時期,就有著力於尼采思想{呢點同臺灣大學嘅傅佩榮都幾似,傅佩榮早年受卡繆影響,之後先轉向研究中國哲學}。喺1984年到1989年,陳鼓應喺北京大學哲學系講課嘅時候,再度研究尼采。

「雖然期間時斷時續,但尼采哲學早已內化於我的思想,成為我生命的一部分。」(〈經典全新修訂版序〉)


雖然佢對於尼采嘅著作唔多,但係基於佢對尼采非常著迷,使得佢嘅尼采著作都充滿住熱情。佢喺1963年出版《悲劇哲學家尼采》。通常一本書隔好耐出修訂版,都會改一改書名,但係到2022年臺灣商務再搵陳鼓應出修訂版,佢都無諗住改書名,因為陳鼓應認為:

「《悲劇哲學家尼采》是我在一九六三年出版的第一本書,書中內容集中體現了年輕時的我對尼采的熱情,這種熱情從來沒有消退過,這也是我仍然樂於沿用原書名並特別珍惜本書的原因。」


點解陳鼓應會對尼采有住咁強烈嘅熱愛?佢指出:

「如果我沒有走進尼采的世界,我這一生肯定是完全不同的走向。」


而佢喺《悲劇哲學家尼采》嘅〈前言〉提到,佢喺世上有兩本最愛好嘅書,一本係《莊子》,另一本就係《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Thus Spake Zarathustra){兩本都係好多人會聽過,但無乜人睇過嘅作品},所以佢後嚟嘅研究,其實係要將莊子同尼采調和,佢喺《莊子思想散步》嘅前言提到,莊子同尼采

「這兩者在思想解放和個性張揚方面有許多共同點,而尼采的激情投入與莊子的清明超脫,正有如希臘悲劇中戴歐尼索士(Dionysus;酒神)與阿波羅(Apollo;太陽神)的兩種精神力量的相互對立並又相互協調一樣,亦反映著歷代知識分子內心的種種衝突與求取平衡。」

兩者都關懷人類命運、宣揚人文精神、開展審美嘅人生觀……

講到呢度,相信大家都知點解我要講呢本書——之前喺《牛哥解經》用福永光司講緊莊子係中國古代嘅存在主義,依家就用陳鼓應所講嘅尼采,交畀你判斷莊子同存在主義嘅關係(尼采對於存在主義有莫大影響)。

而當你聽完尼采嘅生平,你會發現佢已經同佢嘅哲學二合為一。我會用《悲劇哲學家尼采》加埋《哲學的故事》嚟總結尼采生平。今集內容包括:

「出身」:尼采出身於基督教家庭,仲有經過嚴格嘅神學學術訓練,結果認為「上帝則是如此一個粗淺的解答」。點解佢會離開神學呢?我哋會睇下佢嘅自述。
「意志哲學:悲觀叔本華」:哲學家叔本華嘅作品,對「意志」有深刻刻畫,構建出尼采年輕時嘅精神世界。
「悲劇再現:華格納音樂」:音樂家華格納嘅作品,激起尼采對生命嘅熱情,我哋會一齊聽下華格納音樂,感受尼采所得到嘅喜悅。

由於《悲劇哲學家尼采》成書非常早,佢原本嘅內容仲係集中喺尼采本身,如果大家對於陳鼓應對比莊子同尼采有興趣,可以同我講聲,我睇下有無機會同大家分享陳鼓應另一本書,《尼采新論》。

依家我哋進入到尼采嘅生平先。
2024-10-12 19:38:06
牛哥講經志於編寫廣東話文章以及用廣東話去為香港人講講書本,內容主要有關歷史、政治、哲學。希望每講一本書,唔只做到簡介/推介人去睇呢本書,我更想以我嘅理解去講講呢本書有趣嘅地方、值得反思嘅地方,希望真真正正同大家去了解一本書。用思考,去陪伴你過一小段時間。

近排仲增設youtube,用心製作,有興趣可以睇睇。

牛哥講經Youtube
今集: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MqgHzjZ2OQ
上集: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OtEWtglwMY&t=51s

牛哥講經Wordpress
(排咗版同加咗啲相,我會不定時修改內容,請以Wordpress版為準)
https://cowgortalk.wordpress.com
依家會將完整文稿放到patreon,大家都可以自由觀看

牛哥講經Podcast
(內容已經製作成Podcast,有興趣可以聽聽)
Apple Podcast: https://podcasts.apple.com/hk/podcast/%E7%89%9B%E5%93%A5%E8%AC%9B%E7%B6%93/id1572447901
Spotify: https://open.spotify.com/show/0yFR7YKUcAhkoEM6HWlJPA?si=A-rx6vM9R1qK0UQNJqC--g
KKBOX: https://podcast.kkbox.com/channel/HXptHA4hSuBHVkYNQU
Google Podcast:
https://podcasts.google.com/feed/aHR0cHM6Ly9hbmNob3IuZm0vcy81ZDZkYTIxMC9wb2RjYXN0L3Jzcw
牛哥講經IG
(歡迎畀comment / 參加投票講邊本書)
@cowgortalk: https://www.instagram.com/cowgortalk
平台連結可以去:https://linktr.ee/cowgortalk
2024-10-12 19:39:42
牛哥
2024-10-12 19:41:33
Sorry牛哥唔小心禁左負評
2024-10-12 19:42:47
正文內容
出身
尼采喺一個宗教家庭出生,尼采嘅母親係一位虔誠嘅清教徒,西方哲學家威爾・杜蘭形容,尼采嘅母親同康德嘅母親,係屬於同一類型嘅女性(《哲學的故事,尼采,II》,頁450)。當然,尼采同康德畀人嘅印象非常唔同,而佢哋可以話從兩個極端回應基督宗教。

據講,尼采嘅祖先有七代都係牧師。尼采嘅父親曾經做過普魯士王國四個公主嘅老師,仲因為同王室(威廉四世)親近,定居喺洛肯村(Rocken),喺當地做牧師。

腓特烈・威廉四世(pic from: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85%93%E7%89%B9%E7%83%88%C2%B7%E5%A8%81%E5%BB%89%E5%9B%9B%E4%B8%96

公元1844年10月15日,尼采喺洛肯村出生,正好係當時在位嘅國王腓特烈.威廉四世(Frederick William IV)嘅生日。尼采父親面對呢種愛國嘅巧合感到興奮,所以就用國王之名,為尼采命名,腓特烈・尼采,由此誕生。喺尼采後嚟嘅自傳《看,這個人》就寫到:
「在所有的活動與事件中,選擇在這一天出生的一個好處,就是在我的整個童年當中,我的生日總是全國民眾歡欣鼓舞的一天。」(《哲學的故事,尼采,II》,頁450)


喺尼采五歲嗰年,父親死去。尼采同母親離開故鄉,搬到南堡(Naumburg),尼采成長嘅時刻,身邊都係女性——母親、妹妹、祖母、同埋兩個姑姐。成長之際,外在世界喺戰爭動盪中勉強喘息,尼采喺家人陪伴下,過住相對平靜祥和嘅生活。

喺和諧嘅童年之下,威爾・杜蘭形容,尼采成為「聖潔女性的犧牲者」、「具有女性的細膩與感性的男人」(《哲學的故事,尼采,II》,頁450),尼采本人亦唔鍾意做一個百厭星,咩打鳥巢、挖果園、扮士兵,佢通通無興趣,以致佢嘅同學將佢稱為「小牧師」,有個仲叫佢做「聖殿的耶穌」,因為尼采鍾意自己一個讀《聖經》,讀完之後就向人朗讀。
2024-10-12 19:43:45
你好
2024-10-12 19:46:18
唔緊要
得閒幫手推個post
2024-10-12 19:51:03
有一次上堂讀到穆修斯・斯卡沃拉(Gaius Mucius Scaevola)嘅故事,尼采嘅同學為呢個故事嘅真確感到懷疑,呢個斯卡沃拉嘅故事有啲似春秋戰國嘅遊俠,我哋簡單聽下。

(Mucius Scaevola in the Presence of Lars Porsenna by Matthias Stom, pic from: https://en.wikipedia.org/wiki/Gaius_Mucius_Scaevola
話說,斯卡沃拉係一個羅馬人。喺羅馬勢力以外,有一個王,叫做拉爾斯・波塞納(Lars Porsena),佢向羅馬宣戰。於是羅馬就派斯卡沃拉去刺殺波塞納王,斯卡沃拉潛入到軍營,落手之後,發現佢只係殺死咗個替身,當場仲被人捉住,佢就話:
「我,斯卡沃拉,係羅馬市民,依家嚟殺我嘅敵人,我預咗返唔到去,但我哋羅馬人行事勇敢,亦能夠勇敢咁承擔隨之而嚟嘅痛苦。我只係其中一個嚟刺殺你嘅人,仲有三百個羅馬勇士會嚟刺殺波塞納王!依家,我要證明畀你哋睇,喺巨大嘅榮耀之前,身體係幾廉價。」
講完,就將右手放入用作祭祀嘅火堆之中,面不改容,後人就稱佢做「左手者」(left-handed)(因為佢得返左手),波塞納王見到佢咁狂,就放走咗佢,仲同羅馬傾和約。(你聽到嘅時候,有無諗起藺相如嘅故事?有興趣,我可以語譯畀大家聽)

斯卡沃拉嘅故事的確幾誇張,難怪同學仔覺得個故仔係作出嚟,但係尼采卻嚮往呢個故事,佢嘅內心有住對榮譽感嘅追求,正因為佢自覺到「對我來說,我不是上帝與美德」《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哲學的故事,尼采,II》),佢更渴望成為一個理想化、充滿男子氣慨嘅男性。
2024-10-12 20:17:13
留名
2024-10-12 21:44:13
2024-10-12 21:58:46
lau ming
2024-10-12 22:01:23
Smoke太多High大左 入錯post
2024-10-12 22:10:57
到尼采十四歲嘅時候,佢進入到普夫達(Pforta)中學,當中嘅課程都係古典學問,訓練嚴格,出咗唔少偉人,例如詩人同劇作家諾瓦利斯(Novalis)、語言學家同研究莎士比亞(Shakespeare)嘅學者施勒格爾(Schlegel)、哲學家費希特(Fichte)。

喺濃厚嘅古典學習氣氛之下,尼采對音樂同詩歌有莫大興趣。

1864年,尼采20歲,佢同朋友杜森(Deussen)入咗波昂(Bonn)大學,開始研究神學同語言學。但喺第一學期完咗之後,尼采就唔再繼續研習神學,因為佢唔願意喺神學嘅空泛觀念上嘥時間。

佢喺日後嘅自傳《看,這個人》提到:

「為什麼我知道的比別人多些?一般說來為什麼我這樣敏銳?因為我從未在一個不是真實的問題上作思考。我從未浪費過我的精力。例如,我沒有實際宗教困難的經驗。對於「原罪」之感,我完全不熟習。我也缺乏一個可靠的標準來決定良心上的懺悔:我覺得良心的懺悔是不必加以重視的,……良心上的懺悔在我看來是一種「罪惡的眼光」。……「上帝」、「靈魂的不朽」、「拯救」、「超越」(Beyond),這些只是觀念,我並不注意這些,也從不在這上面浪費時間,……我根本不把無神論視為一個結果,更不把它當作一件事:我的天性原是如此。我太好問,太多疑,也過於自大,致使我自己不滿於事物的粗淺的解決。上帝則是如此一個粗淺的解答。」見於〈生活和著作〉


大家可以思考點解尼采會話:「「上帝」、「靈魂的不朽」、「拯救」、「超越」(Beyond),這些只是觀念」、「我太好問,太多疑,也過於自大,致使我自己不滿於事物的粗淺的解決。上帝則是如此一個粗淺的解答。」到底一個人簡單/隨便相信上帝,係幫助佢捕捉上帝嘅真相,定係以上帝作為一個隨意解答,甚至誇張咁講,藉口呢?
2024-10-12 22:11:12
2024-10-12 22:11:49
可能無入錯呢
2024-10-12 22:12:25
wfc
2024-10-12 22:14:39
喺大學期間,尼采對於基督教信仰越嚟越遠,差唔多將基督教信仰整個拋棄。佢對祖上所相信嘅上帝失去信心,將佢餘生嘅時間都放喺一個新嘅神上。

1865年復活節,尼采仲無參加到佢家族慣常嘅聖餐,試想像你係尼采母親,會係幾咁震驚!事後,尼采寫信畀佢妹妹伊莉莎白,當中寫到:「如果妳祈求心靈的平和與快樂,相信好了!如果妳希望成為一個真理的門徒,探索吧!」{所以尼采早期對於宗教其實無去到好反感,起碼佢唔會指責親人相信宗教,甚至可以話係支持親人相信宗教。}

喺呢度,就不得不提尼采兩點奇特嘅矛盾事實:

1.生於基督宗教家庭,但係佢唔滿足於虔誠,後嚟成為舉世聞名嘅反基督宗教人仕

2.喺女性間成長,但係佢追求理想嘅男性氣慨,日後成為堅決嘅反女性主義者

當尼采拋開宗教問題嘅約束,佢對威權就有越嚟越強嘅反抗精神,性情亦急咗唔少。威爾・杜蘭形容,呢種做法就好似一個孤注一擲嘅賭徒,將一切都押喺一粒骰仔嘅一個點數上面,但係佢賭輸咗(《哲學的故事,尼采,II》,頁451),宗教曾經係佢生命中重要部分,當佢失去對上帝嘅敬仰,就開始變得憤世嫉俗,發覺生命變得空虛而無意義,於是,佢開始加入出名飲酒、唱歌、打鬥嘅團體。

佢同樣喺自傳《看,這個人》提到:

「我相信孩童時代喝酒、抽煙,起初只是青年的虛榮,最後卻成為壞的習慣。少量的酒精使我精神不振,大量的酒精卻使我像離開海岸的水手。我少年時代就有這股傻勁,一夜之間寫一首拉丁小品,或翻譯一篇拉丁散文。」見於〈生活和著作〉
2024-10-13 00:27:01
you 算唔算
2024-10-13 00:33:00
LM
高質post
2024-10-13 00:45:54
Lm
2024-10-13 04:33:27
好彩嘅係,呢種狂迷嘅生活成為尼采嘅動力,佢亦唔完全只係放縱,而係會透過酒精釋放心中千頭萬緒。

無耐之後,尼采發現即使喺人群中聽到無盡喧鬧仍然只係會帶嚟內心空虛,佢開始憎惡酒精、女人同煙草,同時,佢發現酒精同煙草令青年難以有清晰嘅洞察或者敏銳思考嘅能力,整個國家同時代只係陷入喺「安逸的棺柩」(bier gemütlichkeit)。於是佢離開放縱生活,重返昔日嘅孤獨。喺孤獨中,尼采嘅心靈被兩種藝術所充實:

伊士奇勒斯(Aeschylus)同索福克利斯(Sophocles)嘅悲劇
理察・華格納嘅音樂

總之,喺大學嘅尼采成日背誦伊士奇勒斯嘅詩章,聆聽華格納的歌曲,喺詩同音樂嘅世界中忘形,享受箇中嘅光輝。其後,佢遇到一個機遇。

1865年,佢敬愛嘅古典語言學老師,里奇爾(Friedrich Ritschl)到萊比錫大學(Universität Leipzig)任教,尼采亦跟到去萊比錫大學。

picture of Friedrich Wilhelm Ritschl. From https://en.wikipedia.org/wiki/Friedrich_Wilhelm_Ritschl

呢段時間,佢專心向學,同洛德(Rohde)因為有共同興趣──古希臘,因而結交為好友。

喺萊比錫大學嘅時間,有兩大影響構建出尼采嘅個性,分別係叔本華哲學,以及華格納嘅音樂。依家先聽叔本華哲學對尼采嘅影響。
2024-10-13 04:33:39
2024-10-13 04:42:28
lm support
2024-10-13 05:15:04
LM 好難得係連登見到尼采既討論
2024-10-13 05:34:47
Hello牛哥
吹水台自選台熱 門最 新手機台時事台政事台World體育台娛樂台動漫台Apps台遊戲台影視台講故台健康台感情台家庭台潮流台美容台上班台財經台房屋台飲食台旅遊台學術台校園台汽車台音樂台創意台硬件台電器台攝影台玩具台寵物台軟件台活動台電訊台直播台站務台黑 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