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性的問題(續)
返到清末﹐係國民性的問題上﹐孫中山其實比魯迅更早﹐注意到中國百年(甚至不只百年)既失敗史,同中國人的道德缺撼、「國民性」(除左道德、重有生活方式、社會參與等的總和)有關。
(當然﹐可能唔止佢地有類似的睇法)
係1897年的英文文章 China's Present and Future: the Reform Party's plea for. British benevolent neutrality﹐孫中山就清楚咁指出:
“I hope to show that even China’s physical evils are of moral origin”
(我希望說明就算中國的「現實上的失敗」有道德上的源頭......)
(支離按:唔太識譯physical evil﹐希望有識者指正。單查似乎係基督教的概念﹐但孫中山依度既用法似乎唔止係咁)
(圖:China's Present and Future: the Reform Party's plea for. British benevolent neutrality既原文)
有趣既係﹐大陸佬翻譯依段文字時﹐似乎曲解左原意。變成左「中國天然災禍的發生﹐也是由於人為的原因....」
(圖:大陸《孫中山全集》對上文的中譯)
我諗就算點譯﹐physical evils﹐都應該唔係天災。moral origin﹐亦唔止係「人為的原因」。
當時的孫中山﹐對於依個問題非常樂觀﹐佢認為只要推翻滿清政府﹐新既民國政府就有能力﹐好快咁重塑中國人既教養同性格。
事實係﹐佢始終係太天真了。
(但佢至少注意到依個問題﹐同佢同期既革命黨人似乎更加更加樂觀﹐覺得問題完全係政治上的﹐只係改變左個政府就解決所有問題。
另一方面﹐孫中山係革命前其實已經提到﹐革命成功後﹐唔可以直接實行民主﹐而係要有訓政既引導階段﹐普及好教育、重新打好社會既基礎先。之後先可以慢慢實行地方自治﹐並導向全國民主。詳見《同盟會革命方略》
但武昌起義成功後﹐孫基本無實權﹐佢既設想自然不能得到落實。
不過﹐就算佢有實權﹐點保證佢唔會變成第二個列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