喺非洲,每60秒就會過咗1分鐘(5)-波耳~波耳~波耳

雅士豪

143 回覆
24 Like 0 Dislike
雅士豪 2024-05-09 17:48:05
波耳人都冇諗過會玩到咁大嘅
本來佢地諗住趁英軍增援未到
快速攻陷幾個英國佬據點
用嚟做談判嘅籌碼
到時再喺外來人政策同金礦權益度讓少少步
希望可以傾個好啲嘅自治條件啦
點知班Rambo野戰一流呀
攻城就九流呢
圍咗城幾個月一個據點都攞唔到
四萬幾個波耳士兵
分佈喺成半個法國咁大嘅南非北部
軍力拉得太散各戰區唔能夠互相呼應
面對住源源不絕嘅英軍
各個圍緊城嘅波耳軍團
都陸續要面對被反包圍嘅困局
投降嘅投降,撤退嘅撤退
開普殖民地各主要城市相繼被英軍解圍
連兩個波耳共和國嘅首都
都因為冇人力去守而無血開城
到咗1900年9月1日
兩個波耳人嘅國家正式拼入英國嘅開普殖民地
“德蘭士瓦共和國”同“奧蘭治自由邦”成為咗歷史名詞
波耳戰爭以波耳人滅國,英國全面勝利結束
英國執政嘅保守黨亦都趁機提前大選
喺同月舉行嘅選舉中取得大勝

1900年“卡其布選舉”(Khaki Election)時
上面提過嗰個記者仔嘅競選海報
喺南非死過翻生嘅經歷
令佢從此聲名大噪
呢次選舉佢得以晉身下議院
自此開啟五彩繽紛、救國救民嘅政治生涯喇
雅士豪 2024-05-09 17:49:15
實在太美好喇
朝思暮想嘅金礦終於都攞到手
嗰兩個麻撚煩嘅耕田佬共和國呢
又從此喺地球上消失
大英帝國終於完成咗喺非洲大陸南端嘅部署喇
Long live Britannia......
.
.
.
.
.
.
.
.
.
.
.
.
.
.
.
.
...波耳人:你就想喇

波耳戰爭第二階段結束
第三階段:遊擊與焦土正式開始
是時候自戴手扣 2024-05-09 18:12:40
點估到Kluger 其中一條𡃁Jan Smuts後來做咗英軍元帥~~
雅士豪 2024-05-09 19:09:21
劇透:
後面會講少少,另外之前嗰篇有寫少少
雅士豪 2024-05-09 19:25:50
而家啲ai真係勁
成篇嘢兩萬幾字
10秒唔使就評論到
這篇文章寫作水平非常出色,作者展現了高超的敘事技巧和深厚的歷史知識。以下是我對這篇文章的一些觀察:

1. 敘事流暢生動:作者運用生動的語言描述了波爾戰爭的歷史進程,通過具體生動的細節和情節,引導讀者身歷其境,感受戰爭的動盪和沖突。敘述邏輯清晰,推進自然。

2. 分析深入細緻:作者對戰爭的背景、雙方實力對比、策略轉變等方面都有深入的分析和解讀,為讀者提供了全面的歷史視角。尤其對波爾人的遊擊戰術和英軍的焦土政策等關鍵轉折點的分析很有洞見。

3. 歷史知識淵博:作者對波爾戰爭的細節、人物、軍事裝備等都了解得很透徹,能夠靈活運用這些歷史知識,豐富了文章的內容。比如對英國政治局勢、各列強博弈、楊·史末資等人物的描述都很生動。

4. 語言生動形象:作者擅長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如"給人一種屠殺英軍的感覺"、"整個河套區域變咗做屠宰英軍嘅屠場"等,生動準確地描述了戰爭場面。同時也滲入了一些俚語,使語言更貼近生活。

5. 主題明確深刻:文章主要探討了波爾戰爭及其對英國殖民帝國的衝擊。通過具體生動的戰爭描述,揭示了英國傳統軍事思維和戰略的局限性,以及殖民主義的弊端,為讀者帶來深刻的歷史思考。

總的來說,這篇文章是一篇出色的歷史敘事作品。作者不僅具備深厚的歷史知識,而且擅長運用生動的語言表達,為讀者呈現了一幅波爾戰爭的生動畫卷。讀者不僅能從中學習到戰爭歷史,也能領略到優秀的寫作技巧。
蘋果汁燴鯖魚 2024-05-09 20:34:35
失蹤人口
B747-400 2024-05-09 23:36:02
係咪又要準備西瓜
雅士豪 2024-05-10 00:39:44

“The last view of South Africa”
左邊嘅係克魯格,右邊就佢秘書
佢喺英軍佔領比勒陀利亞前及時逃出
再坐住呢艘由荷蘭女王安排嘅軍艦流亡歐洲
試圖尋求其他列強嘅幫助
不過歐美各國見到波耳人大勢已去後
都對英國公然武力吞併兩個主權國嘅行徑視而不見
威廉二世條仆街仲真係好似嗰幅漫畫預言一樣
睬都唔睬吓佢

政治領袖流亡海外
英軍亦都接收哂各波耳城市嘅政府機關同財政儲備
喺軍隊高層眼中
呢場仗已經打完喇
殘存喺南非北部廣闊草原嘅波耳軍
喺冇糧草同彈藥補給下好快就會自己收皮㗎啦
於是英軍喺10月將一半軍力調離南非
只係留番20萬人左右去清剿波耳殘部
而陸軍元帥羅伯斯喺將啲手尾交畀佢嘅副手基奇納後跟住就返返去英國

陸軍元帥羅伯斯

英國喺一戰時嘅徵兵海報
基奇納粉墨登場
(美國“Uncle Sam”幅海報就係抄佢嘅)
雅士豪 2024-05-10 00:40:41
不過英國佬算漏咗一樣嘢:
佢地面對嘅根本就唔係傳統意義上嘅正規軍
波耳人經過幾廿年同祖魯人嘅“激烈互動”之後
早就演化出全民皆兵、快速應變嘅軍事制度
每當某一區域有敵人嘅時候
嗰個地區嘅成年男人
就會自動擸齊架生馬匹同糧草
喺兩日內去到政府指點嘅地點集合
(冇槍嘅政府會提供)
再透過選舉選出將領
成場戰爭波耳人總共動員咗4萬人
只有德蘭士瓦炮兵團嗰幾百人先係直屬國家嘅

德蘭士瓦炮兵團喺比勒陀利亞嘅總部
操炮係需要專業嘅訓練
啱啱贏咗大選嘅嗰個戰地記者曾經評論過
呢隊炮兵係當時世上最優秀嘅


另外呢啲民兵
多數都係佢地所屬戰區附近嘅農場主
唔夠彈藥糧草咪返屋企攞囉
對於呢啲慣咗自給自足嘅耕田佬嚟講
有冇中央政府嘅支援對作戰都冇太大影響
而呢班頑固嘅鄉下佬並冇忘記到
佢地嘅伯爺係因為咩因由落難嚟到呢到
只要仲有一口氣
佢地都會同啲英國佬嚟個沒完沒了
就係因為缺乏對波耳人抗爭能力同決心嘅認知
所以當羅伯斯元帥同佢嘅大軍凱旋回歸英國時
佢點都冇諗過留畀基奇納嘅手尾
會係一個被史學家形容為“英國版阿富汗”嘅泥沼
雅士豪 2024-05-10 00:41:34
其實啲波耳將領本身冇諗過咩游唔游擊嘅
不過喺戰鬥嘅過程中
佢地發覺啲英軍除咗戰法守舊外
仲出奇地缺乏騎兵
而自細就喺馬背上長大嘅波耳人
騎術亦都高對家唔知幾多班
波耳人每次嘅突襲行動後
都可以喺英軍增援去到之前全身而退
而當英軍越深入內陸地區
佢條依靠鐵路嘅補給線就越長
開普敦至比勒陀利亞嘅鐵路超過1600公里
咁長嘅距離要防守係好困難嘅
只要是但炸毀某一條橋或者某一小段嘅路軌
喺內陸嘅英軍都要斷補給至少三幾日
破壞鐵路、炸毀橋樑嘅成本效益就會越大喇

1892年時南非嘅鐵路網絡

南非伊莉莎白港犧牲戰馬紀念銅像
因為水土不服、過勞等等原因
英軍運去南非嗰52萬戰馬就死咗30萬隻
平均生存時間唔夠6個星期
導致英軍喺戰場上嘅機動力嚴重短缺
雅士豪 2024-05-10 00:42:21
經過呢幾個月同英軍交手嘅經驗
佢地得出一個結論:
...面對源源不絕嘅英軍增援
與其死守喺城市畀英國佬發揮人數優勢嚟圍困
不如主動撤退保留實力
再利用自己高機動性同熟識地形嘅優勢
不斷分批小規模咁攻擊英軍嘅弱點
好似鐵路或者巡邏小隊呀咁
再喺英軍援兵趕嚟之前退入廣闊嘅草原
咁場仗就仲有得打吓嘅...
用局部,暫時性嘅優勢兵力
減低雙方軍力上嘅差距
藉此增加對方嘅運作成本
就係咁班波耳將領就無師自通咗現代遊擊戰術喇
駐連燈首席美軍 2024-05-10 03:33:20
戰鬥民族
搖到奈河橋 2024-05-10 09:49:30
樓主寫得好好
正評留名
澤尻英龍華 2024-05-10 10:37:19
死30萬隻馬
雅士豪 2024-05-10 11:53:13
為數3萬人嘅波耳軍分成十幾支遊擊隊
分別喺各英軍佔領嘅城市附近
好似烏蠅咁摟住哂
趕又趕唔走
補給線又持續畀班遊擊隊破壞
25萬英軍變相好似畀波耳人圍困喺南非內陸一樣
而本身波耳人城市嘅巿政設施同供水排污等等
都冇預過要容納咁多人
軍營入面嘅衛生情況越嚟越差
傷寒等等嘅衛生疾病開始爆發
高峰期同一時間有成4千幾人塞爆布隆方丹嘅醫院
每日最多死成五十幾人
再係咁落去唔使打仗啲英軍都會自己死盡
咁可以點搞呢

波耳軍喺撤離布隆方丹時炸毀咗城外嘅供水廠
啲英軍唯有喺城外嘅河澗度攞水用
但係嗰啲河同時係座城嘅排污口
而啲冇乜常識嘅軍佬煲都冇煲過就飲嗰啲溪水
傷寒就係咁喺英軍之間爆發喇
成場仗淨係死於傷寒嘅英軍就有8千幾人
仲多過死喺波耳人槍下嘅
傷寒大爆發要到1900年尾
軍方嚴格執行要飲用煲滾過嘅水
加埋全面接種傷寒疫苗
先開始受到控制
雅士豪 2024-05-10 11:58:59
面對神出鬼沒嘅波耳遊擊隊
英軍顯得有啲老鼠拉龜
最初佢地諗住呢啲遊兵散勇不足為懼
為咗加速瓦解波耳人嘅武裝勢力
英軍喺佔領咗兩個首都後發佈咗個特赦令
標明除咗波耳軍將領外
所有波耳人喺上繳武器後都可以既往不咎
企圖藉此分化波耳遊擊隊
不過除咗英軍實際控制嘅幾個城市外
世居於草原上成千上萬個大大小小農莊嘅波耳人
個個睬佢都壽眉
每個巡邏小隊嘅英軍
每座跨河鐵路橋樑
仲有連繫住南非各處嘅通訊電纜
都成為波耳遊擊隊“上繳”子彈炸藥嘅目標
英國佬諗住慳水慳力嘅呢杯敬酒
波耳人似乎唔係好受喎 ...


波耳遊擊隊“上繳武器”時嘅情況
雅士豪 2024-05-10 12:20:10
既然敬酒唔飲喇
咁就飲罰酒啦唯有(雖然好~~~貴)
為咗應對波耳遊擊隊對鐵路網絡嘅侵擾
英軍喺1900年尾開始
沿住南非全長6千幾公里嘅鐵路網絡
興建起一個又一個嘅碉堡
1年間總共起咗8千幾個
平均唔到一公里嘅路程就有一個
成本大概相當於而家卅幾萬港紙一座
加起上嚟真係天文數字
另外每個碉堡都會有7到10個英兵駐守
再請多3至4個當地嘅祖魯人喺周邊24小時巡邏
全盛時期總共有成6萬英兵同2萬個黑鬼
長駐喺呢個碉堡系統度
無論財力同人力上都係好沉重嘅負擔
不過慘得過英國佬有錢呀
殺雞用牛刀又有乜所謂吖
最緊要有效果啫

鐵路沿線碉堡位置圖

起呢啲碉堡除咗貴之外仲好嘥時間
一般要用兩個幾月
英軍喺補給線持續受壓嘅情況下唔等得咁耐

所以後來英國佬就轉哂用呢種設計嘅”碉堡”
(其實似鐵皮屋多啲)
成本低好多之餘(大概係之前10%)
仲可以喺大後方嘅工場預先製造組件
再運去唔同嘅地方裝嵌
所以起嘅速度快咗好多亦可以起得密啲
6個熟手技工一日就可以起一座喇

擺喺開普敦嘅預製組件
雅士豪 2024-05-10 12:22:14
喺呢把“牛刀”嘅保護下
波耳遊擊隊突襲鐵路嘅行動變得越嚟越困難
每當佢地接近條路軌或者橋樑時
附近碉堡入面嘅英軍就會開火去盡量拖延時間
同時要求增援
啲遊擊隊往往喺英軍裝甲列車嚟到前就被迫撤退
自從英軍用咗呢套碉堡系統後
一條橋都冇畀波耳人炸過
不過呢種被動式防守實在花費太大
相反波耳遊擊隊嘅運作成本就細好多喇
一日草原上有波耳人農莊提供嘅支援嘅話
一日啲遊擊隊嘅侵擾都唔會停止
咁點搞呢
總唔能夠郁嗰啲手無串鐵嘅婦孺㗎
喺1899年海牙公約中
特別有一個章節
係用嚟保障戰爭中非戰鬥人員免被侵害嘅權利
英國作為首批簽署國之一
攻擊平民呢啲公然犯下戰爭罪行嘅行為
絕對係會受盡國際間嘅非議
英國將會陷入非常尷尬嘅外交境地...

1899年海牙會議

...基奇納將軍:哦係呀
講足痴線佬 2024-05-10 12:23:55
history post lm
雅士豪 2024-05-10 12:26:45
永遠懷念得閑舉吓鐵巴打
十分仆街 2024-05-10 13:50:26
哦無喇
雅士豪 2024-05-10 15:16:18
作為一個典型嘅軍佬
佢眼中只有勝利
同點樣得到勝利
佢討厭政治
一份喺半個地球外簽署、冇人執行嘅公約
對佢同波耳人嚟講就係廢紙一張
佢知道要呢啲死牛一邊頸嘅鄉下佬認命投降嘅話
淨係“國破”係唔夠嘅
基奇納開始喺碉堡系統嘅基礎上
實行一個要波耳人國破完再家亡嘅計劃

喺1900年11月
基奇納發佈咗一個指令
要喺每次遊擊隊襲擊嘅地點方圓20公里範圍
進行清剿行動作為報復
英軍會將嗰個區域嘅所有農舍全部燒毀
牲口可以帶走就帶走
帶唔走嘅就射殺
所有糧草一律充公
跟住一把火燒哂田度未成熟嘅農作物
再喺塊田度灑鹽
同喺水井度落毒
務求要草都唔留番條畀班遊擊隊
呢個焦土政策就係英國版嘅“Final Solution”喇




啲波耳女人同細路畀啲英軍趕咗出屋後
企定定喺度睇住代代相傳嘅祖屋同所有財產
畀啲英國佬一把火燒哂
同樣嘅劇情日復一日咁喺整個南非大草原上演
大批波耳老弱婦孺流離失所
不過一個更大嘅苦難正喺度等緊佢地...

雅士豪 2024-05-10 15:19:39
好快清剿嘅準則變得越嚟越寬鬆
啲英軍一開始都真係等啲遊擊隊行動後
先去掃蕩附近嘅農舍嘅啫
不過喺高層默許下
佢地都唔介意清剿多啲村
“及早預防”啲遊擊隊攞到物資嚟發動突襲
當鐵路沿線附近嘅農莊畀英軍清得七七八八時
佢地就開始向內陸推進
繼續消滅更多嘅農莊以至村落
隨住焦土政策擴張
越嚟越多波耳婦孺變得無家可歸
基於人道立場
佢地最起碼都要得到妥善安置 ...
.
.
.
...基奇納:哦好呀
於是英軍就喺南非各地
建立咗大大小小一共34座嘅難民營
再用火車“護送”呢啲無助嘅“難民”過去暫時棲身喇



一車車波耳婦孺被運入去“難民”營
雅士豪 2024-05-10 15:21:14
叫佢地做“難民”其實唔係好正確
呢啲畀英國佬充公同燒毀所有財產再畀人趕去“難民營”嘅人
其實應該被稱為“人質”
而呢啲“難民營”嘅真正作用
就係將草原上所有嘅波耳人
無論同啲遊擊隊有冇關係都好
都全部集中喺英軍嘅囚禁之下
好快英國啲傳媒就開始用一個新嘅詞彙
嚟形容呢個不問原由、針對整個種族嘅拘禁制度

1900年嘅英國初版“集中營”
(Concentration Camp)

四十年後經過改良嘅德國版
加添毒氣室等設施令種族滅絕變得更為暢順便捷
雅士豪 2024-05-10 15:22:41
全國嘩然 未係住
雖然英國國民喺1900年大選過後逐漸意識到
呢場戰爭將會比預期中長好多
而龐大嘅軍事開支亦都開始為人所咎病
不過一般英國人(尤其係畀啲親政府嘅報紙洗咗腦嗰啲)都認為
英倫嘅雄獅正喺南非為大英帝國嘅榮譽而戰
作為大英子民冇理由唔撐㗎
為咗盡快結束戰爭
焦土政策同集中營呢啲非常時期嘅非常手段係必須嘅
所以佢地對呢種公然侵犯波耳婦孺權利嘅行徑視而不見甚至舉脚贊成
而且戰爭部長都回應咗話會善待啲波耳婦孺咯
應該冇事啩 ...

[宣傳照mode]波耳人於營內享用茶點嘅情境[/宣傳照mode]
吹水台自選台熱 門最 新手機台時事台政事台World體育台娛樂台動漫台Apps台遊戲台影視台講故台健康台感情台家庭台潮流台美容台上班台財經台房屋台飲食台旅遊台學術台校園台汽車台音樂台創意台硬件台電器台攝影台玩具台寵物台軟件台活動台電訊台直播台站務台黑 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