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覺失調患者:醫生「次次唔同幾句開藥」 等幾個月 見幾分鐘

210 回覆
229 Like 4 Dislike
2023-06-23 14:57:00

【明報專訊】 「最近點呀?」現年60歲、患思覺失調的阿Wing(化名)最常從醫生聽到的是這句話。飽受幻覺煎熬,20多年來他在醫管局精神科門診覆診,原本的主診醫生數年前退休,除了他的病情反覆不穩,往後覆診接見的醫生也變得不定。應診短短數分鐘,時而寥寥寒暄兩句,更多的是直接開藥離開。會否想和醫生有多點時間傾談?他說「有人聽吓都好」,但他已習慣現狀,亦深知最後也是「開番以前啲藥」。言談間,阿Wing不帶一句怨言,反而體諒,「佢(醫生)都好辛苦,一日見咁多病人」。

2001年一個傍晚,阿Wing離開地盤下班,突感忐忑不安,總想着有人尾隨在後。翌日下班走到巴士站排隊,他看着長長人龍,心頭湧現說不出的恐慌,身體不由自主停步,不敢前行,只好在附近亂逛,數小時後待候車人龍散去才折返。下一個早上,同樣情况再現,他自此再上不到班,太太因而提出離婚,他病情也急劇轉壞,未幾出現幻聽和幻覺,翌年在朋友鼓勵下到醫管局普通科門診求醫,數月後轉介至精神科門診,確診抑鬱、焦慮、思覺失調及睡眠癱瘓症。


「最多係直接唔問,畀番上次藥紙」

阿Wing病情多年來反反覆覆,每日需服10多種藥,至數年前主診醫生退休,他往後覆診均由不同醫生接見,每次數分鐘,「醫生次次都唔同嘅,無一次同嘅」,覆診間距也從每月一次延至3個月一次。他說即使醫生不如以往熟悉其病况,也不會特別多問,「有啲(醫生)會問我點,但係時間都好短。最多係直接唔問,畀番上次開藥張藥紙」。

最近一次覆診是上月底,他自覺病情有變差迹象,幻聽更頻密,向醫生反映卻未獲額外跟進,「講咗幾句就開藥,不過啲藥唔同咗」,下次覆診更延至4個月後。他受訪期間向記者展示藥單,記者比對後發現並無轉藥,只是一款鎮靜藥由以往一次服8粒0.5毫克的藥,改為兩粒2毫克,即同等藥量。他說不知是同款藥,醫生沒多說,又或者說了他聽不懂。



護士月訪10分鐘聊閒 「離婚都唔知」


除了精神科醫生,阿Wing曾獲轉介見醫務社工,卻不是為輔導,而是審批醫療費用減免。他亦曾獲社康護士跟進半年,護士每月家訪,每次逗留10至15分鐘,只談閒話不談煩惱,「佢會問我最近身體點、有無加藥、去邊度玩……唔太重要嘅就可以分享,譬如家事就唔講喇!我離過婚佢都唔知。」護士曾邀他參與社區手作班,與其他精神病友製作紙花,種種社交相處令他心境更愉快,但他認為護士探訪幫助不大,「當傾吓偈多個朋友」。

「醫生都好忙。」每次記者問及希望政府如何幫助,阿Wing如是回答。他認為礙於現實環境是病人多醫生少,政府幫不到多少,自己也無奈接受現狀,「𠵱家無所謂喇!習慣咗!」


學者:醫生頻換終只能複製上手做法
社協:醫患互信方予服藥信心
港大醫學院精神醫學系講座教授陳友凱認為,醫生頻繁轉換將無法掌握病人情况,最後只能複製上一名醫生覆診做法,無法訂立長遠治療目標;建議盡量減少轉醫生次數,且每次轉醫生後安排至少半小時覆診,以便充分掌握病人情况。社協幹事阮淑茵稱,精神病講求醫患互信,病人信賴醫生決定才有信心服藥。至於社康護士,陳友凱認為必須與病人建立長遠互信,不應只見面數個月、每次10多分鐘,「連病人婚姻狀况都唔清楚,咁係唔合格」。
2023-06-23 14:58:36
內地有冇相關專科?可以考慮引入?
2023-06-23 15:04:59
個病人話因為引入外勞心情加病情差左
內地醫護會點做?
係咪報警拉佢族內歧視?
2023-06-23 15:05:27
電擊治療
2023-06-23 15:07:21
連登白卡佬井兩句
2023-06-23 15:10:22
香港呢啲撚屌地方做正常人都已經死死下。有精神病或者其他病就真係慘撚過死。
2023-06-23 15:14:07
其實增加公私營合作係咪好難,定係政府根本唔想晒錢喺呢啲病人到?

政府醫生就話要睇好多病人啫,應該有唔少私家精神科專科醫生其實「好得閒」、「冇乜生意」,聽人講打電話隨時都可以預約到即刻睇、幾日內有得睇

咁你政府補貼啲診金比病人,私家醫生又收返正價,轉個病人過去,咁咪搞掂囉
2023-06-23 15:16:49
連登小粉黃+白卡議員:送你中就搞掂啦
2023-06-23 15:20:19
我係康復病人,每次都只係拎藥,心理上唔知自己可以做啲咩咁(雖然返到工)
2023-06-23 15:23:33
公立醫院啲精神科醫生真係好似趕收工咁
平均5分鐘睇一個,開返同一樣既藥比你丟你走
有啲錢睇私家比較好,會幫你調下藥
2023-06-23 15:25:44
他認為礙於現實環境是病人多醫生少,政府幫不到多少,自己也無奈接受現狀

你班死白卡自殺咪解決到囉
2023-06-23 15:26:32
其實阿wing已經好好
識設身處地咁從醫生嗰邊諗 覺得佢每日要睇好多病人 所以開返上一次張藥單 雖則咁諗未必係啱
相反
香港好多所謂正常人
往往先係最撚自私同仆街
上巴士大聲講嘢播歌 幾個人行路一字排開做路障
2023-06-23 15:28:31
我十幾年前睇私家 一次三千幾蚊都要排一個月
2023-06-23 15:28:41
根本就無得醫 可以點撚樣
比條女你屌完再陪你傾計可能仲有用
2023-06-23 15:29:43
楊永信
2023-06-23 15:34:51
感恩治療
2023-06-23 15:36:52
一個人半日睇50個症
每個病人傾半個鐘既話唔洗收工咩
2023-06-23 15:37:28
唔關精神科事, 係乜都係咁, 專科又好, 普通科街症都好, 太多病人搞趕住收工咁款
2023-06-23 15:39:07
三千咁貴係咪超級名醫
2023-06-23 15:41:01
去KK園治療啦
2023-06-23 15:47:12
真,起碼識得體諒醫生體諒其他人
啲所謂正常人,上面已經有幾個人辦
2023-06-23 15:49:00
2023-06-23 15:49:04
下一個早上,同樣情况再現,他自此再上不到班,太太因而提出離婚,他病情也急劇轉壞


正仆街女人 渣婦
2023-06-23 15:49:39
你估做醫生護士真係咁有愛心咩
2023-06-23 15:54:50
啲教授活喺象牙塔
吹水台自選台熱 門最 新手機台時事台政事台World體育台娛樂台動漫台Apps台遊戲台影視台講故台健康台感情台家庭台潮流台美容台上班台財經台房屋台飲食台旅遊台學術台校園台汽車台音樂台創意台硬件台電器台攝影台玩具台寵物台軟件台活動台電訊台直播台站務台黑 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