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圖] 80日環遊美國

368 回覆
274 Like 10 Dislike
2023-03-23 23:55:03
除了需要外援,環球影城另一點吃虧之處,是他們發行的電影差異太大,令影城的主題不夠統一。這種情況雖然好像有更多特色,但卻難以令人像迪士尼般代入這個世界,令遊客日後回頭到訪的動機不高。剛剛在網上搜尋,迪士尼樂園的回頭率竟然是驚人的 70%,我相信環球影城難以達到這個高度。

怎樣也好,可能因為本身對環球影城沒有什麼期望,所以反而過了輕鬆愉快的一天。環球影業最近多與大陸合作,發行的都是如《長城》、《環太平洋》等電影,所以下次再來,大概是很久以後的事了。


2023-03-24 21:02:39
樓主你好👋🏻
我下星期出發自己一個遊美西
上次問你關於LA酒店問題,總算解決左

我本身係plan
Day 1-4 SF
Day 5-8 LA

呢兩日工作冇咁忙,終於有時間睇下SF去邊好
點知搵下搵下,發現原來治安都係幾大問題,好多人話天黑前要返酒店,喺街上面亦都唔好拎電話出黎,再google埋” SF shooting”, 見到都發生得幾密

因為唔想個人去旅行都要好alert,好tense, 我而家諗緊定臨時改做SF一落機就再轉飛Vegas, day 5就照去LA。請問你覺得Vegas係咪治安好啲,出夜街都冇問題?定係SF治安其實都唔需要過分擔心?

本身SF book左 Market st同third street交界嘅酒店,呢兩日先知market st都好亂,有點淆

希望呢個weekend我可以定哂啲行程,感激!
2023-03-24 21:30:59
我嗰時喺 SF 無咩出夜街,不過入黑後街上面的確無咩人。
我喺三藩市(或者美國)無見過槍擊,不過西岸的確多爆玻璃。
Vegas 治安會好過 SF,入黑後(甚至凌晨後)都有好多人。不過你去 SF 同 Vegas 睇既野又唔同既,如果因為想避開槍擊案而唔去 SF 我會覺得有啲可惜。
不過我去已經係上年九月,唔知而家會變成點,Ching 本身去西岸有無話想睇啲咩?
2023-03-24 21:44:43
我本身都應該都ok大城市、紙醉金迷呢種, 或者大自然。

本身SF期待金門大橋,Yosemite, 同黃昏影市景,不過而家知道治安係咁,我諗黃昏應該係要去食晚飯,趕住天黑前返酒店 前兩日亦見到Yosemite應該仲落緊雪,未必太岩時候去
2023-03-24 23:27:41
如果 Ching 擔心,入黑後唔出街都合理,橫掂日間其實都好多地方可以去。
btw 會推介漁人碼頭既 sunset cruise,真係好好既體驗。
2023-03-24 23:31:36
Day 15:Pasadena
今天去了帕莎蒂娜 Pasadena 一遊。Pasadena 是位於洛杉磯市郊的一個小城,來這裡的原因其實頗為無厘頭,只是因為自己常看美劇《生活大爆炸 The Big Bang Theory》,裡面的主角都住在 Pasadena,我常常聽見這個地名,便想一睹廬山真面目,順便看看市郊的城鎮是什麼模樣。



Pasadena 市貌


TBBT 雖然大多是室內景,但在窗外也可看見 Pasadena 的市政廳

Pasadena 是座小城,生活節奏明顯比洛杉磯市區要慢一些,人們會花時間互相問候聊天。我一來到不為意,沒有用 how are you doing 打招呼,便被人瞠目而視,並冷淡對待。在美加 how are you doing 就像咒語一樣,你不說人們便會覺得你沒有禮貌,不懂社交規則。


Pasadena 遠處可見到海拔三千米的高山,賞心悅目
2023-03-25 00:21:16
Caltech
Big Bang Theory 裡面的主角會住在 Pasadena,是因為他們全都是在加州理工學院 Caltech 工作的科學家。Caltech 的校園並不大,但這裡曾經誕生過40個諾貝爾得獎者,甚至得過世界排名第一。今天雖然看不到 Leonard 和 Sheldon,不過總算來過一趟,感受一下學術氣息。


十分低調的大門


教授和學生?


古典長廊


偷拍哈哈,不知他在研究什麼?

說起來,美國有名的大學還真多。今次到過的三個城市,便已經有華盛頓大學, UC Berkerly, Stanford, UCLA, Caltech 等等;相比加拿大數來數去也只是有多倫多大學、UBC、McGill 三間著名大學,也難怪美國人才之盛。
2023-03-25 05:07:00
LM英國遊記好少有希望樓主唔爛尾
2023-03-25 09:42:56
應承你,po 完美國就 po 英國
2023-03-25 18:06:10
所以你都覺得SF比Vegas更值得去?
2023-03-25 19:11:59
SF 會多元啲,Vegas 一兩日睇完。不過你都可以喺 Vegas 出發報啲一日團去 Grand canyon 之類
2023-03-25 19:18:21
Day 16:離開洛杉磯
今天離開洛杉磯到拉斯維加斯。雖然在洛杉磯逗留了數天,但實際上卻沒有去太多地方。一方面因為洛杉磯的景點較為分散,很難在幾天內走完;一方面也因為這裡的景點不是很吸引我。

洛杉磯可能是美國最紙醉金迷的地方,但我卻不是很能感受到它的魅力。來了加州個多星期,現在終於要離開到美國中西部去。今次加州之旅最遺憾沒有看到加州的太平洋海岸,可能等下次自駕遊再來了。


途中遇上的群山


沿途的天空,有著一朵朵的棉花雲
2023-03-25 19:20:56
加州州旗
在加州,到處都可見到加州州旗。加州州旗上面有隻大灰熊,灰熊下面寫著 California Republic。但明明加州是個州 State,為何旗上面會寫著共和國 Republic 呢?

原來加州本來是墨西哥領土,之後有些加州人打算獨立,便成立了加州共和國;雖然最後獨立不成,卻被美國趁機將加州從墨西哥手上奪取,加州旗便也因此保留下來。


說起來,旗上那隻熊其實是加州灰熊,現在已經絕種

在加州打算獨立的時候,這地方還是一片荒蕪。但正好在兩年後,三藩市附近發現金礦,加上種種發展,令加州成為美國一個重要部分,單獨計起來更是全球第五大經濟體。

加州一向以自由領先自居,與美國中部頗為不同,所以一直醞釀著獨立運動。加州旗的 Republic 的字眼,也是本地人有意無意保留的吧?

2023-03-25 19:38:10
1000 起身
1100 出街
1200 早餐/午餐
1300 周圍去
1900 睇日落
2000 晚餐
2100 返去
2200 打遊記
0100 瞓覺
大概係咁
2023-03-25 19:39:23
西岸治安係差啲,所以都好少太夜周圍走
之後去南部、東岸都無問題
2023-03-25 19:50:25
下一站:拉斯維加斯



2023-03-25 22:36:00
Day 16 別記:On the Road 在路上
在這次旅程中,有很多時間都花在交通上。會選擇陸路交通,除了因為想看看周圍的景色,不想被內陸機折斷為一段段外,也因為想有多些時間看看書。對我來說,看書和旅行一樣,都是感受一處地方的方式。這次從洛杉磯到拉斯維加斯的旅程,我便主要在看《在路上 On the Road》。

不過這篇別記是很久之後補寫的,所以雖然寫得長,但感覺斷斷續續,文筆也不太通順。如果單是想看遊記的,跳過就可以了。

==================== 入正文 ====================

King of Beat Generation
之前在三藩市時提及過 Beat Generation,《在路上》正是 Beat Generation 的代表作,也是 Jack Kerouac 的首本名著。Jack Kerouac 被譽為 King of Beat Generation,相傳當年他在服食安非他命後精神亢奮的在打字機上運指如飛,終於一口氣在同一捲紙上完成三十多萬字的著作,從此事已可一窺 Beat Generation 的態度。


On the Road


Jack Kerouac
2023-03-25 22:37:39
脈動的一代
Beat Generation 雖然常被譯為垮掉世代,但其實 Beat 一字在英文有許多含義,包括擊倒、節奏、脈動等等。我覺得譯為脈動的一代更爲貼切,因為 Beat Generation 的起源,正是五十年代一班知識分子面對美國在二戰後極端壓抑,講求集體主義的保守風氣,便透過追求個人自由,以求將生命發揮到極致來回應,也間接促成了六十年代的嬉皮士文化。


Beat Generation

Neal Cassady
《在路上》的情節不算複雜,描述幾個旅人拋下日常的生活,透過搭便車橫跨美國的故事。小説的精彩之處,在於對人物的描寫;當中最具標誌性的人物,大概是 Jack Kerouac 的朋友 Neal Cassady(書中化名為 Dean Moriarty)。

與 Beat Generation 的其他人物不同,Neal Cassady 並非知識分子出身,甚至有著悲慘的童年-- 他是父母在旅途中生下的私生子,一出生便被母親遺棄;他在幼年時跟隨父親四處漂泊,見盡社會最殘酷黑暗的一面;之後他的父親被捕入獄,他便繼續過著遊蕩的生活,透過打散工為生。

但悲慘的經歷,對世界的絕望,卻令 Neal Cassady 迸發出熱烈的生命火焰。他俊美的外貌和率性的行為,令他到哪裡都會成為全場的焦點;男士樂意與他結交,女士更是為之瘋狂-- 未到三十歲,Neal Cassady 便已經和三個女人有了小孩,還不計其他男女情人和霧水姻緣。


Neal Cassady
2023-03-25 23:39:59
解放自我
看著 Neal Cassady 的經歷,一開始讀者或許會感到不舒服,甚至目瞪口呆;但隨著書中情節發展,或許卻會被他的行爲吸引,因爲 Cassady 無視社會規範,完全展現自我,專做旁人不敢做的事。當他肚餓,他會走到商店偷東西吃;當他看上一個女子,他會立刻與她雲雨一番……

但即使書中描述 Neal Cassady 因為飢餓而到士多偷東西吃,你都會感受到一種率性的童真,因而很容易便原諒他,甚至為他沒有被抓到而鬆一口氣。因為在書中,這個社會實在太多規矩,太多束縛,所以難免會認同主角們解放自己的思想。Neal Cassady 就像一把火焰,要燒盡一切,永不滿足,以至自我毀滅。



在路上也曾被改編成電影,由 Kristen Stewart 主演
2023-03-26 00:47:34
代價
但到了書中後期,你也會發現 Neal Cassady 這樣生活的代價-- 他沒有固定的工作,甚至沒有固定的關係;他對家庭不負責任,與妻子、情人和兒女的關係也極爲淡薄。Neal Cassady 真人的下場也不算幸福,他在墨西哥參加一個婚禮後獨自回家,最後在一場夜雨之中倒地而死。


晚年 Neal Cassady

遊牧性格
我們該如何解釋 Neal Cassady 的生活態度?我會覺得,這是一種價值的衝突-- 如果用尼采的說法,可能是酒神和太陽神的分別;但我卻覺得最能夠代表的,是遊牧文化和農耕文化,甚至動物性和社會性的分別。

人作為一種動物,之後又過著遊牧生活數十萬年之久,其實遊牧性早已深深的扎根在我們的基因和本能裡,我們喜愛遊玩,喜歡探索,嘗試不同事物,追求即時滿足,沒有什麼責任感;相對的,人類過著農耕和工業的生活其實最多只有一萬年,所以很多農業文明的特徵其實都是透過後天的文化傳播傳遞,例如要未雨綢繆,要有責任感,要謹慎,要懂得累積財富……

所以很多時候社會/個人都在這兩個精神之間搖擺。例如美國戰後代表的便是極端的農耕工業精神,而 Beat Generation 則為了抗衡,嘗試用自由奔放的遊牧精神抗衡,一路保持在路上。


在路上
2023-03-26 01:11:35
在路上
《在路上》的文筆並不算是文學頂尖,但他所描述的精神,生活態度,卻很令人反思。這次旅行,我也是一次在路上的經歷。雖然自己去旅行的原意是探索這個世界,但不多不少的也會有像在路上那般,希望擺脫原有生活軌跡,帶來更多新嘗試的味道。

掙扎
但人很矛盾,在路上的時候反而想安安定定的生活,當安定生活的時候,又想回到路上;人生便是這樣來來回回,在家中和路上之間掙扎。到最後,我們未必能做到如 Neal Cassady 般那麽隨心所欲;但至少,我們也能有機會放開自我,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甚至在兩者之間找到平衡?

2023-03-26 07:32:43
2023-03-26 21:27:46
飲水。讀書
2023-03-26 21:32:28
Day 17:拉斯維加斯
曾經有段時間,澳門的博彩收益比拉斯維加斯更高,令我以為兩者的規模大致相約;這幾天來到拉斯維加斯,才發現此地的賭場比澳門精彩多了-- 無論是創意、規模、風貌,拉斯維加斯都要遠遠拋離。

由於競爭激烈,這裡的賭場每間都別具特色-- 從古埃及到童話王國,從古典巴黎到現代紐約,從優雅噴泉到野性火山……行走在拉斯維加斯,就像行走在一個迷你世界,令人目不暇給。


充滿古埃及風情的樂蜀酒店


最有童話色彩的石中劍酒店


紐約-紐約賭場


最優雅的 Bellagio 音樂噴泉


市中心最繁華的大街,頭頂還有 zipline
吹水台自選台熱 門最 新手機台時事台政事台World體育台娛樂台動漫台Apps台遊戲台影視台講故台健康台感情台家庭台潮流台美容台上班台財經台房屋台飲食台旅遊台學術台校園台汽車台音樂台創意台硬件台電器台攝影台玩具台寵物台軟件台活動台電訊台直播台站務台黑 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