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係量子力學一百周年,入嚟一齊傾吓呢個不可思議嘅理論

艾力仁

229 回覆
55 Like 285 Dislike
重力井底之蛙 2025-04-23 13:57:05
見證人類解開量子力學同Grand Unified Theory係我最大嘅願望
外國愛擋 2025-04-23 13:59:30
快過光可以時光倒流暫時應該無法證實,再講根本無可能快過光速
外國愛擋 2025-04-23 14:02:21
引力根據相對論其實都唔係力,係時空扭曲,但表現出好似力
艾力仁 2025-04-23 14:02:22
全世界都等緊全世界都着迷
愛因斯坦都搞唔掂
或者退一步睇呢個願景可能根本就係錯
又或者咁講
如果佢係啱,可能我哋而家學嘅所有嘢都係錯
無論證明到係啱定錯
做到嗰個人將會係一個點樣瘋狂嘅人
頹青 2025-04-23 14:07:37
冇快過,以暫時資訊嚟講根本唔係同一樣嘢。
因為量子纏繞之後未有理論可以係觀測前改變到個狀態,個資訊一早已經寫入咗所以未脫離光速。
Karen(MM) 2025-04-23 14:11:25
veritasium
Barbenheimer 2025-04-23 14:12:12
有請老高出場
與神對話 2025-04-23 14:12:50
遠距離 傳送
頹青 2025-04-23 14:17:24
單純睇到過去影像,唔係時光倒流
完勝飛天豬 2025-04-23 14:19:14
其實量子力學先係最合乎常理,你地諗下我地每一個action引致嘅其他action再導致一個observable 嘅結果,係機會率上都係無限細的,正所謂collapse of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如果同時間只發生呢件咁細機會率嘅事,本身就好唔合理,所以量子力學過比你知唔是咁的

唔明再講
重力井底之蛙 2025-04-23 14:21:49
其實我地學嘅都係人作出黎描述依個宇宙嘅運行,冇話絕對啱。係追求“真理”嘅過程新嘅觀察會推番/更新舊有理論/法則 ,從而愈來愈描述得準,依個都係科學咁令人着迷嘅地方。
艾力仁 2025-04-23 14:27:11
英雄所見略同
科學最引人入勝嘅地方
係呢個學問追求嘅最高境界係證明錯
我都成日喺呢度講
我哋而家讀緊嘅所有科學
我哋一定要清楚明白佢哋全部都係錯
等待嘅係有人做到出嚟
曾經有一個人
可能係我咁耐以黎真正感受到一個係咁諗嘅科學家
高錕
佢係一個訪問講一大輪光纖將會係幾百幾千幾萬年來都唔會搵到替代品
佢列出咗好多原因,物理限制等等等等
佢最後講
我頭先所講嘅嘢你哋唔好聽
佢exactly點講我唔記得但個意思就係
我一個咁權威嘅人用科學理論解釋俾你聽光纖係冇得代替
但係我講嘅嘢將會全部都錯
你哋下一代就係要證明我錯
pop子 2025-04-23 14:43:46
講量子力學呢個topic黎計,都係老高講得最清晰。
趕唔切 2025-04-23 14:50:20
我冇學過 淨係睇youtuber講過
首先不等式呢d用公式嘅我一定睇唔明
然後無論睇邊個講解 睇埋d實驗
我一直都唔明點解會得出坍縮呢個結論

因為我覺得假設自旋會不斷改變
糾纏粒子會自旋方向會相反
所以當觀測a係左 b就一定右
咁樣會正常d?

定係已經有實驗係可以改變a 導致b改變
或者觀測a 再非同時觀測b係相反
夜兔妹妹 2025-04-23 14:55:00
咁呢個思想都應該係現今頂尖科學家既思想黎
睇近年d諾貝爾獎理論 好似都係不停咁推翻前人理論
重力井底之蛙 2025-04-23 15:08:17
真係好難得 一黎有咁嘅頭腦二黎仲要有咁嘅胸襟 自己成世努力比人推取代反而仲要覺得開心 佢嘅思維已經由“自己比人取代”擴展到“人類整體進步”
艾力仁 2025-04-23 15:14:32
我都可以算叫做科學界打滾過
話你知好多所謂嘅科學家,求其唔係呢啲
求其係事業,唔係知識嘅突破
太多太多呢啲人
所以我成日都喺呢度講
科學界好多敗類
未諗到下次先改 2025-04-23 15:16:41
點解咁有錢 2025-04-23 15:33:29
假若AI要運算一毎人類50億年發展需要怎樣條件
再厲害的芯片也需要節省記憶體
沒有被觀察的東西先省去
不重要的人物,就用AI編一個有指定命運的人生故事給你
天地無用@SaiWan 2025-04-23 15:39:35
講下量子糾纏
駐連燈首席美軍 2025-04-23 15:48:37
我覺得又好難話最高境界就係證明錯
而係話簡單得嚟又矛塞頓開,解釋到觀察結果嘅同時,又有新預言咁
濱崎步步高 2025-04-23 15:52:45
駐連燈首席美軍 2025-04-23 15:52:57
佢角度嚟講,我哋所有嘢都必需喺時空中走最短線,而由於時空曲率唔零,所以我哋唔係行直線
而呢條曲線喺我哋眼中,就係引力嘅作用
未諗到下次先改 2025-04-23 15:59:17
牛亦凡 2025-04-23 16:00:01
試試問AI

這段描述是對量子力學中「路徑積分」(Path Integral)概念的通俗化比喻,但存在一些誤解和過度簡化。以下是詳細分析:
1. ‌量子力學中的「所有可能路徑」‌
‌理論基礎‌:費曼(Richard Feynman)提出的「路徑積分」理論認為,在量子尺度下(如電子、光子等微觀粒子),粒子從A點到B點時,並非僅遵循一條經典軌跡(如拋物線),而是會同時「探測」所有可能的路徑(包括看似荒謬的路徑,如繞行月球再返回)。
‌核心概念‌:每條路徑對應一個「概率幅」,最終粒子的行為是所有路徑的疊加結果。但在宏觀世界中,經典路徑(如拋物線)的概率幅遠高於其他路徑,因此主導了實際觀測。
2. ‌宏觀物體(如籃球)的量子效應‌
‌退相干(Decoherence)‌:宏觀物體(如籃球)的質量極大,與環境(空氣分子、光等)的相互作用會迅速破壞量子疊加態,使量子效應無法顯現。因此,籃球的運動完全遵循經典力學(牛頓定律),而非量子力學。
‌德布羅意波長(de Broglie Wavelength)‌:物體的質量越大,其量子波長越短。籃球的波長遠小於原子尺度,量子波動在宏觀尺度下完全可以忽略。
3. ‌比喻中的問題‌
‌「瞬間行走無限路線」的誤解‌:量子力學中的「所有路徑」是數學上的抽象概念,用於計算概率幅,而非粒子「實際走過」所有路徑。此外,量子過程並非「瞬間」完成,仍需符合因果關係和光速限制。
‌反向路徑的誇大‌:在宏觀世界,籃球「向後繞圈」的路徑概率幅趨近於零,完全無法觀測到。這類路徑僅在微觀粒子(如電子)的實驗中可能間接顯現(如量子隧穿效應)。
4. ‌量子與經典的界限‌
量子效應在微觀世界主導(如雙縫實驗中的干涉條紋),但在宏觀世界中,經典物理已能完美解釋現象(如拋物線運動)。兩者並非矛盾,而是適用於不同尺度。
若硬要用量子理論描述籃球,其「所有可能路徑」的疊加態會在極短時間內(約10⁻³⁰秒)因退相干崩潰,最終只留下經典拋物線。
結論
這段文字試圖用日常現象比喻量子力學,但混淆了‌微觀量子行為‌與‌宏觀經典物理‌的適用範圍。量子力學的「所有可能路徑」是數學工具,而非宏觀物體的實際運動方式。對於籃球這類宏觀物體,量子效應完全可以忽略,其運動只需用牛頓力學解釋即可。
吹水台自選台熱 門最 新手機台時事台政事台World體育台娛樂台動漫台Apps台遊戲台影視台講故台健康台感情台家庭台潮流台美容台上班台財經台房屋台飲食台旅遊台學術台校園台汽車台音樂台創意台硬件台電器台攝影台玩具台寵物台軟件台活動台電訊台直播台站務台黑 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