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之王》重序
人格之王
95 回覆
0 Like
0 Dislike
人格之王
2025-03-03 00:55:43
失敗
不論成敗,都已經係最後。就係身為全職作家嘅最後一次做一個作家嘅責任。是啊,都已經過了三年。感覺除咗患上抑鬱休息了成年,又抑或寫多咗啲文之外,作為一個作家嘅生涯完全沒有進展。
應該甚麼說。其實經歷過三年之後,我覺得作為一個作家嘅心態變得更加成熟。剛剛開始反而唔知道諗啲咩。雖然一早就已經有晒寫作計劃,但係作為一個作家遠遠不成熟。尤其是對於未來只有懷疑與懷疑。
時常會覺得不安,也很在意他人嘅目光。這是每一個出道嘅人都會面對嘅問題。會care人氣抑或讀者人數。不過其實要體驗呢啲也根本不需要三年嘅冷淡期,其實只係按下發佈喺香港作家也很難紅。
畢竟我也想係最好嘅作家狀態進行作家嘅工作。不紅不熱這是大多數創作者都會面對嘅問題。但係又有邊個真係可以接受自己不紅不熱?作為作家想出名也不僅是為了生計,更加為了作品嘅文化內涵。
總會有人話要堅持夢想。唔好為咗生計而放棄夢想。講呢啲說話就同風涼話差唔多,未真正為夢想燃燒過也不曾為咗夢想而心灰過。只是單純華格納式助燃。就只有華格納才會講下這樣嘅說話。
半熱不紅又抑或不紅不熱。呢啲都係全部都係娛樂圈會面對嘅問題。年年年過三十宣佈引退嘅藝人也不少。這是因為要生存。總不能夠不切實際去追夢。
可以說係香港依然做作家嘅人是賭上自己嘅人生。簡單啲來講,就係當自己死咗。有冇睇過夏目漱石我是貓。基本上只有當自己唔存在,係香港先可以成為一個作家。
喺香港有冇觀眾緣就同玄學一樣。演技好同唱歌叻,未必會紅。演技只不過係佔咗演員嘅一小部份嘅因素。喺香港擁有成億票房嘅演員唔需要演技好。只需要做一個戲子,係電影入面表演棟篤笑氹得觀眾開開心心就有成億票房。
人格之王
2025-03-03 00:55:57
華格納
曾經有個導演同黃子華講好難搵你拍戲,因為佢嘅棟篤笑形象太過深入民心,無論搵咩角色都唔適合你。證明個導演係個傻仔。佢難道沒有睇棟篤大狀?只需要個棟篤笑演員係部電影表演棟篤笑式嘅金句就可以擁有極高嘅票房。
證明導演是他媽的嘅天才。完全突破咗世人嘅盲點。真係,係佢之前其實咩棟篤神探、棟篤特工,全部都係掛羊頭賣狗肉。完全同棟篤笑一啲關係都冇。但係毒舌大狀卻完美地將棟篤笑同電影結合埋一齊。
雖然我未睇過,不過睇預告都差唔多gat到係咁樣。可以話係天才。就係華格納嘅音樂同演技完全無關,卻可以製成一部華格納歌劇電影一樣。完全可以係電影入面有果種嘅棟篤笑嘅觸感。戲子嘅黃金時代。
一年係電影入面表演一次棟篤笑,保證套套電影都有成億票房。只能夠怪責當初嘅導演食古不化,完全冇諗到既然黃子華棟篤笑咁受歡迎,點解唔搞埋一齊做一部電影。
其實很難怪導演。唔通要黃子華講我要打十個,定抑或你認為和對手分出勝負重要,還是和家人一同吃飯重要?本質電影係一部電影,唔係棟篤笑。要好似毒舌大狀如此純粹嘅棟篤笑導演其實好難搵。就同李小龍呢啲純粹武打片嘅天才演技一樣難搵。
一個電影導演可以做出棟篤笑式金句,點解佢要做一部電影而唔係一個棟篤笑?但已經米已成炊,以後一律有棟篤笑式金句嘅劇本一律搵黃子華就啱。唔通要黃子華好似李小龍一樣拍武打片?
要清楚自己嘅定位。紅唔紅同演技係冇關係。演技只係佔咗香港演員一小部份嘅因素。好多演員同歌手都唔明白呢個道理。完全冇諗過點樣增加觀眾緣嘅方法。其實華格納一啲都唔易做。
佢地唔明白一個演員係電影入面表演棟篤笑嘅精精髓。簡單來講,一個歌手要紅首先唔好將自己當作一個歌手。要將自己當作一個藝人,並將一個藝人嘅形象做得好過歌手。咁你嘅歌手就自然會紅。
世界上總會有呢啲知名例子。副業做得好過主業然後成功過主業嘅例子。其實一個人紅無論做咩都成功。最緊係紅。就好似香港成億票房,演員嘅演技就連新手都比不上。但最緊要係棟篤笑嘅部份做得好,就自然有觀眾埋單。
其實最緊要係你以為拍緊一部電影,其實係拍緊一套棟篤笑。如果明白呢個華格納道理。你就可以紅得起 。拍電影唔係拍電影,而係拍緊套棟篤笑。拍電影就好似拍到棟篤笑一樣!咁嘅話,所有香港電影票房都可以一億。
我知道好多人都批評黃子華演技差。但係你哋入場都係睇棟篤笑,如果真係睇演技你唔應該入場睇黃子華。就係因為想睇棟篤笑先會入場睇黃子華,批評黃子華演技差其實對黃子華好唔公道。
到咗黃子華真係演技好,票房又唔超過一億。因為最重要唔係黃子華演技好唔好嘅問題,而係黃子華棟篤笑部份做得好唔好嘅問題。啲人入場都係睇棟篤笑而唔係睇演技。
如果你明白呢個道理,你就知道你點解紅唔起。你唔好將黃子華電影當係一部電影咁睇,而係將黃子華電影當係一部棟篤笑咁睇。咁樣你就會成功。
如果將黃子華電影當作一部電影咁樣看待。那麼演員嘅演技不但差,甚至唔夠靚仔。你會有好多嘅批評,睇都睇得唔開心。但係如果你視為一部黃子華棟篤笑咁樣睇,簡直係合格有餘。
人格之王
2025-03-03 00:56:10
出道
明白呢個華格納道理,你就會紅。其實作家都係一樣,如果一個作家想紅就必須要做一啲與作家無關嘅工作。不過之後都唔係我應該考慮嘅事情,但說實話就連作家都要參加簽名會嘅年代,有咩用得着我其實教都冇咩所謂。只要太過好影響作家工作就得。
反正就現階段都冇咩可以用得着人格之王嘅地方。同現實讀者接軌參加簽名會,呢啲始終都係太過遙遠嘅事情。甚至呢一生都唔會發生這種事情。不是不紅就是太紅,但不曾同現實接觸紅極都有限。雖然半紅不熱係可以生存到,但係作為作家與現實接觸都係工作之一。
只不過我並不覺得會紅到有同現實接觸嘅機會。而重點同現實接觸呢啲從來都唔係新手作家考慮嘅事情。而家最重要搞網絡發佈嘅事情,雖然要求人格之王要好似網絡作家每日更新文章是不可能戰事情。但既然已經發佈咗一千萬字,無理由一次過post上連登。
一些門面功夫都要做。就好似漫畫《國王排名》一樣,明明一早畫咗幾百話。到最後一話一話咁樣上載,一百話後先正常咁樣連載。呢啲門面嘅功夫都係要做。
其實最熱門嘅作品係一早累積粉絲然後一次過爆發。就好似五十道陰影,其實係亞馬遜上載之前,係歐美早就已經累積咗幾萬個粉絲。本來就係同人圈嘅知名作家。
說起一般作家嘅出道就係咁樣。係某個知名作家新人獎得獎之後就順勢出道。要唔係就首先拜某個知名嘅大作家為師,而係透過師傅帶挈徒弟出道。呢啲全部都係日本作家正常出道嘅流程。
你覺得我可以做到?正正經經做過網絡作家,其實係香港冇咩選擇。至於同現實嘅聯繫真係唔係而家考慮嘅事情。至於網絡作家其實也沒有甚麼宣傳功夫可以做。
其實網絡作家嘅第一步就係網絡作家嘅最後一步。其他嘅嘢諗來都無謂。真係唔紅都已經冇晒辦法。可以話呢三年間可以準備晒都已經準備晒。有寫呢篇重序也真的是太好。雖然是有些長,但卻充滿我嘅風格。算係熟識我嘅文體很好嘅入門。就好似永遠走唔出嘅迷宮一樣。終有會走完嘅一日。
人格之王
2025-03-03 00:56:22
以後的事
不過是幾百萬字之後。會害怕嗎。不,就算再害怕也已經同寫作無關。就算是我也不能夠一直追夢吧。總要思考現實上嘅問題。或者這就是命。無論身為人格之王或者作家都必須開始新嘅階段。
只不過最理想嘅開局至少都應該完咗人格議會之後先打算。本來還想完成作家嘅生涯才開始新嘅人生。嘛,所謂人生不如意事情十常八九。又不是永遠不再寫作,只係將寫作呢種事情推後人生幾個階段。
專注於現實嘅事情,這就是我嘅考慮點。只不過我希望今年可以完咗藍皮書最後一本佢。最好完埋人格議會佢。嘛,盡量啦。就算完唔到,始終都會完。
專注現實始終都係優先事項。如果抽到空閒嘅時間或者可以完成,但都唔應該好似手塚治虫一樣一邊創造漫畫一邊應付學業。今次我真係希望人格之王可以認真考慮以後嘅人生問題。
以後人生嘅問題。是嗎,畢竟我也沒有退路。就算成唔成功成為一個作家都好,以後嘅人生還是漫漫長夜。也差不多是時候認真考慮以後嘅事情。三年之約也已經過。真係估唔到到最後反而將兩年時間花在藍皮書上。嘛,人生不如意十常八九。(其實就連而家都只不過寫緊藍皮書嘅內容,只不過係正傳花咗二三十萬字去講。)
只不過我即使賭上人生嘅全部也必須要完成剩底嘅寫作計劃當中所有嘅著作為止。或者我人生預料之後只有不斷寫作同寫作。不過站在人格議會嘅立場還是休息一下比較好,只不過可能即使到老也寫唔完。畢竟健康要緊,也不可能不斷過勞寫作吧。是啊,休息就是為了返工。而我嘅人生就是為了自我而活。其實比起死亡我更加害怕失去自我。所以為了自我請務必係今世完成所有著作。
盡量啦。畢竟很多事情我都無法控制。人生不如意十常八九。如果無法完成或者這就是我嘅命。畢竟生於香港好多事情都冇得揀。人就係無法對抗命運。
要說黃子華棟篤笑有三個特徵殘忍、做作和無辜。亦都可以譯做殘忍、刻奇同痴呆。明白呢三樣嘢嘅人好厲害,基本上可以表達得到黃子華棟篤笑嘅特色同精髓。大多數都唔明白,能夠明白呢一樣大多數都係信徒。但係要解釋呢三樣嘢也難過登天。與其說一種狀態,只有親身確實感受才能夠真正明白我講啲咩。
人無辦法抵抗自身嘅宿命。如果真係完成唔到都是沒有辦法嘅事情。唯一可以確保我會一直寫落去。直至寫完為止。這一點我可以同大家保證。人無法選擇自己嘅命運卻可以選擇自己嘅道路。
人格之王
2025-03-03 00:56:52
讀者
偏偏臨結尾提出這個問題。其實問題一直存在,只不過是解決唔到嘅問題。除非人格之王唔係做一個作家,而係做一個明星或者可以幫補一下銷量嘅問題。既然解決唔到,那麼發佈之後先算就係最好嘅方法。特定嘅讀者群就算可以做到,我都唔會做。
雖然我個人對於推薦書本比更多讀者認識並不反感,但係揀客這種行為也未免太侮辱書本。如果我是沒有寫作嘅才能,那麼我情願一本書都賣唔出都唔樂意為一本書搵一大堆特定鍾意呢一類型嘅讀者去銷售。我嘅書本並不存在特別嘅讀者群組。任何人都應該可以同等接觸。標榜住某類型讀者閱讀嘅書籍對書來講也未免太不尊重。
只不過為書本分類確實可以令到更多讀者了解書本嘅內容。書本簡介還書本簡介,但係挑選讀者就是另一回事。分類是必須,但係我唔覺得特別嘅讀者係必要。
人之所以想睇下一本書就係因為佢被一本書所吸引。我哋係創造者,而唔係上帝。冇權力去為一本書去挑選一個讀者。如果送先會睇其實你都預咗佢其實未必係認真想睇。不如正正經經去書店買一本自己覺得有興趣嘅書籍。至少還會認真去睇一本書。
想當年周潤發睇黃子華棟篤笑都係一樣。並不是黃子華邀請周潤發,而係棟篤笑吸引住周潤發。只有咁樣,先可以從棟篤笑入面得到真正嘅樂趣。本來周潤發就係一個熱愛自由嘅南丫島人。佢想睇就自然會睇。佢唔想睇,就算逼都無用。
太過麻煩啦。我就肯定逼佢做特別嘉賓。點解?因為人格之王係一個善於妒忌嘅人。唔邀請佢做特別嘉賓都俾錢入場睇,如此好嘅感情實在令人充滿妒忌。逼佢睇至少令到佢少一份樂趣,營造一個被逼睇嘅感覺。
各位搞清楚。我先係作者,同書本最好嘅感情當然係我。實在很難容許讀者嘅感情好過我同書本。就連我都只不過睇過我嘅書本一次。不過花嘅時間肯定比讀者多。我對於書本可是有感情。正因如此,我相信一本書好自然會吸引讀者唔需要刻意做作。
所以我才不會做出逼人睇嘅行為。因為我其實對於自己嘅書本幾有信心。唔需要刻意吸引讀者去睇。至於妒忌嗎,其實也沒有。如果本書真係遇到知己,我其實幾開心。雖然與我無關。
畢竟我呢個人寫完就當咗冇咗件事,並不是真的冇咗件事。應該甚麼說好呢...書還書,我還我。這一點我分得好開。雖然係寫緊我嘅事情,但其實書本嘅我並不是真正嘅我。寫我嘅嘢就猶如寫他人嘅事情一樣,算係一個朋友嘅事情。
就只有咁樣,才可以好客觀平靜地咁樣講出來。同社工傾計都係咁。所以呢位朋友可以遇到知己,我會很高興。正因如此,我唔會逼人睇我啲書。但千祈唔好將本書當係真正嘅我,咁樣我會好困擾。因為係人都知道寫自己總會寫得特別好。
反正一個人睇一本書都好難代入人哋嘅角色去睇。其實睇一本書就同認識一位新朋友一樣。雖然睇的是別人嘅事情,但其實係自己嘅事情。
而一個人睇一本書應該隨着佢嘅狀態去閱讀。正如唔開心就會睇棟篤笑一樣,呢啲係逼都逼唔來,係睇心情。沒有甚麼事,只係突然間諗起往事。我相信睇書唔係需要心靜,而係需要心境。意思即係一個人處於咩心境就好自然睇咩類型嘅書籍。
想睇嘅時候就睇,唔想睇嘅時候就休息一下。搵一個啱自己嘅閱讀方式。我覺得搵一本適合嘅書籍也是很重要。然後享受閱讀嘅樂趣,這樣閱讀才會長久。
人格之王
2025-03-03 00:57:07
堆填區
一本書嘅價值唔應該與自身嘅利益掛鈎。只有這種書籍也能夠稱為永恆。只有懂得書籍嘅人,書籍才會永恆。就算唔需要特定嘅讀者也沒有所謂。這不僅對於書籍嘅尊重,更加係對於書籍嘅信任。
呢啲道理恐怕華格納呢一世都唔會明白。反正對於二十一世紀來講都只不過係過氣嘅歌劇家。比起華格納歌劇更加華格納式嘅娛樂今時今日也有大把。要頹廢根本唔需要聽華格納。
不過好多事情都在所難免。例如出版社通常都會送多幾十本書籍比作者。通常都係比親朋戚友,如果我就全部送入堆填區。簡直係惡劣文化。
我都覺得很無謂。所以書本通常都送比同書本無緣嘅人,又或者明知收到都唔會認真睇嘅人。英國就係仇人,日本就係作家。其實一般來講都應該係送比同類型作家寫書評,但係其實個個都知同類型作家根本就唔會睇,而推薦寫評只係出版社所要求嘅工作。根本就同書本無關,最好書評通常都係讀者嘅讀後感。
會睇會寫都有好多,事實上睇唔晒都可以寫好評。漫畫幾話就話可以睇得晒並比出合理嘅評價。但係一本書睇晒好花時間。而且做得作家通常好少會睇書。作家通常都係寫作為主。尤其是同類型嘅作品就更加唔會睇。
處理呢啲書係一件好麻煩嘅事情。尼采寄比自己偶像德意志某個知名歷史學教授,結果得到嘅回覆係我完全睇唔明你書嘅書籍。反正差唔多意思,太過高估我嘅智慧,根本就睇唔明更何況要求比意見。也是尼采少數一生都可以保持關係嘅偶像,好少人會同尼采理念相同,認為德意志只不過德國人發明嘅詞匯。
當然香港最受歡迎嘅歷史哲學家係班雅明,根據統計某年香港銷量排第一嘅哲學家就係班雅明。不過都係尼采之後嘅事情。好少人會有班雅明那種獨特嘅見解,真正懂得歷史嘅人。只不過與香港人何幹?香港人也到咗想讀歷史想理解歷史嘅時候。少噁心啦。歷史兩個字根本就同香港完全無緣。
讀開歷史嘅人不僅僅是喜歡歷史,更加係因為擁有自己無法克服歷史傷痛。那種嘅感受又有邊個會明。我就不明白,人點解要讀歷史。不過流行永遠不會過時。
尼采崇拜嘅偶像也是當時最知名嘅歷史學教授。只不過學科唔同。其實常有嘅事情。例如香港某本專業醫學書籍到最後竟然搵咗個讀哲學嘅藝人寫序。九唔搭八。就係九唔搭八,甚至個推薦序也同書本內容完全無關,令人質疑到底那個人有冇認真睇過本書。唔通真係太過高估我智慧,我睇唔明你嘅書。華格納那種嘅老毛病至今都未改過。與其說一個知識文化份子倒不如說是一個戲子。
人格之王
2025-03-03 00:57:24
公關
呢啲人情世故邊度都有。只不過娛樂圈特別多。例如比錢買我嘅書,就要多謝班讀者買咗我嘅書。多謝你個頭。又唔見班讀者多謝我寫咗本書。太過虛偽接受唔到。原則上,覺得唔好睇就自自然然唔好支持。明知我係咁爛都要睇,自己攞來。唔通我重要同佢講多謝你一路以來嘅支持。
多謝有時候可免則免。只不過有時候有些公關要做到出。雖然作家同讀者係明買明賣,但係有時候有啲讀者總會找碴。例如明知唔好睇但總不能夠只有我睇到。呢啲通常都睇晒所有書本嘅內容,自己內心充滿怒氣,就係一副唔知睇咗咩嘅模樣,就會極力推薦呢本書非常好睇。
公關最好嘅方法永遠都係厚臉皮同冷處理。呢個時候你就會話多謝大大一直以來嘅支持,能夠如此深刻理解我嘅書籍實在非常感動。然後就好似某個h漫嘅劇情一樣將對方送入書中嘅異世界。
有時候多謝都係一個武器。當你公開多謝某人嘅時候。某人唔公開講同樣嘅多謝嘅時候,就會營造出一種人格卑劣嘅形象。係大人嘅世界,讚美唔係單純嘅讚美。但每個人踏出社會嘅人都可以聽得出呢種言外之意。
例如香港某個棟篤笑藝人公開七百萬人面前多謝對方,但係面對係當事人面前講過一句多謝。即係佢內心係充滿幾咁多嘅謝意。要公開係七百萬面前講。
通常我都會講跪安啦,子華。呢啲米叫形象低劣。人哋講多謝,你應該講多謝你老豆!唔覺意講咗句心底話。呢啲米死囉。人哋公開講多謝,你至少都公開同人講多謝。多謝你啦,子華。多得你我先可以做到影帝s。
不過呢啲友誼通常都唔長久。因為欠缺咗真誠嘅心。其實朋友之間就係因為可以互相坦誠所以才可貴。咩都唔可以講根本不可以稱得上幾友好。當然人硬係有一兩個秘密。但所謂嘅朋友就應該係可以放下戒心互相交談嘅生物。
所以我才沒有朋友,因為我實在很難對人坦誠。無論發生甚麼事情都覺得是自己的錯。有時候我會覺得如果當初能夠坦誠一啲,那麼結局就算是壞至少都應該算好。
不過都已經過咗去,就算後悔沒有好好離別都冇咩用。然後下次又...就是因為這樣才沒有朋友。總是將錯誤怪罪係自己身上。總是想着下次不要犯下嘅錯。
追求世界並不存在完美。有時候雖然唔完美但其實是非常美好。我並不習慣說道歉,因為每次向人道歉,我都無法保證我下次會唔會犯下同一個錯誤傷害了他人。所以通常我將歉意收埋係內心,情願記住呢個錯誤下次唔好再犯。
換言之我係一個極度自閉。某個程度,也是相當抑壓嘅人。因為基本上每一個錯誤都記住。情願內疚一世都唔想犯下同樣嘅錯誤。簡直比起老鼠更加膽小。
改過自身永遠都道歉最唔搭。同樣地我也不擅長講多謝。因為講多謝就好像唔洗還一樣。但其實我內心充滿謝意,只不過永遠都無辦法講出來。其實只不過係藉口。講唔出口嘅事情就係講唔出口。
道歉對我來講太過虛無。明明做錯咗事,一句對唔住就渴望得到對方嘅原諒。世界上邊有咁着數嘅事情?我並不覺得道歉可以得到對方嘅原諒,所以好少會真係為好大嘅錯誤而道歉講對唔住。
老實講,道歉同多謝都只不過做比人睇。呢啲只不過係公關。道歉只係令人覺得你有做錯事情嘅歉意。只係沉默並沒有人知道你想點。多謝就更加唔洗講,就算平時唔講多謝都應該可以感受得到謝意。而且就算要講多謝,如果真係有謝意又點會唔知道咩時候講多謝?至少黃子華唔會多謝佢老母。
只不過過去也實在發生太多事情。所以我才會寫自傳。有時候我都想放低一些事情,然後重新出發做一些事情。可惜那個放低恐怕就連三年後都未完成嘅事情。我只能夠講慢慢來,有啲嘢唔係咁容易。就算係戀情都需要時間慢慢消化,更何況是十五年嘅人生呢。
慢慢來,至少人格之王肯前進。不過累積太多,導致慢條斯理。其他人睇只會覺得到底睇咗啲咩嘅樣子。
人格之王
2025-03-03 00:57:40
大人的世界
說實話,我個人唔習慣講多謝,講得最習慣都係唔該。就算戰略家咁樣講,就算明知呢個係一個講多謝都需要禮尚往來嘅世界,我還是很難發自真心講多謝。
不過呢個世界有啲公關還是要做到足,例如收到親戚嘅嘉頓餅乾做禮物。你都係要講多謝,否則會畀人話冇禮貌。尤其是長輩嘅冇禮貌真係萬能,恃老賣老。只要佢唔開心只要講一句無禮貌都好似你全家嘅錯。人哋係長輩來,要尊重一啲 。對住啲輩份大嘅人真係要小心翼翼。就算佢講果啲全部都係錯,你都要話啱。反正大人嘅世界,遲早都會習慣。
只不過交友要小心一啲。真係唔建議結交一啲表面上講多謝,但係實質上非常怨恨你甚至妒忌你,基本上每日只係諗住點樣中傷你嘅朋友結交。大家都係大人,有啲說話應該聽得明。其實充滿憤怒寫好評,你以為作家真係唔知咩?
畢竟而家就連多謝都玩心理戰嘅世界,你要聽對方講一大段多謝然後判斷或者分析對方嘅多謝含義係唔係發自真心。其實只要唔係發自真心,唔多唔少都會聽到一啲嘅抱怨或者憤怨係入面。
尼采曾經講過坦誠係最難。除咗嬰兒之外。絕大多數嘅人都係虛偽。善惡係一種好複雜嘅話題。人傾向於將自己包裝到聖人一樣。但係其實內心絕無善意,以一副狠毒嘅樣子講述多謝嘅語言。其實言外之意就係我恨你。
一般嘅虛偽是無關善惡嘅客套話。真正嘅虛偽其實內心充滿住一個人嘅不滿都依然講多謝嘅人。因為呢個世界係一個善與惡嘅社會,將自己包裝一個好人比起飾演一個壞人好得多。
而事實上,一個壞人無論點包裝自己做一個好人都無法遮蓋佢本質係充滿惡意嘅事實,佢唯一只能夠做到就係相信自己係一個聖人。所謂虛偽就只有一個境界就係自我欺騙。人最擅長就係欺騙自己,其他一律都唔擅長。人就無需要虛偽才可以自我生存,但係到最後說謊就連自己都被騙。
這好似某一本書講過。難怪既視感這麼重。說實話,欺騙自己易欺騙他人難。原本虛偽就係遮蓋自己真心去欺騙他人。今時今日所謂虛偽其實就連自己都欺騙埋。而最重要係無法欺騙他人。
怨恨太重嘅人係咁樣,就算點欺騙自己都好難欺騙他人,妒忌更加難掩蓋可以話係就連自己都無法欺騙自己。但係總會有辦法克服自卑同妒忌,但據我所知唯一就係搵到自己嘅價值。只有尋找自我才不會同人比較。
以前我也是這樣,不過這是很漫長嘅故事也懶得說。周圍嘅人都非常優秀,而自己就好似大海入面一粒沙子一樣。簡單來講就係可有可無。其實冇咁強烈嘅自卑感,甚至同他人比較嘅想法都沒有。但係偏偏呢種自卑感卻是最強烈。
到最後就連自己都相信自己並不是自卑。妒忌他人嘅情緒還是有,但係那種並不是自卑。當踏入青少年總會唔多唔少妒忌周圍嘅人會有自己嘅人生目標。
不過自卑則是另一回事。那種不同他人比較,但係相比起他人嘅優秀自己好似毫無價值一樣。優點同才能呢啲通通都冇。就算唔刻意同那些運動優秀成績高分考第一第二嘅人比較,自己都唔知道自己嘅存在有咩意義。
只有失去過才懂得珍惜。要明白自己嘅價值那是我失去人生最重要嘅事物才真正意識到嘅事情。這是自傳嘅內容,也不必多說。但係人總會有迷惘,倒不如迷惘就係人一生嘅寫照。
反正自我欺騙也不太可能。欺騙他人雖然很容易,但好難欺騙我自己。我並不是那種天生嘅騙子。樣樣都困難,但係我從來都不會係迷惘之中欺騙自己。這是我聽過我自己對於我自己嘅最大謊言。所有人都只不過係膽小鬼。
活在自我欺騙之中,從來都唔覺得自己正在欺騙自己。世界上並沒有一件事情比起欺騙自己更加容易。因為欺騙自己從來都係最容易嘅選擇。只不過謊言就同他人說謊一樣,雖然就連自己都相信但係卻錯漏百出。
基本上只要照下塊鏡就知道自己說謊。只不過人就連照鏡嘅勇氣都沒有。並沒有一種方法比起欺騙更加輕鬆嘅生活方法。人就不斷自我催眠下活着。
明明是個人渣卻相信自己是一個好人。明明討厭呢個世界卻假裝自己很喜歡呢個世界。卻說不出任何喜歡嘅理由。人只有活係低級謊言之下才能夠活着。
正因如此,人才是一生入面最不理解自己嘅人。誠實係最為困難。要誠實就必須承認自己唔係太過適合做作家呢一行。反正總有方法解決。你也真的是太樂觀。
人格之王
2025-03-03 00:57:51
命運
可以說而家可以做嘅事情,全部都做晒。剩底嘅事情只能夠聽天由命。可以咁講,可以做到嘅事情我都已經做到最好,輕鬆嘅方法有邊個唔知。就係因為冇得揀,人才會挑選個最難嘅道路去行。
捨難取易。鬼唔知最好嘅推薦就係讀者嘅讀後感。黃子華只需要係電影入面表演棟篤笑就有成億票房。問題係冇得揀。做一個老千永遠都係最容易嘅道路,但係作為一個人選擇嘅道路亦都唔多。
其實根本就冇得揀。你也不是知道嗎?你嘅人生根本沒有一件事情可以稱得上有得揀。所謂有得揀至少都應該可以真正主宰自己命運決定自己嘅道路嘅時候,人才可以稱為有選擇。
你不是很清楚嗎。一直以來,你嘅人生從來都唔係由自己可以話事。就猶如獅子一樣不斷掙扎,看似可以決定所有事情的那個卻是一切事情都被決定一樣。早就已經沒有任何退路。
反正你也不可能真的成為一個老千。一直以來都沒有退路,但係一直以來都搏晒老命去掙扎。係冇得揀嘅情況下,我已經做到最好。可以話成敗在一鋪。只不過係一次過晒冷。開始咗第一次之後就會有第二次同第三次,基本上決勝負都係之後嘅事情。但也有可能永遠都唔會成功,到死為止都係寂寂無名。
……之後都應該係戰略家考慮嘅事情。說實話我完全沒有考慮嘅權利。到最後如果可以推廣我嘅書籍就好啦。不過就現階段來講,我覺得考慮得太多。冇問題啦,彈藥非常充足。不過如果藍皮書成功結尾就好,而且綠皮書也處於未完成嘅階段。我可是將很多心機同期待放係兩個系列之上。其實彈藥也不是準備充份。
反正人格議會之後會解決。也差不多到結尾。其實策略呢三年不斷討論再討論。還真的是,對於自己書本嘅將來比起任何人都還要緊張。畢竟是我嘅全部心血,會比起其他人緊張也是理所當然嘅事情吧。是我哋嘅心血吧。不過緊張來都無用。
真係有咩問題或者進展都係下個階段考慮嘅事情。其實都只不過係小規模嘅發佈會,點會有咩大問題,甚至不會成為當前社會紅人。不過對於人格之王都無所謂。最大問題還是寫作計劃同進度方面。
人格之王
2025-03-03 00:58:03
意外
淨係呢篇重序都係十月寫到二月頭。啊,本來打算提早寫完。不過呢四個月也花了很多時間玩,但認真寫進度也是非常緩慢。畢竟多了編輯工作。本來打算十一月就發佈。結果寫到接近二月頭都未完。我也很無奈。未完成呢篇重序,就好難決定之後嘅事情。
慢慢來,都冇得揀。係聖誕節前就諗住聖誕節前發佈。係新年前就諗住係新年前發佈。恐怕係三個月尾都未必可以發佈文章。其實呢幾日都不斷趕。早就已經無時無刻寫作,但係就係趕唔切。
呢個就係問題。不過都解決唔到,本來諗住寫少啲,但係又長又悶卻是我嘅寫作習慣。就同哈利波特電影一樣。睇到第四集就已經唔想睇。其實應該要編輯短啲。但愈加解釋就愈長。
算啦,反正我都已經放棄咗呢個系列。最大問題日以繼夜寫作嘅精神狀況。就係維持唔到先會休息。但說到底你最近都好似有啲勉強自己。但並不能夠休息。只差少少就完尾。
有啲過勞不是嗎。明明係大專期間,一邊寫作一邊讀書是很開心嘅事情。但近排精神上卻只想着寫作問題有啲抽離嘅現實嘅感覺。即係焦慮?雖然類似但很難講。應該焦慮加分離,本來寫作就係咁嘅狀態。其實本來今日應該計劃休息,打下機或者睇一集卡通,情況會好好多。
不過昨日也休息完。睇了一部漫畫。最大問題應該真係抽時間遠離寫作嘅狀態。人格之王近排可是無時無刻都諗住寫作嘅事情。真的一啲都不放心。如果可以放心就不會寫呢篇嘢,就算作家也應該注意自己嘅精神健康。
人格之王
2025-03-03 00:58:18
斷尾
我還是真的是忙碌。就算講出來都解決唔到問題。也差不多是時候斷尾。不過本來就已經寫晒我想講嘅嘢。是啊,十天之前我已經聽過這個說法。嘢並不會愈講愈少。我明白你有很多東西要表達。不過講真真係已經冇咩好講。
期待也已經講晒,最後我想講閱讀方式因為最重要。然後加多一個結尾那就完美。有時候我都會諗,一開始對自己有咁高嘅期望是否一件好事。...我知道對你來講是很難,不過我還是希望你可以做一個坦誠嘅人。說到底,初衷到最後可能會變,不過我覺得你即使到最後睇返呢篇嘢也沒有甚麼特別嘅感覺。說到底你就是這樣嘅人。
一直以來你對於自己嘅道路從來冇猶豫。某個程度,這並不是好事。偶然都會想你應該稍為猶豫一下,你這個混帳。但係我知道你點行都好,你嘅初心永遠都唔會改變。你係一個坦誠嘅人,就算作出這樣嘅行為背後也有很多嘅考慮。既然如此我也不多說些甚麼說話。雖然說強調坦誠通常都唔係坦誠嘅人。不過我相信你。
我覺得解釋原因並不是一件壞事。但就算你不解釋,我也知道。因為你是我。就算不必多言,我也能理解。所以不需要多言。就算同讀者也是。
只不過我忘記了同大家說其實呢個系列第三本書人格議會要重新制定標題。因為好似後續1,後續2咁樣定標題也太過hea。所以會大編輯一下。雖然只係改標題,但我想很多內容嘅細節都會變。反而其他系列雖然沒有編輯,不過都照出。要改太過麻煩。
不過講真。你出到3其實根本就已經改好。我又唔覺得讀者會睇得咁快。基本上計畫都係一日出一萬字。平均花一個月睇一本也太花時間。至少都係六個月之後嘅事情,不過三到時都肯定未寫好。寫好會再通知,之後都會跟隨網絡小說嘅進度,邊寫邊出。
人格之王
2025-03-03 22:17:22
成功
不過話雖然如此,要成功卻是很困難。甚至就現階段來講,我個人都對於未來並不抱有任何期待。某個程度就是消極。我就是爛。只不過到最後會成功,但會很花時間。
或者人就係咁。追求成功從來唔容易,首先踏出第一步。反正也沒有時間改到最好。之後嘅事情之後再算。一直以來都不是這樣嗎。比起一開始就成功嘅天才,不斷失敗就更加是我嘅代名詞。
但係我知道我自己到最後一定會成功。只不過而家卻很難講。並沒有任何成功嘅因素。就同賭博差唔多。應該話,賭博都冇而家咁差。許多網絡作家都會不斷開始作品嘅頭幾章試試人氣,直至其中一個作品受歡迎才真正開始連載那個系列。
但係我就相反,並不是沒有其他系列。而係有冇人氣都會將一個系列由頭到尾寫到完。可以話一本定生死,完全冇諗過之後嘅問題。嘛,不過睇過我嘅作品也不難理解點解我會咁樣做。
應該話,我嘅作品根本就唔似一般嘅網絡小說。根本就不可能以一般嘅網絡小說方式寫作。就好似推理小說都係要由頭睇到尾先知道成個案件講緊咩一樣。最高潮嘅部份從來都係推理嘅部份。只有由頭睇到尾才能夠從中感覺到樂趣。
夾雜住大量散文某個程度重衰過睇推理小說。本來散文嘅發佈形式就同專欄一樣,只有一篇一篇睇先可以感受到當中嘅樂趣。一大本書,反而會令人覺得疲勞。而推理小說至少都有輕鬆嘅情節,可以控制讀者閱讀嘅狀態,甚至可以說真正推理嘅情節只係佔少數。呢啲都係一般甚至專業嘅散文都無法做到嘅事情。
所以我才會話會失敗。本來就唔係一套網絡小說嘅作品卻面向網絡上嘅讀者,失敗嘅可能性其實幾大。不過其實就算散文都有啲輕鬆嘅方式令到讀者睇得比較輕鬆。是啊,只要有時間一切都可以改得好完美。
只不過我嘅作品無論點睇都唔適合果種輕鬆愉快嘅情節。這也是書本嘅整體性。例如一些標榜抑鬱嘅作品加入輕鬆嘅情節反而陰陽怪氣,無法代入一個故事入面。這也是作品相容性嘅問題。並不是任何情節都適合所有作品。
我事前準備是非常充足,只不過還是欠缺一啲嘅經驗。所以就算明知會失敗還是請你落地獄。有啲事情只有嘗試過才知道有咩不足。包含下面一篇嘅閱讀方式,理論很好但到頭來可能改得最多嘅文章。
許多事情只有嘗試過才真正知道有咩問題。就算事前準備幾咁就足都冇用。就算事前準備幾咁好,始終都唔係真正嘅實戰。真正嘅問題永遠都係真正進行時發現。成功同失敗都係只有實戰之時才發現嘅事情。
也所以為了我嘅成功就請你踏入失敗嘅地獄吧。無論你發表咩文章都好,雖然香港比較少那種咁得閒嘅人,但係如果真係畀人屌惡評如流,一切嘅後果都係由人格之王承擔。反正我到最後會成功。
一切嘅失敗同成功都應該係你嘅責任,戰略家!但係出咗甚麼事情都應該由我去負責。包括失敗嘅責任。惡評同惡意也應該是由我同人間之惡去面對。所以一切交比你,戰略家。絕對要成功!
人格之王
2025-03-03 22:17:44
封面
不過如果人格之王2嘅網絡封面可以更改一下就更加完美。這也是沒有任何辦法的事情。這已經是討論了一年嘅事情,當時完全未計劃關於網絡封面嘅設計。只係設計咗一般書本嘅封面。
就算同藝術家講,至今也完全沒有任何關於人格之王網絡封面嘅靈感。這點就將就一下。雖然好多嘅封面嘅設計其實都幾隨便,尤其是藍皮書系列。不過都已經算唔錯。本來藝術家就崇尚簡約嘅畢加索風格。倒不如說這樣反而符合我嘅書本嘅內容。
其實呢本書嘅封面都夾硬加。本來呢本書就連封面都冇。因為銷量太低所有就加封面設計。點講好,其實我最初覺得人格之王四個字根本就唔需要奇封面,就算加封面都唔知道加啲咩。因為呢本書內容稀少。相對自傳內容而言。反而下本書就真係集中一啲。
算啦,我就係離開唔到呢種散文風格。果然交給哲學家寫是一種錯誤。雖然呢本書盡量都避開哲學家。但結果還是這樣。明明最初應該係諗住以人格之王第一視角去寫,所以我先特登用本名。
其實哲學家並不是問題,反而人格之王是一個問題。其實自傳原本都諗住好難寫得好,重要用最唔擅長嘅第一人稱去寫。雖然理念很好,但係事實上就係一塌糊塗。果然應該用人格議會mode去寫。
我也不是不明白人格之王嘅諗法。佢想還原返原本人格之王同人格議會嘅故事,用第一人稱去體驗人格之王所體驗嘅故事。只可惜失敗咗。本來人格之王不擅長寫故事,就算擅長其實自傳都冇咩好寫。世界上最著名嘅自傳其實唔多唔少都有改編過內容嘅痕跡。
雖然可能有啲真正還原嘅自傳,但其實唔多唔少都有些刪減。原汁原味體驗一個人嘅人生,那種近乎現實同寫實嘅自傳根本從不存在。其實都唔係文筆嘅問題,而人都係一種好普通嘅生物。
就算點寫都好,都好難寫得再好。算啦,就當留過紀念比自己。而且人格之王寫嘅自傳,其實根本上有好多地方都顧唔掂。記憶固然疏遠,但係寫作就係大家一齊才開心。雖然寫自傳我個人都有啲目的同動機,不過呢啲都係後話。
補充
畢竟是自傳,所以才想用第一視角去更加寫實去寫自己嘅故事。結果就連需要加時25%嘅學習障礙都唔記得加,只係寫咗關於語言治療嘅描寫。其實小時候參加嘅語言治療嘅療程順便有一個關於治療學習障礙即係讀寫障礙嘅療程同測試。
但係寫到後期,忽然之間記起自傳開始嘅學障未寫。因為後期有好多關於學障嘅描寫,語言障礙嘅問題反而少啲。這也是一種才能。不不不,只是單純忘記。我記得你到最後都唔記得公開關於你係《魔獸爭霸3》KYO伺服器嘅名字。但係成篇KYO篇已經完咗。到最後就連個名都冇,到底算甚麼意思,人格之王。
因為我忘記寫,我還以為小五小六篇應該寫咗。當時小學生注冊KYO帳號,因為只能夠寫英文字。而我懂得嘅英文又少之有少,於是就改咗個goandgo123。
其實以前幼稚園玩online,角色都係亂改。就好似瑪奇,一開始個W之後全部都係亂打一通英文字就變成角色名,玩咗接近差唔多六年。雖然小一小二係遊戲見到啲朋友有好正常嘅中文名,就覺得我嘅名改得好求其。
不過當時我其實都唔係太過識嘢。同朋友講「安」其實都係叫二佬教我打字。有時有啲太長都唔好意思叫二佬幫手打。基本上係透過「是」或「否」咁樣溝通。
再唔係就係yes同no。偶然有一兩個想表達嘅長句叫二佬教我打,然後我再打出來。畢竟是私隱,所以好少叫二佬幫我打。
叫人格之王交待啲嘢,再睇返。根本上好多吃都漏咗講。第一本書同第二本書都係。名字都算,畢竟遊戲嘅名字涉及私隱,所以也曾經開會討論應唔應該公開。只不過到最後冇咗件事,到記得那時都已經寫完。所以決定係重序入面補返。畢竟沒有名字,成個故事就好似少咗啲味道。名字堪稱代表我遊戲嘅一生,是非常重要嘅事情。
至於讀寫障礙,明明一開始記得要寫,卻到最後忘記了寫。這根本人格之王嘅錯。只係寫嘢有啲慢,以及字時大時細就好像蚯蚓亂七八糟。除咗考試加時25%之外,基本上對我來講冇咩影響。
只不過長大之後,升上IVE平時堂課或者畫畫都比起其他人慢十幾分鐘,老師見到問起就好自然會答需要花多啲時間。其實寫字係有啲困難,尤其是寫字唔可以寫到蚯蚓一樣,要公齊就更加花我時間。而且我寫嘅字通常偏大,一般嘅A4紙根本就未必夠我有空位寫。
其實除此之外都冇咩問題。言語障礙就係另一個問題。通常都唔記得S音,或者有時候啲人唔明白我講咩。通常都要講多幾次,或者講第二句。反正都唔係咩好事。只不過我相對比較少同人溝通,但係又未真係咁嚴重完全聽唔明我講咩。
總之,一言難盡。其實另類嘅都市病係現代都幾高。一班至少有幾個有語言同學習之類嘅問題。不過一級其實都只係得幾個。一間學校有成幾十個需要加時,語言治療應該少過學習障礙。
而且語言治療其實只要講多啲就可以治好。只不過潛意識有啲問題。其實講多啲,應該會好啲。只要糾正發音嘅問題,基本上就冇咩問題。只不過我並不太擅長講嘢,所以到而家都依然有發音唔準確嘅問題。
平時冇咩點練,也冇咩糾正潛意識發音嘅機會。所以有時候我會用語音系統寫作,其中一個原因就係因為我覺得身為作家有時候都需要練習講嘢。但平時都習慣聽歌雙手用手機速成去寫作。好自然又唔記得呢件事情。
人格之王
2025-03-03 22:17:57
補充
畢竟是自傳,所以才想用第一視角去更加寫實去寫自己嘅故事。結果就連需要加時25%嘅學習障礙都唔記得加,只係寫咗關於語言治療嘅描寫。其實小時候參加嘅語言治療嘅療程順便有一個關於治療學習障礙即係讀寫障礙嘅療程同測試。
但係寫到後期,忽然之間記起自傳開始嘅學障未寫。因為後期有好多關於學障嘅描寫,語言障礙嘅問題反而少啲。這也是一種才能。不不不,只是單純忘記。我記得你到最後都唔記得公開關於你係《魔獸爭霸3》KYO伺服器嘅名字。但係成篇KYO篇已經完咗。到最後就連個名都冇,到底算甚麼意思,人格之王。
因為我忘記寫,我還以為小五小六篇應該寫咗。當時小學生注冊KYO帳號,因為只能夠寫英文字。而我懂得嘅英文又少之有少,於是就改咗個goandgo123。
其實以前幼稚園玩online,角色都係亂改。就好似瑪奇,一開始個W之後全部都係亂打一通英文字就變成角色名,玩咗接近差唔多六年。雖然小一小二係遊戲見到啲朋友有好正常嘅中文名,就覺得我嘅名改得好求其。
不過當時我其實都唔係太過識嘢。同朋友講「安」其實都係叫二佬教我打字。有時有啲太長都唔好意思叫二佬幫手打。基本上係透過「是」或「否」咁樣溝通。
再唔係就係yes同no。偶然有一兩個想表達嘅長句叫二佬教我打,然後我再打出來。畢竟是私隱,所以好少叫二佬幫我打。
叫人格之王交待啲嘢,再睇返。根本上好多吃都漏咗講。第一本書同第二本書都係。名字都算,畢竟遊戲嘅名字涉及私隱,所以也曾經開會討論應唔應該公開。只不過到最後冇咗件事,到記得那時都已經寫完。所以決定係重序入面補返。畢竟沒有名字,成個故事就好似少咗啲味道。名字堪稱代表我遊戲嘅一生,是非常重要嘅事情。
至於讀寫障礙,明明一開始記得要寫,卻到最後忘記了寫。這根本人格之王嘅錯。只係寫嘢有啲慢,以及字時大時細就好像蚯蚓亂七八糟。除咗考試加時25%之外,基本上對我來講冇咩影響。
只不過長大之後,升上IVE平時堂課或者畫畫都比起其他人慢十幾分鐘,老師見到問起就好自然會答需要花多啲時間。其實寫字係有啲困難,尤其是寫字唔可以寫到蚯蚓一樣,要公齊就更加花我時間。而且我寫嘅字通常偏大,一般嘅A4紙根本就未必夠我有空位寫。
其實除此之外都冇咩問題。言語障礙就係另一個問題。通常都唔記得S音,或者有時候啲人唔明白我講咩。通常都要講多幾次,或者講第二句。反正都唔係咩好事。只不過我相對比較少同人溝通,但係又未真係咁嚴重完全聽唔明我講咩。
總之,一言難盡。其實另類嘅都市病係現代都幾高。一班至少有幾個有語言同學習之類嘅問題。不過一級其實都只係得幾個。一間學校有成幾十個需要加時,語言治療應該少過學習障礙。
而且語言治療其實只要講多啲就可以治好。只不過潛意識有啲問題。其實講多啲,應該會好啲。只要糾正發音嘅問題,基本上就冇咩問題。只不過我並不太擅長講嘢,所以到而家都依然有發音唔準確嘅問題。
平時冇咩點練,也冇咩糾正潛意識發音嘅機會。所以有時候我會用語音系統寫作,其中一個原因就係因為我覺得身為作家有時候都需要練習講嘢。但平時都習慣聽歌雙手用手機速成去寫作。好自然又唔記得呢件事情。
人格之王
2025-03-03 22:18:13
作家
其實作家呢種職業唔似得外人咁樣想像咁輕鬆。日本有啲編劇甚至飲酒先可以開始寫作。《逆轉裁判》嘅遊戲製作者巧舟就係一個例子。平時滴酒不沾,但係當開始寫作就會一邊飲酒一邊寫作,甚至早上到咗公司到晏晝就已經醉。
基本上只有返工先咁。因為放工已經唔需要受到寫作嘅折磨,無端白事重點解要飲酒去整醉自己。假日有時候梗係去玩,極醉自己根本就浪費時間。
其他人唔係好明,寫作嘅時候到底頭腦處於一種咩狀態。平時返學寫作都只係幾個鐘,但係作家寫文就至少都係幾日幾夜去寫作。用日子去做一個單位,日以繼夜不斷寫先可以完成一部作品。
我同大家講,係非常能回答嘅問題。那種感受完全無法用語言表達出來。其實有時候人格之王都係咁。不斷諗住之後點寫,頭腦有時候有啲抽離現實嘅感覺。並不能夠說痛苦,但係有啲唔舒服,有時候發瘋式嘅痛苦。
不是同現實脫節這麼簡單,而係有一瞬間覺得下一秒發癲那種感覺。而有時候又會覺得頭腦充滿文字,覺得頭腦同思考都非常沉重那種感覺。
基本上所有情況都有機會遇過。偏偏所有壞嘅情況都遇過。反而好似個靈魂好似進入異世界一樣,這種情況幾乎沒有通過。因為我並不是寫冰與火之歌,根本就唔需要太過有畫面同靈感不絕湧出來嘅感覺同狀態。
這樣也是。就好似寫恐怖小說嘅作家通常都會被自己所寫嘅恐怖小說感到恐懼一樣。克蘇魯神話作者時常都覺得恐懼,雖然同小說無關。呢啲都係寫恐怖小說作家嘅通病。我沒有也是很正常,至於愉快嘅事情。雖然寫作嘅過程很快樂,但又很少會突然間會好快樂咁樣。相對有時候會抽離現實那種不愉快經驗,其實愉快嘅寫作甚至可以話沒有。尤其是又拖又長嘅情節嘅時候,沒有截稿嘅我都感覺到那種沒完沒了嘅痛苦。就好像一個永遠都到達唔到終點嘅馬拉松一樣。
有了截稿限期重得了。手塚治虫雖然經常被追稿,但佢一生人其實任何時候都好少離開過畫筆。一有時間就畫漫畫,可以話係過勞嘅模範。就算被人追債談判嘅時候都係畫緊畫。更不要提及旅行搭車嘅時候。因為真係沒完沒了。再唔寫就真係寫唔晒。簡直係折磨。
有時候我會覺得睇呢啲又長又悶嘅情節就連讀者睇都應該覺得難受。但係冇咗呢啲冗長嘅情節,故事又覺得好模稜兩可。就好似從前有個勇者打敗咗魔王一樣,中間嘅過程就連作者自己都無法接受自己作品邏輯嘅問題。但係淨係解釋中間嘅過程,就已經花咗漫畫唔知幾多百話。
全世界就只有尼采可以接受到從前有個勇者打敗了魔王,可喜可賀咁樣嘅結局同過程。尼采啲書出名由A到D,而中間B同C嘅過程就留返讀者慢慢諗。不過如果有睇尼采大量原稿,其實尼采係由A到C咁樣推理出D,只不過當佢出書嘅時候刪減晒B同C嘅內容。
其實戰略家有時候編輯都係咁。畢竟冇人鍾意睇又長又悶嘅劇情。有開始同結論就已經好好。不要抱怨這麼多。一開始係刪到唔留底,但之後都有留到。畢竟有時候我覺得有啲推理過程或者中間有啲無聊抑或之後就算諗返都係錯誤嘅推理,還是擁有紀念價值。
不過有時候都懶得留。畢竟有時候邊寫邊編輯,果啲好難保持原文。增增減減就算,只係有時候我會覺得有啲可惜嘅情況下會留底。通常都懶得留。
人格之王
2025-03-03 22:18:26
緊急情況
其實唔舒服嘅感覺都係少有。就算日以繼夜咁寫作,十日都唔知會唔會有一日發作。遇到呢種情況通常都會避免繼續去諗點樣寫呢個話題。簡單來講就係唔好思考,休息娛樂多幾個鐘情況就會好好多。
但係有時候會發作得好勁。咁樣就需要緊急處理。有時候會咁,就係唔知分寸過度思考但係又冇唔舒服嘅感覺。結果積積埋埋一次過爆發。那種情況就稱為作家嘅緊急情況。
唔係次次過勞,身體都會有唔舒服去反映比你聽你需要休息。但係身體確實過度負荷,其實係要休息而唔係繼續工作。呢啲好靠自覺。而我還是新手作家嘅時候,有兩三次遇過這樣嘅情況。當時以為自己下一秒就來瘋,那種感覺頭腦並不好受。又唔可以話頭痛,就係瘋瘋癲癲那種感覺。我要馬上停止所有思考,不斷做啲停止思考嘅事情。
之後應該會提及。因為就係一開始寫呢個系列嘅時候。幾個月不眠不休咁樣寫。瞓完就寫,寫完就瞓。然後思考很深入嘅問題,突然間就覺得瘋癲。當時我要衝入廁所打咗十幾分鐘飛機,先可以拉返啲現實感覺。簡直係嚇死朕。連續十幾分鐘都係瘋癲。要強迫自己一邊睇漫畫一邊唔好思考寫作嘅內容,第五六次先可以有那種回到現實嘅感覺。
要由瘋癲狀態拉返現實係非常困難嘅事情。只要慢咗幾秒,或者我就好難保持清醒同理智。只能夠說遇到突發嘅事情,我還是很有經驗。
另一次我就忘。雖然並不是第一次如此緊急嘅狀態,因為第一次之後都小心啲。但係第二次都有啲惡劣,只係情況未到第一次如此感覺得到生死臨頭。抑鬱則是另一回事。並不屬於作家嘅瘋癲情況。
每個聽過林夕啲歌嘅人都覺得林夕或多或少係有啲抑鬱症。只係林夕唔覺。其實作家都係一樣,好容易受到寫作所影響,只要寫嘅嘢係負面就好容易諗嘅野都負面埋。只不過那件事是另一回事。我就不會詳細交待點解抑鬱。
最重要都係如何治療。抑鬱有好多種,並不是所有抑鬱都會想哭。有啲抑鬱係哭不出。我啊,屬於後者。每日十點起身見到冇人嘅屋企都會想哭,與其話哭不出倒不如害怕一旦喊就會喊到不停。但其實我知道我雙眼已經再沒有眼淚。就算想喊都唔知點樣點樣喊。
那個時期是非常艱苦。比起想哭哭不出,更大問題係每一日都失去想郁嘅動力。每日係床上面甚麼都不想做,就連起身都覺得辛苦。根本沒有任何動力做任何事情。感覺下一秒就被抑鬱所充滿。
有過抑鬱就知道,個腦咩都唔想做。就連瞓教都沒有任何慾望。會望到空蕩蕩嘅屋企想哭已經係唯一一件有意欲嘅事情。個腦近乎咩都唔想諗。就連行路嘅意欲都沒有,比起甚麼都不想做而係根本甚麼動力都沒有。甚麼都不想就連僅僅活着都覺得辛苦。未去到尋死,因為就連思考尋死嘅念頭都無法思考,對於世間一切都厭倦沒有任何動力做任何事情。
單純無法思考、甚麼都不想做就連生存這種感覺都覺得吃力。因為都已經過咗很久,所以感覺也很難說得很清楚。雖然甚麼都不想,但那種感覺並不好受。比起充滿負面感覺,那種甚麼都不想更加令人難受。郁一郁都覺得精神上會非常壓抑。
本來前一天瞓覺前諗得太多唔開心嘅嘢先抑鬱。接近崩潰但未到崩潰嘅地步,因為已經入睡。第二天先係真正難受。比起見到空蕩蕩嘅屋企想哭,那種郁都唔想郁完全沒有動力做任何事情才真正令人絕望。
那個時候,我就知道我患上抑鬱。有啲抑鬱會想自殺,林夕都曾經講過有一刻想係浴缸入面自殺。但係我唔係那種類型,畢竟我嘅抑鬱同想哭抑或單純經歷一啲好唔愉快事情嘅抑鬱唔同。其實就連焦慮都分好種,最重要係咩原因就知道到底是甚麼焦慮症。
但其實咩原因都唔係好重要。因為知道咩類型抑鬱其實對於治好抑鬱係冇咩幫助。有啲抑鬱因為自責而產生,而有啲抑鬱係因為情緒不穩而發生,但其實咩類型抑鬱除咗心理醫生之外,對於本人來講一啲都唔重要。
最重要係醫好佢。咩分析就算當下知道都冇咩用。雖然當時都睇到好多分析或者個案,因為知道比起咩都唔知更加安心。透過睇林夕或者連登,去攞咗個共鳴或者治療方案。最重要令到自己嘅心稍為淡定,因為知道病情就唔會覺得太可怕。
人格之王
2025-03-03 22:18:38
處理(面對)
不過重點都唔係呢個。重點係日頭抑鬱發作嘅時候嘅處理方式。當我郁都唔想郁嘅情況就知道抑鬱。不僅頭腦會覺得精神上有明顯嘅抑鬱病徵。只需要知道昨日經歷甚麼就好容易推理出係患上抑鬱症。
但係重點唔係我知唔知道我患上抑鬱。雖然潛意識當下就知道斷估患上抑鬱,但重點係那個狀態之下嘅未來。一諗到我以後有機會就永遠咁樣嘅狀態,就覺得好絕望。這也是人之常情。因為知道抑鬱僅僅知道抑鬱,但係除咗抑鬱就一無所知。
但總之,當下之急就係令到自己搵返啲動力。我記得有一個研究指睇電視係唔需要用腦同思考,換言之即係唔洗諗嘢嘅娛樂。當下戰略家幾經辛苦強迫自己行到電腦搵幾部佳作即係評分較高嘅動畫去睇。就連漫畫都唔敢睇,因為漫畫係文字,文字就係用個腦去思考。(閱讀通常都有咁嘅感覺,尤其是早年唔想諗唔開心嘅事情通常都會係咁瘋狂閱讀。)
我記得睇三四個鐘。避免自己不斷去思考,所以都集中精神去睇卡通唔諗多餘嘅事情。但係七日治療抑鬱嘅時候,有時睇卡通都會有一兩秒覺得精神崩潰嘅情況。總共有兩三次。好難做到令到自己完全唔思考,通常都會暫停動畫,令到自己休息幾分鐘覺得精神好啲就繼續睇。
睇到令到我當日覺得沒有任何抑鬱病徵為止。不過我其實都知道係短暫。只係令到我有返其他動力做任何嘢,但係呢種抑鬱嘅抑壓感覺還是存在。
或者一直繼續睇會卡通比較好。但係講真,其實佳作好難搵,一部b站評分10分而又覺得有興趣可以從抑鬱擺脫嘅作品係非常少有。我無理由繼續浪費集數下去,所以戰略家判斷襯精神好冇比較抑鬱又有動力嘅情況下繼續快速寫完咗藍皮書佢。
其實當時都已經寫得七七八八,淨係差編輯同結尾。當然我都搵咗幾部動畫作後備,始終當時睇兩部卡通有啲唔夠放心。差唔多計劃完咗個抑鬱之源藍皮書佢,也是極其快速嘅編輯速度。而有啲極度抑鬱嘅情節都快速跳過盡量唔思考去定標題,其實都只係得兩章會有咁嘅感覺。基本上編輯速度係好快,七天之內就搞掂。定唔記得二十一日也沒有所謂。
然後晚上六點就睇好多關於抑鬱嘅資料,或者抑鬱患者係連登或者新聞所發佈嘅心路歷程或者治療嘅方法同心得。因為我知道聽日起身又要抑鬱。基本上,真係好辛苦。並不是指肉體,而係精神上。成個夜晚都係為咗聽日嘅抑鬱而做足準備。
舒緩一下恐懼,搵下一啲分享經驗去放鬆一下自己。也不是想過如何治療抑鬱。有時候我都諗過話比屋企人知。但係日頭就打消呢個念頭。本來我就已經無業,總不能為咗日頭唔想哭而叫屋企人係七日入面淨係放假陪住我。說到底治好抑鬱,最終我也必須要依靠自己。所以很快就打消呢個想法。
其實當時我覺得治好抑鬱至少都要用二十一日。因為曾經有一個理論或者研究話培育一個習慣需要二十一日。雖然而家睇返係偽科學,但係講到似層層。又話咩大腦研究,雖然完全唔覺得科學。比較似神棍吹水。但係既然有「大腦研究」那麼我姑且相信治療抑鬱只需要二十一天。
然後所有人都知道,我只花咗七日就根治抑鬱。我並不是沒有想過如何根治抑鬱。其中有一個患上抑鬱嘅連登會員推薦跑步,因為跑步可以激活多巴胺亦都有好多好處。我也不是沒有想過呢個方法。就係抽時間去跑步。但係我唔鍾意跑步。只係生病嘅患者冇得選擇,作為一個療程我覺得跑步應該加入係入面。
然後亦都有另一位患上抑鬱嘅連登會員反對跑步呢個建議,認為郁都唔想郁嘅情況下根本就唔想跑步而係建議其他方式去取代。其實治療心理病有好多方法,例如畫畫呢啲藝術其實都被證明咗一個很好嘅心理治療方法同一個很好嘅興趣。林夕自己都話寫書法有益身心平靜,雖然我唔建議。始終每個人嘅興趣唔同,要知道自己想做啲咩,做咗會覺得開心。始終唔係自己真心興趣都只不過係短暫。
最終戰略家還是決定按照原本那樣每日睇卡通去治療抑鬱。本來我自細開始就鍾意睇卡通片。說到底都係多巴胺嘅釋放,其實根本就唔需要跑步。所以我係抑鬱期間係冇跑過步。而且以第一日重可以郁到嘅情況下,根本就唔需要改變策略。(本來好轉嘅情況下根本不需要作出改變)
除非二十一日期間,不但沒有好轉反而有惡化嘅跡象。否則就根本就唔需要理會或者接受進一步嘅治療。既然戰略家都咁講,我就只好相信戰略家嘅判斷。最重要就係完成藍皮書。然後起身強迫自己睇卡通不要思考、編輯書本同為藍皮書寫結尾同晚上睇抑鬱嘅心路歷程準備第二天嘅抑鬱早上係我呢七日不斷重複嘅治療歷程。
人格之王
2025-03-03 22:18:52
將來
其實每個人童年興趣都唔同。所以治療方法大家都唔一定相同。只不過我病徵處於初期又輕微嘅階段,所以才可以如此輕易根治。雖然過程一啲都唔容易,某個程度都可以說好難捱。反正身為一名作家遇到嘅緊急情況都多。最緊要係夠堅強同冷靜。痛苦到死。
第八日已經完全沒有任何抑鬱嘅病徵。但係戰略家還是不放心。所以基本上2024年頭六個月,寫作進度非常緩慢。因為驚復發。每個人抑鬱過嘅人都驚復發。話完全唔驚,都係呃人。只要抑鬱過就知道,那種狀態根本就係生不如死地活下去。就連自殺都做唔到。係連諗都諗唔到。淨係諗嘢都好花精力。
但係林夕抑鬱係會想自殺。抑鬱也有好多種。雖然醫學上未將所有抑鬱症都詳細咁樣分類,但係我呢種不會哭也不會想自殺。只係停止思考。就連任何慾望都沒有。沒有任何動力,郁都唔想郁,對於世界就只有厭倦。那種抑鬱也是很常見。
而家已經完全好返。可以連續七日七夜咁樣寫作都唔覺得攰。老虎都可以打抵幾隻那種感覺。不過就戰略家嘅立場就唔多放心。每個行業都有職業病。無可否認作家嘅職業病特別多,例如作家通常都睡不定時。有時候睡覺之前都會睇一下書本內容結果愈睡愈夜。不過我個人都希望你可以注意一下。
反而患上抑鬱那時,睡眠還比較規律。十二點左右就睡,早上十點就起身。其實那個時候我都幾害怕睡覺。因為睡醒都會抑鬱。不過有戰略家在,所以我個人都不太擔心同害怕。只係想過一秒,就懶得繼續想。雖然有時候我覺得不如唔好訓覺呢啲不切實際嘅諗法都有諗過。
一瞓醒就抑鬱。然後強迫自己娛樂等到好轉,再繼續日常嘅生活。然後又再瞓醒又抑鬱過。你真的完全沒有擔心將來係點。人只會擔心係情況差得冇得再差嘅情況下再更加惡化落去。都已經冇得再差點樣惡化落去?但係惡化未去到最差嘅情況。既然未去到最差,又每日都有好轉實在完全唔知道應該擔心將來點咩。
擔心將來永遠都係咁?講真,自從抑鬱期間我都好盡量避免令到自己嘅抑鬱症更加惡化。如果話辛苦又真係辛苦,只不過我又未覺得嚴重到終生精神殘廢。我知道好多人患上精神病都有生冇可戀嘅痛苦同感覺。因為精神病好多方面都無法控制。
但係我又未去到那種嘅地步。只係初期抑鬱症未去到絕症。要說抑鬱我都無辦法控制,要問我我都唔想抑鬱。個腦抑鬱我都冇方法。
完全唔覺得你冇得揀。命運係冇得揀。老豆老母係冇得揀。但係問題係冇的揀嘅大命運底下,你依然有好多嘢可以揀。例如你可以揀聽日食咩,你可以揀聽日做啲咩事。而我唯一控制就係避免抑鬱惡化嘅行動同計劃。
我唔可以同個腦講你唔可以抑鬱。你唔好抑鬱。根本就冇可能。但係我相信會好返。不僅相信戰略家本身,其實我都相信我自己自身。其實說到底,抑鬱病症雖然新奇,但係同以前精神崩潰嘅痛苦相比也只不過是大同小異。只不過一個係持續性,一個突發又強烈性。
經歷得太多也已經習慣。站在我嘅立場,最好就唔好病咁多。係,作家係有好多職業病。但係你真係特別多。每次病倒都攪到人格議會好麻煩。好心你就有呢個自覺。好好保重身體嘅自覺。朕真的覺得很抱歉。
我睇你完全沒有反省嘅意思。這也是沒有方法的事情。生而作家,身不由己。我唔係讀者,唔可以鍾意揀自己鍾意咩書去睇。有靈感就寫。
就算2023年1月。當時真正為藍皮書開寫。新年期間一個星期我足足係床上睇咗一個星期韓漫同中漫。未去到抑鬱症,但其實都feel到唔多開心。
基本上除咗晚餐之外,係冇食到嘢係咁睇漫畫。一日睇三四套。到咗三四月幾乎有幾日就食打邊爐同壽司。胃口時大時小。平時唔想食好嘢,但係到咗某幾日冇咩心機就想食啲好嘢令到自己開心一啲。
而家諗返起,寫藍皮書係冇一日開心。沉迷漫畫都係一種逃避現實嘅表現。但係我身為作家,既然開咗個頭就必須完埋個尾。這是我作為一個作家嘅責任。
這並不是作家嘅責任。而是作為一個人我都想完咗藍皮書佢。本來藍皮書就有一種抑鬱嘅意義係到,分別只係深藍抑或淺藍。結果抑鬱係有,但係偏偏冇咗超越藍色那種青色嘅感覺。(本來是為了克服悲傷而寫。)
人格之王
2025-03-05 22:40:40
四原色
你知唔知青色係點樣溝出來。藍色溝白色就係青色。如果係藝術嘅色彩學、顏色學三原色來講就係藍色溝綠色就變成青。就只有無聊嘅冷知識特別多。只不過對於小學生來講,呢啲只不過係藝術常識。三原色歷史悠長,由牛頓發現光由七隻色組成再到楊格發現人天生對於三種顏色特別敏感。這就是三原色嘅由來。
人只需要三種顏色混合就可以睇到白色,但係鳥類原色就需要四種。因為生物嘅局限,所以唔同生物睇嘢嘅角度都唔同。三原色所代表嘅係人類嘅局限。不僅有色彩的加法混色原則,還有色彩的減法混色。
人嘅眼睛真係充滿詐騙。人就只有互相詐騙嘅情況下才能夠生存,生存嘅本質就在於欺騙。一個人若然沒有多巴胺就無法生存。沒有任何一種生物比起人類更加適合做老千。人嘅一生就係一個老千嘅一生。真理係哲學家最大嘅謊言。
正如沒有一個藝術家真係用七種顏色合成白色一樣。對於人類三隻就已經足夠,但係對於科學家三種遠遠不足夠。人可以欺騙自己嘅眼睛,但係無法欺騙上帝同世界嘅顏色。你以為係白色,但其實根本唔係白色。
你睇嘅嘢同雀仔睇嘅世界根本就唔同。但係人類欺騙到自己就已經足夠。人天生對綠光比較敏感。冇人知點解。重點係根本冇人需要知點解。雀仔濾鏡睇呢個世界或者係色彩繽紛,但係我哋永遠只能夠用人類嘅視覺去觀看世界。哪怕呢個視覺係詐騙。都無可能用鳥類嘅眼睛睇嘢。因為我哋係人類。
根據四原色理論,鳥類眼睛所睇到嘅鳥類係色彩繽紛。你以為雀仔嘅羽毛係黑色,但其實鳥類睇到自己身體係類似人類嘅鮮艷嘅藍色、紫色同綠色。因為大家嘅顏色敏感度都唔同。一隻雀仔七彩顏色就只有童話作家先會出現嘅劇情。雀仔睇到嘅顏色係更加多。視覺亦都比起人類敏感得多。睇呢個世界係更加色彩繽紛。
我就無法理解。多一種原色細胞又會有咩分別。對於人類來講三原色其實已經足夠。只要唔係色盲或者色弱,其實三隻顏色對於人類啱啱好。合成白色就少四種材料。最重要係統一,所有人都係三原色視角,其實即係個個都一樣。
人總以為自己是特別的,但其實只要一定程度捨棄一部份嘅自我迎合大多數人類擁有同一個特徵,統一才可以生存得到。人以為自己係真理,邊個能夠理解得到世界嘅真理?
人類只需要理解身為人類嘅真理就已經足夠。但真正理解世界真理嘅人就知道真理是不存在。至少人類一世都無法接觸得到。人類世界嘅真理只不過係人類才發明嘅詞彙。
簡單講一個例子。一個蘋果係紅色又係唔係真理?對於人類來講係。但係對於一隻擁有四原色視角嘅鳥類來睇呢啲綠色嘅樹葉並不僅僅只能夠看到得綠色。世界可能有無限種色彩同顏色,人類只能睇到一萬種顏色就真係以為係真理。哲學家簡直係笑死人。
真理並不存在,僅僅是因為視角唔同。我哋只需要改變一下自己嘅視角,同一個事物都有唔同嘅睇法同真理。
但係有一樣嘢,我需要為四原色嘅鳥類平反一下。其實就算係鳥類,佢嘅眼睛都只係多咗一個紫外光細胞。合成白色其實都係紅綠藍。
而且也不是所有人類都係三原色。只有一種視錐細胞就係全色盲,世界就只能夠睇到灰色。再者有一些色弱,唔係可以太過分辨到顏色。基本上分辨唔到顏色有好多工種做唔到。
人格之王
2025-03-05 22:40:54
顏色需求
例如機電工程要分三種顏色嘅電線,如果色弱做呢種工種係不可能,而不是很困難。分辨唔到顏色,但係可以分辨圖案。你都傻傻地,為咗少部份人而改變成個行業嘅傳統同生涯根本就唔合理,亦都唔符合經濟利益。
所以在此提醒大家,如果有色弱要留意有咩工種係唔可以做。萬一讀咗三年工程發現自己有色弱嘅問題,你三年就同白讀差唔多。呢啲問題解決唔到,係成個行業都有顏色嘅需求。好少人會留意色弱問題,或者將色弱嘅問題冇諗得咁過深入。
色弱嘅問題其實好普遍。就同讀寫障礙同言語障礙嘅人一樣普遍。身邊總會有一個。難道沒有健全嘅人?人好難健全。人或多或少都有啲問題。每個病都有2%人患上,加加埋埋百幾個就有一個有咁嘅問題。問題呢啲病就有百幾個以上。
不過事實上健全嘅人比起擁有缺陷嘅人更加常見。或者一個班級幾十個人有幾個人有呢啲問題,但大多數都係正常。可能有啲有心盲症或者沒有內心獨白,但係唔會影響佢哋日常嘅生活。唔影響即係冇嘢,既然冇嘢即係正常。
但係站在醫學嘅角度來睇,呢啲內心缺陷其實都係缺陷,同一個健全嘅人唔同根本不能夠稱為正常。只不過有同冇都冇咩分別。唔可以話唔影響,但係只要可以正常生活,對於社會來講就係追求呢啲正常嘅人。
一個患病嘅人接受治療,然後可以正常投身於社會之中。就係為咗成為一個正常人,社會每年要花費幾多資源落去。更何況內心嘅病係最難醫治。因為內心世界永遠都係睇唔到嘅嘢。
同判斷讀寫障礙抑或言語障礙唔同。至少可以係現實上觀察咩嘢叫做正常,咩嘢叫做唔正常。然後點樣由不正常恢復到正常。其實就連讀寫障礙都懶得治療。因為問題唔大,而且難以糾正所以通常都放任不管。只不過每年都有啲明顯讀寫障礙嘅人都必須要接受測試。加時25%兼增加休息時間,給予特殊嘅待遇就已經解決咗問題。
講真,小問題。只係寫字慢啲同醜樣啲之外,或者比較吃力累人之外,睇字辛苦之外。根本就冇咩問題。考試寫論文有邊個唔寫到手攰,根本上個個都攰。因為我從來都未係正式考場考過試,所以我個人唔係太清楚呢方面嘅問題。就連DSE考筆試都係返自己間中學考試。
不過寫字方面就真係比起一般人有啲慢。又唔係寫唔到抑或諗到寫唔出,就係比起一般人用力醜樣偏大同用三隻手指。愈諗住快就愈用力。呢啲都係自然反應。又不是不擅長寫嘢,就係有啲慢。
站在我嘅角度,除咗藝術堂要求寫得靚仔、齊齊正正係花多一倍精力之外。其實都冇咩問題。好多嘢都急唔來,寫字都係。只不過學習障礙都分好多種,剛好我那種係輕微到不會影響日常生活。
除咗睇字那個應該辛苦啲之外,其實對我影響一啲都冇。讀寫障礙寫嘅字歪野歪斜就同小學生寫嘅字一樣。但係睇果個又唔係我,所以其實冇所謂,影響就只有老師。就算要求我寫嘅字變得正常都冇咩可能。因為我寫嘅字由幼稚園就已經係咁。
寫字時大時細。因為用三隻手指所以寫字唔刻意會比起一般人偏大。明明一直都有問題,但係一直都唔覺得問題。甚至連自傳開頭都唔記得咗要寫,又為何而家覺得係一個問題。讀書同社會係兩個唔同嘅世界。就算色弱都可以考到好好嘅成績,但係成績一樣甚至於高於普通人,又係唔係代表正常。
人格之王
2025-03-05 22:41:07
常識
係讀書世界,我從來都唔覺得同其他人有咩分別。這本來就是視角問題,本來讀書時期都係接觸電腦字多,人寫嘅字可能一年只係接觸過幾次。不,就算接觸得多都冇用。因為成績都同大多數人嘅人差唔多。
但係其實應該要有一個認知同普通人唔同。係讀書嘅世界只係睇成績,好多時候很多事情都唔係一個問題。係老師嘅角度來講,所謂好嘅學生就係成績優異。只要成績好,其實人品係點都冇咩所謂。雖然我未遇過成績好人品壞嘅人。但係成績差就一定係壞。
讀書世界還比起社會更加現實。一個學生讀好啲書係學生嘅本份。係香港讀書係唯一出路。但係其實我真正想追求從來都唔係成績。
人總是抱怨讀書比起社會更加現實。認為讀書應該擁有讀書嘅樣子,而不是涉及現實問題。說真,其實你真正想追求啲咩,其實根本就唔重要。
但似乎呢種唔正常嘅生活會一直持續。本來呢個世界就唔多正常,你覺得呢個世界正常也僅僅是因為你係一個正常嘅人。色弱係讀唔到機電,但係正常人都唔會讀機電。其實大家都唔係太正常。
正常應該電機之前都唔應該睇成績而係做色盲測試。但係如果要咁正常,不如一開始就睇薪酬表,順便睇下員工福利。係讀書之前話自己做邊間。
不太正常。幾時開始發現呢個世界唔正常?就係當你踏入呢個世界發現自己同其他人格格不入,那一刻先真正意識到自己唔係一個太正常嘅人。
常識,人只不過係活係自己常識之中。人覺得呢個世界係理所當然嘅事情。但係這個世界從來都不是理所當然。到底你想說甚麼?常識一旦崩潰,那麼人類認為理所當然嘅世界也自然會崩潰。不要認為這個世界是理所當然嘅事情。
其實本來想糾正一下四原色嘅問題。但係討論專業嘅問題到最後還是扯到返工,這是香港人嘅壞習慣。其實所謂嘅四原色,人類根本睇唔到。
根本上就唔知道鳥類睇到咩顏色。如果人類嘅角度去睇,毫無疑問係七彩繽紛。但係鳥類嘅視角根本唔係人類所謂嘅藍色、紫色同綠色。合成白色,無論人類抑或鳥類嘅視角都係一樣。只不過鳥類多咗一種紫外光嘅原色。天生對於紫外光比較敏感。某個程度多咗一個視錐細胞。而人類嘅視角只睇到黑色,這是毫無疑問。
再者並不是所有人類都係得三種視錐細胞。有色盲同半色盲只有一種同兩種。並不是指這個意思。而是指有些人係天生嘅四原色視者。
人格之王
2025-03-05 22:41:33
四原色視者
根據1948年荷蘭科學家HL de Vries’s的色弱研究,佢發現一個患上色弱嘅男性M視錐色素的光譜靈敏度會向長光波那邊右移,因此被稱為L’視錐色素。L視錐色素的光譜靈敏度重疊甚多,令整體接收到的光波頻譜變窄,所以睇到色彩較正常人少。但係都依然係三原色視角者,只不過其中一個視錐細胞變咗種。
但係問題係呢個色弱父親嘅兩個女兒,不但沒有色弱甚至對顏色嘅視覺還算不錯。鑑於當時已知乙型色弱跟X染色體有關 ,於是de Vries作出四個推斷。
簡單來講色弱係X染色體嘅基因突變,兩個女兒一定父親身上得到X染色體,女兒沒有色弱症狀,因此女兒應該擁有四個視錐細胞即係原有嘅三種視錐細胞加上額外繼承多一種基因變異嘅L’視錐色細胞。報告最後提到兩個女兒必定係四原色視者。
呢個問題學術界一直有爭論。認為擁有四原色視者嘅人類根本不存在。二原色視者只可以睇到兩個維度嘅顏色,要判斷二原色視者係好容易,色弱都可以做到是否色盲嘅測試雖然配色比例偏離普通人。
色盲檢測器係透過紅光同綠光按比例合成儀器入面可以睇到一半嘅純黃光。基本上透過匹配黃光嘅比例就知道咩嘢顏色嘅色盲。紅色色弱需要更多嘅紅光混合,黃光嘅強度就會降低因為人類對於紅光敏感度係低過綠光。
另一種色盲檢測器係將藍光和綠光混合以匹配藍綠光。由於二原色視者只能夠兩種原色,所以基本上只係用一種光去配,因為佢只能夠睇到一種顏色,一般來講紅加綠係黃,但係如果係紅色色盲就分唔到綠色同黃色,藍色同紫色。幾乎同綠色色盲一樣,而且多數都係男性。所以也被稱為紅綠色盲。
而藍色色盲與性別無關,亦都罕見得多。容易混淆綠色和藍色,而且黃色看起來會是粉紅色。簡稱為藍黃色盲症。簡單來講,就係少咗一種維度嘅顏色視覺。而單原色視者只能夠睇到黑同白少咗兩種維度嘅顏色視覺。
同一種景色大家所睇到嘅顏色都唔同。色盲嘅歷史起源於十七世紀嘅哲學家認為大多數嘅人都係相似而不是相同。並不存在兩個完全相同嘅人類,所以佢哋睇到嘅景色都係有啲差別。
就算完全沒有色盲嘅人所進行嘅色盲試驗還是有啲偏差同誤差,係合理嘅範圍其實都係正常。就算只有色盲檢測器上嘅數據係完全絕對準確無誤。而我眼中嘅世界同以前相比比較偏暗,年歲愈大屋企就愈舊。對於顏色嘅敏感也沒有以前這麼高。對於顏色可以失去以前嘅興趣同興奮,來來去去都差唔多。
單原色視者看到大概50種顏色,二原色視者因增加一個維度,大概看到10000種顏色,而三原色視者再增加一個維度,乘上約100倍而看到一百萬種顏色。據說四原色視者可以看到一億種顏色。
我並不是知道第四個維度嘅世界是否咁色彩繽紛。但係我嘅世界有一百萬種顏色就已經足夠。三原色(100x100x100)。係現代科學,顏色只不過係大腦加工嘅產物。人所睇到嘅黑色其實唔係真正嘅黑色。這個世界並不存在那種真正嘅黑色。就算係梵塔黑都只係吸走99.9%嘅光。
從科學上,白色同黑色都係不存在。但係對於人類來講,這個世界不是白色就是黑色。老實講呢啲問題係物理學抑或色彩學都係完全唔同定義。站在色彩學角度,只有亮度差異嘅無彩色的色相。白色係由七種顏色嘅光混合,而黑色則是吸光嘅狀態或者無光嘅結果。穿過則是透明,或者就稱為無色。
人格之王
2025-03-05 22:43:33
生存
其實四原色嘅研究一直都有。也不是近年發生嘅事情。由遠古時代嘅脊椎動物大多數都有四種視錐細胞。但係隨着演化過程哺乳類動物慢慢捨棄了兩種視錐細胞。這是為了生存就必須捨棄某些事情,這正如係漫畫世界嘅二維世界只需要單原色就已經足夠。
同樣地為咗生存,哺乳類動物係恐龍嘅時代就已經捨棄咗兩種視錐細胞。根據夜行理論,為咗要係同爬蟲類動物競爭就發展成夜行同恆溫嘅哺乳類動物,係長時間夜間活動就失去咗第一種視錐細胞。之後經歷演化輻射基因嘅遺失,絕大多數嘅哺乳類都屬於雙色視覺。
這一切都是為了生存。根據達爾文進化論,所有生物都係為咗生存而活。而人類都係一樣,人類也是生物之一。人類是動物,但動物並不是人類。正等同於一個蘋果加一個橙等於一個蘋果加一個橙一樣,呢啲基本嘅邏輯問題。
只不過偶然有啲人類忘記自己原來係生物,而依家嘅數學堂之下大多數小學生都會覺得一個蘋果加一個橙等於二一樣。反正佢哋長大之後就會明白,人類不僅是生物,一個蘋果加一個橙並不是等於二,而係等於一個蘋果加一個橙。
因為人類也是一樣,為了生存而拼命掙扎又不擇手段去做出完全唔似自己嘅行為。要生存就必須要改變,哪怕在別人眼中是退化,係一種懦夫、膽小嘅行為。為咗保護自己,生物情願避免同外界接觸。
這一切都是為了生存。所有生物都係為咗生存而活,就連人類也不例外。無論係因為身邊嘅環境變化而被逼作出改變,又抑或自己嘅心境變化而主動作出改變。喺達爾文嘅世界,呢啲改變都只不過係為咗生存。
一隻獅子被逼入絕境都會選擇最後一次嘅垂死掙扎。而一個人類作出改變也不是因為佢特別偉大,而係因為佢知道要生存下去就必須要作出一些改變。與人生意義無關,這只不過是生物嘅求生意志嘅本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