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生平(下),身體越衰敗,意志越強大嘅男人。佢寧願被人稱為「怪物」,但死後居然被人稱為……

牛某

51 回覆
15 Like 5 Dislike
牛某 2025-02-10 18:55:53
上集提到(上集所在:https://lihkg.com/thread/3801865/page/1),尼采喺佢第一部作品——《悲劇的誕生》當中,將西方哲學分作兩個階段——蘇格拉底前同蘇格拉底後,而佢嘅詮釋,可謂改寫咗西方人對古希臘哲學嘅視角:以往,蘇格拉底被人推舉;尼采認為,蘇格拉底之後,就係思想嘅陷落。

雖然尼采呢種講法過於誇張(未見成熟),但係呢種講法的確令人重新審視柏拉圖哲學嘅來源同效用。《非理性的人》提到,現代學者認為柏拉圖可以象徵住神話轉向哲學嘅化身,由此,西方哲學陷入難以解開嘅矛盾。而尼采就係將呢個矛盾展露出嚟嘅人,開啟咗對古希臘哲學嘅重新審視。

從依家嘅視角睇嚟,尼采嘅《悲劇的誕生》帶嚟獨特見解,但喺《悲劇的誕生》呢部奇書問世之初,一般古典語言學教授都冷眼視之,有人仲批評《悲劇的誕生》係「完全胡說」,仲有一個語言學家寫咗一本小冊子譏笑《悲劇的誕生》,教授嘅批評,預示住尼采往後嘅孤獨。

而喺尼采教授嘅課程中,學生開始被人勸退,話唔好上尼采嘅堂。但尼采無放棄寫作,佢喺三年間寫咗四篇長文,分別係〈史特勞斯:懺悔者與作家〉(“David Strauss: The Confessor and Writer”)、〈歷史的利弊〉(“The Use and Disadvantage of History for Life”)、〈教育家叔本華〉(“Schopenhauer as Educator”)、〈華格納在拜壘〉(“Richard Wagner in Bayreuth”),四篇文合成一本書,叫做《不合時宜的觀察》(Untimely Meditations)。

從四篇長文嘅標題可以睇出,喺呢段時期,尼采主要係回應、承繼佢所鍾愛嘅思想家,亦即係我哋之前一直提到嘅叔本華同華格納。另外,既然現代文明身陷蘇格拉底之後嘅影響,咁就只有華格納嘅音樂先可以拯救呢種文化危機。佢講到:

「從狄奧尼索斯之源,德國精神力量崛起,它與蘇格拉底文化的原始條件並無任何共通之處……也就是說,德國音樂……在它浩瀚太陽系的運行軌道中,有巴哈到貝多芬,又從貝多芬到華格納。」(《悲劇的誕生》,見於《哲學的故事,尼采,III》)

尼采認為,德國精神,被華格納喚醒。今集,我哋就要接住尼采同華格納嘅故事講落去。內容包括:

「戰亂之下」:尼采喺德國戰勝之際,見到德國陷入衰敗嘅可能,而華格納就係重振德國精神嘅支柱。
「再見華格納」:尼采之所以會離開佢嘅偶像,原來係同一首歌有關。
「燃燒生命」:我哋會睇下尼采喺”Why I Am So Wise”當中,點樣形容自己身體一步步衰弱,而意志一步步強大。
「飄泊中寫作」:講講尼采所遇到嘅愛情,以及佢嘅人生結局。佢童年被人稱為「聖殿的耶穌」,死後被人稱為「XX」,可謂係首尾呼應。
牛某 2025-02-10 18:56:32
牛哥講經志於編寫廣東話文章以及用廣東話去為香港人講講書本,內容主要有關歷史、哲學,總之同文化相關。希望每講一本書,唔只做到簡介/推介人去睇呢本書,我更想以我嘅理解去講講呢本書有趣嘅地方、值得反思嘅地方,希望真真正正同大家去了解一本書。用思考,去陪伴你過一小段時間。

如果唔想睇字,可以聽Podcast,亦擺埋上youtube。


今集只有podcast嘅youtube
https://youtu.be/eT3I0AmB97A?si=209zrGwCFdASbYxZ
上集:https://youtu.be/tMqgHzjZ2OQ?si=QOJgPK324C4C3Q8l


牛哥講經Podcast
(內容已經製作成Podcast,有興趣可以聽聽)
Apple Podcast: https://podcasts.apple.com/hk/podcast/%E7%89%9B%E5%93%A5%E8%AC%9B%E7%B6%93/id1572447901
Spotify: https://open.spotify.com/show/0yFR7YKUcAhkoEM6HWlJPA?si=A-rx6vM9R1qK0UQNJqC--g
KKBOX: https://podcast.kkbox.com/channel/HXptHA4hSuBHVkYNQU
Google Podcast:
https://podcasts.google.com/feed/aHR0cHM6Ly9hbmNob3IuZm0vcy81ZDZkYTIxMC9wb2RjYXN0L3Jzcw
牛哥講經IG
(歡迎畀comment / 參加投票講邊本書)
@cowgortalk: https://www.instagram.com/cowgortalk
平台連結可以去:https://linktr.ee/cowgortalk
牛某 2025-02-10 18:58:03
正文內容
戰亂之下

現實嘅情況卻唔樂觀。一方面係整個德國進入狂妄,另一方面,係尼采繁重嘅職務,令佢分身不暇。狂妄何在?1871年,德國喺普法戰爭勝出,但尼采並無因而沉浸喺榮耀感嘅洗禮當中,相反,佢對戰爭有所醒悟,認為「德意志帝國被摘除了德國精神。」《哲學的故事,尼采,III》,因為德國嘅勝利已經將某種劣質嘅狂妄自負灌輸到德國嘅靈魂。

1872年,尼采返回巴塞爾,佢嘅心志正熊熊燃燒,唔想再將精神耗損喺講課,佢講到:「堆積在我眼前的工作夠我忙五十年了,我在桎梏下必然會停滯不前。」《哲學的故事,尼采,III》佢開始轉向投身社會,發表意見,例如喺《不合時宜的觀察》嘅第二部分〈教育家叔本華〉,佢講到:「經驗教導我們,沒有任何事比在國家大學中支持差勁哲學家的慣例,更能對偉大哲學家的養成造成阻礙……沒有任何國家膽敢資助像柏拉圖及叔本華這樣的哲學家……國家始終懼怕他們。」《哲學的故事,尼采,III》

而喺進化論嘅風潮之下,尼采得到兩個獨特嘅諗法:
一,係道德同神學必須被重建(以適應時代變化)
二,生命嘅職責「不在於促成絕大多數人的改善,作為個體來說,這些人是最沒有價值的類型,」社會嘅目的,「在於創造天才。」《哲學的故事,尼采,III》尼采認為,所謂天才,就係能夠發展同提升嘅優越人格。
牛某 2025-02-10 18:58:51
最顯著嘅例子,固然係華格納。喺一篇論文,〈華格納在拜壘〉(Richard Wagner in Bayreuth)當中,尼采盛讚華格納係「從不知恐懼意義為何」《哲學的故事,尼采,III》,就好似《尼伯龍根之歌》當中嘅主角,齊格弗里德(Siegfried)一樣,充滿住陽剛嘅果斷同勇氣(呢點成為後嚟超人概念嘅一環)。

Picture of Siegfried, from https://zh.wikipedia.org/zh-hk/%E9%BD%8A%E6%A0%BC%E5%BC%97%E9%87%8C%E5%BE%B7

尼采仲認為,華格納係將所有藝術融合成一項集偉大美學之大成嘅第一人。

只係,尼采一方面有尊敬偶像嘅意向,另一方面有住頑皮嘅本質,總會喺偶像面對蠢動不安,你知道,總有一日,佢會喺欣賞偶像嘅金漆嘅時候,發現金漆喺佢眼前漸漸剝落。
牛某 2025-02-10 19:01:09
再見華格納
當《悲劇的誕生》出版、尼采唔受人重視嘅時候,華格納睇完《悲劇的誕生》,忍唔住同尼采講:「我從來沒有讀過一本像這樣好的書,簡直偉大極了!」對於華格納嚟講,佢好可能想像唔到會得到一個咁年輕嘅知己。

1876年夏天,華格納離開特里普森(Tribschen),去咗拜壘(Bayreuth),嗰度有個好大嘅國家歌劇院,華格納準備喺呢度上演佢嘅新作,而華格納亦好想尼采嚟睇自己排練,於是寫信叫尼采嚟,尼采好開心去到拜壘,喺六月,尼采寫咗一篇〈華格納在拜壘〉,喺入面讚華格納喺表現內心方面有超人嘅能力。

但去到七月下旬,當佢睇完華格納嘅《尼布龍根的指環》之後,感到失望,認為整部劇充滿咗基督教色彩,擁有墮落嘅氣氛——成為人類心靈嘅軟化劇。尼采認為,華格納成為咗皇室、有錢人嘅偶像。

有機會可以去感受下《尼布龍根的指環》(Der Ring des Nibelungen)嘅〈女武神〉(個人覺得有啲似star war)
我中三㗎 2025-02-10 19:11:55
牛某 2025-02-10 19:14:14
感謝你
牛某 2025-02-10 19:15:39
我中三㗎 2025-02-10 19:35:35
性鬥士京子 2025-02-10 19:43:16
niggerfaggot69 2025-02-10 20:45:47
一路都對Wagner宗教同神話結合嘅世界有興趣
前排去咗HK Phil聽The Ring Cycle
同痛LOTR都係源於北歐神話
所以個故事有啲似曾相識
想接觸Tannhäuser同Parsifal
比較上係基於基督教同亞瑟王傳說
好鍾意1981年Excalibur套戲
由Paganism慢慢演變去基督宗教
Asu_e_no_Houkou 2025-02-10 21:07:38
你以為闖入火圈錫女武神一啖,佢永遠都愛上你,從此幸福快樂?但其實係悲劇嘅開始
Tristan und isolde都同樣係悲劇
重力 2025-02-10 21:49:15
lm
sisyphus 2025-02-10 22:33:09
牛某 2025-02-11 07:16:15
京子師兄
多謝推post
牛某 2025-02-11 07:17:17
師兄可否分享多啲//Paganism慢慢演變去基督宗教//
好感興趣
牛某 2025-02-11 07:19:12
但尼采都係唔滿意
牛某 2025-02-11 07:19:28
牛某 2025-02-11 07:19:54
薛西巴
牛某 2025-02-11 07:21:54
喺早期作品,《悲劇的誕生》中,尼采將華格納神聖化、偶像化。但尼采唔係愛慕住華格納呢個人,而係愛慕華格納所代表嘅精神,可惜嘅係,尼采發現「我的願景是,戲劇以交響樂曲、一種從德國抒情歌曲(Lied)中衍生出來的形式蔓延開來;然而,歌劇那種不同性質的吸引力,使華格納不可抗拒地往另一個方向發展。」《哲學的故事,尼采,III》

當尼采認為華格納嘅精神褪色,尼采同華格納嘅友誼亦隨之逝去。佢寫到:「再待在這裡我會發瘋,我恐懼地等待著這些漫長的音樂之夜降臨……我再也無法承受了。」《哲學的故事,尼采,III》尼采發現,華格納根本唔係佢心中嘅酒神。

於是,喺華格納享負盛名之際,尼采一隻字都無留低,轉身而去。

事後,佢喺書信中形容自己面對華格納音樂嘅感受:「厭倦了這一切:浪漫主義中的女權主義(feminism)、散漫的狂想曲、理想主義的謊言,以及人類良知的弱化,這一切曾經征服最勇敢的靈魂之一。」《哲學的故事,尼采,III》又寫到:「對我來說,要承認某種與自我的坦率真誠並不一致的偉大,是不可能的事;當我發現這種人的那一刻起,他的成就對我來說便毫無價值了。」《哲學的故事,尼采,III》
傷心1999 2025-02-11 08:40:33
睇左做牛佬講經。。。

btw留名
川利 2025-02-11 09:03:08
但佢性格都有啲自卑好似
コイキング 2025-02-11 15:51:55
hoho2312 2025-02-11 18:00:59
曾經好鍾意尼采,但而家睇番,佢嗰種狂熱似乎太demanding, 反而削弱人嘅意志
牛某 2025-02-11 22:46:41
牛妹講經
吹水台自選台熱 門最 新手機台時事台政事台World體育台娛樂台動漫台Apps台遊戲台影視台講故台健康台感情台家庭台潮流台美容台上班台財經台房屋台飲食台旅遊台學術台校園台汽車台音樂台創意台硬件台電器台攝影台玩具台寵物台軟件台活動台電訊台直播台站務台黑 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