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存款邊間好? (32)

969 回覆
12 Like 2 Dislike
2023-10-03 14:09:26
幾時拎都得 所以其實上個月月尾拎出黎再做避佢第一個月低息期抵玩o的
2023-10-03 14:16:29
中信銀行(國際)推出「大富翁黃金之旅」有獎遊戲兼抽獎活動,於10月1日至10月31日,開立「大富翁存款」,並存入合資格新資金,可參加大抽獎,有機會贏得價值最高達88,000元「限定版足金大富翁」,儲蓄存款年息最高達7.28厘。

另外,全新客戶透過「inMotion動感銀行」開立該存款並存入合資格新資金,將可獲額外5次抽獎機會。倘現時開立「inMotion動感銀行」戶口,將可獲最多288元現金迎新獎賞。新客戶於本月1日至12月31日開立該戶,以及成功登入,並於明年1月31日戶口總結存達50,000元以上,可再獲288元現金迎新獎賞。
2023-10-03 14:19:19
2023-10-03 14:19:40
每次都淨係最尾兩個月先做得唔得?
2023-10-03 14:20:53
本身個大富翁10月31日先到期唔知可唔可以早兩日拎出嚟再開個新
2023-10-03 14:21:11
2023-10-03 14:23:30
你睇清楚條款先
2023-10-03 14:24:44
2023-10-03 14:26:26
你揾到方法 記住教番我
2023-10-03 14:28:50
富邦鎂有5.7,但要$100,000半年
2023-10-03 14:32:51
$100000係美金?咁我無咁多,都係死窮撚
2023-10-03 14:39:53
明白感謝
2023-10-03 14:47:09
2023-10-03 14:47:29
不過巴打有4.6?
我睇INMOTION得4.5咋喎
2023-10-03 14:52:49
今日最靚citi 1 mo@4.7,
中信4.6三個月,
富邦4.8但要50萬
2023-10-03 14:54:50
https://www1.hkej.com/dailynews/article/id/3576985/%E7%B6%A0%E5%82%B5%E3%80%8C%E5%8A%A0%E6%81%AF%E3%80%8D%E8%AA%8D%E8%B3%BC%E5%80%92%E9%80%80+%E5%88%A9%E7%8E%87%E9%A2%A8%E9%9A%AA%E5%8B%BF%E6%8E%89%E8%BC%95%E5%BF%83

環球債市殺聲震天,無礙政府近日推出的第二批綠色零售債券,認購反應尚算理想,惟保底息由之前首批的二點五厘大幅提高至四點七五厘,申請人數和金額反而不及去年。業界對此有不同解讀,有歸咎於八月發行的銀色債券消耗長者不少購買力,亦有指銀行高息存款分薄客源,而首批綠債去年五月甫上市即跌穿底價也令人留下陰影等,顯示香港散戶不斷累積經驗、對債券這個「非主流市場」認識增加,同時預示利率震盪正殺埋身。

銀債面向高齡人士,不設二手市場,可視作無風險收息工具。然而,綠債及開創政府零售債券先河的iBond俱在港交所掛牌,透過觀察價格和孳息率變動,投資者既能緊扣環球債市脈搏,還可在保底息以外納入其他影響回報的因素,一併考慮後作出更「貼市」的投資選擇。

零售債券在香港起步較遲,二手市場活躍程度無法跟歐美相比,可是行情仍深受全球大環境牽動。首批綠債(二〇二五年五月到期)生不逢時,去年剛面世便碰上美國聯儲局啟動緊縮周期,二點五厘保底息起初還算吸引,但美國去年六月份通脹率高達百分之九點一,嚇得聯儲局連環激進加息。「息升價跌」是債市的鐵律,當市場利率急升,銀行也要提供高息定存「搶錢」,綠債拋風乍現,今年初一度跌穿九十五元,較發行價一百元低逾半成,反映的是資本損失。

正所謂危中有機,若以這個折讓價買入並持有至到期,連同在債券剩餘壽命(約兩年)期間收取的利息,經年化(annualized)處理後,首批綠債的到期孳息率(yield to maturity)達四點八厘,也就是這項投資的總回報,遠勝相當於票面息率的二點五厘保底息。

投資者當然可對債券到期前的價格波動視而不見,持有三年靜待連本帶利歸還,表面上毫髮無損。不過,正因為有二手市場的存在,把債券當下的市場價值表露無遺,一旦對利率走向判斷錯誤,難逃市場懲罰。通過這種切身體會,香港零售債市參與度可望逐步提升。

以第一批綠債最新造價九十六點六元為準,相對發行價仍存在折讓。根據港交所數據,首批綠債目前的到期孳息率約四點七厘,第二批綠債保證回報雖提高至四點七五厘,表面上看,不過是市場價而已,姑勿論對認購反應是否足以造成影響,二手市場的參考價值已可見一斑。

新一批綠債將於十月十日發行,翌日上市,會否步首批後塵,首天即破底,還須拭目以待;惟環球債市近日沽壓沉重,形勢未許樂觀。

兩三個月前,市場主觀上異口同聲美國利率已經或極近見頂,可是近期出現兩大變數,其一為國際油價踏入下半年拾級而上,其二則是美國汽車業工人獅子開大口,在薪酬協議談判中要求未來四年合共加薪至少三成,儘管較先前的四成有所「退讓」,但明顯似是底線。

不論工潮如何收科,美國工會勢力不減、汽車業成本上升,疊加油價高企,聯儲局遏抑通脹的進程面臨新挑戰,利率於高位停留更長時間勢所難免。局方九月中對利率按兵不動,但憧憬減息在望的投資者被最新利率指引殺個七葷八素,引發債市一輪劇烈拋售,長息急速抽上,持債風險驟增,須債價下跌提供額外回報方能補償。債息飆升、美滙強勢、油價衝高倘若形成惡性循環,世界經濟難保不會陷入滯脹,並有可能為新一波金融危機埋下禍根。全球股市近日跌勢加劇,港股恒指在區內表現幾近包尾,債市同樣自身難保,去年股債雙殺有重演徵兆。

不過,高息年代重臨也有積極的一面。昔日小存戶常為超低利率發愁,抱怨十萬元收息未必買得到一個麵包。時移世易,如今香港有高息定存、綠債、銀債任君選擇,在回報上絕對夠條件競爭。基於本地通脹遠不及歐美高,市民更能享受實質(real)正回報,一紓過去十多年被「壓榨」之鬱。

在地球的另一端,美國短期國庫票據孳息率全線高於五厘,無驚無險便能獲取可觀收益,足以改變許多人的投資行為。不久前,股神畢非德與全球首富馬斯克不約而同地力撐短債,卻對長期債券絕口不提,看似早就洞悉利率會停留在更高水平上。

由是觀之,新一批綠債大幅「加息」,與其說是政府明益市民,倒不如視之為隨行就市更貼切,實際上也是一個警號。對於負債甚多的企業,若需要再融資,利息開支恐大幅增加。至於正在供樓的人士,又不可掉以輕心,即使按息已封頂,惟頂位會隨着銀行的最優惠利率(P)改變,管理好利率風險,無疑是當前要務。
2023-10-03 15:11:13
月頭做完定期真係有啲擇駛
而家去做大富翁個息率
同3個月定期差唔多
不過咪變相做足4個月
2023-10-03 15:15:40
得,計最低個個息
2023-10-03 15:18:22
我都係,正正係今日完,唯有食左個渣打馬拉松先,無法
2023-10-03 15:25:58
2023-10-03 15:29:56
唔係要過4日冷河咩,新資金嘛
2023-10-03 15:39:27
2023-10-03 15:42:43
舊資金都4.6??
吹水台自選台熱 門最 新手機台時事台政事台World體育台娛樂台動漫台Apps台遊戲台影視台講故台健康台感情台家庭台潮流台美容台上班台財經台房屋台飲食台旅遊台學術台校園台汽車台音樂台創意台硬件台電器台攝影台玩具台寵物台軟件台活動台電訊台直播台站務台黑 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