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咗金融業十幾年,見客時,保險係經常接觸到,香港人對保險係非常反感,但一般又會幫親友買落唔少,買啱嘅又好少。70-80年代嘅父母,其實幫啲仔女買咗唔少保險,但有時同佢哋傾偈,佢哋又唔清楚自己買咗啲乜嘢,包括我老豆。
後來入行,慢慢知道保險係啲乜嘢嚟,就發覺由入行到依家,真係買啱保險嘅人,條路會比較易行。買錯嘅,保險係一個阻住你發達嘅負擔。無買嘅,就要睇彩數。
人壽保險的目的,是在你身故後為你的家人或受供養人提供財務保障。壽險可提供一次性或定期賠償。倘若你是家中的經濟支柱,你應該考慮購買人壽保險的需要。若你身故後還有債務(例如按揭貸款)必須償還,則人壽保險也是一個不可或缺的安排。(轉貼錢家有道)
簡單講,就係死咗,仲有啲錢係需要去還或者俾,就有人壽保險嘅需要。所以,70-80年代,或我初入行時,都成日聽到有中介人話:
你生咗仔喎,幫佢買人壽保險先得噃。
小朋友如果夭折,對父母嚟講,唔會話要洗多咗錢,反而預期係洗少咗錢,而且又無任何錢要小朋友去還,買嚟都無用,仲會變成一個家庭無謂的開支,小朋友最需要嘅住院/意外/危疾,呢三樣下幾篇再講。
所以0歲至開始番工歲數(18-21歲),小朋友唔需要人壽保險。
18-21歲開始番工同埋俾家用,有啲情況個小朋友份家用已經係家庭經濟支柱嘅一部份,咁就有需要買人壽保險,咁要買幾多,依家計吓。
假設父母35歳生咗0歲嵐,嵐21歲(父母54歲)開始工作兼俾家用$5,000,預期父母85歲過身,通脹假設係2%。嵐21歲俾家用31年嘅動作,用TVM計,保額要$2,573,906.73,即係買250萬人壽保額,咁250萬保額,買份人壽保險,要幾錢?
基本資料係21歲,男,非吸煙,無病歷,無家族病史。
求其搵間保險公司出個價睇吓:
定期壽險(Term Life):$2,000(年)/$170(月),每年續保,10年後加價
終身壽險(Whole Life):$23,550(年)/$2,120(月),供至65歲,有紅利
睇到上面個價格,Whole必定中介人力推嘅項目,因為保費同佣金掛勾,保費高,佣金自然高。而且買1年Whole夠俾10年Term嘅保費。
為咗有紅利(過去經驗係經常派唔足)或者係過幾廿年後有錢拎得番(擺保險公司嘅錢,回報一般唔夠用,仲要鎖年期)去買Whole,好多時會因為Budget唔夠而唯有減低個保額,用同一價錢($2000一年)買Whole,只能買到大約200,000萬嘅保額,根本無用。
真正應該要買嘅,係Term,因為對於一個啱啱出嚟做嘢嘅人,收入未必高(入息中位數$15,000,當然呢個數嘅準確度就。。。),要轉移風險落保險公司,根本唔使用Whole,用Term就平靚正,最重要嘅,係可以買足夠保額。
由於呢個保額係跟據俾$5,000家用嚟計,所以,每過一年,保額就應該減低,例如:21-22歲嵐已經俾咗$60,000家用,保額就應該減$60,000,22-23歲嵐又俾咗$61,200家用,保額應該再減$61,200,如此類推,一路減到嵐52歲(父母85歲過身)為止。
如果呢31年內,家用有所提升,保額自然也應該提升,所以每年中介人係需要同個客戶見個面,睇吓有無保額需要改動,現時啲中介人只係想見客時係咁加保,有時減保先係最應該做嘅事。
一陣食完飯寫埋25歲嵐識咗25歲囡,結婚買樓後嘅人壽保險需求。
重點:定期壽險 Term 足額 每年改動 加減保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