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日環遊美國:南部篇(奧斯丁、侯斯頓、新奧爾良、亞特蘭大、查爾斯頓)

61 回覆
64 Like 4 Dislike
2023-04-21 23:00:20
前文提要
80日環遊美國:西岸篇(西雅圖、三藩市、洛杉磯、拉斯維加斯)
https://lihkg.com/thread/3318681/page/1
80日環遊美國:西部篇(大峽谷、羚羊洞穴、鹽湖城、丹佛、聖塔菲、美墨邊境)
https://lihkg.com/thread/3353448/page/1

是咁的,話說我幾年前辭左份工,諗住花兩年環遊世界。不過因為種種原因,到而家只係斷斷續續去左一半,唯有打住遊記過下癮

我最近嗰次主要去美加同澳洲,喺美國 stay 左三個月。上一篇講到我由西岸出發去內陸,睇過美國既天然景色,見識過美國既貧富差距,最後去到美墨邊境。而今次就繼續出發,穿過德州到達美國 Deep South,探下黑人,睇下佢地點解過左咁多年都番唔到身 。希望大家繼續支持,你地既留言係我繼續寫最大既原動力

又係 po 下今程既圖先:
奧斯丁

侯斯頓

新奧爾良

亞特蘭大

查爾斯頓


支持
快啲完左佢我要睇美國東岸
2023-04-21 23:02:00
可以講下美國佬而家有幾左膠
2023-04-21 23:09:12
其實主要係西岸比較左
同埋好多白人至上唔會比你知
2023-04-21 23:32:46
繼續留名支持
期待New Orleans
2023-04-21 23:42:46
Thanks
2023-04-21 23:45:15
Day 33:再坐過夜火車

觀景車廂
上次從西雅圖南下三藩市坐了一次過夜火車,今天從 El Paso 坐火車到德州首府奧斯汀 Austin,又是十八小時的旅程。不過今次沒有訂包廂,反而想試試在常規車卡過夜的滋味。結果上到火車,我發現其實座位挺為狹窄,所以大部分時間都是待在觀景車廂 Observation Deck 中。

觀景車廂視野遼闊,我一邊聽著音樂,一邊坐在車卡上看書,偶爾望望周圍掠過的德州草原和牧場,心中想,有一天我定會懷念此情此景。


觀景車廂


今天還見到彩虹


車上日落
2023-04-21 23:49:29
到了半夜
到了夜晚觀景車廂關閉,我便唯有回到座椅去。常規車廂裡的環境和飛機上差不多,不但沒有空間平躺,而且也不時聽到有人打鼻鼾,或者有嬰兒的哭聲。

我設法找了一個比較空曠的車廂睡下。那裡雖然比較冷(我沒有被子,唯有拿野餐席頂替),但總算比較清靜,讓我好好睡了幾小時。不過到了半夜,有車務員將我叫醒,原來他認得我不是該車廂的乘客,而且警告說,不同車廂在半夜會改變方向,如果我再不走,隨時一路向北去到克利夫蘭!


火車上的杯麵


半夜的車廂
2023-04-22 11:59:54
追到live 期待加拿大遊記
2023-04-22 12:01:44
留名,好似幾正
2023-04-22 12:43:42
Po 完美國就會 po 英加澳
2023-04-23 00:01:19
Day 34:一表人才

住 hostel
坐了大半天火車,終於來到德州首府奧斯汀 Austin。幾天前在聖塔菲住過 hostel,令我對 hostel 的戒心放下不少,所以今次在 Austin 仍然是住在 hostel 中。住 hostel 的好處,是很容易便會認識到新朋友;今天便認識到一個從紐約來的年輕人 Jake。

無懈可擊
Jake 是第二代華人,在紐約出生長大,說流利英語,長得一表人才。無論從什麼角度,他都可說是無懈可擊-- 從外貌上,他長得高大挺拔,擁有陽光笑容,還有健碩身材;在興趣上他文武雙全,從攀山、滑浪、以至畫畫、跳舞,他樣樣皆精;從前途來說,他剛剛成為程式設計師,有三四間公司爭相聘用,未來可謂高薪厚職;最要緊的是,雖然有如此種種長處,但他性格上仍是溫文有禮,樂觀積極,甚至對中國文化還挺有興趣。我望著他,不禁心裡想,也不知道當初他父母如何教育,能撫養出如此理想的下一代!



和 Jake 遊覽 Austin

竹升
當然,如果硬是要挑剔,和很多美國人一樣,Jake 的世界觀有時也會顯得相對淺薄,對不少事情都只有表面認識,對美國歷史/世界大事更是一片茫然。

美國人的人生觀一般也比較輕浮,好像生來只是為了盡情享受。和其他美國人一樣,Jake 對人也沒有什麼提防心理,很容易透露自己的資訊和隱私。他的母親常笑他是“竹升仔”,我也會想,我希望下一代在什麼環境下成長?


和另一個在 hostel 認識的韓國人吃德州烤肉
2023-04-23 23:11:23
Day 35:德州首府 Austin

這兩天在 Austin 遊覽,但感受不深。除了因為 Austin 本身不算很有特色之餘,也因為這幾天和別人同遊,在時間安排,在遊覽深度上,都沒有平時那麼方便。


Austin 市貌

孤星之州
Austin 是德州的首府,而德州則是美國本土面積最大,人口第二多的州份。之前提及美國曾與墨西哥開戰,起因正是來自德州從墨西哥獨立為共和國,後來又打算合併到美國的往事。

到了今天,由於地理,也由於歷史的緣故,德州人仍然以矯矯不群自豪,甚至自詡為孤星之州 Lone Star State。不過這幾天在 Austin 遊玩,倒不覺得這裡的人和其他美國人有很大不同。可能這是因為 Austin 是德州中比較“國際化”的城市(有不少科網公司都從西岸搬到 Austin),而且這些分別都不是這麼容易表露的緣故。


州議會大廈


當年德州人向墨西哥宣戰時,墨西哥軍隊要討還大炮,德州人便設計了“Come and Take It”旗,性格可見一斑


由於擁有大片油田,德州大學是美國最富有的大學之一
2023-04-23 23:41:35
總統圖書館
除了探索德州歷史,今天也去了前總統詹森(簡稱 LBJ)的總統圖書館。從羅斯福開始,每個美國總統卸任後在家鄉都會興建一座總統圖書館,不單作為紀念,也用來儲存在任時的資料。LBJ 的圖書館比想象中大型,共有十層,三層用來展覽,其餘七層都是資料庫。

作為 LBJ 專屬的圖書館,這裡的展覽自然也較為偏向分享他的功績(制定黑人民權法案)和為一些比較具爭議性的政策(令美國進一步陷入越戰泥潭)辯護。如果每一個總統都有自己的圖書館,不知道特朗普的圖書館會如何介紹他?


總統圖書館,外形像……


LBJ 的機械人像


展覽的互動遊戲。不過無論如何選擇,美國還是會與北越開戰


作為德州人的 LBJ 以性格蠻橫著稱,喜歡透過身體接觸來表示友善和威脅,被稱為 The Johnson Treatment
2023-04-24 23:35:58
Day 36:德州英雄 Sam Houston

今天從 Austin 出發到 Houston 侯斯頓。Houston 是德州最大的城市,以傳奇人物 Sam Houston 命名。Houston 本來是維珍尼亞人,後來在田納西州長大。他年輕時曾經在印第安部落生活,之後從軍再從政,當過田納西州州長。


Houston 公園的 Houston 像

Houston 是個才華橫溢又熱情奔放的人。他曾經備受當時美國總統賞識,甚至有機會擔任總統候選人,但卻因為感情問題自我放逐,寧願回到印第安部落生活。他之後來到德州,又率領軍隊以少勝多,擊敗當時墨西哥總統,令德州得以獨立。

Houston 乘勢擔任德州共和國的總統,在德州與美國合併後又先後擔任參議員和德州州長。但在南北戰爭爆發後,他以州長的身份力拒德州與聯邦分裂,最後被州議會辭退,近乎含恨而終。


中年 Houston

德州有不少地方都是以人物命名,包括最大的幾個城市 Houston、Dallas、Austin 等等,其中 Stephen Austin 是德州的第一代拓荒者 Empresario,Sam Houston 則是最能代表德州桀驁不馴氣質的英雄人物。不過這幾天在 Houston 逛,倒沒有發現什麼特立獨行的氣息,詳情明天再述。


之前在 Austin 州議會大樓的 Houston 塑像 (網上圖片)
2023-04-25 21:24:30
Day 37:創造未來

之前說過,在美國旅行感到有些無聊,因為這裡沒有深厚的歷史文化;但今天來到 Houston 的太空中心,才發現自己的方向弄錯了,美國創造的不是歷史,而是未來。


侯斯頓太空中心

探索太空
Houston 的太空中心面積不大,但內容卻很豐富,不但有太空艙導覽,還有不少示範,甚至有太空人分享。看著展覽,你會發現美國人探索太空的原因除了是和蘇聯競爭外,也是當年西部開發的延續-- 美國立國時在東岸,西部還是一片未知,所以當時人們很著迷探索當地,甚至覺得開發西部是“昭昭天命 Manifested Destiny”,是美國人的責任。現在既然西部已經開發了,美國人便轉而探索未知的太空。


最近一次登月任務的登月艙

從月球歸來
我望著以前登陸月球的火箭,現在的國際太空站,以至未來打算再次登陸月球的太空艙,不禁深深佩服其中的精巧設計。

以當年的登月艙為例,由於重量的限制,在太空人登陸月球後,他們只有一次機會發動引擎,利用月球的引力將登月艙送回地球。如果引擎故障,或者角度有何偏差,他們便可能永遠無法離開月球,或者被投擲到外太空去。中間涉及的嚴密計算和具體設計,是我難以想象的。

但美國人不但完滿達成了,還做到不止一次。來美國個多月,常常有個感覺美國人很無知,對事物的看法很單純。但從他們當中偏偏就能誕生偉大發明,令我不禁細思個中原因。



登陸月球的火箭


探訪研究室,圖中下方是最新研究的登月艙

太空中
冷戰結束後,美國的太空計劃曾經沉寂了一段時間,連登上國際太空站也需要俄羅斯協助。不過最近美國又重新啟動了登月計劃,以至為登陸火星作準備。

我以前對登陸火星並不算太感冒,覺得人類連地球也處理不好,到外太空也是枉然。不過今天到了太空中心,感覺卻有點改變-- 不但由於覺得很振奮,覺得美國人在創造未來,實現夢想;同時也由於覺得地球人上太空是遲早會發生的事,登陸火星只是第一步;而且在探索如何在火星上生存的同時,說不定我們能找到更多和地球共存的方法。

不但如此,就如不少太空人所見證的,在太空中他們只看到一個地球,看不到國界,看不到膚色;如果有更多人上太空,說不定有更多人會明白,我們同處於一個地球,不用將精力放在無謂的鬥爭當中。


圖中的太空人本來是一個醫生,後來成為 NASA 的機械臂專家和太空基地管理人員


她也是第一個上太空的母親。當年她在懷孕生女的幾天後便回到基地訓練,十分厲害


從國際太空站看地球
2023-04-25 21:25:56
另一支火箭
早上看完火箭,夜晚繼續看火箭-- 看的是 NBA 季前賽,侯斯頓火箭對多倫多速龍。相比之前看棒球,籃球賽緊湊得多,而且因為場地較小,所以氣氛也更熾熱。

侯斯頓火箭與華人甚有淵源,姚明和林書豪都曾經效力該隊。不過近年來火箭好像有點衰落,上年更是慘排榜末。不過今天火箭有主場優勢之助,不但進攻時有人喝彩鼓勵,到對方控球時還會被觀眾干擾。最終火箭贏 112:100,讓人鬆一口氣。


由於是季前賽,所以人流不算多


投入的球迷


主場之利
2023-04-25 21:33:50
有興趣Charleston
應該算係walkable city?
2023-04-25 21:50:26
寫得幾有feel同埋好有規劃 有主題有段落 唔似一般人寫流水賬
慢慢追下先
2023-04-25 22:41:10
係啊,一日行完
2023-04-25 22:42:48
射射~ 歡迎睇埋之前嗰啲
2023-04-27 23:49:17
Day 38:失落的城市

侯斯頓雖然是德州最大的城市,但幾天下來我卻找不到這裡的亮點,甚至會覺得這是旅程開始以來最沉悶的地方。這不禁令我思考個中原因。

第一個原因,大概是因為侯斯頓的城市規劃比較分散,令沒有汽車的我難以充分感受這個地方的魅力。這情況之前在多倫多、洛杉磯等都曾經遇到。


市中心天際線

第二個原因,是侯斯頓沒有什麼漂亮的風景、地標或市貌。之前到過的城市都總會有以上至少一項,例如多倫多有 CN Tower,洛杉磯有 Griffith Park 天文台,但侯斯頓好像真的什麼也沒有。而且這裡的建築,離開市中心後便大都是平房,沒有太大特色。


博物館旁的音樂節

第三個原因,是這裡沒有我喜愛的文化區,市場 market 和市集。這些都是我喜歡到訪的地方,但在侯斯頓都沒有遇上,不由得令我感到有點氣悶。


公園餘暉

最後一個原因,是侯斯頓沒有什麼故事和歷史。這是我很看重的一點,但侯斯頓好像從建城開始便是一個讓人上班和賺錢的地方,下班後人們便紛紛回家各自生活,所以沒有太多故事可以分享。


夕陽中下班的車龍

當然,上述幾個原因都在表明,我還是在用遊客的心態去看一個城市。不過我本來就是一個遊客嘛,而且每天走上幾個小時仍然沒有什麼發現,還是讓人感到有點失落的。
2023-04-28 23:15:32
Day 39:巨型教會

在侯斯頓雖然感覺沉悶,但還是在這裡多留一天,為的是在星期日探訪美國的巨型教會 Megachurch。


傳道人夫婦

巨型教會
Lakewood Church 於1959年成立,在六十多年間從一個小型聚會成長為擁有四五萬會眾的教會,每週的聚會在火箭隊的前主場舉行,場地能夠容納一萬六千人。

教會能夠吸引這麼多人,除了因為傳道人讀媒體出身,在電視台有宗教節目外,也因為教會宣揚“成功神學”,覺得如果信徒受神眷顧,不但靈命上有成長,在世俗生活上也會得到成功 Prosper。當然,信徒的情況我不清楚,但至少傳道人 Joel Osteen 在世俗上就很成功,他出版的書籍曾經登上《紐約時報》榜首,身價估計有幾千萬美元。


教會外貌


教會內部

參加崇拜
今天的聚會人數不算很多,至少“山頂位”還有不少空間。在崇拜中,除了有燈光四射的搖滾詩歌環節外,傳道人也會如明星般出場,與會眾一同念誦一段與信仰、成功和健康有關的信條 Creed,很多會眾都表現得如癡如醉。


搖滾詩歌


教會裝飾的經文

成功神學
有些人會批判“成功神學”宣揚的是廉價/不完整的福音,有些人則覺得只是宣教方式的一種,而且與聖經舊約的信息一脈相承。我倒覺得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在物慾橫流的美國出現成功神學,也不是什麼出奇的事情呢。
2023-04-28 23:30:25
好快到新奧爾良了,留名支持
2023-04-28 23:45:59
聽日繼續
2023-04-29 14:11:17
Day 40:新奧爾良

在德州前後逗留了個多星期,今天終於坐上巴士離開原野和牧場,來到佈滿湖泊和沼澤的新奧爾良。


聖路易主教座堂


跨過湖泊的大橋

新法蘭西
新奧爾良位處密西西比河河口,是美國南方的重鎮。當年法國人在魁北克首先成立殖民地,其後他們沿著密西西比河順流而下,創建路易斯安那地區,試圖從北至南壟斷貿易。

不過之後法國在戰爭中輸給英國,便唯有將魁北克割讓;而南邊的路易斯安那則轉讓給同屬於波旁王室的西班牙。西班牙統治了新奧爾良四十年,最後由拿破崙作主以超低價轉售給剛剛獨立的美國,令美國的土地頓時往西膨脹了一倍。


新法蘭西殖民地一度貫穿美加,覆蓋五大湖和密西西比河流域
吹水台自選台熱 門最 新手機台時事台政事台World體育台娛樂台動漫台Apps台遊戲台影視台講故台健康台感情台家庭台潮流台美容台上班台財經台房屋台飲食台旅遊台學術台校園台汽車台音樂台創意台硬件台電器台攝影台玩具台寵物台軟件台活動台電訊台直播台站務台黑 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