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哲學篇】古代科學家精神:荀子的法後王

68 回覆
26 Like 1 Dislike
2018-07-11 17:17:31
都明白,畢竟墨家發明比較多
2018-07-11 17:17:56
流巴
2018-07-11 17:45:54
2.2 概述禮的內容

如上文陳大齊先生所說,荀子對於「禮」的涉獵層面十分廣,以下將歸納概述之:

第一,禮是治國之本,為政的根基。荀子認為「國之命在禮」(《荀子‧天論》)又認為禮是「強國之本」。只要天子諸侯不違反禮的原則,便能平天下;反之,則會產生動亂。

第二,禮是節欲與社會資源分配的標準。荀子認為:「禮者,養也」(《荀子‧禮論》),他正視人的欲望,認為要適當地滿足。但由於社會資源有限,故要以禮節欲,並且因應不同階層而分配資源,達到「維齊不齊」,便能維持社會和諧。

第三,禮是百姓行為的規範和標準。荀子說:「禮者,表也」(《荀子‧禮論》),又說「禮者,人之所履也」(《荀子‧大略》)。可見荀子認為禮是存在於「表」﹑「履」等的一切生活之中,有了統一的標準,百姓便不會「手足無所措」。

第四,禮是教化的工具。荀子認為人是傾向惡的,即貪圖享樂,故社會必須以禮來反抗惡性,教化人性。荀子指出禮是聖人所制,是對於的人惡性的改造。

第五,禮是儀式禮節。這是禮的精神的外在表現。荀子對此論述很多,特別是《禮論》﹑《大略》等文更對各種禮作了具體的規定和敘述。( 廖名春:《荀子新探》(台北:文津出版社,民國83年2月)頁151)

荀子的禮的內容十分廣泛,其本人亦對禮極為重視,但對於何所從何所依,荀子由此提倡要法先王的禮制,因為先王的禮制是最完整,而且還包括禮的核心思想,而非單單有禮的形式。可是荀子又認為「文久而絕」,故此,要法先王之禮制,必先從近代的禮制入手。所以,本文認為荀子法後王的原因是為了法先王的禮制﹑禮統。因此,在評論各學者意見的同時,必須考慮其論點與禮統的關係。
2018-07-11 21:06:06
巴打們其實係咪熟晒咁多範疇嘅野 見你地成日都有post
2018-07-11 22:37:24
基本都略懂一二,個人比較花時間研究既道家
黎緊打算研究佛學
2018-07-12 00:19:03
詩詞歌賦 古典小說都有
2018-07-12 06:31:48
略懂略懂
2018-07-12 21:30:31
2018-07-12 22:11:00
lm
從另一角度了解荀子
之前探長post睇過
2018-07-14 22:59:29
第3章 「後王」定義的爭議

3.1 近時之王

第一派學者認為後王是指「近時之王」

唐代學者楊倞注《荀子》時,對「後王」有此解釋:

後王,當今之王。言後王之道與百王不殊,行堯舜則是亦堯舜也。
唐 楊倞注  清 王先謙集解:《荀子集解.考證》(台灣,世界書局;2000年)頁41。)

又言:

後王,近時之王也。粲然明白之貌,言近世「明王」之法,則是聖王之跡也。

現代學者高長生明確地指出「先王即古代帝王」﹑「百王指歷代君王」﹑「後王是指今天的君王」他解釋後王的定義時指出:

歷代帝王治理國家的方法,也是當代君王治國的方法。君子研究當代君王治國的方法,而討論到歷代君主當時的治國方法,就能很輕鬆。
(高長生:《荀子譯注》(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頁38。)

兩位學位皆認為「後王」所指正是「近時之王」,其原因是近時之王的禮制粲然明備,可以先效法。而且荀子強調「行堯舜則亦是堯舜也」,配合「後王之禮制是承襲先王而來」的概念,就可以推斷出法「近時之王」的合理性。

  另一位學者夏甄陶,在指出荀子的「後王」的定義時,雖有不同的解說,但其核心概念也有相似的地方。夏甄陶指出:

他要法後王,一制度,卻又請出禹﹑湯﹑文武周公﹑孔子的亡靈,想借用他們的名字……
夏甄陶:《論荀子的哲學思想》(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頁72。

雖然夏甄陶沒有明言,但從這句話可以推斷,夏甄陶的「後王」的概念應該是不包括文武周公,即應該是守成之王或是當代的君王。

夏甄陶推斷,荀子要「法後王」的原因在於先王的時代久遠,難以參考,不如近世的後王「粲然」可靠。夏甄陶更認為,荀子把所謂的「禮義」抽象為貫穿古今﹑歷史百王而不變的「道」。他指出:

按照荀子的歷史觀,既然貫通古今的「百王之道」是「無變」的,「先王之道」是由後王承繼了的,那麼,「法先王」只有通過「法後王」這條途徑,才是切實可靠的。

夏甄陶強調荀子不是主張社會回復到先王的古代,而是:

為建立集中統一的封建國家,確立一種在他看來是合理的政治標準,為封建國家最高統治者樹立一個在他看來是理想的人榜樣,從而引導當時的「天下之君」成為今日之「王者」。其實他所謂後王就是指可能成為「王者」的「天下之君」,也就是他理想的最高封建統治者。

  夏甄陶的意見似乎與前三位學者不同,應該是更趨向理想化的一個「王」,而這個「王」很可能是當時不存在的。因為荀子心目中的這個王是可以「統一天下」的,而他當時身處的戰國時期,是分裂的環境,所以,這個王並不存在於荀子的真實社會中。

  但本文還是把這個意見,與其餘三位學者放在一起,因為本文把著重點放在他們的一致性上──荀子「法後王」的真正目的:就是為法先王而鋪路。先王之道是最值得學習的,但是卻年代久遠,無法辨證。但既然我們知道,後王之後必定是繼承先王之法而來,那麼便可先從近世可見的的制度,找到先王之法的統,從而制成一個理想王者的標準。

小結

第一派學者認為「後王」是指當時的王,主要有兩個原因:一者是後王的法制是顯然可見的。相對於不清晰的指引,從「法後王」繼而法先王,這才是真正能學習到「王道」的可行途徑;二者是因為後王之法是繼先王之法而來的,只要當時的君王能學習堯舜,就能成為像堯舜一樣的聖王,即他們的王道也有「法」的價值。

從荀子「禮統」的提倡而言,法後王是為了法先王的禮統,因為近時的禮制較明備可鑑,故法後王的禮制,便能推知先王的禮制。在荀子的「禮統」提倡方面,第一派學說是成立的。

但從歷史背景來看,筆者認為荀子身處的時代是一個分裂的時期,而他在本文中多次強調後王是能夠統一天下的君王,如:

以是縣天下,一四海,何故必自為之?為之者,役夫之道也,墨子之說也。論德使能而官施之者,聖王之道也,儒之所謹守也。《荀子‧王霸》

當時並沒有一個能統一天下的君主,故說後王後是當時之王是有矛盾的。

而夏甄陶更指「後王」是指一位「理想中」的王者,在當時並沒有存在的。這個解釋雖然解決了第一派學者「當時之王不能統一天下」的矛盾,但有附會的嫌疑。因為,荀子自己創作一個理想君王人格出來,而這個君王是不存在的,又如何「法」呢?無疑,對於一個學派的提倡,諸子皆傾向於以「聖王」之名來提高說服力,如果是一位懸空,其成敗未可知的「王」,是很難說服當時的國君採用自己的學說,因為沒有一個國君希望用自己的領土去為一種學說進行實驗。故此,在歷史背景而言,第一派學說是欠缺說服力的。
2018-07-14 22:59:47
唔好意思出得有點慢
2018-07-15 08:13:53
2018-07-15 12:27:11
對於3.1的討論

1.據我自己理解,「後法王」大概(1)係「切合於世的王道」、(2)不外乎孔儒之教、(3)係理想的概念,如《論語‧為政》:

子張問:「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

禮雖有損益,在不同時代仍能切合於世,又不失其本。如《荀子‧不苟》:

故曰:欲觀聖王之跡,則於其粲然者矣,後王是也。彼後王者,天下之君也;舍後王而道上古,譬之是猶舍己之君,而事人之君也。故曰:欲觀千歲,則數今日;欲知億萬,則審一二;欲知上世,則審周道;欲審周道,則審其人所貴君子。故曰:以近知遠,以一知萬,以微知明,此之謂也。

諸子常質疑儒門不切今用,「法後王」即荀子的回應。從「後法王」的觀念,亦可知荀子點解係《非十二子》攻擊其他儒者係「腐儒」同「賤儒」。

另,章太炎曾謂「後王」即孔子,幾有意思。一來,荀子曾提及「後王無二」;二來,孔子去到漢朝被尊為「素王」,鑯緯書甚至有「為漢制法」之說,即孔子在春秋亂世已預知了漢朝的興起、能正天下,故特地留下六經,為漢朝訂立法度。
(基督教神父都將某些希臘羅馬古典作品視為基督教興起的預言,兩者實有異曲同工之妙)。
章氏大約係由概念史的角度,由「素王」上推返去「後王」。類似做法有啟迪意義,但實際解讀時都係好難講死既。

2.有關銀灰巴從「歷史背景」否定「近時之王」說

銀灰巴覺得天下並未一統「後王」實未存在,且成敗未知,諸侯實難遵從。所以荀子不會咁傻寫個無人信既聖王。

我諗咁樣可能高估(低估?)左荀子,荀子本身寫緊的,就是一個理想的王。
(至於如何「法」、如何實行?則要訴諸荀子的勸學修身之論了)
(題外:余英時係《究天人之際》提過,修身之說所以興起,同諸子為說服諸候,需鍛鍊精神有關。而且諸子只有少數能拜相,多數都係Agent,頂多都係高級Agent,都只係為搵兩餐,表達下自己,唔係時時都要投君王所好的)

荀子係係咩情況著書立說?《史記‧孟子荀卿列傳》:

荀卿嫉濁世之政,亡國亂君相屬,不遂大道而營於巫祝,信禨祥,鄙儒小拘,如莊周等又猾稽亂俗,於是推儒、墨、道德之行事興壞,序列著數萬言而卒。


基本上,荀子同孟子(孔子)一樣,都係鬱鬱不得志,所以退而著書立說。著書之時,佢甚至唔係想說服國君,而只係想描繪心中理想的、能匡正天下、終結亂世,為百姓致太平的後王。後人會用佢既學說嗎?無非都係「藏之名山,副在京師,俟後世聖人君子」而已。

此外,統一思想係戰國其實甚為流行,單說儒家,《孟子‧梁惠王》:

孟子見梁襄王。出,語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見所畏焉。卒然問曰:『天下惡乎定?』吾對曰:『定于一。』
『孰能一之?』對曰:『不嗜殺人者能一之。』
『孰能與之?』對曰:『天下莫不與也。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間旱,則苗槁矣。天油然作雲,沛然下雨,則苗浡然興之矣。其如是,孰能禦之?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殺人者也,如有不嗜殺人者,則天下之民皆引領而望之矣。誠如是也,民歸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誰能禦之?』」

孟子係荀子前一代的人,在孟子之時已有一統的概念,而孟子心中的「王」,其實亦係理想概念。

儒者的理想唔係用暴力統一天下,而係用「王道」風化牧養天下。「仲尼之徒無道桓、文之事者」,咁樣既學說真係比戰國諸候認同嗎?《論語‧微子》:

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恐怕儒者本身亦心知其說不能行於當世,但這不會妨礙佢地表達自己心中的正義。(同埋,諸子所傳之書講的多數係理想狀態,實際遊說/操作未必盡如文本的)

3.銀灰巴又說「當時並沒有一個能統一天下的君主,故說後王是當時之王是有矛盾的。 」

的確當時天下未統一,但當時天下已有統一之勢。

係荀子的年代(前316年—前237年?),天下發生咩事?《通鑒》:

周赧王五十三至五五年(前262-前260):長平之戰

赧王五十六年(前259):子順說「今秦有吞食天下之心,以義事之,固不獲安;救亡不暇,何化之興!昔伊摯在夏,呂望在商,而二國不治,豈伊、呂之不欲哉?勢不可也。當今山東之國敝而不振,三晉割地以求安,二周折而入秦,燕、齊、楚已屈服矣。以此觀之,不出二十年,天下其盡為秦乎!」

始皇帝五年(前242年):諸侯患秦攻伐無已時。 (諸候已不堪秦國的壓力)


荀子未死之時,已能見秦國一統天下之勢,係咁既情況下,佢寫出對新王(一統)的期昐,其實唔難理解。

或者有人會話,秦國係法家主導,點會理荀子依類「腐儒」?其實任何政權都會訴諸意識形態,中共都會話自己係人民救星,且看《史記‧秦始皇本紀》裡始皇遊天下時的刻石:

皇帝作始。端平法度,萬物之紀。以明人事,合同父子。聖智仁義,顯白道理。東撫東土,以省卒士。事已大畢,乃臨于海。皇帝之功,勸勞本事。上農除末,黔首是富。普天之下,摶心揖志...

聖法初興,清理疆內,外誅暴彊。武威旁暢,振動四極,禽滅六王。闡并天下,甾害絕息,永偃戎兵。皇帝明德,經理宇內,視聽不怠...

遂興師旅,誅戮無道,為逆滅息。武殄暴逆,文復無罪,庶心咸服...


姑勿論係咪真,始皇自己都講到自己係仁義禮智既聖王咁。依一點,多少有儒家既影響,儘管只在表面。

而且荀子重有個大弟子比秦請左做CEO,創造性咁實行師父的教誨呀
2018-07-15 12:43:53
從荀子的角度,後王不單處理禮方面的事。

《荀子‧正名》:

後王之成名:刑名從商,爵名從周,文名從禮,散名之加於萬物者,則從諸夏之成俗曲期,遠方異俗之鄉,則因之而為通。


上文「周」同「禮」似乎唔係同一回事。我好認同先秦儒家基本係圍住「禮」黎講,不過,荀子心中的「禮」未必單係周禮,而係「後王之禮」(切合今時的新禮)。
(題外:宋朝儒者對禮儀既睇法都係折衷居多,好多古禮到當時都係唔用得)

依一點係《荀子‧禮論》也可看出,係《禮論》入面,荀子重新詮釋禮的來源、本質、作用等問題,當中甚少提及周禮。荀子係禮學大師,但正因為對禮的精細研究,佢似乎唔係盡從周禮。

當時,孔子心中的禮也未必盡是周禮,《論語‧為政》:

子張問:「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

但無可否認,周禮的地位仍係舉足輕重的。
2018-07-15 13:01:30
前人謂荀子「博喻」,其「博喻」即建立在廣博的人文及自然知識上,

但咁未必代表係「科學」(尤其科學係16,17世紀才慢慢興起、演進的西方概念)
宋代亦有相當水平的博物學,朱熹對沈括的自然觀察結果亦甚有興趣
當時亦有書將自然觀察同「格物」拉埋一齊講,但多數只係附會,好似民國時學者將周代「共和」年號看為中國有過民主的證明咁
「格物」在戰國之世,對象大致都係「邇之事父,遠之事君(人事)。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而已。

另外講到理性同迷信之別
宗教對科學其實亦可好有貢獻 。西方的基督教對科學的貢獻就好大。如基督教認為自然是上帝所造,中世紀即有口號謂「為認識上帝而認識自然」(大意),不少神父對科學都有過貢獻。
理性同科學係有內在聯繫,但唔代表宗教(神學)同理性無內在聯繫呀
2018-07-15 13:02:21
請補充
吹水台自選台熱 門最 新手機台時事台政事台World體育台娛樂台動漫台Apps台遊戲台影視台講故台健康台感情台家庭台潮流台美容台上班台財經台房屋台飲食台旅遊台學術台校園台汽車台音樂台創意台硬件台電器台攝影台玩具台寵物台軟件台活動台電訊台直播台站務台黑 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