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志剛:港股可引入以人民幣買賣】
前金管局總裁任志剛撰文,稱以港元作為本港主要交易貨幣,與內地交易資金融通,是不切實際。
他指資金進出對貨幣金融穩定風險是不容忽視,當局需要及早思考,不能等到危機出現才處理。
他建議,外地投資者及集資者可利用港元以外貨幣,在香港開展國際金融活動。
而本港股票市場可以引進用人民幣計價、交易及結算,既有助人民幣進一步國際化,亦有助香港銀行更有效率地配對人民幣資產和負債。
全文:
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與貨幣金融穩定
保持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是《基本法》的要求。保持香港貨幣金融體系的穩定健全是維護大眾利益的重要環節。兩者雖然表面上關係不明顯,但實際上互相影響,需要留心在同時兼顧這兩項重要目標時的挑戰。有見及此,早在九七前已經作出部署,修改了《外匯基金條例》,列明第3(1A) 條「可為保持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按其認為適當而運用外匯基金以保持香港貨幣金融體系的穩定健全」。
我曾指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獨特性,與其他國際金融中心相比,香港的國際化程度可以說是最高的。原因是投資者和集資者兩個資金融通的組成部份,都主要是來自境外。現時香港已是內地企業籌集外地資金的首要場地。當內地對資金外流的擔心減退,也讓投資者規範地多走出去,香港亦有望成為外地企業籌集內地資金的重要場地。
在這環境下,挑戰會出現。先從「相對流量」的角度分析:香港是個細小的經濟體,但在香港以港幣作為交易單位所進行的國際金融活動的成交量,卻相對地遠遠大於本地經濟的規模。因此,國際金融活動的流量變化對香港經濟的影響,尤其是在貨幣金融穩定方面,是強大和不容忽視的。隨著內地投資者及集資者在資本項目進一步放寬下多走出去,這個差距將會越來越大,隨之而來對貨幣金融穩定的風險亦會增加。
再從「波動性」的角度分析:外地投資者和集資者的活動,不單受香港的各種因素影響,更大的影響會源於他們本土各種不同的變化,包括複雜的地緣政治、經濟及政策等。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國際化程度極高,面對外資流入及流出金融體系和港元所產生的波動,會較其他國際金融中心所面對的為高,這亦為香港保持貨幣金融穩定帶來較大和不尋常的挑戰。
我曾經說過,要求一個700萬人經濟體的貨幣,為一個13億人屬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內地與外地之間的資金活動,提供融通服務,作為交易媒介,是不切實際的。因此,香港保持貨幣金融穩定所面對的挑戰日益增加,需要小心處理。其實,內地與外地的投資者和集資者,也許亦會關心他們自己利用港元作交易時承受的貨幣風險和進行貨幣對沖的有效性。假如他們有憂慮的話,將會局限香港國際金融中心進一步的發展。
這一個貨幣穩定的挑戰需要及早思考,不能等到危機出現才處理。如果投資者及集資者是利用港元以外的貨幣,例如他們的本土貨幣來作為交易單位,在香港進行國際金融活動,便不需要承受任何貨幣風險。現時香港的人民幣、美元及歐元即時支付系統已經運作多年,使用這些貨幣如同使用港元一樣方便。作為處理貨幣穩定挑戰的第一步,除港元外,香港的股票市場可以引進用人民幣計價、交易及結算。此舉亦會有助人民幣進一步國際化,跟內地的政策目標一致,還有助香港銀行更有效率地配對他們的人民幣資產和負債。
任志剛
2017年9月14日
延申閱讀:
唯一能動搖香港樓價的,是港幣的地位
https://lihkg.com/thread/387344/page/1
椰殼頭作為行政會議成員,林鄭最重視既金融智囊,佢有呢個倡議,一定會係林鄭任期來得以實行。
未來香港將會有兩種計價制度,好似以前英國仲係歐盟果時咁,同時有英磅同埋歐羅。會先由股票市場入手,會先掛兩種價牌 (人民幣、港幣),再延申至各種資產,去到最後就係你層樓,將會可以用人民幣交易。
當呢種雙價牌制度,可以暗啞底咁慢慢覆蓋全香港既各種商品,到時將美金同港幣掛勾呢個做法,就會變得極不合時宜,因為兩種價牌之間既差幅日日變動上落好大既話,整個經濟活動將會好難適應,甚至會出現好多人玩差價套利。
當港幣同美金脫勾直接同人民幣掛勾,再下一步就自然係將港幣自然死亡,人民幣既流通量會慢慢超過港幣,去到最後港幣就會變成收藏家當作文物把玩。
港幣既喪鐘已經開始敲響,呢個趨勢將會係不可逆,而呢個趨勢既行進速度,將會按照人民幣自由化既速度一步一步走。
當香港失去港幣,香港仲有乜野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