唔係猛龍唔過江
上次由足總主導的超巨大Tifo引起廣泛迴響,其實那塊Tifo的去向未定,始終足總有最終決定權。但作為球迷我們都希望每一場、或至少每次比賽的呈現都可以有不同變化,又或者可以在更意想不到的場域出現。
香港力量在兩星期前開始策劃嘗試在作客環境砌Tifo,考慮過不同方案後,再將另一條龍放上Tifo上展示。龍在數十年來都是香港足球的象徵,無論是港隊隊徽或足總標誌、還是足總盃把手的兩條龍,足總的Tifo也以龍為主題。作客做龍Tifo,當然也取其「猛龍過江」之義。
今次Tifo費用和運輸由我們承擔,在作客環境做Tifo,對歐、美、日球迷而言都未必有十足把握可以做得好睇,尤其是我們沒有估算首場賽事港隊球迷具體人數。當今次負責批核打氣物資的大韓蹴球協會(KFA)正式准許這面Tifo進場後,最大的挑戰反而是到底我們是否夠人拉這條3x15米的Tifo。
坦白說,由對面球迷朋友拍出來的角度,如果Tifo下的球迷能更集中就更好,未來兩場賽事預計有更多球迷來到龍仁市,相信效果會更好。不過下場比賽由於將面對南韓隊,打氣區將會安排到龍門後curva位置,看台的弧度會否影響展示,實在要到時先知。
這塊見證港隊40年來首次攻破日本大門的Tifo,在未來兩場東亞盃後不會棄用,我們希望帶回香港足球的聖地——旺角大球場,在下月兩場港青賽事上使用,希望這條龍也能陪伴女子隊、各支港青隊在綠茵場上馳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