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黑鮪屬於高端食材,但今年價格可能變得親民。
為保護資源,自2 data-thumbnail-src="https://i.lih.kg/thumbnail?u=https%3A%2F%2Fchiai-knowledge.com%2Fwp-content%2Fthemes%2Fchiai%2Fassets%2Fimages%2Fcommon%2Fogp.jpg&h=bd507482&s={SIZE}"15年起國際社會限制黑鮪捕撈量。但近年種群呈現恢覆趨勢,今年起大型黑鮪年捕撈配額將激增5 data-thumbnail-src="https://i.lih.kg/thumbnail?u=https%3A%2F%2Fchiai-knowledge.com%2Fwp-content%2Fthemes%2Fchiai%2Fassets%2Fimages%2Fcommon%2Fogp.jpg&h=bd507482&s={SIZE}"%,堪稱開啟"吞拿魚新時代"。
在此背景下,各地湧現創新吞拿魚料理。
遊客絡繹不絕的吞拿魚小鎮——神奈川縣三崎漁港。這里推出的既非大腹、中腹亦非赤身的"茜身",實為吞拿魚血管周邊肌肉,以往幾乎無人食用。

去年被命名為"茜身"後,作為吞拿魚新賣點推廣。
這家店提供芝麻油調味的藍鰭吞拿魚茜身刺身。
研究表明,茜身含有的"硒代胱氨酸"成分,有望改善生活習慣病及緩解壓力。
去年在埼玉縣大宮站前開業的吞拿魚專門店。
顧客正在享用"吞拿魚烤肉"。由中腹和稀有臉頰肉等五種部位組成的拼盤最受歡迎。表面微微炙烤後,較之生食更添焦香與嚼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