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建築師的意念和創意是天馬行空的,結構工程師便要為這些設計想出可行的結構方案,為建築物加上一些結構件令整個建築物穩健安全。
https://www.archsd.gov.hk/tc/teachingkits/TK2/StructuralEngineer.html
build嗰個接得個設計就負最大責任
認識建造過程及團隊作業 - 建築師
建築師的工作, 顧名思義是設計建築物,從而為人類創造理想的生活空間。
建築師進行設計時,會考慮建築物的外形、空間 、功能、以至詳細的設計是否符合用家的要求,亦要顧及建築物與周圍環境的配合,並要符合建築物條例及相關法例,在環保、安全等方面亦要有周詳的考慮。整個過程須要集合美學、工程學、管理及法律等多方面的知識。現在有很多輔助設計的電腦軟件,可以模擬建築物的外型以及室內空間,在設計過程中為建築師帶來很大的幫助。
要成為建築師,應具備甚麼性格和條件呢?
要成為一位建築師,擁有繪畫天分的人自然有一定的優勢。他們不但要把想像中的構思具體地呈現出來,對周邊環境、文化要有好奇心、具備創意,而且要有空間感和對顏色的敏銳感高。建築師須要具備這些特質,才能夠設計出一些可以改善生活的建築物。
認識建造過程及團隊作業 – 結構工程師
有時,建築師的意念和創意是天馬行空的,結構工程師便要為這些設計想出可行的結構方案,為建築物加上一些結構件令整個建築物穩健安全。結構件包括:橫樑、柱、結構牆等等。結構工程師要通過精密的力學計算和分析,去釐定結構件的編排。建築物除了要穩固外,還要符合美學要求。其實結構工程師不時會遇到地理上或設計上的限制,例如馬鞍山室內運動場的天幕有 70 米乘 60 米的大範圍面積,卻不能夠在下方放置任何支柱,另外設計還要配合地基,及其他環境因素。結構工程師最終也能夠一步一步去解決問題,把這個運動場成功建造。
要成為結構工程師 ,應具備甚麼性格和條件呢?
結構工程師要讓樓宇穩健安全,須要有力學的概念配合精密的計算,所以結構工程師要對物理、數學要有相當的認識。另外,結構工程師要具備精密的邏輯思維,為建築物編上不同的結構件。最重的是,結構工程師要有不屈不撓的精神去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