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死。自負盈虧。同醫管局條數一樣好睇。用邏輯諗下都知無可能啦,賣居屋都可以貼到公屋條數,咁發展商唔使賣咁貴,唔使宜家停工啦。
24-25年度,公屋賺4億係「租金減去管理費」,居屋賣樓賺個75.9億,加埋其他收入總數賺92.45億,但前提係其他地價/建築成本靠政府/納稅人買單。2024年,唔計地價,因為政府自己免費左手交右手。但建築開支係280.16億,全部納稅人買單。92億減去280億都叫自負盈虧?斷章取義就有。
「2024/25年度資助自置居所運作帳目修訂預算淨收入為75.9億元。」
「租金收入方面,去年公屋租金上調10%,變為4.01億元的淨收入。」
「公營房屋建築開支持續上升,2024/25年度達280.16億元」
[url]
[/url]
當初醫管局都係咁寫開支,醫管局公布2023至24年報,年內錄9.86億盈餘。其中年度總收入近984億元,包括892億元政府補助,92億收入。而開支上員工成本624.1億元,醫療開支350億。
哩幾個同錢機構無政府津貼,點「自負盈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