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之道
但一個海上霸權只能夠喺陸地政權唔掌握航海、未有能力擴張到海上嘅時候發展,一旦出現一個成熟嘅地上強權,腓尼基嘅弱點就原形畢露,因為商人手握嘅短刀遠遠唔足以抵抗帝國嘅軍隊。
首先,腓尼基人以海為生,佢就無太大意欲去擴展到內陸,好長時間以嚟,腓尼基都無足夠嘅耕地去自給自足,因為需要糧食用錢買係更方便、化算嘅選擇,人民得閒去整多兩件工藝品去賣、行多兩次船去賺錢仲好。另外,腓尼基人係有軍隊,但佢嘅軍隊只係用嚟保障船隊安全,比起用軍隊搶奪他國資源,腓尼基人更願意用獨有嘅技術去賺錢。就好似啱啱提到嘅《溫阿蒙歷險記》,賣雪松畀埃及,然後要埃及奉上大量財寶,遠好過冒上生命危險去發展軍隊去打埃及,係名符其實嘅「好過去搶」。
其次,一開始提過,腓尼基城邦之間係互相獨立。佢哋可以聯合對抗入侵者,但聯合嘅軍隊無統一嘅編制同訓練,比唔上大國一致嘅軍隊,同時亦可能有部份城邦投靠入侵者。腓尼基人辛苦建立嘅海外殖民地難以喺主城被人入侵時幫手,因為「遠水不能救近火」。
所以喺地方細、無足夠耕地、人民無意欲發展軍隊、城邦之間各自獨立嘅情況下,腓尼基人喺依賴人數嘅陸軍作戰中並唔出色、養唔到一隊可以同陸地霸權抗爭嘅陸軍。
對於亞述、波斯等等嘅內陸霸權,腓尼基係一個富有、重要嘅出海貿易點、同時軍事勢力薄弱嘅地方,咁就係一塊巨大嘅肥豬肉。腓尼基人面對強權嘅威脅,往往需要定時以金錢同貨物去換取大國唔好吞併自己,就好似交保護費咁。呢一個方法一直以嚟係行之有效。
腓尼基人睇落賺好多錢、又有海外殖民地,實際上都要用錢買平安。但係到公元前八世紀嘅最後幾十年,亞述嘅提格拉斯皮爾斯三世(Tiglath-Pileser III)一改之前容許腓尼基城邦交保護費換取獨立嘅作風,將推羅附近嘅腓尼基城邦一個個吞併,令推羅漸漸成為一座孤島。本來推羅決定加入到去腓尼基嘅反亞述聯盟當中,但亞述軍隊實在太強大,輕易攻佔好幾座腓尼基城邦,加上亞述軍隊出名殘暴、猶太人更因此將亞述首都尼尼微城(Nineveh)稱為「血腥的獅穴」。腓尼基人決定求和,以巨額黃金向提格拉斯皮爾斯三世請罪,講到:
「陛下,我們錯了,看在金子的分上,原諒我們吧……」
提格拉斯皮爾斯三世驚強行佔領推羅會令推羅嘅海外領地反叛,因為推羅係用宗教去管治海外領土,如果推羅嘅主人變成亞述,咁即係推羅城主唔再係美刻爾嘅人間化身;亞述反而控制唔到推羅啲海外領地,所以為咗依靠腓尼基人將地中海嘅貿易繼續有效運轉,提格拉斯皮爾斯三世就喺收到黃金之後講到:
「好,都在金子裡了。」
但係推羅嘅獨立已經名存實亡,亞述派出徵稅官對腓尼基商品徵收重稅、城邦嘅權力由亞述所派嘅總督控制。推羅開始被大國直接控制嘅時期。
正喺腓尼基海岸城邦因為位於地中海東部而被近東大國鉗制之際(近東即係同歐洲接壤嘅地中海東部),腓尼基嘅海外殖民地繼續喺獨立當中穩步發展,同時,位於地中海中心嘅希臘就吸收大量腓尼基文化,發展成一個強權。下次,我哋講一講希臘掘起同腓尼基之間嘅關係,同埋腓尼基人最後一個時期──迦太基時期嘅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