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保衛香港的人】港督麥當努如何抵制賣港協議

257 回覆
244 Like 5 Dislike
2021-10-12 16:51:02
http://www.hkfront.org/20141229ch.htm


當時的總督戴麟趾向倫敦表達強烈不滿,指出英國沒有盡宗主國的責任保護香港利益,他更聯同財政司郭伯偉,要求倫敦賠償是次貶值為香港所帶來的損失,並容許港府將儲備貨幣多元化,但遭到英國財政部嚴詞拒絕。一些行政立法兩局議員可見及此,便以辭去兩局議員職位為要脅,迫使倫敦答應港府要求。之後,英國財政部官員認為,鑑於有行政立法兩局議員威脅辭職,若完全忽視其要求,可能有損英國在香港的統治,即使只從英鎊的穩定來考量,若倫敦寸步不讓,香港一眾銀行會質疑港府在英鎊再次貶值時,有沒有財力賠償其英鎊存款的匯率損失,結果只會令這些銀行趕快將手中的英鎊兌成美元,對英鎊造成更難應付的衝擊。最後,雖然倫敦仍堅拒讓港府將儲備貨幣多元化,但決定用一種方法為香港的英鎊儲備提供兌換保證,即是若日後英鎊再次貶值而造成香港損失,英國會賠償,香港成為英鎊區中第一個取得這種保證的成員,即使是英鎊區的獨立國家,也要在隨後才得到同類保證。郭伯偉退休後回憶,在英鎊貶值的善後安排上,他和其下屬,是「盲目的愛港者」
2021-10-12 17:43:59
2021-10-12 18:23:33
2021-10-12 19:11:56
宋帝國屠殺大嶼山住民
2021-10-12 19:44:41
2021-10-12 20:17:31
2021-10-12 21:01:59
赫德做咗海關咁耐都算神奇
2021-10-12 21:08:12
估唔到個時都有賣港賊,仲要係奶可能仲廢過中共既滿清
2021-10-12 21:41:31
可能皇帝或者慈禧嗰啲覺得啲人真係信唔過吖嘛
而且又真係執靚到盤數
2021-10-12 22:20:27
呢班官僚只係想維持良好關係,企硬對佢哋都冇咩著數,反正賣嘅又唔係佢哋利益
2021-10-12 22:59:21
2021-10-13 00:01:27
2021-10-13 01:43:17
想去港英時代既野
2021-10-13 03:10:58
2021-10-13 04:20:53
阿禮國其實當時既政策係同倫敦一致
而當時倫敦既遠東政策就係想將清國變成一個現代國家
呢個現代國家擁有最大既市場,由英國保護同獨占
而清國就成爲英國係遠東既代理人
所以英國先會幫清國鎮壓太平天國同回亂
同一時間幫清國建立現代海關
等清國可以有現代軍火對抗潛在對手俄羅斯
要記住1856年克里米亞戰爭先打完
1860年俄羅斯條前綫已經推到去河中同撒馬爾罕
係呢個大環境之下倫敦望住既地圖肯定係唔包括香港

對倫敦來講香港只不過係用來打開清國既鎖匙,
宜家清國已經係二次鴉片戰爭之後完全打開左市場,
外交直接由北京公使負責,貿易就由上海公共租界主導
香港反而變成左二綫基地用來支援英國係上海同廣州既利益
香港作爲海軍基地類似後來既威海衛,係隨時可以被放棄
1970年天津教案就係證明大清仍然需要繼續觀察
所以香港就勉强保留落來
1868年日本開始明治維新,英國根本無考慮過東亞仲有日本可以利用
後來香港就真係要多謝日清戰爭日本戰勝
否則可以廢除不平等條約個個就唔係日本而係清國
香港就好有可能直接歸還大清,更加唔會有新界租借
2021-10-13 10:31:30
我試吓歸納

1. 香港核心利益在於喺混亂野蠻嘅大清國旁邊成為符合國際秩序(即大英帝國)嘅港口。所以麥當勞保護香港嘅其中一個方式係說服世界,大清國不是現代文明國家。

2. 一個融入國際秩序嘅日本(乃至東南亞),比大清國更合符香港利益。倫敦指示港督寶靈開拓日本、東南亞貿易,呢件事體現出香港能夠立足於海洋亞洲而非大陸。

3. 香港徹底失去國際地位有兩個情況,一係香港被大清國顛覆,一係大清國融入國際開放貿易。香港陷入危機往往係以兩者其一(或兩者皆有?)為背景。
2021-10-13 11:02:49
2021-10-13 11:34:52
自由貿易最合乎香港利益
2021-10-13 12:22:09
2021-10-13 12:56:36
2021-10-13 13:50:24
高質post 不坊一睇再坊
2021-10-13 14:26:44
太古怡和好似都有參與過鴉片貿易
2021-10-13 14:45:21
好撚好笑反共唔需要撐殖民主義

呢篇野講到被迫割讓既香港又令大英點樣喪權辱國

明明本身就係搶人番黎既地方
吹水台自選台熱 門最 新手機台時事台政事台World體育台娛樂台動漫台Apps台遊戲台影視台講故台健康台感情台家庭台潮流台美容台上班台財經台房屋台飲食台旅遊台學術台校園台汽車台音樂台創意台硬件台電器台攝影台玩具台寵物台軟件台活動台電訊台直播台站務台黑 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