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船長番黎啊
特斯拉2024年樂觀目標價1.5萬美元!深度覆盤“牛市女皇”基金的估值邏輯
只因豪賭特斯拉,本輪美股「牛市女皇」Cathie Wood及旗下方舟投資管理公司(ARK Invest)聲名大噪。
早在2019年5月,特斯拉的股價仍在200美元附近震盪的時候,「女皇」就預言其股價將暴漲20至30倍。而在今年年初,他們對特斯拉的預期則更為大膽。
基於對電動汽車成本下降程度和需求的預期以及對機器人出租車潛在盈利能力的估計,方舟分析師Sam Korus在官網撰文認為,到2024年,特斯拉每股預期價值將能達到7000美元。
另外,即便是在悲觀假設下,特斯拉股價屆時仍有可能達到至多1500美元,這一可能性佔25%;可能性同樣為25%的樂觀假設則更為誇張,屆時特斯拉股價將達到至少1.5萬美元。
市場份額方面,悲觀假設場景中,特斯拉在2024年的汽車銷量將達到320萬輛,與目前水平相比,份額大約將減少一半;樂觀假設則表明,特斯拉屆時仍將保持18%左右的市場份額,其車隊中的很大一部分還將帶來高利潤的機器人出租車平台費用。
給出如此驚人的目標價,邏輯在哪兒?
在方舟看來,對於特斯拉這隻的潛力,有三大關鍵變量尤為重要:
毛利率:生產成本是否繼續符合萊特定律(產品累計產量每增加一倍,成本就會下降一個恆定的百分比)?若符合,特斯拉汽車平均售價幾何?
資本效率:特斯拉建立新產能的單位成本是多少?
自動駕駛能力:特斯拉能否成功推出完全使用自動駕駛的出租車服務?
毛利率
方舟認為,毛利率是特斯拉生存能力和價值的關鍵所在。
去年四季度,特斯拉扣除監管信貸後的毛利率為20.9%。方舟預計,根據萊特定律,特斯拉汽車毛利率可能會在2024年達到接近40%的水平。
一個多世紀以來,汽車行業的產量和成本下降一直遵循着萊特定律,福特汽車和特斯拉Model 3均不是例外。
成本下降圖表,上為福特汽車,下為特斯拉Model 3
在方舟看來,福特汽車成本似乎已經企穩,而特斯拉的成本在未來五年內應該會繼續下降。
其原因在於,內燃機技術遠比鋰電池技術成熟得多,產量基數也較大較穩定,因此要花很長的時間才能再將產量翻倍,成本看上去已經停止下降。
截至今年年初,全球汽車製造商共生產了大約540萬輛電動汽車,尚不及內燃機汽車總產量的1%。即使後者每年穩定生產9000萬輛,總產量翻倍也需要29年時間,而電動汽車翻倍只需要一到兩年。
另外,方舟的模型還顯示,當電動汽車銷量越高,平均售價也將隨之下降。
在樂觀預期下,方舟預計特斯拉每款車型只能獲得15%-20%的潛在份額;在巔峯時期,Model S和Model X的總銷量佔高端汽車銷量的20%。
若是特斯拉成本有那麼20%的可能性不符合萊特定律,那麼到2024年,特斯拉毛利率將小幅上升至25%左右,與寶馬、戴姆勒等豪車製造商經調整後平均利潤率相一致。
資本效率
在方舟眼中,特斯拉資本效率將高於傳統汽車製造商,未來將加速特斯拉「起飛」。
方舟指出,若是擴大產能的成本高得令人望而卻步,那麼通過降低成本、產生現金、重新投資來擴大生產並實現產量翻倍就一點也不經濟實惠了。
相反,如果特斯拉資本效率高,它就可以迅速擴產、降低單位成本、增加投資資本回報率、為未來的工廠創造現金,並且吸引更多的資本。
在過去5年左右的時間裏,汽車行業每年為所生產的汽車投資超過1.4萬美元。但福特及其他製造商均表示,電動汽車所需的資本投資可以達到燃油車的50%,也就是7000美元。
單看特斯拉,這一電動車龍頭此前證實,已為其上海工廠融資16億美元,工廠的初始產能則達到15萬輛。按這樣的方法樂觀計算,在提高生產率之前,特斯拉每單位初始產能的成本約為1.07萬美元。
若是資本效率較低,特斯拉單位產能成本則將達到1.6萬美元,比目前燃油車行業的平均水平還高出2000美元。
方舟表示,上述兩種假設可謂是「平分秋色」,可能性均為50%。
機器人出租車
方舟認為,完全使用自動駕駛的出租車網絡可能徹底打破傳統汽車製造商的商業模式。
有了大批量的機器人出租車,特斯拉就可以從一次性交易模式轉變成重複交易模式,即按照英里數向乘客收費並收取平台費。
藉由自動駕駛出租車網絡所帶來的資金,特斯拉就可以投資更多工廠,生產更多汽車,生產成本也將隨之下降,其汽車隊伍也將進一步擴充。
方舟表示,在樂觀假設下,特斯拉起初可以設定類似Uber和Lyft現在每英里2.5美元的費率,並在2023年將其降至每英里1美元。
根據方舟的樂觀預測,特斯拉將從自動駕駛出租車網絡總收入當中抽取50%左右的分成,遠高於Uber和Lyft當前20%-30%的分成。
其原因在於,自動駕駛出租車將帶來額外的便捷性和更高的安全性,成本也會有所節約。
那麼,這麼強大的機器人出租車網絡什麼時候上線?方舟預計,會從2021年開始!不過,在服務上線的第一個年頭,僅有2%符合條件的特斯拉汽車將加入這一網絡。
但值得注意的是,儘管一切看上去美好,但方舟也很現實地認為,特斯拉實現上述樂觀預期的可能性只有30%,而達成悲觀結局的可能性則高達70%。
在最悲觀的場景中,特斯拉自動駕駛出租車網絡永遠不會上線,自然也就不會產生任何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