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18、廿歲冇錢拎BNO? dont believe,睇新聞
排隊打交為BNO - 曾志豪
你記得20年前,香港人曾經有過萬人在灣仔運動場排隊輪候換領一樣東西,甚至有人為此大打出手,上演初代葉問一個打幾個的威風片段嗎?
究竟你還記得香港人當時為甚麼而瘋狂?
你記得,我記得,但97後出世的年輕朋友,他們會知道嗎?
我和拍檔陳嘉銘為了《回帶20年棟篤笑》,特意做了一個街頭訪問實驗,讓他們觀看資料圖片,以及勇武打鬥的場面,要他們猜猜,20年前的香港人排隊爭啲乜?
他們看到阿叔一揪三,全部嘩嘩聲,阿叔好波!為甚麼而打交呢?有人估是買演唱會飛,有人估買樓,有人估輪米,有人估買足球賽門票。
相當合理,香港人最着緊的應該是娛樂、置業或者有米落鑊。
開估,答案是:排隊申請BNO!
當年英國佬雖然已經封咗後門,香港人不會有居英權,BNO只是方便旅行的證件,但面對回歸壓力的香港人,抱住博一博的心聲,博英國之後有「特赦」,仍然蜂擁排隊攞BNO。
也就是說,當年香港人排隊其實係想走佬。
知道這個結果,今天的年輕人有甚麼反應?
好好笑,他們竟然不約而同的認為,好合理/當時的香港人識諗/睇透咗個時局……
這是一個有趣的時光交錯實驗。
生於回歸後的香港人,竟然和回歸前的香港人,有相同的恐懼,想走佬!
問題是,20年前,你可以說那批香港人是驚弓之鳥,對祖國無信心,所以買定保險;20年後,按道理大國崛起,香港繁榮穩定「明天會更好」,但今天的年輕人,竟然仍然想走。
等於說,這20年的回歸是失敗的,我們仍有一種回歸前的不安全感。
所以說一切都像回帶,不安的感覺也在回帶。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com/lifestyle/columnist/曾志豪/daily/article/20170505/20010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