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陷阱-危疾篇

左手同右手

90 回覆
19 Like 3 Dislike
左手同右手 2016-12-01 12:53:23
對於危疾(Critical illness),簡單講就係當你中左「指定」的嚴重疾病之後,保險公司就會賠返你相當於保額的賠償,而呢筆賠償係由你隨意調配點樣去用。

市面上危疾計劃主要分為儲蓄危疾和定期危疾,目前市面上的儲蓄危疾可以包括早期危疾和多重危疾賠償。而定期危疾多數就唔包括早期危疾或多重危疾賠償,詳細內容文章底部會再講。

好多時大部分agent都會話危疾係必須,就算你已經買左危疾,都會話保額唔夠,要加大保額。
一般而言,危疾的保額大約為年薪的2~5倍(預計你患病期間無法工作)。
相比起人壽,危疾較值得買終身保障,因為危疾係保障你仲在生時的洗費,人壽則是保障你離世之後家庭的基本開支。

但其實係買危疾之前,有幾個最常見的問題你要知道。
左手同右手 2016-12-01 12:54:02
第一,好多人買危疾的原因係因為好驚會中到大病,驚會冇錢醫病,但其實危疾最主要的功用唔係用筆錢黎Cover你的醫療開支,而係用黎保障你患病期間的必要家庭開支(如生活費、供養子女、供樓費)。舉例而言肺癌往往需要幾十萬醫療費用,其中包括一系列的療程,例如胸腔電腦掃瞄、胸部和腹部磁力共振、胸腔鏡肺葉切除術、標靶療程、化療、治療前後門診等。以藝人張達明為例,在2012年不幸患上鼻咽癌,整個療程花了不下數百萬,期間更需要賣左二千萬o既層樓去醫病。如果你想用危疾賠o既錢去cover醫療開支,保費會大得驚人,以二百萬保額的危疾單黎計.儲蓄危疾每年約需HKD52,949.30年的定期危疾每年都需要HKD6,805(會隨年齡增加).以一般人而言係較難負擔得到。
所以危疾主要功用係你醫病時的必須日常開支,醫療開支的部份係應該買份保障較足的醫療去cover。

第二,係危疾只會包保單上面列出的疾病,換句話說,新出的疾病不會在舊保單的保障範圍內。部份危疾會有「末期疾病」作為較廣義的保障解釋,但都會有存活期或等候期的限制。就算有個新型危疾,買落o既plan都好少更新條款,舊客就唔會有相關的cover。

第三,即使你患左保單上所列出的疾病,你都要小心每個病的定義。例如做通波仔手術中,有啲公司指名冠狀動脈狹窄或閉塞的數量最少1條,有啲需要2條塞夠50%先包,又例如癌症有啲公司指名需要惡性細胞擴散,有啲唔需要。或者例如斷肢,如果你只係斷左一隻手,會叫做早期所以有可能唔賠。所以每間公司就相同的病都會有唔同的定義,買之前一定要問清楚你個agent。

就保障而言,危疾可以話係咁多種保險入面較難索償的一種,因為一但唔符合保障列表上的定義或病名/存活期/等候期,保險公司的理賠都會行使詮釋權拒絕賠償。要留意o既係,agent同你講包到唔代表最後真係賠到,要去爭論邊個病去到咩程度包到最後都係要睇Terms and Conditions。
左手同右手 2016-12-01 12:54:23
講完危疾保險要注意的地方後,下次會再仔細D講有儲蓄成份同定期純危疾的分別同埋當中要留意的地方。


儲蓄危疾同儲蓄人壽都有同樣問題,就係相對貴和保額少。
$500,000保障的儲蓄危疾每年需要二萬幾,而定期純危疾就$3325一年。

另外儲蓄部份,回報低。


就以上例子說明,儲蓄危疾需要大約55年才保證回本,連同非保證回報都要大約20年才回本,相比儲蓄人壽甚至更貴。所以,假如agent同你講儲錢但出左份儲蓄危疾比你,你就要好好考慮相唔相信佢所講的說話。

不過儲蓄危疾特點係可以保早期同多重,呢個正正彌補定期純危疾的不足。


多重嚴重疾病賠償,為受保人於首次索償後提供額外的賠償,而每間公司,每個產品都有不同的賠償方法,所要你買之前必須睇清楚多重的定義,
譬如話有「多重危疾賠償」及「多重癌症賠償」的分別。
以某一個「多重癌症賠償」的產品為例,只有「第一次」中的嚴重疾病為癌症先可以做到多重的效果。


其餘大部分會劃分幾個類別的疾病去賠償。例如癌症、與心臟相關之疾病、與神經系統相關之疾病、與主要器官相關之疾病和其它嚴重疾病



「多重癌症賠償」或「多重危疾索償」另一個需要留意的位置係「索償的等候期」,以標靶藥治療癌症的標準為例,癌症轉移或復發的情況,約於治療後一、兩年便出現,如果在治療後五年也沒有復發,便可視作痊癒。
要留意返目前大部分「多重癌症賠償」的等候期是「三至五年」。
而「多重危疾索償」的等候期大致為一年。

除此之外,仲要留意等候期開始日係由首次確診日計起,
定係由再沒有出現任何病徵的首日開始計,
如果係後者的話,確實的等候期便需要更長。

另外,儲蓄危疾另一特點係可以包括早期危疾,好多保險公司都標榜有全面原位癌或早期嚴重疾病的保障。市面上大部分危疾保險的早期疾病只包10-25%,如果以五十萬保額為例,早期疾病只會賠50,000至125,000,而餘下保額就係得返375,000至450,000,賠o既人額要睇下你係咩plan同埋中左咩病。
左手同右手 2016-12-01 12:54:40
危疾本身以保險產品黎計係屬於較貴同埋桿槓較低的產品。
有好多人買儲蓄危疾都係覺得「就算自己唔中都可以拎返個本」先買,
但係假如要幾十年時間先可以拎得返全數,仲算唔算係一個「儲蓄產品」呢?

以一份保額500,000的儲蓄危疾單以言,每月大概需要2260港幣;
以一份保額500,000的定期純危疾以言,每月大概需要280港幣。

唯一值得去買儲蓄危疾的原因,只可以話保障的部份相對較好。
如果你認為「多重危疾索償」及「早期危疾保障」是你著重的範疇,
又可以接受到以上的桿槓水平的話,儲蓄危疾係可以考慮的。
但千其唔好將儲蓄危疾當成真正的「儲蓄產品」,
因為只計回本期,已經蠶食左你唔少資金,更加唔需要講儲到錢。

多謝咁多位巴打o既支持,危疾篇篇幅都比較長,打得好辛苦
下一篇先會再講醫療篇,
Stay Tuned

如果大家對保險有任何問題或想我幫你報價,可以直接pm我或click入以下網址

https://docs.google.com/forms/d/1hLkEbCCto7kZBNQrLQKTK-3hpWC0h1svvnBHwQHEIKI/edit?usp=sharing
舊會員新用戶 2016-12-01 12:56:02
#y
夜啦收皮啦 2016-12-01 13:18:24
左手同右手 2016-12-01 13:22:30
另外我整左個 facebook page, 希望大家可以幫手like下
https://www.facebook.com/DarkMoneyHK/
彭于晏+ 2016-12-01 13:34:18
Lm
一直等TY 2016-12-01 13:46:34
留名
左手同右手 2016-12-01 19:41:43
REVISE一下有關連結
想睇其他篇章,可以去

保險陷阱 - 人壽篇
https://lihkg.na.cx/thread/15545

保險陷阱 - 危疾篇
https://lihkg.na.cx/thread/15559

保險陷阱 - 醫療篇
https://lihkg.na.cx/thread/15564
不竭如江海 2016-12-08 21:12:40
留名
左手同右手 2016-12-30 20:42:56
會唔會有啲product係危疾加埋人壽?唔洗分開買兩份單?

有 term都可以同時買埋人壽同埋危疾
Billng 2016-12-31 15:21:44
留名
Hongbin 2016-12-31 15:31:41
買左 但其實我唔係好明
京京子 2016-12-31 15:32:07
留名
意同人本 2017-01-01 08:40:40
留名
皇囝 2017-01-01 09:52:25
留名
魍魎 2017-01-02 21:47:43
留名
犬養學富 2017-01-03 10:34:09
死左有無得賠?
湯告魯母 2017-01-03 10:38:13
死左有無得賠?


有啲會有,有啲沒,按plan 睇
專家啫 2017-01-04 01:52:37
想問下 term CI 除左pacific life 仲有邊間選擇
爛爛貓 2017-01-04 01:55:19
留名學嘢
左手同右手 2017-01-04 02:05:40
想問下 term CI 除左pacific life 仲有邊間選擇


axa,friends provident,chubb
但目前pacific life個product feature比起其他係好得多
吹水台自選台熱 門最 新手機台時事台政事台World體育台娛樂台動漫台Apps台遊戲台影視台講故台健康台感情台家庭台潮流台美容台上班台財經台房屋台飲食台旅遊台學術台校園台汽車台音樂台創意台硬件台電器台攝影台玩具台寵物台軟件台活動台電訊台直播台站務台黑 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