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E中國文學係唔係就快冇人讀

105 回覆
73 Like 2 Dislike
2018-03-25 17:22:38
勿以「供求」看待學科

中國文學科危在旦夕並非虛言,近年該科目報讀的人數、學校均日漸減少,觀乎考評局最近公布的數字,今年開設中國文學科的學校只有33.6%,相比起2012年的43.7%下跌九個百分點,情況堪憂。中國文學科的命運已響起警號,政府不應對此置若罔聞。

也許有人認為,文學不外乎風花雪月,並非實學,而且內容沉悶,缺人選修也是理所當然。但是這說法無異於以市場原則看待學科,任憑學科置於「供求」的大潮旋起旋滅,而未有正視學科本身的價值。須知,現時除了部分應用科目外,文憑試就少有啟發創意、着重創作的科目,現時中國文學科有一半的考核、教學內容與文學創作有關實屬難得。

再者,政府常強調香港學生不懂中國歷史,以致國民意識不足,如此說來,學生對於本國文學又豈能一知半解?就像余光中的詩歌,大多都表達感時憂國的情懷,學生讀後,就算不對國家的命運念茲在茲,也至少能加深了解。

誠然,中國文學科一直並非最受歡迎的科目,但是由於舊課程實行文理分科,學生倘若報讀文科班,大多都需要選修中國文學科,在 2005年至2012年間,報讀預科中國文學科的學生比率一直維持在 7% - 9%的水平。但是在改制以後,由於學生可以自由選科,以致一些得分較沒有保證、內容較艱澀的科目無人修讀,中史、中國文學科即為改制的犧牲品,根據2017年的數據,文憑試中國文學科的學生報讀比率只有2.9%

無可否認,取消文理分科是世界潮流,近十多年來內地的教育界對此也有深刻探討,並臚列出文理分科的種種弊病,而香港取消文理分科已有一段日子,不可能貿然走回頭路。但是教育局有必要想方設法,加深學生對中國文學的理解、認識。

校本評核乃致命一擊

舉例來說,現時坊間指出中國文學、中國歷史、歷史科等科目乏人問津,源於這些科目的課程範圍甚廣,以致學生傾向修讀其他科目。中國歷史、歷史科將於2018年取消校本評核,原因之一是校本評核令學生「無時無刻處於公開考試狀態」。然而,中國文學科卻將於2018年試行校本評核,並於2019年正式實行,恐怕會令這瀕危科目進一步步向衰亡。

尤其是香港現時修讀中國文學科的學生已日漸下降,學校眼見如此局面,本就有意不再開設文學科,如今政府推出校本評核,也就更進一步增加教師的工作壓力,變相迫使學校及早離場。短期而言,教育局對於重設校本評核必須要三思而行,切忌為改革而改革。

長遠需反思分科政策

長遠而言,教育局必須再思考中國文學科的地位。1968年的《中文科教學研究委員會報告書》就提出將中文、文學截然劃分,並謂語文是「工具」,文學、各種知識是「消費品」,不應混為一談,及至1975年,教育司署頒行《中學中國語文科暫定課程綱要》,基本上已為分科定調。有論者指出,這種做法表面上要達致「專門化」,實際上卻是將語文「工具化」,削弱香港人的民族意識。

後來殖民政府修改了課程大綱,在中文科重新加入文學元素,但中文文學分科的制度一直沿襲至今。現時,對於一般香港人來說,中國文學科與中文科相差無幾。實際上,兩者之間有一定分別,中文科仍以語文為主、文學為次,其教學目標一共有九項,分別為聽、說、讀、寫、文化、文學、品德、自學、思維。至於中國文學科的課程則以文學、文化為重點,並培養學生文學創作的能力。可以說,兩者之間的關係若即若離,政府可考慮將兩科重新定位,又或進一步加強中文科的文學元素。

中國文學科落得如此局面,實屬可惜。教育局、政府常言學生不夠愛國,對中國文化、中國歷史的認識不足,但是他們正正成長、受教於政府設立的教育體系;青年不愛國,政府理應反求諸己、查找不足,而非事事歸咎年青人。後期的殖民政府尚且未敢公然排斥中國文化、歷史、文學,為什麼回歸以後,這些科目會面對如此坎坷的命途?若然官員真的愛國,就必須要正視這個問題,加深學生對國家文化、文學的了解。

- HK01
======================================================================

呢科同中史一樣變成夕陽科目
舊制果陣時文科仔必修文學, 同理科仔必修附加數一樣
因為DSE 選擇太多, 學生取易捨難, 促成中史同文學既滅亡
2018-03-25 17:33:30
唔少文學造詣高嘅同學因為呢科不確定性太高,satisfy唔到攞5而被逼drop咗佢
2018-03-25 17:36:25
覺得舊制讀中史西史文學3AL既文科生先係最勁
2018-03-25 19:37:29
又未至於, 主要都係睇你文筆
2018-03-25 19:42:34
文學作文要求比中文作文高好多
中文作文5**果考評局範文用文學個準則評分大約4級左右
2018-03-25 19:49:56
文學真係好難上星,同好睇老師點教
2018-03-25 19:52:59
主要係睇運氣
2018-03-25 19:53:47
想讀但學校無
2018-03-25 20:37:01
近排知道al文學係點讀
而家ug中文都未必有咁高水平
2018-03-25 20:52:10
我表姐90年代讀AL文學, 要考9個鐘(3個鐘作文, 3個鐘賞析, 3個鐘文學史)
2018-03-25 20:57:59
應該變做必修
比學生真正浸淫下真正中文
2018-03-25 21:40:28
好正常,大學讀文學院唔需要中學讀過文學,甚至好多時連bonus都冇

如果大學收生改制,有讀過中國/英國文學,dse bonus 3分,保證下年即時over 5000人讀
2018-03-25 22:15:17
周室至1976, 想讀死人
2018-03-25 22:29:05
讀得越多中學中史越反共越憎中國
2018-03-25 22:40:27
我覺得晚清開始可以當笑話咁睇
果D百日維新, 洋務運動, 義和團事件 真係笑死你
慈禧呢個女虔婆都經典
吹水台自選台熱 門最 新手機台時事台政事台World體育台娛樂台動漫台Apps台遊戲台影視台講故台健康台感情台家庭台潮流台美容台上班台財經台房屋台飲食台旅遊台學術台校園台汽車台音樂台創意台硬件台電器台攝影台玩具台寵物台軟件台活動台電訊台直播台站務台黑 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