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鍵國]粵語要入文,口字邊嘅新造字係咪應該要被取代?

加藤美南

38 回覆
40 Like 16 Dislike
加藤美南 2018-01-21 01:59:14
[痴撚線]而家連登仔係唔係低質到咁
https://lihkg.com/thread/530336/page/1?ref=ios
- 分享自 LIHKG 討論區


事緣早幾日喺熱門見到呢個post,入面樓主指出書面語同口語有別,港人喺正式場合/文章係會選擇用官方嘅「標準漢語」而唔會選擇用粵文書寫。

粵語僅適用於口語,係「上唔到大檯」嘅次等語言,呢個明顯係目前客觀現實。所以我認為粵語要入文,就唔應該令人覺得佢只係口語,部分口語先適用嘅字眼,就應該要有書面語嘅寫法,而首當其衝應該係口字邊嘅新造字。

口字邊嘅新造字,例如「唔」、「嚟」、「啱」,好多都係借音字,既唔係同口腔有關,又唔係表達語氣,口字邊只係用嚟表示佢係口語,無辦法望文生義。「口字邊+借音」根本係個好求其嘅造字方法,呢啲字喺正式文獻見到就會好突兀。故此,當個字係有本字/古字時應該就儘量用返,例如「唔」本字係「毋」、「嚟」本字係「來」;唔清楚本字/古字就應該跟返六書原則同字嘅本義字源去造字,慢慢普及去取代口字邊嘅新造字。

我本意並唔係想一刀切棄用口字邊嘅字,粵語入文都唔係要盲目嘅「我手寫我口」。華夏文明言文分家係好正常嘅事,唐宋詩辭歌賦同當代人日常講嘢用字就好唔同。日常交流、討論區社交媒體傾計,用口字邊嘅字係好合理,因為係口語語境。但喺正式文章/論文、新聞媒體、就應該有共識去用本字,因為係更高雅嘅寫法,要先改變我哋嘅書寫習慣,再慢慢去影響返我哋日常生活嘅用字。

另外,用本字去取代口字邊嘅字嘅目的係有深一層嘅教育意義。好多人(包括我自己)都係停留喺知道「咗」係「左」嘅正字呢個階段,而唔知點解「咗」係咁用。習慣咗口字邊嘅字令好多字我哋都係只知其音而不知其義。好多時字嘅本字係可以直接從字型去理解其意義,或者可以從古藉上去了解字嘅用法。口字邊嘅新造字只係做到溝通用途,根本幫唔到我哋加深了解自己嘅文化同語言。

我知道而家好多字都係約定俗成,要改變人用字習慣係好難嘅事。而且好多字嘅本字係有爭議,或者根本搵唔到本字。粵語要入文係重有好長嘅路要走,要去爭論字嘅慣常用法可能重言之尚早。我打呢篇文只係突然中二病想批判下連登嘅正字風氣,同想了解下大家覺得粵語要入文仲有咩需要改善。


利申:非中文系,只係有感而發,唔認同唔好屌得咁犀利。

PS.為咗方便溝通,喺到都係用返口字邊嘅字。
Decrease 2018-01-21 02:13:44
有冇諗過仲用緊速成嘅人要禁幾多次空白鍵
加藤美南 2018-01-21 02:40:52
語言文字去遷就返打字習慣根本係本末倒置...

共產黨:有冇諗過繁體字有幾多筆劃
加藤美南 2018-01-21 07:21:45
太多河瑪莉 2018-01-21 07:44:11
訓醒再覆你
加藤美南 2018-01-21 08:28:35
旗仔很長 2018-01-21 08:39:32
唔係好明你講咩喎
即係應該廢除晒所有加個口字邊嘅粵語字
然後再按字形音義創造其他新字???
加藤美南 2018-01-21 09:24:41
例如𡃁仔個「𡃁」字,係後生咁解。
字義既同口無關又唔係助語詞,口字邊只係用嚟表示係口語。
呢啲情況就應該要搵更正統嘅字取代,可以係尋根,可以係新造。
喬巴 2018-01-21 09:31:13
粵文本無權威機構(中大? 何生唔好出嚟)首要任務係増加流通先

正如俾丶畀⋯ 推廣咗一排就多人用畀字
加藤美南 2018-01-21 09:55:49
粵文本身唔流通咩?你whatsapp、上fb、上連登都係用粵文溝通,係正式文書少人用、出書少人用。
摒開政治現實限制,粵文本身都應該去改善等更多人願意喺正式場合用。
雅各賓派 2018-01-21 11:12:24
一早就話拉丁化,如果夾硬要用漢字既話只會越做越偏,越做越難寫,只可以做替代方案
hanaBB 2018-01-21 13:05:41
你唔撚身先士卒示範下?
加藤美南 2018-01-21 15:06:56
願聞其詳 有冇咩漢字拉丁化先例係成功?
雅各賓派 2018-01-21 15:36:55
陳獨秀拼音方案:https://zh-yue.wikipedia.org/wiki/Penkyamp%E6%96%B9%E6%A1%88

以下係拼音字帶聲調嘅字元,由左到右順序係 1、2、3、4、5、6(陰平/陰入、陰上、陰去/中入、陽平、陽上、陽去/陽入)排:

Ä Ã Â A Á À , Ë Ẽ Ê E É È , Ï Ĩ Î I Í Ì , Ö Õ Ô O Ó Ò , Ü Ũ Û U Ú Ù ;

ä ã â a á à , ë ẽ ê e é è , ï ĩ î i í ì , ö õ ô o ó ò , ü ũ û u ú ù 。

如果你睇唔到呢啲符號,注意一般歐州字元無咗:E 嘅大細寫顎化字元 Ẽ ẽ;I 嘅 Ĩ 同 ĩ;U 嘅 Ũ 同 ũ。不過,E、I、U 嘅顎化字元可以喺越南文嘅 Ẽ、ẽ;Ĩ、ĩ;Ũ、ũ 度搵到,用一般有支援泛歐洲語言同越南文字體都可以顯示粵語拼音字。

粵語拼音字表:https://zh-yue.wikipedia.org/wiki/Userenkyamp/honji
加藤美南 2018-01-21 16:39:16
粵拼一直都有,你係想新字/有音無字用拼音去寫,定想用拼音字全面取代漢字?
上面有人提喃字,越南拉丁化去中國化結果就係漢喃沒落。
粵文點解要用呢套方法?粵漢字唔應該保留?
雅各賓派 2018-01-21 16:47:30
粵漢字可以做過渡方案,因爲好多人要重新學寫拼音需要一d時間,係呢段過渡期可以先將本身我地就寫開既野,變成“我手寫我心”既粵語白話文,同時推出粵語拼音既輸入法,用輸入法打漢字,d人開始習慣打拉丁粵拼既時候,就會自然淘汰埋漢字
加藤美南 2018-01-21 17:01:42
所謂自然淘汰喺普及層面嚟講只係易寫淘汰難寫,如果粵漢字有嘢值得保留,就唔應該硬推拼音取代粵漢字,咁只會劣幣驅逐良幣,同共產黨硬推殘體字無分別
加藤美南 2018-01-21 18:02:06
訓醒未
加藤美南 2018-01-21 19:23:01
太多河瑪莉 2018-01-21 22:19:23
  每一個地方都應該要有不同嘅文化,就如喺一啲非正式嘅場合裡面,我哋可以用粵語撰文寫字,但係一啲正式嘅場合裡面,我認為香港人係應該用番書面語,但書面語又分好多種,首先講下喺非正式場合下嘅情況。
  
  假若真的要用粵語入文,首先政府一定要先釐定乜嘢係正式場合,就我愚見,正式場合例如學校、各類機構、政府部門等,其實就好似香港現時處境咁,香港人識得分到底喺乜嘢嘅場合寫乜嘢嘅字。粵語入文並唔係唔好,於現時社會的風氣其實係有倒退跡象,反而睇番70-80年代嘅電影,佢哋嘅電影字幕就正正係用粵語文,即是大部份嘅口邊字,哩一類嘅助語詞有助了解講哩嘅人嘅語氣。例如,「其實我對你都唔係咁衰嘅」,如果用書面語嘅寫法就會變成「其實我對你也不是這麼差」,兩句句字,相同意思,但係可以令到別人對哩句句子有唔同嘅睇法,以粵語為母語嘅人就更加明白。所以,對於粵語講嘢嘅方式,我認為香港人係有必要知道點樣寫,既可以對句子有更深的揣摩,更可以避免咗同正字嘅混淆,亦到了解到口字旁嘅字其實都係助語字嘅一種。所以,粵語入文並無不妥,但應從學校著手,教育學生文字的運用。

  但是否可用口字邊嘅新造字取代書面語呢?書面語有很多種,香港的書面語,台灣的書面及中國的書面語正正就有分別,大家耳熟能詳嘅「質素」與「素質」、「顯卡」與「顯示咭」等,雖然兩岸三地寫的皆是中文,但中文的書面語隨著時間的發展有所差別。當然要取決使用哪地嘅中文,就要取決定地方的經濟力量(此處不多談,否則講到佛誕也未完)。顯然,現在香港嘅書面語正正係受到中國越來越多的影響。所以香港人要做嘅,並唔係摒棄書面語,而係要保留屬於香港自身嘅書面語,以及加強推廣教育粵語文化,避免好似廣州咁強行以普通話作為官方語言。

  最後想總結,喺文字上,錯誤的同音字應該要糾正,例如「咗」變「左」,「唔」變「吾」咁,一字多義並唔適用於哩啲情況身上,對人多加教育或糾正,才是正確做法。

如有興趣,請留TG再詳談。
訓醒就要我作文,有冇搞錯。
雅各賓派 2018-01-21 23:19:52
漢字既特色就係象型表意,但因為粵語無呢個字而夾硬做出來/係古文抽出來既,多數都係用來做表音,同殘體字夾硬做個表音字出來係無分別,個作用只相當於一個書寫困難既拼音符號
雅各賓派 2018-01-21 23:21:44
拼音字母可以保留語言既讀音,用漢字難免會比所謂正統漢語壟斷一個正音,將方言變成錯音
吹水台自選台熱 門最 新手機台時事台政事台World體育台娛樂台動漫台Apps台遊戲台影視台講故台健康台感情台家庭台潮流台美容台上班台財經台房屋台飲食台旅遊台學術台校園台汽車台音樂台創意台硬件台電器台攝影台玩具台寵物台軟件台活動台電訊台直播台站務台黑 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