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仲敬:川普訪華與美國在東亞的政治影響

雅各賓派

111 回覆
27 Like 1 Dislike
雅各賓派 2017-11-12 20:32:36
主持人:郭寶勝
根據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fpavCGKDTU整理
整理者:沈煜泰
*主持人的提問經過適當編輯使之更加精煉,修正之處主要是精簡無意義的語氣詞。

郭寶勝:推友們大家好,今天我們邀請到了歷史學者劉仲敬先生,我們要訪談一下,川普訪華和美國在東亞政治影響的歷史變遷。我們知道,昨天川普正式啟程,要到亞洲參加兩個會議,然後訪問日本、韓國、中國。從這裡面我們能看到一個什麼樣的政治資訊?這要結合歷史來看現實。所以今天邀請了歷史學者劉仲敬先生。請首先簡單談一談你對目前川普訪華這一事件的看法。

劉仲敬:川普訪華這件事情對川普本身不算是很重要的,只是對於國務院這個系統來說是例行公事。因為無論誰當總統,多多少少都是要到海外去訪問一下各種重要國家的。從他安排的訪程來說的話,國務院的職業官僚並沒有把這件事情很放在心上;對於川普本人來說的話,這是他國內政策調整的一個附帶的部分、一個很小的附帶的部分,可能只占不到5%的分量。

他的政策 — — 國內現在很清楚 — — 就是通過稅改和一系列政策調整,實現美國的再工業化,使支持他當選的這批選民 — — 這批自認為在全球化的過程當中,由於去工業化導致工作機會流失而受損的這部分選民 — — 通過他的政策調整,能夠得到好處,能夠使投資機會和就業機會移回美國。這裡面就涉及一個附加的問題,就是除了通過稅改,吸引全世界的投資移回美國、迫使美國在海外的企業把根留住以外,還要求韓國、日本這樣的盟國不要以為有安全方面的聯繫,就可以理直氣壯地在貿易方面占很多的便宜,要求他們作出更大的讓步。對於中國這樣的貿易順差的大國也要作出相應的讓步。

這一點是川普訪問亞洲當中跟希拉莉或奧巴馬或可能當選的其他美國總統不同的主要的地方。但是這一點對於川普來說的話,只是他的內政的一個非常次要的延伸。如果是希拉蕊當了總統的話,她訪問亞洲國家的時候就可能沒有這方面的動機。她和川普政策的主要差異就是,希拉蕊更傾向於國際協調主義。國際協調主義和雙邊談判不一樣。川普自己是寫過《談判的藝術》的,他也是一個精明的商人,他當然知道談判的奧妙。雙邊談判一向都是有利於強者的,而國際協調只對弱者比較有利。這就是為什麼一九三零年代,蔣介石和日本談判的時候,是蔣介石要求國際協調,而日本要求雙邊談判;而現在北京和馬尼拉發生糾紛的時候,又是北京要求雙邊談判而馬尼拉要求國際協調。
雅各賓派 2017-11-12 20:36:34
郭寶勝:奧巴馬的“亞太再平衡”或者說“重返亞太”的戰略是正確的,但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因為中國的崛起沒法遏制,包括在南中國海、臺灣和縱容北韓的問題上咄咄逼人。川普雖然標榜“經濟民族主義”,認為很多美國不必要的事務要擺脫,但是中國的崛起威脅了美國的長遠利益,他也很清楚,包括首先要解決的北韓和南中國海的問題。這兩個強權之間的競爭是否可以形容為“修昔底德陷阱” ?

劉仲敬:“修昔底德陷阱”其實是米爾斯海姆提出的,他有一點不正確的地方,就是其實北京和華盛頓不存在“修昔底德陷阱”所暗示的那種對等的關係。英國和德國的對抗、雅典和斯巴達的對抗存在著近乎對等的關係。假如英國實力相當於一百的話,德國有七十或者是八十那還是差不多的。德國的技術開發能力、軍備和經濟各方面都並不依賴於英國,即使在被英國封鎖以後,她自己仍然是有獨立的一套的。即使是後來蘇聯在冷戰時期和美國對抗的時候,雖然她遠比德國更加依賴盜竊西方技術,但她至少有一個獨立的軍工體系。

而北京在這方面是最薄弱的一個,也就是說她在技術上和必要的、可以構成內迴圈的軍工支持體系方面達不到蘇聯當時的水準,更達不到德國的水準。她的技術能力完全依靠從西方輸入而且是零零碎碎地輸入的。如果現在雙方的關係徹底決裂,那就等於是切斷了輸液管。實際上不大談得上對抗,而北京恐怕連出門航行的能力都會迅速地喪失,這種輸液管現象,在嚴格意義上的“修昔底德陷阱”當中,其實是不存在的。所以就產生了另外一個特殊現象,這個特殊現象,對共產主義世界來說並不奇怪,就是她的外交、外貿乃至於整個改革開放本身,其實都是情報工作一個附屬品。最初目的就是為了,共產主義體制內部技術創新缺乏動力而導致技術落差不斷擴大的困境。這個困境也不是現在才開始的,甚至不是從1949年開始的,而是早在列寧還沒有去世的時候,在新經濟政策的時代就開始了。

我們都知道沙皇俄國雖然實行了一種可以說是資本主義的體制 — — 至少她承認私有財產權 — — 但是她在技術上講無疑是落後於英國德國美國和整個歐洲和西方的。因此沙皇俄國最先進的產業實際上是由外國資本從事的,俄國本身的資本家投資的那些產業在技術上都比較落後的。布爾什維克的國有化政策自然是把資本家給嚇跑了,又沒收了外國資本家的很多產業,使得本來就已經落後的技術進一步落後。對其他方面的落後還可以稍微忍受,但是軍事方面的落後,是足以使本來就形勢非常孤立的布爾什維克政權面臨著迅速滅亡的危險的,特別是德國人在西線陳兵的情況下。所以新經濟政策對於恢復蘇軍的戰鬥力,緩解蘇聯技術持續落後是非常有必要的。

新經濟政策當中扮演主角的並不是蘇聯本身的富農和萊普曼,照我們現在的話就是說是民營企業家,而是外國資本家。因為蘇聯本國的民營企業家也無非就是蘇聯革命當時的貧下中農,過去政府的政策不允許他們發財致富,現在准許你發財致富,但是他們自己在年輕時候都還是窮泥腿子,當然也沒什麼先進技術,無非是善於勞動和善於經營所以發了一筆財而已,先進技術是不可能從他們身上得到的,至少在一代人的時間內不可能從他們身上得到。你只有依靠英國德國美國的資本家回來,然後才能把西方的先進技術帶進去。因此實際上蘇聯搞改革開放、新經濟政策,主要對象是西方資本家帶來的技術。她要錢還是次要的,要先進技術才是主要的。

沒有新經濟政策時期引進的這些企業,那麼像馬格尼托戈爾斯克這樣的大鋼廠是建設不起來的。沒有這樣的大鋼廠也就沒有後來的T-34坦克,蘇聯在蘇德戰爭中就會必然要失敗。然後在蘇德戰爭中,美國出於援助盟國的需要,大量地在物資和技術上支持蘇聯,包括著名的美國式卡車吉普車之類的。蘇聯在冷戰時期的技術,大部分是在四十年代羅斯福總統搞統一戰線時期支援她的美國技術的殘餘。如果我們熟悉技術史的話就可以看到:蘇聯後來的米格-15戰鬥機和T式坦克,其實就是二戰時期英國勞斯萊斯和美國鋼鐵工業技術的一個山寨版本。

沒有這些技術的話,蘇聯支持不了長時期的冷戰。可以說,在整個冷戰期間,美國都是在跟自己的影子作戰,70%的蘇聯和華約技術,直接或者是間接的來自于蘇聯盜竊的美國技術和美國援助蘇聯的技術。在越南戰爭時期,越南的軍火和技術,包括打落美國飛行員的SAM導彈,70%以上也是蘇聯援助的。然而蘇聯援助越南的運輸船 — — 通向海防的運輸船 — — 絕大部分都是從美國和西方國家進口的,所以美國其實在越南戰爭時期也是在跟自己的影子作戰。
雅各賓派 2017-11-12 20:39:58
而北京在進入改革開放之後,依賴西方的技術更加嚴重,而北京推行改革開放的動機,跟蘇聯推行改革開放的動機和手法也是非常相近的。你知道共產主義國家是不承認資產階級意義上的國家的,它們認為國家本身就是一個白手套和統戰工具,照列寧的術語來說叫做Semi-nation,就是半個國家。也就說國家的外交部門、新聞部門、一切部門其實都是從屬於情報部門的。例如新華社,照美國最近有些議員提出的新聞對等的法案來講,應該跟西方的新聞機構對等,要不然中國記者派到美國的很多,而美國記者,中國人卻不允許他自由採訪,這對美國很不公平。其實就是這個法案通過了,對美國仍然不公平。因為美國到中國的記者,至少絕大部分是真正的、各個私營機關的,他們就是來做新聞的,沒有別的。而新華社,從一開始就是社會部、又名情報部,就是康生葉劍英和李克農那個組織的一個分支。說白了,他就是類似蘇聯的中國版克格勃的一個分支機搆。它的所有成員,例如在南斯拉夫貝爾格勒的使館裡面、據說是被美國導彈炸死的那幾個新聞記者,他們和新華社所有記者一樣,在能夠上崗之前,都是經過秘密情報員的訓練和甄別、做過相當於美國中央情報局間諜那種忠誠誓言以後才能夠上崗的。

中國的外交官 — — 能夠掌握實質外交權力的外交官 — — 中國派到外國來搞投資的很多企業家,包括逃亡以前的郭文貴,都經過類似的程式。從嚴格的法律意義上來講,他們要麼是間諜,要麼就是被間諜利用的白手套。得到身份來說,都是有雙重身份的。而他們搞改革開放,道理也是一樣的:本國的農民企業家或者新興的企業家沒有能力給他們搞先進技術。

例如郭文貴本人,如果只是一個勤儉起家、自己在國內做生意、從來不接觸國外,那麼他能夠為共產黨提供的也無非就是解決了就業問題、掙到很多錢、然後給國家交了很多稅,僅此而已。這樣當然是有一點點貢獻,但是從共產黨的角度來講,這點貢獻解決不了它最重要的關鍵。特別是八九年以後,西方搞軍事技術禁運以後,最需要的各種各樣的先進技術。所有的民營企業家,無論你在經濟上搞得多好,都發揮不了這種作用。只有依靠外國的企業和本國企業,在國家安全部或者其他匪諜機構的支持下在西方活動,通過它們在西方活動的經歷,以及西方企業在中國境內的投資,他們才能夠搞到先進技術。這些先進技術多半是以教育合作、科技合作和商務合作的方式,以教育的需要、或者是商業需要的名義,從商用公司進口的。但是最終都要通過山寨的方式或者直接用於,例如中國新發展的前景,或者會議當中得到。沒有這樣的輸液管,中國最近用來威脅臺灣,用來派到吉布地,甚至用來威脅日本和美國本身的大艦隊和大陸崛起都是不可能的,甚至是無法想像的。
雅各賓派 2017-11-12 20:40:37
就在此時此刻,美國只要掐斷了這條線,按照巴統以前封鎖蘇聯那些傀儡國的同樣的方式封鎖北京的話,那就不僅不存在什麼“修昔底德陷阱”,中國連國內的秩序維持和治安都難以為繼。所以這就是中美關係不平衡之處,和中國外交顯示出極度矛盾的特點。一方面,她擺出一種“我是大國崛起,要跟美國平分秋色,瓜分西太平洋”的氣概;另一方面,她實際上連在經濟方面被稍微掐點脖子都受不了,所以她對針對企業、特別是川普身邊的企業以及矽谷加州的高科技企業的間諜活動是極其上心的:只有這些間諜活動才能保持技術輸液管的暢通。我可以設想,例如川普假定在關稅方面,在貿易方面採取局部的收緊政策,解決貿易順差,那麼共產黨關心的不會是貿易順差使它的美元儲備受損、使它的經濟受損。它真正關心的是在這種情況下,在貿易整體上縮窄的情況下,能不能夠引來或者是留住例如像是特斯拉、例如像是Facebook這樣的重點企業。通過匪諜白手套機構跟這些重點企業的交流,繼續偷盜一些西方的先進技術。而一般性的企業,就是那些只能賺錢,但是作為技術輸液管用處不大的企業,那麼鎖了也就鎖了,沒有什麼大不了的。

這是北京真實的動機,也是他們在這一次川普來華的時候所要做的事情。我推測,就沖他們把“一帶一路”寫進黨綱這個事情上看,他們實際上是並不指望朝鮮問題或者貿易順差問題、以及這兩個問題背後的中美關係能夠得到根本上的解決。預測到的結構性衝突難以避免,然後要把中東和伊斯蘭世界作為自己原材料的大後方,然後假定在這種最壞的情況發生的情況下,仍然能夠維持一條雖然比較細,但是多多少少還能夠暢通的技術輸液管。他們希望川普有重商的傾向,有為美國企業找出路的傾向,能夠通過川普在這方面的欲望,保持一部分美國企業對中國的貿易,把這些貿易 — — 像他們在潘漢年時代所做的那樣 — — 作為給新四軍輸送技術和必要的重要的軍事物資的管道,能夠做到這一點,對於北京來說就是重大的外交上的成功了。雖然大多數國際關係分析專家會假定中國和其他資產階級國家是一樣的,會認為這不是她的主要利益,她的利益會是維護海外貿易啦、用軍事力量保護石油運輸孔道這些。但是這些,照我的判斷來說,並不是北京真正關心的重點,也就是說,找通俗的說法來講,不是它的七寸所在。你只要沒有涉及它的七寸的話,它的那些只賺錢、但是除了賺錢以外賺不到其他東西的項目並不是很關心的。要讓步的話,它可以輕易地讓步;要犧牲的話,也可以輕易地犧牲。
雅各賓派 2017-11-12 20:42:30
郭寶勝:那麼在美國的外交戰略當中,亞洲到底佔有何等的地位?我們知道以前菲律賓是美國的殖民地,而目前在亞洲,美國根本就沒有殖民地。二戰之後,美軍只佔領了一個日本。那麼從上上個世紀到二戰,再到戰後和目前,美國到底是怎麼看亞洲的?

劉仲敬:美國對亞洲的看法是一回事,美國在亞洲的結構性存在又是另一回事。美國在亞洲的結構性存在以1955年體制、或者說是亞洲冷戰體制為核心,就是在朝鮮戰爭結束時,沿著《三藩市條約》各簽字國,從板門店到金門島延伸下來的這條線,這條線以內、就是環繞太平洋的群島和半島,是美國的安全線,這是美國在東亞的結構性存在。這樣的結構性存在,除非遇到級別相當於朝鮮戰爭的衝擊,實際上是任何政治家或者是任何民眾都不能夠輕易推翻的。因為結構性的東西一旦形成的話,沒有大的衝擊動量的話,原有的慣性是會一直維持下去的。

普通美國人對東亞的看法一般都是很無知的,只有個案的瞭解,對具體的情況來說,某一個具體的事件可以引起民眾一段時間的激動,然後他們又會忘掉這件事情,一般來說這些激動或者是輿論方面的反應,強度都達不到整體衝擊1955年體制的地步。所以這個體制經過了冷戰時期、後冷戰時期的這麼多年,一直維持到現在,迄今為止所有的事件和所有政治家的努力都只能對它進行微調。而目前的朝鮮核危機,已經是後冷戰時代這幾十年來,對這個體制最大的一項衝擊了,但是如果只是光說不練的話,這個衝擊還達不到能夠迫使川普和參議院主要領袖修改這個體制的地步。民主國家民眾和精英之間的關係是動態和彈性的,要使民眾的願望能夠達到精英那裡、迫使精英改變整個體制的話,那麼衝擊必須是持續和長久的。

目前,川普本人跟參議院負責外交的那些精英的溝通協調不是很好。他本人在twitter上或者在競選時期對外交政策所做那些各種各樣的看法實際上並不代表美國在東亞的結構性存在,而是只是代表了對外交事務不太瞭解的普通美國人根據自己的直覺對具體外交事務的看法。這些看法要形成真正的政策,還有待於時日,而且真要形成可以執行的政策,非經過參議院的外交領袖、非經過建制派的協調不可,而且又牽涉到各個外國,這個動作是非常緩慢的,整個方向來說的話,現在只是朝鮮問題和中國對朝鮮的庇護實際上使得朝鮮核問題無法維持,會使得日本逐漸走向重新軍事化的方向。

但是即使是日本重新走向軍事化、修改憲法,這也是按照民主國家的常規程式,是以慢動作進行的。而且憲法方面調整的只是大原則,大原則之下並不影響具體政府在執行這些大原則的時候,實施解釋職權。也就是說,假定結構性的東西是一個筐子的話,那麼目前這個筐子還是相當的大,能夠容忍川普、安倍和東亞的各領導人在這個框架之內進行相當大的騰挪,還沒有大到需要把這個框架整體性推翻的地步。當然,金正恩的所作所為可能在將來逐步地磨損這個框架,但是要達到真正地推翻這個框架的話,至少在川普這次訪問期間還達不到。川普在這次訪問期間能夠達到的目的,估計就是韓美自由貿易協定,或者說是駐韓美軍調整駐地之類的具體的小問題。
雅各賓派 2017-11-12 20:49:20
郭寶勝:川普臨行前提到日本是一個武士國家,他對於中國縱容北韓發展核武器肯定是要表示顏色,這樣下去中國就沒有好果子吃。這個方面你能不能結合歷史作一個預測。

劉仲敬:實際上要求日本加強武裝的並不是川普,而是最近十幾年的歷屆美國政府一直是這樣做的。從小布希和小泉分別在美日擔任領袖的時代到現在一直是美國更加積極地要求日本增加武裝。而日本雖然也不斷地在增加她自己的武裝,但增加的速度和程度始終達不到美國要求的程度。

可以從大體上來講,美國是希望在日本不失控的前提之下,維持日本軍事力量的增長。比如說,美國能夠控制日本這個天花板在一百的位置上,日本目前連四十都沒達到。美國在日本從四十達到八十之前,無論是誰當選,都會不斷地催促日本,盡可能地增加到六十、增加到七十、增加到八十。等到日本增加到八十以後,美國的態度會不會再改變,會不會說你以後就不要再接近一百了,還是繼續鼓勵她接近一百,甚至是完全放棄東亞、把東亞交給日本,讓你增加到一百五、一百八,然後讓你自己愛怎麼樣怎麼樣,使東亞完全恢復十九世紀那種列強角逐的局面,那麼現在還不好說。在日本從四十增加到八十以前,這些都是純粹的空談、沒有什麼實際意義的。現在,無論川普有多少個人風格,在日本真正增加到我剛才說的八十這個層次以前的話,他對日的實質政策,在安全方面,跟希拉蕊奧巴馬和布希不會有什麼重大不同。如果有什麼不同的話,就是他在兩國的自由貿易問題和經濟關係上,會更加堅持經濟本位政策,這就是唯一的不同。

但是北京對東亞局勢的理解跟美國是不一樣的。美國認為只要美國和日本雙方都願意讓日本重新武裝,那麼日本的優勢是壓倒性的,中國將是最大的輸家。我也是這麼認為的。如果按照理客中的客觀啦、資料啦、技術實力諸如此類來分析的話,任何人都會這麼以為的。但是北京不是這麼以為的,在她的認識圖景當中,美國是她在亞洲擴張的主要障礙,只要美國滾蛋了,她可以憑她的核優勢鎮住日本,從好的方面來說可以把日本拉到以中國為核心的朝貢貿易體系當中,從壞的方面來說的話,它也可以壓制日本、把日本當作敵人來對付。與其對付美國保護下的日本,不如對付一個單獨的日本。這種想法從技術上來講純屬天方夜譚,基本上跟鴉片煙癮者的幻想差不多,但是最近幾十年他們始終堅持這種想法。這種想法好像是假定日本在沒有美國的情況下,她自己搞不出核武器似的,他這是非常危險的:日本其實完全有能力在一年多時間內搞出核武器,只是她願不願意搞的問題。這種思考方式的根本原因還是政治而不是技術。

而中國目前的世界圖景以及她對日本的看法,跟德國在一戰前和二戰前的決策者的看法是極其的類似的,她等於是陷入了一個幻覺的羅網當中,這個幻覺的羅網是她自己製造的歷史神話造成的,這個歷史神話是她論證自己存在合法性的根本,因此她無法擺脫這個幻覺的羅網。然而按照這個幻覺的羅網執行政策的結果,實際上她執行的就是對她自己的國家利益最不利的政策。這樣做其實是有一個合理點的,通常所謂中國的國家利益和作為國際恐怖組織的中國共產黨的利益其實是兩回事。中國的國家利益是一個隨時可以犧牲的東西,所以按照中國的國家利益,早就應該給朝鮮斷奶了,但是按照中國共產黨的利益來說的話,是絕對不能犧牲朝鮮的。也就是根據這樣的認知落差,所以朝鮮問題是無法解決的。
雅各賓派 2017-11-12 20:53:00
金正恩根據類似中國式的思維方式的話,他決不會把乞和作為條件,他會像是金門危機時毛澤東那樣願意賭一把,希望美國最終會同意他擁核,甚至是像1972年的尼克森那樣,願意跟他聯合起來對付中國。一旦喪失了核武器,那麼他也就喪失了政權必然存在的唯一安全保障。而中國呢,根據自己共產主義歷史和合法性的需要,永遠也不會放棄朝鮮,無論其它方面得到什麼條件或者是得不到什麼條件。因此,一開始這個談判就是註定得不出結果來的。美國只有兩種解決方式:就是在得到中國默許或者得不到中國默許的前提條件下,按照小布希總統對付薩達姆的方式,打一場單方面的外科手術式的戰爭,摧毀朝鮮的核設施,維持現有的、美國高高在上的東亞集體安全體系。

第二種選擇就是,不發動這場戰爭、聽任朝鮮的核武器發展到無法通過外科手術摘除的地步,然後讓日本和韓國自己去應付這種局勢。那麼在這種情況下,日本必然會重新武裝,甚至恢復自己的核武器。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就會盡可能地利用韓國對日本的仇恨,想把韓國拉過來一起對付日本,然後金正恩就會利用這種情況,像中國對待臺灣一樣對待韓國。在這種情況下,那麼日本必然會跟東南亞的各國結成聯盟,無論美國是退出東亞還是不退出東亞,都會迅速地像明治維新時代那樣,由一個與世無爭的德川幕府式的隱士王國,變成一個好戰、能戰,打遍東亞無敵手的軍事化國家。

在這種情況下,由於東亞的政策不再由美國主導,那麼日本對東亞的政策必然會像英國對歐洲大陸政策一樣,一定不能允許亞洲大陸出現一個像中國,或者是德國,或者像拿破崙法國那樣的統一帝國。滿洲也好,或者是其他的方式也好,中國必須分裂。日本一定會用她的國力去做到過去、二十世紀初葉她成功做過的事情,只有這樣才能在美國不在的情況下保證她的國家安全。

當然也可能美國不會撤出東亞,只是漸漸提高日本的安全級別。那麼這種情況下,局勢就會恢復到朝鮮戰爭後那種准冷戰狀態。但是無論是哪一種情況出現的話,中國在這場遊戲中都是最大的輸家。但是中國共產黨並不。中國的國家利益會輸掉,因為中國人民會因此去吃土豆、恢復到配給糧票制度的苦日子,甚至會餓死人,但是中國共產黨在這個衰退的、更加窮困的中國當中所占的比例和控制能力反而會上升。

過去幾十年來它晝夜不停地擔心的那種“中國搞了改革開放會不會變修”、會不會被和平演變、會不會在自由派知識份子和黨內開明派的領導之下最後變得共產黨失去政權,這個危險反而會大大降低甚至完全消失。所以,在這種情況下,犧牲中國的利益反而能夠增進中國共產黨的利益。而美國的擁抱熊貓派,過去曾經被李源潮,或者是其他什麼黨內人士抱有極大期望的,將會在這種情況下落到謝偉思(John Stewart Service, 1909–1999)在麥卡錫時代落到的那種情況,被認為是失去中國或者是損害美國在亞洲利益的罪魁禍首而喪失政治上的影響力。但是美國本身的利益基本上不會受到什麼影響,而日本無論如何都是會得到解放的。從目前的形勢看,無論如何,中國的國家利益和中國人民的利益在這場遊戲當中是註定會首先被犧牲的。 至於朝鮮會不會核平呢還是日本會被重新武裝呢?目前還在未定之中。
雅各賓派 2017-11-12 20:54:03
郭寶勝:又談到了日本,其實很多人對於日本和朝鮮這段歷史不是太清楚,尤其是二十世紀初葉前後。這段歷史其實對我們都特別有借鑒性,因為現在朝鮮已經一分為二,在這種情況下北韓又是 極端的窮兵黷武,那麼日本的崛起實在難免。那日本和朝鮮半島之間的關係,從上個世紀來看會不會重新走向上個世紀那個樣子,甚至日本直接出兵或者是跟韓國聯手把北朝鮮搞定?這種情況跟上個世紀來比較有什麼不同的地方?

劉仲敬:不同的地方就是在於冷戰以後的美國實際上已經實現了帝國結構。帝國結構的意思就是,美國以外的全世界所有國家加起來打美國都打不過一個美國,而且沒有任何一個美國的盟國願意失去美國的保護。帝國結構一旦形成的話,要破壞或者消失是極其困難的,需要相當於日爾曼人入侵羅馬那種毀滅文明本身的高級別的巨大衝擊,目前世界上還不存在這種高級別的巨大衝擊。所以我判斷,儘管我剛才為了保守和謹慎起見列舉了幾種可能性,實際上我內心深處是認為,無論美國人民如何看,因為美國人民還沒有完全適應美國已經是帝國著一個事實,他們心目中的美國、包括川普心目中的美國,都多多少少還是可以退回孤立狀態的。

但是實際上孤立狀態已經退不回去了,因此美國仍然會是一個帝國,因此日本不可能完全得到解放。美國主宰的東亞是不可能讓日本單獨行動的,雖然日本的實力會大大地提高。最有可能發生的事情還是一個強化的美日聯盟,日本的地位在這個聯盟當中獲得了極大的擴張,在這種情況下,日本會更多地跟印度和東南亞國家合作,在南線、在通向印度洋,就是美國所說的“印度 — 亞太地區”這條弧線上更多地發揮作用,而不會深入到朝鮮半島去。
雅各賓派 2017-11-12 20:58:00
郭寶勝:非常地清楚,讓我們明白了美國的“印度 — 亞太”戰略確實是非常高明的。川普這次亞洲之行還會參加東盟的會議,包括菲律賓、新加坡、越南在內,尤其越南對南中國海問題反應是非常激烈的。你覺得南中國海問題會有一個怎麼樣的前景,這次川普去了之後會不會有一些突破?

劉仲敬:基本上不可能,就是說是所有各方的立場都是完全固定的,而且這個局勢當中不存在像金正恩這樣的麻煩製造者在中間攪局,所以等於是各方都會在自己已經確定的軌道上繼續前進,沒有任何一方能夠做出讓步。

海權是英美的生命線,是不可能放棄的,她必然要組織西方各國聯合維護航道的暢通。澳大利亞、英國法國和大部分西方盟友,到2020年以前都會派出軍艦,至少是象徵性地參加美國主持的巡航行動。而中國在這個區域沒有任何盟友,日本、印度和所有的中等強國都恨中國、怕中國,而寄希望於美國。中國在印度洋方面的擴張,例如她在斯里蘭卡、在吉布地的各種行動,對於印度人來說尤其是心腹大患,印度人早就把印度洋看作是“印度之洋”了。中國在這方面的活動,必然會引起傳統上認為是印度勢力範圍的斯里蘭卡之類的國家的強烈反制,這個反制目前還是剛剛開始。

我的判斷是,中國現在的成功只是因為在後冷戰時代刀槍入庫馬放南山的前提之下,各方都已經麻痹、喪失了警惕性,然後她在別人沒有防備的情況下去單方面地行動。但是反彈一來的話,她在這個地區無論是地緣上還是政治上都毫無基礎,地位是極其脆弱的,必然會遭到極大的損失。這個損失,很可能會波及到東南亞的華裔居民。

但是目前為止,就北京決策人和外交專家的認知圖景來看的話,他們不會改變目前路徑,而中國國內的經濟發展到現在這個狀態的話不走出去,也是沒有前途的。所以他們只有硬著頭皮前進,然後等到推車撞壁的時候、引起強烈反彈的時候,再想辦法。這個辦法,照我的判斷的話就是,無論採取什麼辦法都是滿盤皆輸。如果你出兵去保衛這些利益的話,那麼你立刻就陷入比關東軍還糟的境地,在不能控制海上運輸線的情況下,遭到所有各方的反對,基本上是可以說全軍覆沒的;但如果你不出兵的話,那你投去的資本和人力會像以前冷戰時期東南亞排華時期一樣損失殆盡的。
雅各賓派 2017-11-12 21:00:27
郭寶勝:菲律賓總統,他一上臺就跟北京示好,也拿到不少投資,後來又向美國示好,兩方面他都討好。新加坡的李顯龍去了北京,現在又到美國,越南一度表現要跟美國搞好關係,後來又跟中國恢復了熱度。東南亞小國在中美爭霸的情況下在權衡利益,兩邊都要討好,選擇利益所在,你對東南亞小國在中美兩國之間怎麼樣選擇,你有什麼建議?

劉仲敬:越南不一樣,越南對中國一向是看成歷史上的仇敵和現實中的最大威脅,是既不能改變又不能擺脫的仇敵。她在經濟上相當於是中國在九十年代改革開放的狀態,未來的經濟起飛是指日可待的。現在她主要吸引日本投資,指望日本投資在越南能夠發揮八十年代日本投資在中國發揮的那種作用,這是一個很靠譜的假設:越南沒有實行計劃生育,她的人口比較年輕,而且她的國土非常狹小,等於是越南全國就相當於是中國從珠三角到長三角那一條帶。沒有在經濟上純粹是一個包袱的巨大的內地,沒有大量的老年人口。在越南任何地方投資都離海岸線都非常近,建立起基礎設施和交通網都非常容易,所以中國能做到的事情,她全部都能做到。她經濟起飛以後,必然會採取中國對蘇聯的那種政策。實際上她現在對中國的政策,就是鄧小平時代中國和美國聯合起來對付戈巴契夫的蘇聯那種政策。局部的邊境貿易啦,或者是經濟合作啦,不能改變這個基本格局。

菲律賓呢,她的政治結構和憲法結構,都是從屬於美國體系的。杜特爾特個人是政壇之外的冒險家,是西班牙語國家常見的那種民粹主義領袖。這種領袖,像以前的馬科斯( 整理者注:應該是指Ferdinand Marcos, 1917–1989)一樣,必然是依靠傳統政治家在民眾心中造成的失望,然後在傳統的兩黨或者是多黨結構之外崛起。因為傳統的政黨都那樣,無論是自由黨上臺還是保守黨上臺,政黨換了以後結果換湯不換藥,所有的政黨都腐敗、都搞裙帶關係,使得選民覺得:與其讓那些換湯不換藥的傳統政黨來回更替,不如選一個純粹的局外人,也許還能替人民辦事。但是這樣的人,包括藤森和馬科斯這樣的人上臺以後,總是迅速地喪失他原有的名望,被指責為獨裁、專制,然後原先他賴以起家的清廉形象也會迅速喪失,然後人民會發現,他比以前的傳統政黨更不守法,而像傳統政黨一樣的腐敗,然後他的名望會迅速地跌下來,然後就會被軍事政變推翻,或者被顛覆運動推翻,甚至連做滿任期都很難。

最好的情況就是,在喪失名望以後,又被傳統政黨重新奪回政權,或者被新一代的民粹主義魅力型領袖取代。我們要明白拉美式國家以天主教主導的社會結構是獨立於政治結構之外的,以軍方和寡頭世家主導的政治結構,更是獨立于總統所能干涉的範圍以外的。例如像,柯拉蓉•阿基諾所在那個家庭,早在美國殖民時代初期就已經存在了,在日本佔領時代跟日本合作。已經一百多年了,他始終是政壇的元老,任何一個其實還都是馬科斯這樣的民粹主義的獨裁者,能夠稍稍打擊一下這個寡頭,但是最後民粹主義獨裁者倒臺,又把這些寡頭送回了原來的位置。菲律賓絕大部分水面下的權力都掌握在這些寡頭和天主教會手中,總統無論做什麼和不做什麼都改變不了這個基本格局。他如果做得不夠精明的,只會把自己的政治前途毀掉,所以杜特爾特做了什麼,大多數情況下是表演性質的,希望能夠討好作為他支持者基本盤的那些比較窮困的、沒有什麼見識的民粹主義選民,但是這種人的忠誠的穩定性本來就很差的,所以他能夠維持的時間無論如何都很短。而且無論他許諾什麼,最後都是做不到的,基本上可以不必考慮。照菲律賓的基本國力和他的基本盤來說的話,她只能說是在美國的格局之下充當一個不太重要的合作夥伴,主要依賴美國,而不會像是越南那樣採取積極主動的措施。

李顯龍,其實在他說實話的時候,新加坡一直是堅決要求留住美國,而且公開表示東南亞國家真正信任的還是美國。他在中國的說法只是在北京說上一兩句,達成一兩項具體的條件,不會改變他整體上的立場。東南亞大多數國家都是這樣的,但是有一點小小的差別。就是印尼和馬來,這樣以穆斯林為主的國家,傳統上講的話把日本看成是恩人,更希望日本來接盤;而暹羅、泰國和緬甸這樣有佛教傳統的國家,雖然也不反感日本的話,但是對中國 說話,期待有更好的條件。既有的差別就是這些。

表面上的腳踩兩隻船,並不能改變最根本的事實,就是說他們的觀念 全都會走到美國一邊去的,在這個方面沒有必要抱任何幻想。
雅各賓派 2017-11-12 21:05:39
郭寶勝:你根據歷史上的強權,尤其中國歷史上的元朝這樣的帝國、清王朝這樣的帝國,他們在東南亞東亞乃至全球都是霸權國家,他們是怎樣瓦解的?這樣霸權怎樣對付它?你覺得應該向川普或者其他民主國家提出怎樣的建議?怎樣能夠瓦解它?從歷史的角度和國際關係的角度怎麼樣能夠讓它不像現在這樣囂張?

劉仲敬:如果水的左面有一堵牆而右面沒有牆,而水在不斷上漲的話,它自然不會從有牆那邊漫過去,而是會流向沒有牆的那一邊。蘇美之間的冷戰是在歐洲展開的,結果是雙方都把自己牆堆得更高,而冷戰反而在東亞、西亞牆沒有築到的地方展開了。現在的情況也是這樣子,因為東亞的基本格局是1955年安全體系,等於是已經有了一堵牆,只是在後冷戰時期,中美關係友好時,大家不可能用這堵牆。但是水一旦漲上去,自然可能的就是有被水淹的危險的各方就會自然而然地把牆築高一點,結果我築高一尺,他再築高兩尺,我再築高三尺,這樣雙方不斷築高牆的結果就是,實際上邊界是不會發生任何變動的,只是邊界雙方處在錯誤一方面的人要倒楣而已。

像華萊士(Henry Agard Wallace, 1888–1965)這些人,在蘇美兩國共同反對德國的時期,在美國是有很大勢力的。華萊士過去是近似于羅斯福總統的第二號人物,然後在麥卡錫時代就變成一個人人喊打、在紐約都混不下去,這個變化是非常快的,所以基本上是用不著擔心。無論你統戰的是在哪一個,這都是在蘇美有共同敵人的時候才能打開的,一旦雙方鬧翻的話,那你留在美國這些人那很快就和泡沫一樣覆滅了,也就是只要幾年時間而已。

東亞方面各國情況也是這樣,邊界一旦劃分清楚,那麼美國這一邊的共產黨和共產黨這一邊的自由民主勢力都要覆滅,雙方都是恢復到比較先進的立場上,恢復到一種接近于涼戰的立場上,而邊界仍然是1955年那條邊界,然而雙方的勢力會相應地移到邊界不太明確的地方,特別是南亞和西亞,具體說就是一帶一路所要經過的這些地方。

發揮不出去的力量會深入到中亞,會深入到東非那些國家,會深入到印度洋沿岸那些國家,那些地方的邊界不明確,滲透起來很方便,很容易扶植某一個軟弱和腐敗的政府,從一方面倒向另一方面,那麼類似冷戰時期的狀態就會自然而然產生。實際上你只需要聽任局勢自然發展就行了。

冷戰也是這麼展開的,在某一個地方蘇聯布了個棋子,然後美國覺得吃了虧,然後他就會在他的棋子周圍相應地布上幾個棋子,這是自然而然會發生的事情。制定戰略不制定戰略差別不大,而且戰略本身也是各國政治傳統自然產物。美國的政治傳統歷來就是集體安全主義和防禦主義,如果有蘇聯或者是德國或者是任何侵略者,以進攻性姿態拿下了捷克或者朝鮮或者中國或者越南任何地方,美國人自然的反應不是去收復這些地方,而是放棄已經被佔領的地方,然後圍繞著被佔領的地方築一道牆,防止其他的地方被佔領,防止那些離淪陷區很近、有可能被佔領,自身又比較脆弱的地方淪陷,然後把這些地方盡可能的扶植起來,美國的做法必然是這樣,像韓國就是她這種政策的自然產物。現在從韓國到臺灣這一片,可以說是已經扶植得相當堅固了,以至於美國沒有必要再去扶植他了。自然而然地,中國儘管有拉動韓國反對日本的動機,但是實際上韓國的保守勢力不可能容許這種圖謀成功。

中國真正能夠施加影響的範圍,可能就是泰國的某些黨派、斯里蘭卡的某些黨派,再加上中亞和西亞一些穆斯林國家的某些勢力,在這些勢力當中做文章。然後如果惹起了太大的衝突的話,那麼首先是會跟印度越南去衝突,然後如果中國占了上風的話,美國才會扶植周邊的國家進一步抵抗。
雅各賓派 2017-11-12 21:05:53
但是從目前的情況,實際上是中國處在使不上勁的狀態,她的海軍艦隊基本上沒有什麼用處,地緣和各方面都不利,不能形成有效的威懾,她的大量的投資或者說是以金錢為主力的腐蝕滲透能夠收買到一些黨派,但是根基都很淺,例如像斯里蘭卡,她的傳統的政治勢力都是印度扶植起來的,你即使在短期內投入比印度多得多的錢,但是印度已經有幾十年幾代人的經營,而你的經營才只有幾年。你可以想想,外來的強龍很難壓住長期經營的地頭蛇,哪怕他的資源在短期內特別多。所以中國的處境是相當不利的。在大多數戰場上,如果不是全部戰場的話,她都會損失慘重地輸掉的。

無論是贏還是輸,具體戰場的贏和輸只會改變邊界分佈的地方,但是無論怎樣,結果都是相應地在比較親美而自己又有組織能力的政治勢力例如印度,在她的周圍劃起一道牆 ;而中國能夠控制的那一部分,漸漸地失去自己的曖昧地位,最終變成中國的衛星國;中國在政治秩序完全不存在、我稱之為是達爾文世界的那些個地方,比如說像部落林立的阿富汗的那種情況下,中國負責收買的某些黨派和它的敵人自然而然地會發生衝突,而那些敵人因為敵視中國收買的黨派的結果也會變成中國的敵人。例如中國如果收買了塔利班來幫助她鎮壓新疆的穆斯林,那麼塔利班的敵人例如是伊斯蘭國就會因此不僅打擊塔利班而且打擊中國在阿富汗的勢力。沿著這樣的方式,整個一帶一路所在的空間都會逐漸地敘利亞化。而中國是沒有能力支持這一場比阿富汗戰爭的戰場廣大幾十倍的超級阿富汗戰爭的。她必然地會被耗得油盡燈枯,然後很有可能在她無法支撐的情況下,就像是蘇聯在阿富汗撤退以後,穆斯林極端就迅速地越過塔吉克邊境那樣。當中國無法支持而撤退的時候,來自西亞和內亞的穆斯林勢力不會在邊界止步,這是最有可能發生的未來。
雅各賓派 2017-11-12 21:09:06
郭寶勝:中共強權收到外部勢力的軍事打擊而被摧毀,這種可能性大不大?在東亞再發生一場戰爭的可能性大不大?

劉仲敬:我認為中國在短期內沒有民主的可能性,長期看來沒有統一的可能性。從短期看,美國人寄予希望的黨內改革派和民間勢力在最近幾年已經被打壓得差不多的了,以郭文貴為例,郭文貴在國內能夠指望的那些勢力,目前已經嚴重的邊緣了,至少比兩年以前來看的話至少是更加差勁的而不是更好了。這次十九大結束以後,可以說局勢已經明朗化,習不能控制住的勢力,已經被排擠到那些近乎榮譽性的職位上去,如果說在兩年前他還只控制山西省一個省區的話的,最近他已經控制了包括了包括上海和廣東在內的最富饒的地方,基本上已經是勢不可擋。按照極權政治的運行邏輯的話,失勢的派別是不大有機會捲土重來的,所以在可以預見的未來的話,共產黨和平改革的可能性已經斷絕。

民間當然會有反抗,個別的反抗、那種楊佳式的反抗會有的,但這些反抗在組織層面上如果無法升高的話,至多會形成是類似敘利亞式的、彌漫性的、糜爛性的衝突而不會形成有組織的民主。

西方的民主勢力,以美國為首的話,採取的做法是防禦性的而不是進攻性的,他們會放棄他們無法施加影響的中國本土,只會防禦已經實現民主化的那些東亞其他地區,或者至多就是防禦中國向其他某個腹地的進一步擴張,就像他們當年也不回去解放蘇聯或者東歐一樣,不會深入中國去推行民主化。這是他們一貫政策,不能指望他們將來對此會有明顯的改變。

伊斯蘭教的極端勢力倒是有可能滲入,但是他們雖然可以改變政權,但是並不能夠也不打算實現民主,所以短期內中國不可能實現民主。

從長期看來,共產黨無疑是綁架了整個國家,而共產黨內的,我們可以稱之為極端勢力,又把共產黨本身給綁架了。這個做法就是:你們開明派不能指望 讓我們極端派當壞人,然後你們自己實現民主化、跟美國人喝酒去了,然後讓我們當壞人,像袁世凱那樣,要麼我要綁架你們,要麼我們一起當壞人。如果做得好了,我們就一起繼續維持政權,別想做民主化的事情;如果做壞了的話,我們大家一起死,雖然我們都是共產黨人,雖然我們都是中國人,寧可我們大家一起死,也決不讓你去做袁世凱,在西方勢力去做民主化的好人、改革開放的好人,讓我們做壞人。這個策略到目前為止已經取得了完全成功。

要是東亞會發生戰爭,那就無非是朝鮮和臺灣這兩個。朝鮮那是取決於金正恩本人的,他是不可預測的,他製造戰爭,難題或者說負擔是在北京身上。北京如果干涉的話那就跟美國直接衝突了,如果不干涉的話,那就是紙老虎戳破,落到戈巴契夫在海灣戰爭以後的局面,那你就不要說大國崛起了,你的承諾一點點,無論你出多少錢,西亞東亞和東南亞的小兄弟都不會聽你的。這個難題是北京很難解決的,它如果應對的話,那確實是會爆發冷戰以後難以想像的大戰,如果不應對的話,那麼無論習近平現在做什麼事情,實際上他的下場跟戈巴契夫不會有什麼區別。

另一項就是臺灣,臺灣其實不會主動挑釁,這是可以肯定的。中國不進攻臺灣的主要動機就是希望在將來幾十年以後,或者在某個時間以後,雙方的力量對比會更有利於中國。但是在將來的某個時代還可以這麼說,今後這種情況是不存在的。今後中國武力跟臺灣武力的差距、跟太平洋沿岸這些民主化的島國和半島國家的相對差距會傾向於逐漸縮小。因為中國人口已經老齡化,經濟高速發展時期已經結束,過去相當於相當於臺灣七十年代那種時代維持不了幾年了,軍事現代化的項目也會相應地推遲,而從日本到臺灣的這一切國家都正在重新武裝,雙方的差距如果原來有的話,正在向有利於臺灣的方向轉移,也就是說如果現在不打的話,以後的條件只會越來越差。

從政治形勢來講的話,馬英九那一代對中國還有記憶的那一批人絕大部分都已經年過六十。國民黨喜愛內在的選民一多半都已經是六十歲以上的人,二十年之內他們就要死完,新一代的世代比現在的世代更不可能支持中國統一、更會支持臺灣獨立,所以時間也是越拖越糟。今年都沒有打出去的話,以後就沒有辦法打了,條件只會越來越糟,無論你怎麼樣重整軍備,各方面都會越來越糟。所以戰爭只能在一種情況之下爆發:就是趁著這個機會視窗的尾巴,盡可能的早打、大打。

第二就是慢慢撐,然後在中亞和西亞各地方打消耗戰,最後等到中國實力拖下去,中國像薩達姆和阿薩德一樣,完全撐不住了,自己都要死的情況下:我都要死了,我不如拉住你一起死。然後像薩達姆臨死之前用飛彈打以色列,而阿薩德現在跟以色列打飛彈戰那種情況。在那種情況下它可以用飛彈襲擊臺灣,但是在這種情況下它已經不能指望勝利了,而且這樣的戰爭只會促使臺灣索性一不作二不休地宣佈獨立。東亞可能發生的戰爭也無非就是這幾種。
雅各賓派 2017-11-12 21:18:22
雙邊談判一向都是有利於強者的,而國際協調只對弱者比較有利

呢樣真係好中

TPP對日本澳洲呢堆有利,對美國不利
威猛的巨龍 2017-11-12 22:16:08
出面已經打到拆天
但大多數連登仔個政治觸感仲停留左係08年, 甚至79年既美好願望之中
主流落後哂形勢既發展
香港好易再一次失去自決既機會
間條 2017-11-12 22:30:14
出面已經打到拆天
但大多數連登仔個政治觸感仲停留左係08年, 甚至79年既美好願望之中
主流落後哂形勢既發展
香港好易再一次失去自決既機會

笑撚死
講到呢d野係連登仔可以觸及 影響到咁
美國同中國打到拆天, 美國人咪一樣日日薯條漢堡on99咁
石田佐吉三成 2017-11-12 22:55:59
其實我地對大局掌握,終因資訊及政治認識所限,難以完全分析清楚。講時局就必須將政治、歷史、文化因素全部攤出黎分析

阿姨做到呢點值得欣賞
伊勢新九郎盛時 2017-11-12 23:06:14
其實我地對大局掌握,終因資訊及政治認識所限,難以完全分析清楚。講時局就必須將政治、歷史、文化因素全部攤出黎分析

阿姨做到呢點值得欣賞

你又憑咩覺得佢睇到既就係全局
朱仔成 2017-11-12 23:07:49
出面已經打到拆天
但大多數連登仔個政治觸感仲停留左係08年, 甚至79年既美好願望之中
主流落後哂形勢既發展
香港好易再一次失去自決既機會

笑撚死
講到呢d野係連登仔可以觸及 影響到咁
美國同中國打到拆天, 美國人咪一樣日日薯條漢堡on99咁


如果出面真係打到拆天, 反而香港人 真係有機會掘起

家陣最大問題係
美國, 中國, 日本, 俄羅斯 呢D大國......最多只係玩下 外交戰/經濟戰, 唔會真係全面開戰, 香港人真係無乜野 可以做到
雅各賓派 2017-11-12 23:12:47
出面已經打到拆天
但大多數連登仔個政治觸感仲停留左係08年, 甚至79年既美好願望之中
主流落後哂形勢既發展
香港好易再一次失去自決既機會

笑撚死
講到呢d野係連登仔可以觸及 影響到咁
美國同中國打到拆天, 美國人咪一樣日日薯條漢堡on99咁


如果出面真係打到拆天, 反而香港人 真係有機會掘起

家陣最大問題係
美國, 中國, 日本, 俄羅斯 呢D大國......最多只係玩下 外交戰/經濟戰, 唔會真係全面開戰, 香港人真係無乜野 可以做到

無啦 前面已經講左條界畫係日本到台灣到越南個度,香港屬於條界另一邊,惟有等下一次窗口期
威猛的巨龍 2017-11-12 23:29:51
出面已經打到拆天
但大多數連登仔個政治觸感仲停留左係08年, 甚至79年既美好願望之中
主流落後哂形勢既發展
香港好易再一次失去自決既機會

笑撚死
講到呢d野係連登仔可以觸及 影響到咁
美國同中國打到拆天, 美國人咪一樣日日薯條漢堡on99咁

但都要睇清形勢
唔係ON99咁死左都唔知咩事
自由之子 2017-11-12 23:32:36
出面已經打到拆天
但大多數連登仔個政治觸感仲停留左係08年, 甚至79年既美好願望之中
主流落後哂形勢既發展
香港好易再一次失去自決既機會

笑撚死
講到呢d野係連登仔可以觸及 影響到咁
美國同中國打到拆天, 美國人咪一樣日日薯條漢堡on99咁


如果出面真係打到拆天, 反而香港人 真係有機會掘起

家陣最大問題係
美國, 中國, 日本, 俄羅斯 呢D大國......最多只係玩下 外交戰/經濟戰, 唔會真係全面開戰, 香港人真係無乜野 可以做到

無啦 前面已經講左條界畫係日本到台灣到越南個度,香港屬於條界另一邊,惟有等下一次窗口期

學神棍話齋
等三十年後習包子駕崩先啦
用戶名稱123 2017-11-12 23:35:25
出面已經打到拆天
但大多數連登仔個政治觸感仲停留左係08年, 甚至79年既美好願望之中
主流落後哂形勢既發展
香港好易再一次失去自決既機會

笑撚死
講到呢d野係連登仔可以觸及 影響到咁
美國同中國打到拆天, 美國人咪一樣日日薯條漢堡on99咁


如果出面真係打到拆天, 反而香港人 真係有機會掘起

家陣最大問題係
美國, 中國, 日本, 俄羅斯 呢D大國......最多只係玩下 外交戰/經濟戰, 唔會真係全面開戰, 香港人真係無乜野 可以做到

無啦 前面已經講左條界畫係日本到台灣到越南個度,香港屬於條界另一邊,惟有等下一次窗口期

學神棍話齋
等三十年後習包子駕崩先啦

怕且都等唔到
吹水台自選台熱 門最 新手機台時事台政事台World體育台娛樂台動漫台Apps台遊戲台影視台講故台健康台感情台家庭台潮流台美容台上班台財經台房屋台飲食台旅遊台學術台校園台汽車台音樂台創意台硬件台電器台攝影台玩具台寵物台軟件台活動台電訊台直播台站務台黑 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