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撒母耳II》(9)
「祭司。好多謝你對我咁好。但係我實在唔明白點解你要咁對我。我真係無做過啲咩好事。就算我曾經做過啲咩造福人嘅事,嗰啲都係無心之舉,我實在受唔起咁多恩惠。
撒母耳聽後微笑問道:「你知唔知自己今日點解會嚟到呢度?」
「我本來只係奉我爸爸嘅命令去搵驢。搵咗三日,行咗好多地方都搵唔到。我僕人亞設提起你,話你係一個神人。所以我哋就諗住撞下彩。」掃羅認真地將事情始未數來。
「喺你眼中,件事的確係咁。但個真相係,你嚟到呢度係耶和華神嘅安排。早喺你嚟之前,佢已經話咗畀我知你會嚟到。如果唔係,我又點會可以為你提前準備祭肉呢?」撒母耳緩緩道來。掃羅語氣急促,咄咄逼人,但撒母耳卻以慢打快,控制著整個對話的節奏。
掃羅的樣子似乎是被撒母耳的話說服了。
「的確,我喺呢度嘅一舉一動都似乎喺神人嘅掌握之中。」他喃喃自語道。
然而,他對整件事仍然抱有懷疑,於是他問道:「祭司,恕我冒犯,我唔係好認識你嘅神。你可唔可以講多啲關於佢嘅事俾我知?」
那一個下午,掃羅問了撒母耳很多問題。撒母耳一一清楚解答他。於是,掃羅的樣子從一開始滿腹狐疑,漸漸變成了理解和信服。在對話中,撒母耳覺得掃羅的問題十分到位,於是在對話以後便更欣賞這個年輕人。
翌日清晨,撒母耳看見在房頂操練肌肉的掃羅,對他說:「行啦,係時候送你返去啦。」
掃羅聽見撒母耳的話,拍拍手上的塵埃便起來,和撒母耳一同出去。
他們一路走著,掃羅孜孜不倦地問了撒母耳對很多人生大小事的看法,撒母耳都耐心地一一解答。在傾談之中,撒母耳愈來愈感受到掃羅的熱情和對生命的認真。
快到城門時,撒母耳對掃羅道:「你叫僕人走先,自己留低。神有一啲說話要我講畀你一個人聽。」
掃羅聽見,照著撒母耳的話而行。看著亞設的身影漸漸遠去,撒母耳拿出放在他袋中的香油,倒在掃羅的頭上⋯⋯
----------------------------------------------------------------------
筆者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people/雷寂/61573858342296/
追故po:
https://lihkg.com/thread/3902189/page/1
(P牌冇得推po,每次出新po 同時都會update依個追故po)
致非基督徒讀者的話:
作為非信徒的你,相信早有耳聞大衛和歌利亞的故事。但讀到此書,卻可能會感到十分不解。看見「耶和華」、「上主」、「造物主」等字眼,可能你心中不免想起那些街頭宣教士;或者是那些音調不對的粵語詩歌、或是你中小學的「幼稚」、跟「女禍補天」、「嫦娥奔月」等同樣可笑的宗教教育。
我明白這些都可能會引起你自然的反感。然而,筆者並沒有打算在這本書中「講經」,跟你說「信耶穌,得永生」。然而,假如你只看大衛的行為,將他的信仰抽離,但就如同不理說話的態度,無視語氣和情境,單憑字面意思去理解一個人的說話一樣。
所以,我懇請你嘗試帶著開放的態度去觀察和理解書中各個角色的信念。雖然不少角色都相信上帝的存在,但他們與上帝的溝通和相處方式都迴異不同。當中有人心悅誠服,有人懷恨在心,有人不置可否⋯⋯但他們對上帝的態度卻沒有直接決定他們的下場。和人生一樣,有好人枉死,也有壞人笑到最後。這不是一個信上帝必勝,正義必勝的童話(至少在塵世間)。事實上,上帝從沒有寫過一個如此幼稚的故事。
敞開心扉聆聽他們作為信徒的內心對話並不等同你認同上帝存在,或是認同祂的美善;但至少,你的視野會變得更廣闊。起碼,你會知道信耶穌的人為甚麼有所為,有所不為⋯⋯你甚至可能會明白為甚麼有人雖說自己信耶穌,但卻能面不改容地做出大奸大邪,連無信仰的人也不會做出的惡事。
如果你願意一試,筆者相信此書不會令你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