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掃羅II》(1)
刺眼熾熱的陽光從窗戶照來,落在掃羅眼皮上,紅暈慢慢染污他眼前的黑綢幕。他本想無視它,但那染色戲愈演愈烈,愈發激昂。最後,掃羅實在無法視而不見。紅暈在那,猶如蠻衝直撞的蒸氣一般,侵佔掃羅眼下每個角落。終於,掃羅被迫醒來,渾然不覺精力充沛。他頭昏腦脹,眼睛猶如被磨掉皮一般刺痛著。
但掃羅知道自己不能再如此睡下去。不然,他今晚又要睡不著了。無可奈何之下,他唯有起床,收拾房中擺設的物件,仔細掃除每一顆塵埃,但其實他也不知道自己在幹甚麼。他好像在全神貫注地做某件事,但,同時間,卻像遊魂似的不知自己在做甚麼。
他拿起自己之前做的橡木長弓,拿著,看著,覺得它接上弦的位置有礙眼的凹痕。於是,他便拿起工具打磨。一直磨一直磨。磨了好久,好久,經歷多次「搞掂」、「咦,好似仲係唔係好平衡」後,他終於決定把它放下。
他一直忍著的尿急在這刻終於浮現。尿意正盛的他放下長弓,趕緊往茅廁跑。打開門,「鏰鏰!」他踢倒了酒杯,把酒灑滿一地。「頂!」尿急要緊,他管不得那麼多,先往茅廁跑去。回來之時,他才發現妻子在門前放好的酒菜。他拿起餐盤,發現裡面的飯菜早已涼透了。但他發現原來自己的腹部已經餓得咕咕作響,於是他把餐盤拿回房間。
而他也實在沒有興致慢慢品嘗食物。他只是大口大口地狼吞虎嚥著,涼掉的烤餅、又冷又靭的烤肉,唯一沒受甚麼影響的就是葡萄。但於他而言,其實這些食物都沒有甚麼味道。現在,他進食只因肚子餓,單純是為了食物湧進胃部的短暫快感。食物的味道?他實在沒甚麼所謂。
他食完,把餐盤疊成一堆,隨意放在房間的角落,那邊的餐盤已經堆積成山了。食飽,他到床邊坐著。坐著,他睏意愈來愈濃。他發呆,看著窗外的小鳥降落,抖動翅膀。過一會,來回跳了幾步,啄地數下,又來回跳了幾步,之後便飛走了。看著它,掃羅不自覺感到眼皮愈來愈沉重,慢慢,他又陷入了一片黑暗之中。
到他醒來時已是暮色沉沉。他看著窗外的紫霞,摸弄著自己的鬍子。幾星期沒有修剪的鬍子已變得雜亂無章,但他也不覺特別反感。「既來之,則安之」,他發著呆,不經不覺太陽又再溜走了,只剩下黑壓壓的夜幕。
他在這裡如此已過多少時日了?他也再數不清,大概,這一切都不再重要。睡覺、醒來,在他的世界不再是涇渭分明的兩個狀態。但這又有甚麼所謂呢?一切又有甚麼所謂呢?
******
----------------------------------------------------------------------
筆者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people/雷寂/61573858342296/
追故po:
https://lihkg.com/thread/3902189/page/1
(P牌冇得推po,每次出新po 同時都會update依個追故po)
致非基督徒讀者的話:
作為非信徒的你,相信早有耳聞大衛和歌利亞的故事。但讀到此書,卻可能會感到十分不解。看見「耶和華」、「上主」、「造物主」等字眼,可能你心中不免想起那些街頭宣教士;或者是那些音調不對的粵語詩歌、或是你中小學的「幼稚」、跟「女禍補天」、「嫦娥奔月」等同樣可笑的宗教教育。
我明白這些都可能會引起你自然的反感。然而,筆者並沒有打算在這本書中「講經」,跟你說「信耶穌,得永生」。然而,假如你只看大衛的行為,將他的信仰抽離,但就如同不理說話的態度,無視語氣和情境,單憑字面意思去理解一個人的說話一樣。
所以,我懇請你嘗試帶著開放的態度去觀察和理解書中各個角色的信念。雖然不少角色都相信上帝的存在,但他們與上帝的溝通和相處方式都迴異不同。當中有人心悅誠服,有人懷恨在心,有人不置可否⋯⋯但他們對上帝的態度卻沒有直接決定他們的下場。和人生一樣,有好人枉死,也有壞人笑到最後。這不是一個信上帝必勝,正義必勝的童話(至少在塵世間)。事實上,上帝從沒有寫過一個如此幼稚的故事。
敞開心扉聆聽他們作為信徒的內心對話並不等同你認同上帝存在,或是認同祂的美善;但至少,你的視野會變得更廣闊。起碼,你會知道信耶穌的人為甚麼有所為,有所不為⋯⋯你甚至可能會明白為甚麼有人雖說自己信耶穌,但卻能面不改容地做出大奸大邪,連無信仰的人也不會做出的惡事。
如果你願意一試,筆者相信此書不會令你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