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丫海難|總驗船督察指沒留意南丫四號缺水密門 相信驗新船時檢查過 每次核對所有資料不切實際

生煎包

45 回覆
6 Like 2 Dislike
生煎包 2025-05-19 19:42:18
https://www.instagram.com/p/DJ1TfNcP4O8/

2012 年造成 39 人死亡的南丫海難,死因庭周一(19 日)展開第十日研訊。曾在 2005 年及 2009 年為南丫四號驗船的海事處總驗船督察陸漢英供稱,他驗船時看過南丫四號的圖則,但只是翻查艙壁的厚度,「睇我需要嘅資料」,沒留意舵機房與油箱房之間的通道口是否有水密門,又指除非舊船經改裝,否則一般都不會再檢查船的結構,不同意當時有失誤。

陸重申,當時相信南丫四號新船檢驗時,同事已檢查過結構無問題,而他每日需檢驗 3 至 5 艘船,「我唔會去每一個位都懷疑同事會唔會做漏,我哋冇咁嘅時間,去逐個檢查新船檢查嗰陣嘅項目」,若每次驗船都要重新檢查圖則是「不切實際」。

陸另確認,當年海事處沒要求驗船時帶備圖則,同意制度「每一樣嘢都係少少不足」,但指自海難後海事處已作出改善,例如要求驗船督察帶同圖則檢驗、引入正式的培訓制度、並以書面指引取代口頭指示等。

總驗船督察:海難前舊船檢查沒規定帶圖則

研訊主任傳召海事處總驗船督察陸漢英作供,他修讀輪機工程文憑後,參加政府的學徒培訓計劃,曾在財利船廠任職,在理工學院(香港理工大學前身)完成機械工程高級文憑課程後,1993 年加入海事處任助理驗船督察,在本地船舶安全組負責驗船。陸供稱,他入職時接受約一個月培訓,跟隨資深同事驗船,學習驗船標準。

直至近兩年,海事處引入正式的入職培訓機制,由退休或資深驗船督察擔任培訓員,教導驗船標準,在培訓後進行評核,新入職的驗船督察通過評核後才可以獨立工作,培訓時間一般為一至兩個月。

陸又供稱,現時新船檢驗會安排較資深的同事進行,但在他入職時則沒有相關安排。他又提到,檢驗新船時,會由船體組、機械組、電機組,分開檢驗新船的相關部分;舊船的一年檢、兩年檢、四年檢則沒有分科檢查,他在機械組亦會檢查船體。而新船檢驗必定會帶同圖則,核對船內部是否依足圖則的結構,舊船檢查則沒規定要帶同圖則。不過在 2012 年南丫海難後,海事處開始要求驗船督察都要帶同圖則驗船。

總驗船督察:艙壁有通道口不常見
「可能有少少疑問」


研訊主任關注,若驗船時發現艙壁有一個通道口,他會否覺得異常?陸表示,若船隻已建成多年,他只會關注船的實況,信納首次驗船時同事已檢查過船的結構,「雖然可能有少少疑問」,但若船看來不似近期改動過,他不會懷疑通道口是否要有水密門。

陸漢英在 2005 年及 2009 年,曾為南丫四號進行四年檢,檢查項目包括艙壁厚度。陸接受家屬代表大律師譚俊傑提問時補充,2005 年進行四年檢時,應看過船東或船廠提供的南丫四號船旁板外展圖(shell expansion)、分部和艙壁圖(sections and bulkheads)、基本結構和甲板圖(profile and deck),以核對船旁板、艙壁和甲板在圖則上標示的厚度。

陸另確認,若船艙有一個通道口,並不常見,但在檢查船齡達 10 年的船隻時,若不見船上有任何改裝的痕跡,他不會懷疑通道口是否要有水密門。譚俊傑質疑,有關做法很依賴檢驗新船的同事沒有出錯。陸回應指,「只可以咁講,嗰時係相信個制度係做得到呢樣嘢囉」。他強調,現時海事處的做法已經改變,自己亦相信同事「盡咗力去檢查每一度都合格,我唔會去每一個位都懷疑同事會唔會做漏,我哋冇咁嘅時間,去逐個檢查新船檢查嗰陣嘅項目」。

總驗船督察:翻看圖則只核對艙壁厚度

陸在庭上確認,南丫四號的船旁板外展圖、分部和艙壁圖、基本結構和甲板圖,均顯示舵機房和油箱房之間有一度水密艙壁。但他重申,當年驗船翻看圖則時,只會查找艙壁的厚度,「我睇返我需要嘅資料咁就足夠,唔會好似審批圖紙咁,成張圖睇晒啲資料」。

譚俊傑指出,驗船的檢驗項目包括船艙內部結構。陸同意,但補充指海事處當時亦沒要求驗船督察帶同圖則檢查,以核對船的現況與圖則是否吻合,並反問「如果唔係實況,係咪要求我哋驗船督察,每一年都要攞返個圖則去對返每一項資料呢?」譚指出,陸在 2005 年翻看圖則時,沒有發現艙壁標示為水密艙壁是失誤,陸不同意。

總驗船督察:每次驗船都核對圖則不切實際

至於 2009 年的檢驗,陸供稱當時應有帶同圖則,進入南丫四號甲板下的船艙,見過舵機房和油箱房之間的通道口,但不記得當時有否特別留意;陸亦沒有留意圖則將該通道口標示為水密艙壁,重申翻看圖則旨在核對艙壁厚度,「我會揸嗰張圖睇我需要嘅資料,攞圖要睇晒所有資料係不切實際囉,只可以講係」。

陸又確認,當時他每天需要驗 3 至 5 艘船,視乎船的規模及驗船範圍,所需時間不同。他不同意 2009 年翻查圖則時,沒有發現有水密艙壁屬失誤。

總驗船督察:「每一樣嘢都係少少不足」稱制度已改善

代表港燈的律師沈信安指出,2013 年獨立調查委員會的專家證人 Neville Anthony Armstrong 認為,90 年代南丫四號建船時,海事處依賴《小輪及輪驗船指示(1989 年)》(俗稱「藍書」)制定建船及驗船指引,而藍書並非正式法例規管相關標準。陸回應稱,他不清楚藍書是否根據法例而定,但海事處當時是依據藍書驗船,他亦同意當時的驗船制度有許多不足之處,「每個制度都有進步空間」,因此意外後海事處已盡量改善制度。

沈續引述專家意見,認為海事處依賴口頭傳遞驗船指引、審批圖則與驗船的人不同,導致溝通割裂(disconnect),「間接直接導致出現種種錯誤、制度瑕疪,令南丫四號出現建造錯誤,導致 2012 年海難」。陸表示「只係認同每一樣嘢都係少少不足,導致船主揸船時唔知咩原因引致海難發生」,重申現時制度「好多嘢都進步咗」,例如驗船時須帶備圖則,核實結構與圖則一致,亦會以書面指引釐清驗船準則,而非單純口頭對答。

CCDI-1075-1113/2012(MC)
七十後上連登 2025-05-19 19:42:41
龜頭含大 2025-05-19 20:42:05
叉燒瀨粉加雞翼 2025-05-19 20:46:19
米爆拉 2025-05-19 20:47:32
都幾好嘢, 仲咁大聲大條道理
諗唔到出來 2025-05-19 21:17:24
做過工程就明.呢D係文化有D野根本做唔到
生煎包 2025-05-19 22:32:55
10號 2025-05-19 22:38:55
同每年跳point一樣不切實際?
Holosun 2025-05-19 22:47:11
其實中香都唔個有幾多呢啲濕鳩嘢收收埋埋。唔出事就無事,一出事就大鑊。

最撚正係爆鑊之後問起責上黎,個個都關我撚事。受靶嘅係最底層嘅人,做決策果啲唔洗上身繼續馬照跑女照屌。

迷你倉大火,鉛水,呢次海難。鑊鑊都係咁。
BernardWoolley 2025-05-19 22:49:49
97前就係咁,稱之為「行之有效」
杜凱穎 2025-05-19 23:07:54
又咁講,冇可能每次驗都check足100%,跟圖/唔做非法改裝嘅責任應該落喺船主嗰d身上
米爆拉 2025-05-19 23:09:40
咁樣講其實好啱聽
不過"每次核對所有資料不切實際"就銀耳咗D
米爆拉 2025-05-19 23:10:21
"每次核對所有資料不切實際"好銀耳

會唔會講得有技巧D會好D??
死差佬仆街冚家剷 2025-05-19 23:11:13
呢個偷工減料,果個又偷啲,另一個又偷啲,結果會變成點大家好易就諗到
E001系四季島 2025-05-19 23:16:34
英國佬留三成buffer都唔掂
杜凱穎 2025-05-19 23:17:07
佢都係講事實,每次核對所有資料真係不切實際,唔通每次驗都要check粒螺絲大細,驗埋係咩物料,對埋送貨單咩,仲未計有d inaccessible嘅位
北方的山有北角 2025-05-19 23:17:57
即係打官腔好d?
恆屍 2025-05-19 23:18:31
問題就係由不同人經手
條條仆街都諗住其他人唔會hea做

香港唔少新私樓講質素仆街過公屋
米爆拉 2025-05-19 23:18:56
死者家屬聽到會係咩心情?
杜凱穎 2025-05-19 23:20:48
佢冇責任take care其他人嘅心情喎
一個人二張櫈 2025-05-19 23:23:28
依樣唔駛驗
果樣唔會驗到咁足
下一樣慣例係咁易睇一睇圖則
收工happy hour

咁叫咩驗船,驗黎唔係就係為左保證安全咩

無事咪無事
有事就要負責任架啦屌
牛乳熊貓 2025-05-19 23:41:52
成十皮一個月嘅管理級竟然可以係庭上推卸責任 原來驗船係唔使跟足程序同指引 仲理直氣壯話不切實際冇咁嘅時間 姐係話比全世界知驗船都係做下樣
大哥理財沒有書 2025-05-19 23:46:29
地獄紅寶書 2025-05-19 23:47:21
大哥理財沒有書 2025-05-19 23:47:46
吹水台自選台熱 門最 新手機台時事台政事台World體育台娛樂台動漫台Apps台遊戲台影視台講故台健康台感情台家庭台潮流台美容台上班台財經台房屋台飲食台旅遊台學術台校園台汽車台音樂台創意台硬件台電器台攝影台玩具台寵物台軟件台活動台電訊台直播台站務台黑 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