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9日
首位來自美國嘅羅馬天主教教宗誕生,取名號「良十四世」(Leo XIV),唔少讀者或者好奇,點解天主教內一直將歷任Leo教宗譯做「良」(例如其後封聖嘅聖良一世、良十三世),而非讀音近似嘅「里奧」呢?
澳門聖若瑟大學宗教研究及哲學學院院長Cyril Law向《明報》解釋,因為早期天主教中文翻譯,大部分喺澳門度進行,並將葡文發音音譯(transliterating),而唔係取自拉丁文。
佢舉出幾個葡文中文對照例子,例如良(Leão)、本篤(Bento)、伯多祿(Pedro)、保祿(Paulo)、白冷(Belém)。
https://news.mingpao.com/ins/%e6%b8%af%e8%81%9e/article/20250509/s00001/1746755009440
==
不過竊以為:我覺得根據天主教香港教區(香港開埠之前都係屬於澳門教區)定嘅歷任教宗名號,有唔少都用中文舊式音+意譯,啲用字好多都係啲有正面意思嘅字,例如良(Leo)、伯多祿(Peter)、保祿(Paul)、若望(John)、本篤(Benedict)、思齊(Sergius)、思道(Sixtus)、思維(Sylvester)、庇護(Pius)、德範(Stephanus)、嘉禮(Callixtus)、克勉(Clement)、博義(Boniface)、儒略(Julius)、恩仁(Eugene)、才祿(Marcellus)等等
所以除咗葡文音譯以外,意譯應該都係確定翻譯方向之一。例如非常遠古嘅2世紀,第11任教宗 Pope Anicetus 係翻譯做啟德,啟、德本身在中文入面有正面意思之餘,兩個字加埋直頭有埋香港本土色彩

https://zh.wikipedia.org/zh-hk/教宗啟德
https://en.wikipedia.org/wiki/Pope_Anicet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