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 歷史 / 政治/ 冒險/ 史詩] 《大衛傳》(23)

雷寂

1 回覆
0 Like 0 Dislike
雷寂 2025-04-16 21:10:23

《第五章.耶西I》(1)


耶西以以利押為首的兒子們自小驕橫跋扈,於他們而言,僕人豬狗不如,是活在他們這些主人恩典下的低等生物。

「如果唔係我老竇畀嘢你哋食,畀嘢你哋做,你哋一早就橫屍街頭啦!」以利押趾高氣揚,目中無人。「只要我同我老竇講聲,你哋班狗雜種都要死。聽唔聽到啊?呢個就係我呢個主人同你哋呢班狗嘅分別。」

面對這驕縱囂張的小子,僕人們實在不懂回應。這種極其討厭的傲氣,如此下去,必會叫他長成一個敗壞家業的「二世祖」。然而,真正的主人耶西卻被一堆數字日夜困擾。為了對於處理莊園的困難,他日夜勞心勞力,但仍是毫無頭緒。因而,他對於僕人明說暗示,有關以利押行為不檢的提醒置諸不理。耶西若非覺得他們借故投訴,便是真的不明他們意思。所以,僕人的進言最後總是不了了之。
因耶西不知道、不理會兒子的惡劣行徑,令他們得以變成可怕的執絝子弟。服待耶西父輩以至耶西自己的僕人對此尤其感到失望和不解,也暗自擔心著耶西家的沒落。

對著僕人,耶西滔滔不絕的題目只有一個:如何提升農作物產量和牲畜的售價。他常常滔滔不絕地解釋現在經營莊園的困難:由於原料不斷加價、買家又只會不斷壓榨,所以大家必須同心協力,共渡時艱。
然而,僕人常擺出一副似懂非懂的樣子,這使耶西煩燥至極。他們口中唸唸有詞,耶西總能聽見他們在提議著當下有更重要的問題亦處理:教育兒子、處理僕人間的矛盾等等⋯⋯
「根本上無問題,成日喺度小事化大。」耶西常常暗忖。當然,耶西知道這些問題,但他覺得這些問題並沒有那麼嚴重。這些僕人常不分先後。他們根本不明白自己所面對的壓力,也不明白他所要考慮的事物。

不過他們既不是耶西,固然不知道他面對的壓力。每逢耶西想到自己可能會敗壞家業,那種壓力總會壓得他喘不過氣來。

其實,他覺得只要僕人能夠同心協力增加產量,莊園面對的困難就自然能化解。之後,他也自然會樂意聽取僕人的進言,解決那些小問題。然而,心底裡,他卻有點悲觀,自覺莊園的敗落似乎是必然。但一轉念,他又生起氣來,他恨僕人們不但不打算幫忙,只顧添亂,還要擺出一副指教他做事的樣子。
在他印象中,這些老僕輔助他父親之時並非如此。然而對耶西,他們只懂挑剔,毫無建樹。

耶西感覺自己正在江河中逆流而上,拼命游著,掙扎著。然而,滔滔江水是他的敵人;浮木也是他的敵人,只會撞擊他、阻礙他;江邊的石塊也故意變得滑溜,讓他不能借力;就連岸上的小動物,也只會在旁嘲弄他。

主僕之間似乎活在各自的世間裡。而這兩個世界並不相連。

但耶西最年幼的孩子卻不像他哥哥們。他對每個僕人都甚恭敬,如對自己老師般。即使看見僕人犯錯,身為少主的他都不會恃勢淩人,出言責備。反之,他總會將責任歸在自己身上,例如說因僕人要照顧自己,才致他們分心出錯,因而向他們道歉。看見這乖巧謙遜的孩子,僕人都不禁暗自議論。在他們中間流行著一種說法:耶西雖然糊塗,放任幾個孩子變得不知所謂,但他祖先的神,偉大的造物主卻認為耶西家命不該絕,故賜下這個乖孩子大大祝福耶西一家。他們覺得這孩子的氣度胸襟都遠超其他兒子,雖然身為幼子,在希伯來社會地位卑微,但他們看見這孩子的氣度不免有種感覺,認為耶西家的復興終靠這幼子。

這個在耶西家中年紀最輕的孩子十分討喜,無論是乳母、還是家中僕人,不論老幼,對這個聰明乖巧,相貌端好的孩子都寵愛有加。但這卻使他哥哥們極為不快⋯⋯

******

----------------------------------------------------------------------
筆者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people/雷寂/61573858342296/

追故po:
https://lihkg.com/thread/3902189/page/1
(P牌冇得推po,每次出新po 同時都會update依個追故po)

致非基督徒讀者的話:

作為非信徒的你,相信早有耳聞大衛和歌利亞的故事。但讀到此書,卻可能會感到十分不解。看見「耶和華」、「上主」、「造物主」等字眼,可能你心中不免想起那些街頭宣教士;或者是那些音調不對的粵語詩歌、或是你中小學的「幼稚」、跟「女禍補天」、「嫦娥奔月」等同樣可笑的宗教教育。

我明白這些都可能會引起你自然的反感。然而,筆者並沒有打算在這本書中「講經」,跟你說「信耶穌,得永生」。然而,假如你只看大衛的行為,將他的信仰抽離,但就如同不理說話的態度,無視語氣和情境,單憑字面意思去理解一個人的說話一樣。

所以,我懇請你嘗試帶著開放的態度去觀察和理解書中各個角色的信念。雖然不少角色都相信上帝的存在,但他們與上帝的溝通和相處方式都迴異不同。當中有人心悅誠服,有人懷恨在心,有人不置可否⋯⋯但他們對上帝的態度卻沒有直接決定他們的下場。和人生一樣,有好人枉死,也有壞人笑到最後。這不是一個信上帝必勝,正義必勝的童話(至少在塵世間)。事實上,上帝從沒有寫過一個如此幼稚的故事。

敞開心扉聆聽他們作為信徒的內心對話並不等同你認同上帝存在,或是認同祂的美善;但至少,你的視野會變得更廣闊。起碼,你會知道信耶穌的人為甚麼有所為,有所不為⋯⋯你甚至可能會明白為甚麼有人雖說自己信耶穌,但卻能面不改容地做出大奸大邪,連無信仰的人也不會做出的惡事。

如果你願意一試,筆者相信此書不會令你失望。
吹水台自選台熱 門最 新手機台時事台政事台World體育台娛樂台動漫台Apps台遊戲台影視台講故台健康台感情台家庭台潮流台美容台上班台財經台房屋台飲食台旅遊台學術台校園台汽車台音樂台創意台硬件台電器台攝影台玩具台寵物台軟件台活動台電訊台直播台站務台黑 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