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 歷史 / 政治/ 冒險/ 史詩] 《大衛傳》(22)

雷寂

1 回覆
0 Like 0 Dislike
雷寂 2025-04-14 22:23:10

《第四章.撒母耳I》 (6)


「耶和華,我按祢嘅意思講咗祢要我講嘅說話。雖然佢哋一意孤行、心硬而頑梗,但我都求祢唔好因為咁離棄呢班祢所愛嘅子民。」撒母耳再次閉上眼睛禱告。
「我聽到你嘅禱告。孩子,你只需要聽佢哋說話,幫佢哋立王就可以喇。我必不離棄佢哋。將來我必要喺佢哋身上成就我對人類嘅救贖。」耶和華的聲音溫柔而堅定,給了撒母耳無比的勇氣和安慰。

「好,就按你哋嘅意思做。你哋可以返去喇。」撒母耳對群眾說道。說罷便轉身離去。在離去途中,他看見一個熟悉的面孔對著他詭異地微笑。

「祭司,仲記得我嘛。我係以東人多益啊。」那人說罷,又咧起嘴角而笑。「曾經我都好想事奉你嘅神㗎,我真係想㗎。不過睇嚟你個神唔想我事奉佢,咁就算啦。不過唔緊要啦,只要你嘅神開心就好。佢都為以色列民操心咗咁多年,係時候抖抖喇。」

對於此人的冷嘲熱諷,撒母耳不以為然。可能這人以為今日一切都是自己謀算的成果,卻不知這一切其實是耶和華的計劃。「你自己小心啦。悔改歸正,唔好招致更大嘅惡果。」撒母耳回道。

「邊個要小心,去到呢一刻都仲好難講。」多益又咧嘴笑道。

撒母耳沒有理會他。對撒母耳而言,生死,自他受耶和華呼召一刻就不再重要。雖然他每天仍為自己的生命感恩,但地上一切權力、財富、地位、甚至是他的家庭,一切在他眼中都猶如糞土。他只渴望能早日去到耶和華的國度,讓他可以親眼看見,敬拜這一位神。

他沒再理會多益,也沒有理會群眾,昂然闊步離開拉瑪廣場。

「放佢走?今日唔殺佢就無⋯⋯」
「邊個郁手?」
「佢走喇。至少錔住佢先啦。」

撒母耳聽見他們在竊竊私語,但他毫不畏懼。因為,他相信一切皆在耶和華的計劃中。即使是死亡,也不過是耶和華要早點接他回家吧。

最後,他平安地離開了拉瑪廣場,回到了自己的住處。

----------------------------------------------------------------------
筆者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people/雷寂/61573858342296/

追故po:
https://lihkg.com/thread/3902189/page/1
(P牌冇得推po,每次出新po 同時都會update依個追故po)

致非基督徒讀者的話:

作為非信徒的你,相信早有耳聞大衛和歌利亞的故事。但讀到此書,卻可能會感到十分不解。看見「耶和華」、「上主」、「造物主」等字眼,可能你心中不免想起那些街頭宣教士;或者是那些音調不對的粵語詩歌、或是你中小學的「幼稚」、跟「女禍補天」、「嫦娥奔月」等同樣可笑的宗教教育。

我明白這些都可能會引起你自然的反感。然而,筆者並沒有打算在這本書中「講經」,跟你說「信耶穌,得永生」。然而,假如你只看大衛的行為,將他的信仰抽離,但就如同不理說話的態度,無視語氣和情境,單憑字面意思去理解一個人的說話一樣。

所以,我懇請你嘗試帶著開放的態度去觀察和理解書中各個角色的信念。雖然不少角色都相信上帝的存在,但他們與上帝的溝通和相處方式都迴異不同。當中有人心悅誠服,有人懷恨在心,有人不置可否⋯⋯但他們對上帝的態度卻沒有直接決定他們的下場。和人生一樣,有好人枉死,也有壞人笑到最後。這不是一個信上帝必勝,正義必勝的童話(至少在塵世間)。事實上,上帝從沒有寫過一個如此幼稚的故事。

敞開心扉聆聽他們作為信徒的內心對話並不等同你認同上帝存在,或是認同祂的美善;但至少,你的視野會變得更廣闊。起碼,你會知道信耶穌的人為甚麼有所為,有所不為⋯⋯你甚至可能會明白為甚麼有人雖說自己信耶穌,但卻能面不改容地做出大奸大邪,連無信仰的人也不會做出的惡事。

如果你願意一試,筆者相信此書不會令你失望。
吹水台自選台熱 門最 新手機台時事台政事台World體育台娛樂台動漫台Apps台遊戲台影視台講故台健康台感情台家庭台潮流台美容台上班台財經台房屋台飲食台旅遊台學術台校園台汽車台音樂台創意台硬件台電器台攝影台玩具台寵物台軟件台活動台電訊台直播台站務台黑 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