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看這些數字 你如果反對川普是因為你有另外一個方式去處理,你不同意他的方式,完全可以呀

香港獨立五訴實現

20 回覆
9 Like 23 Dislike
香港獨立五訴實現 2025-04-05 15:32:48
Raymond Wang:
that’s why I said there are 2 elements. Cost cutting is one, making new revenue is another. Cost cutting is the part I made a point to mention because you seems to conveniently neglected.

Lap Cheng:
我則不認為這兩者是分隔的,如果你無法增加聯邦的收入,那聯邦還是要舉債以及增加利息支出不是嗎?債息也是一種支出。
香港獨立五訴實現 2025-04-06 10:59:23
香港獨立五訴實現 2025-04-10 21:43:12
香港獨立五訴實現 2025-04-16 16:34:23
香港獨立五訴實現 2025-04-22 01:25:45
邪惡熨斗 2025-04-22 01:31:09
好簡單

1.作各種理由唔還 例如武肺損失 日本唔保護美國 歐盟想美國死之類

2.強迫其他國家以極低利息甚至無利息買新一輪美國國債
香港獨立五訴實現 2025-04-22 12:43:14
香港獨立五訴實現 2025-04-28 03:16:38
整代人消失 2025-04-28 04:40:17
師兄忽然高質

但香港人會被傳媒影響多, 定係樓主影響多?

你估政府買既keywords 同廣告係流既咩....
Flinty 2025-04-28 11:25:46
拜登政府時期,雖然 高債務,但比既利息 仲低於90年代。

Trump一上台,增加咁高關稅,通貨膨脹 同 。失業率直刻上升,有機會引發recession。到時fed 減息 印錢 救經濟,咪又係 產生更多債務

其二,你咁高關稅,進口貴左,消費力會變差,對進口需求減少,到最後 收既稅 又可能變少高關稅 唔一定令 稅收會增加,但一定會損害經濟。

連燈笑trump 都係因為條友 根本就冇後備策略,乜都係做左先 見步行步 就算 次次見唔work,就180度轉馱。

最撚好笑既係:加關稅 都唔緊要,反正佢競選期間 就知。但本身決定只會增加10%,後尾 就直接 推出 令人莫名其妙既formula 去收關稅,直情反映 佢對經濟學既無知。

最撚恐怖既係:財政部長話會暫停 友好國家既 高關稅政策,係計劃之內,但貿易部長更早前又話 Trump一定唔會 停止關稅政策。咁邊個先係真?

你話一定會繼續關稅政策,沒問題,因為沒哂不確定性,咁啲企業咪一係搬返去美國/友好國家。但一時彈一時縮,咁企業 要搬 定唔搬好?



利申:以前支持Trump,但依次完全 曝露哂佢既無知 同 內部團隊缺陷
Flinty 2025-04-28 11:36:36
跟住 之前CNBC定唔知CNN問財政部長:你地知唔知你地關稅政策 導致左 依次股災。條友直情沒正面答過,擺明唔知

佢地對於 接落黎既經濟衝擊,係一啲準備都冇。
唔會補貼消費者

黎緊 既減稅政策 同2018/2019 個轉更加冇得比,之前係35%減到21%。黎緊只係21%減到 15%
依6% 對 企業進行大規模stock buyback 冇誘因
香港獨立五訴實現 2025-04-28 13:04:14
美國財長:華爾街這些年賺得夠多了,現在該輪到普羅大眾了。 呢個訪問讓你了解多一些川普政府為何要調整關稅
https://lihkg.com/thread/3909911/page/1

https://www.facebook.com/patrick.yeh.165/posts/pfbid02H8beowKkVfSeovTeVbwcPzWXTMmTHM7JctzPSe2rNbtkLtU1R2wT2vgQ6NvbAsKrl

撰文:Patrick Yeh

呢個訪問讓你了解多一些川普政府為何要調整關稅!

++

美國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接受塔克·卡爾森採訪的視頻剛剛在網上火了。

而他談的不只是特朗普的關稅。

他揭開了一個多年被忽視的真相:美國工薪階層到底經歷了什麼。

以下是你可能錯過的關於特朗普 6000 億美元關稅計劃的全部內容:

“多年來,美國中產階級被一點點掏空。”

貝森特說,這不是誇張或者政治表態,而是有真實數據作支撐。

2004 年來自中國的衝擊打擊了美國製造業,直到今天,工人羣體都還沒緩過來……

如今的數據證實了很多美國人這些年來的直觀感受。

在精英階層越來越富有的同時,美國廣大中產家庭經歷了:
• 平均壽命下降
• 地方經濟崩潰
• 父母對孩子未來失去信心

財政部對此的回應,是一個 6000 億美元的重新佈局計劃……

特朗普提出的關稅計劃,每年可以帶來 3000 億到 6000 億美元的收入——主要來自外國生產商。

麻省理工學院的數據也支持這一點:此前對中國徵收 20% 的關稅,僅使美國物價上漲了 0.7%。

如果按 10% 關稅來測算,影響大致如下:

• 外國生產商自己承擔約 4% 的成本
• 外幣匯率變化吸收約 4%
• 美國消費者則承擔約 2% 的一次性漲價

這些關稅收入可以用於抵扣國內稅收。

但這個計劃的目的,並不只是籌錢……

真正的目標,是讓製造業回到美國。

“把工廠搬回美國”,纔是特朗普想傳達的核心意思。

一開始,關稅收入會非常可觀,但隨着工廠逐步迴流,會出現兩個變化:

1. 關稅收入會逐步減少
2. 新增的工作機會和商業活動會帶動國內稅收上漲

這樣,貿易逆差會縮小,製造業重啓,美國工人的工資將真正提高。

這背後代表着經濟重心的轉變:

“華爾街這些年賺得夠多了,現在該輪到普通老百姓了。”

這句話道出了整個關稅政策背後的核心理念。

貝森特回憶說,2023 年他親眼看到這樣一個現實:

跑去歐洲旅遊的美國人數量創下紀錄。

與此同時,食品救助站的排隊人潮創下歷史新高——不僅有無家可歸者,還有很多正常工作的家庭。

貝森特感嘆說:“這不是我們理想中的美國。”

而解決問題並不是靠發福利:

貝森特反對民主黨那種補償失敗者的做法。

他說:“我不覺得底層 50% 的美國人是失敗者。問題是整個體系沒能照顧到他們。”

他的設想是,通過有策略的關稅,把這個失靈的經濟體系重新調整:

“經濟安全,就是國家安全。”

雖然計劃推行過程中可能不會一帆風順(貝森特將其比作當年里根政府推出的一些初期不被看好的政策)……

但他相信,只要堅持,美國的經濟格局將在 4 年內發生真正的變化……

如果你關注數字貨幣領域,那你更應該留意這些動向。

關稅、產業迴流、國家安全。

這種向“經濟自主”靠攏的趨勢,是全球範圍內更大變化的一部分——傳統中心化體制在崩塌,而去中心化的新模式正在興起。

數字貨幣並不是獨立存在的現象……它正是這種轉變的產物。

(Credit: 柴郡🔔|Crypto+AI Plus)

香港獨立五訴實現 2025-04-28 13:10:03
川普做的事e.g.關稅 有利美國99%人口,又更多稅收 並解決世界窮人的困境,又拯救全球政經 不用理巨嬰、華爾街、科網業
https://lihkg.com/thread/3910262/page/1

……

商品價格會上升,但是這些錢還是美國人自己賺的,到頭來商品價格上升也代表勞工收入上升,他們反而會負擔得起。把通漲一概而論,而不講通漲的結構,以及錢到底是誰賺的,是很容易出現盲點。別忘了勞動力也是商品,也是通漲的一部份,但勞動力價格上升對勞工來說是好事不是壞事。

這對於香港人臺灣人來說為何特別難想像?因為我們城市化程度極高,住在海港,無法自給自足,香港需要糧食與能源,臺灣需要能源,因此關稅對我們的經濟有很大的影響。但美國自身就有廣大的農田,礦場,製造業也是從美國開始的,因此他們的農工業基礎本來就存在,只是從七十年代布列森林體系崩壞,卡特總統開始,全球化市場的政策,導致美元可以大量輸入價廉物美的亞洲產品,使工業盈利能力下降去到賠本。但這不等於他沒有條件去回復。

便宜的亞洲產品,的確能令大家消費得開心一點,但是「消費」的前題是甚麼?收入。沒有收入,價廉物美你也是買不起的,收入豐足的話,又何妨買貴一點呢?很多人只談消費問題,不談就業與收入問題,那就基本等於沒談,物價貴不貴是看你有多少錢收入的。

不妨再強調一次,就業足夠,收入足夠,比消費便宜重要。

美國是一個可以完全不跟外界貿易,也能夠自給自足的國家。就像德川幕府鎖國時期,也一樣可以完全不跟外國貿易,也能夠自給自足的日本一樣。這你就可以理解,為何這麼多人支持川普,都民主選舉選到壓倒性勝利了,還有甚麼好懷疑的?對於只能當工人,只能當農民的美國人來說,政府不斷舉債然後製造業全部都進口,油電糧租四漲,然後讓科網賺全世界錢的政策,意義何在?對美國人而言,如果國際貿易無法製造就業,那不如減少開放,至少大家有工作可做。

對於一個美國只能當勞動力的勞工來說,他失業了,他有甚麼選擇嗎?你生於第三世界國家例如越南,你可以當外勞去臺灣務農當工人養全家;你生於菲律賓,你可以當菲傭;你生於臺灣,你可以去澳洲摘草莓養全家。

但你生於美國底層,你要去哪裡當工人,能付得起美國家人賬單的收入?你的父母,你的妻子,你的兒女,他們要怎樣辦?就算科技企業非常賺錢,難道這些人又可以從這些企業找到工作嗎?如果不能,你要找甚麼工作呢?你可以想像為何「第一滴血」的藍波那麼受歡迎,他就是典型這種在美國本土找不到像樣工作的人。

一群等著養家,沒有選擇的底層勞工們,他們要支持個甚麼政策,不是很顯而易見嗎?




Cheng Lap:
錢要怎樣流到窮人手上?答案是讓窮人有一份工作。這需要經濟與市場上的配合,不是靠政府訂個最低工資,或者是不斷開公職就可以達成的。你沒法讓他們就業,你給多少錢都是沒有用的。


Cheng Lap:
經濟是為了那些每天營營役役,把所有收入交租收飯養家的人存在的,我們這些稍為有寬裕的人反而是寄生在他們的努力上的。不斷舉債就是為了讓不工作不賺錢的人維持奢侈消費習慣,經濟是會出現畸型,而最終會出現大問題。

……
劉表 2025-04-28 14:09:46
左膠:好易加富人稅就得,學加拿大歐洲,一齊躺平
劉表 2025-04-28 14:11:20
股市who fucking care,只係一班有錢人抄黎抄去,完全無參考價值
森麻實道 2025-04-28 14:15:14
債係多咗
不過股市/GDP一樣都升咗好多
所謂升100%其實冇數字上咁誇長
賽馬會馬賽 2025-04-28 14:24:27
同五毛講「你咁叻你有咩方法管治中國」一樣

批評侵既,唔係批評佢既目標,一直都係講手法

支援烏抗俄,嫌貴,你行撚開叫歐洲課金係一件事,
完全接受俄國大外宣,話戰爭係烏克蘭責任完全係另一回事。

要針對中共,加關稅,係一件事。
對全人類先加後減又係另一件事。

等於黑社會同敵對堂口開拖前,先打自己馬仔
根本ON9

當然,再ON9都無你日日PO條垃圾咁ON9
香港獨立五訴實現 2025-05-03 22:49:26
中國自己內部就鴿派鷹派鬥的不可開交,美國則是民主共和兩黨用外交當內政在鬥,結果台灣一群人在那邊當聽床師,整天幻想人家有共濟會還是羅斯柴爾德家族的陰謀。

地緣政治、戰略真的應該要當成大一通識課程,每個人都要去上,只要人類還沒發明任意門,很多基本道理就在那,稍微延伸一下就能明白的道理。

整天在那宮鬥劇本翻來翻去幹嘛。

https://www.facebook.com/eoiss.blog/posts/pfbid02kanJJ8Y1s94d8wuE9BRyLMtX3cULGnzFts2UrqtEXzVKUbZzJyhm9aem1dDvhdB6l




王立第二戰研所:
你討厭川普,覺得他在亂搞,我沒意見,因為就傳統國關外交模型,這何止是亂搞兩字可以形容。

那麼,請你依照現狀的模型,提一個可以停戰的辦法,俄國還會很開心的撤軍,順便雙手奉上克里米亞,如何?

經濟施壓,要怎麼施?美國對俄國提關稅500%?還是俄中朝伊四個新軸心國全封,歐美日諸國聯手打造新的ABCD包圍網?

別逗了,川普光喊個貿易戰,你看台灣多少股票虧的專家學者在那邊痛心疾首「國際秩序」被破壞。你以為我在開玩笑?不不不,我就有做這私人調查,其他帳號認識的,凡是有在川普這波亂搞中虧錢的,管你是不是學者,都沒一句好話。

沒投資,也沒虧錢的,正反皆有,沒那麼極端。

全球化貿易到今天,你也知道中國賺最大,自己贏兩次的雙贏不知道幾次,然後現在來個新招數虧錢了,就痛斥這方法不對。啊不然哪套辦法可以讓中國無法繼續不公平市場競爭,同時經濟復甦,又可以讓你的投資不停翻倍?

再說一次,不然你提個辦法,依照主流模型,川普真的是在亂搞,我完全承認。所以罵完邪惡的川普之後,你有沒有讓普京撤軍並讓烏克蘭領土完整的章程?

王立第二戰研所:
講難聽點,今天如果是賀錦麗上,你覺得狀況會如何?想像一下看看,我們來聽聽「挺賀錦麗總統派」的歷史如果系列。

說實在的,如果是拜登繼續選連任,或是換一個民主黨人選,今天狀況「不會與川普上來差太多」。那是因為川普上了,歷史沒有如果,所以你打死不相信民主黨會跟共和黨在許多議題上同調。

差別就是急事緩辦與緩事急辦的差異,沒有不辦的可能。

這場對中國等新軸心的衝突,只會有硬的跟軟的,熱戰或冷戰,花幾年結束的可能。沒有日子照過,股票繼續漲,投資穩穩賺,大家發大財這種事。

硬要說,就是台灣這種附庸國家,會有很多被牽連進去。可能是被併吞後犧牲,也可能是戰火中犧牲,更可能是國格被犧牲,差別是怎麼個犧牲,沒有繼續數鈔票這種事。大概就是二次大戰的捷克斯洛伐克模式,或是波蘭模式,亦或維琪法國模式等等。

這時間可能十幾年或是數十年,你當然可以賭一切都不會發生,日子好好的照過。

反正日子不好都是政客的錯,自己小老百姓沒事沒事,對吧?

我們是民主國家?呵。

Anuka Lin:
討厭川普的,他自己對於怎麼結束戰爭怎麼戰勝俄國也沒有任何辦法,只是靠著罵川普證明自己的清高而已


王立第二戰研所:
我的老天,還有人在說為何又是台海戰爭,這一定是綠共XXOO等等等等等。

你把地圖攤開,告訴大家,哪個地點,點火起來最容易,又可以燒出最大效果。

這種話題會講到心累,總是有人會被中國洗認知戰,洗到以為只要一百個議題中有一個跟泛綠一樣,其他九十九個必然都是綠的。

台灣還活著真不簡單。


王立第二戰研所:
講累了,對那些堅持要透過談判,以及國際聯盟,還有美國介入施壓,來解決俄烏戰爭問題的人,我只想問:「你怎麼讓那20萬俄軍離開克里米亞跟頓內次克」。

就這樣。


Eason Tong:
每個人都只想點餐,但沒有人想著是誰又要怎麼買單。


定岡:
現在歐洲和平久了,只要沒打到自已,就忘了過去的歷史教訓

要轉軍工廠勢必會影響到現有的生活和民意
大部份平時過爽的人民,不會想犧牲自已的生活去做準備



Aleal Li:
您的觀點是我目前看到跟劉阿姨最接近的,還是要懂軍事的專家推演、解讀起來才最能切入重點。

現在很多喜歡評論美國的對烏政策或關稅政策的KOL,做出的解讀都像是在刻意迴避選項裡有對戰爭做準備一樣,和平病就是這麼一回事吧。

Ian Tsai:
這不叫做跟劉阿姨近,而叫做世上只有兩種主義:

「現實主義」跟「逃避現實主義」

而我們從小到大都是逃避現實主義者佔主流,所以我們可以對各個有名的一廂情願者如數家珍、對於各種不同類別前面冠以liberal 的和平癡呆症諸多亞型可以分成30幾種

而對於現實主義者,我們就沒見過幾個現實主義者,於是我們自然沒有區分的經驗,所以就會覺得都很像、可以劃在同一群


李政勳:
個人認識的不多,想請問關於經濟解決​的部分,真的對於中國有效嗎?中國不能藉此聯合歐洲嗎?而且川普對於中國的關稅也有放軟趨緩的消息,這方面似乎也不太樂觀的樣子

王立第二戰研所:
中國是依靠非市場手段打下市場,如果歐美日等國願意咬個牙忍忍,那自然就可以解決。但這就跟吸毒一樣,便宜產品用久了產生慣性,所以民意反彈也大,然後搭配大外宣,就一大票民眾相信「同樣的產品中國就是可以比較便宜,在遵守先進的環保法規與勞工要求下依舊可以」。

正常待過業界都知道,產品不會因為在中國生產,環保要求就會消失,成本怎麼算,為何那麼低心知肚明。歐洲人也知道,就不想面對,並且儘量規避就是,因為全球化是美國帶頭的,負面成本也是美國要吞最多。

那今天如果美國不玩,中國的產品失去四成的終端市場,歐洲可以幫吃嗎?願意幫早幫了,就不會用一堆非關稅手段去蓋貿易牆。所以歐洲不是不願意聯合中國,是在經濟上的定位,衝突大於合作,且扣除經濟面,中國給不了美國可以定鼎的世界秩序,尤其是中國人根本不遵守貿易法規,雙贏就是中國贏兩次。

現在歐洲的所有做法,你歸納起來,都可以朝向「只要美國願意承擔負面影響,大家就給予各種虛名與掌聲」這條路。因為歐洲也給不了實際的東西,那美國人願意吞嗎?川普不願意,下一任,下下一任?總會有翻桌的一天。

李政勳:
大外宣這方面不知道是不是美國競爭不過中國,或是因為內部影響的關係,美國人民還是傾向要買中國商品,不知道有甚麼辦法才好

王立第二戰研所:
無解,因為中國從不認為這樣干預市場有錯,除非你把他打爆,植入西方那套契約精神。


Che Ju Chuang:
現在的美國也跟歐洲一樣去工業化了,包含軍工產業也是如此

整個歐美的砲彈產量連一個俄國都不如,這要怎麼和世界最強大的工業集團中俄陣營打仗?航空炸彈防空飛彈等高端武器的儲備也不足以應付一場區域戰爭等級的戰事,美國的軍工產業平時到底是在混什麼?

還不說美軍現在的海權就建立在那些打了就沒得補充的一次性艦艇上,有沒有大日本帝國海軍的既視感?美國水面艦艇的產能和中共完全沒得比,兩邊海軍力量的天秤正快速向解放軍倒去...

王立第二戰研所:
沒有,不想開跟不能開事兩件事。商船跟軍艦產線這很複雜,不是目前幾篇網路新聞分析可以道盡。你要簡單的結論就是,中國是打肌肉生長計的虛胖,美國是相撲選手的胖。

目前在談這種水面艦艇戰力比,還有海權論述的,都太過表面。


Benjamin Chen:
反正現在有川普可以怪,說都是川普的錯就好。

王立第二戰研所:
對,這是歐美的共識。

看各國實際的行動,一半都跟川普要做的方向一致,有人願意當壞人,大家樂得促成他更壞。
吹水台自選台熱 門最 新手機台時事台政事台World體育台娛樂台動漫台Apps台遊戲台影視台講故台健康台感情台家庭台潮流台美容台上班台財經台房屋台飲食台旅遊台學術台校園台汽車台音樂台創意台硬件台電器台攝影台玩具台寵物台軟件台活動台電訊台直播台站務台黑 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