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自己內部就鴿派鷹派鬥的不可開交,美國則是民主共和兩黨用外交當內政在鬥,結果台灣一群人在那邊當聽床師,整天幻想人家有共濟會還是羅斯柴爾德家族的陰謀。
地緣政治、戰略真的應該要當成大一通識課程,每個人都要去上,只要人類還沒發明任意門,很多基本道理就在那,稍微延伸一下就能明白的道理。
整天在那宮鬥劇本翻來翻去幹嘛。
https://www.facebook.com/eoiss.blog/posts/pfbid02kanJJ8Y1s94d8wuE9BRyLMtX3cULGnzFts2UrqtEXzVKUbZzJyhm9aem1dDvhdB6l
王立第二戰研所:
你討厭川普,覺得他在亂搞,我沒意見,因為就傳統國關外交模型,這何止是亂搞兩字可以形容。
那麼,請你依照現狀的模型,提一個可以停戰的辦法,俄國還會很開心的撤軍,順便雙手奉上克里米亞,如何?
經濟施壓,要怎麼施?美國對俄國提關稅500%?還是俄中朝伊四個新軸心國全封,歐美日諸國聯手打造新的ABCD包圍網?
別逗了,川普光喊個貿易戰,你看台灣多少股票虧的專家學者在那邊痛心疾首「國際秩序」被破壞。你以為我在開玩笑?不不不,我就有做這私人調查,其他帳號認識的,凡是有在川普這波亂搞中虧錢的,管你是不是學者,都沒一句好話。
沒投資,也沒虧錢的,正反皆有,沒那麼極端。
全球化貿易到今天,你也知道中國賺最大,自己贏兩次的雙贏不知道幾次,然後現在來個新招數虧錢了,就痛斥這方法不對。啊不然哪套辦法可以讓中國無法繼續不公平市場競爭,同時經濟復甦,又可以讓你的投資不停翻倍?
再說一次,不然你提個辦法,依照主流模型,川普真的是在亂搞,我完全承認。所以罵完邪惡的川普之後,你有沒有讓普京撤軍並讓烏克蘭領土完整的章程?
王立第二戰研所:
講難聽點,今天如果是賀錦麗上,你覺得狀況會如何?想像一下看看,我們來聽聽「挺賀錦麗總統派」的歷史如果系列。
說實在的,如果是拜登繼續選連任,或是換一個民主黨人選,今天狀況「不會與川普上來差太多」。那是因為川普上了,歷史沒有如果,所以你打死不相信民主黨會跟共和黨在許多議題上同調。
差別就是急事緩辦與緩事急辦的差異,沒有不辦的可能。
這場對中國等新軸心的衝突,只會有硬的跟軟的,熱戰或冷戰,花幾年結束的可能。沒有日子照過,股票繼續漲,投資穩穩賺,大家發大財這種事。
硬要說,就是台灣這種附庸國家,會有很多被牽連進去。可能是被併吞後犧牲,也可能是戰火中犧牲,更可能是國格被犧牲,差別是怎麼個犧牲,沒有繼續數鈔票這種事。大概就是二次大戰的捷克斯洛伐克模式,或是波蘭模式,亦或維琪法國模式等等。
這時間可能十幾年或是數十年,你當然可以賭一切都不會發生,日子好好的照過。
反正日子不好都是政客的錯,自己小老百姓沒事沒事,對吧?
我們是民主國家?呵。
Anuka Lin:
討厭川普的,他自己對於怎麼結束戰爭怎麼戰勝俄國也沒有任何辦法,只是靠著罵川普證明自己的清高而已
王立第二戰研所:
我的老天,還有人在說為何又是台海戰爭,這一定是綠共XXOO等等等等等。
你把地圖攤開,告訴大家,哪個地點,點火起來最容易,又可以燒出最大效果。
這種話題會講到心累,總是有人會被中國洗認知戰,洗到以為只要一百個議題中有一個跟泛綠一樣,其他九十九個必然都是綠的。
台灣還活著真不簡單。
王立第二戰研所:
講累了,對那些堅持要透過談判,以及國際聯盟,還有美國介入施壓,來解決俄烏戰爭問題的人,我只想問:「你怎麼讓那20萬俄軍離開克里米亞跟頓內次克」。
就這樣。
Eason Tong:
每個人都只想點餐,但沒有人想著是誰又要怎麼買單。
定岡:
現在歐洲和平久了,只要沒打到自已,就忘了過去的歷史教訓
要轉軍工廠勢必會影響到現有的生活和民意
大部份平時過爽的人民,不會想犧牲自已的生活去做準備
Aleal Li:
您的觀點是我目前看到跟劉阿姨最接近的,還是要懂軍事的專家推演、解讀起來才最能切入重點。
現在很多喜歡評論美國的對烏政策或關稅政策的KOL,做出的解讀都像是在刻意迴避選項裡有對戰爭做準備一樣,和平病就是這麼一回事吧。
Ian Tsai:
這不叫做跟劉阿姨近,而叫做世上只有兩種主義:
「現實主義」跟「逃避現實主義」
而我們從小到大都是逃避現實主義者佔主流,所以我們可以對各個有名的一廂情願者如數家珍、對於各種不同類別前面冠以liberal 的和平癡呆症諸多亞型可以分成30幾種
而對於現實主義者,我們就沒見過幾個現實主義者,於是我們自然沒有區分的經驗,所以就會覺得都很像、可以劃在同一群
李政勳:
個人認識的不多,想請問關於經濟解決的部分,真的對於中國有效嗎?中國不能藉此聯合歐洲嗎?而且川普對於中國的關稅也有放軟趨緩的消息,這方面似乎也不太樂觀的樣子
王立第二戰研所:
中國是依靠非市場手段打下市場,如果歐美日等國願意咬個牙忍忍,那自然就可以解決。但這就跟吸毒一樣,便宜產品用久了產生慣性,所以民意反彈也大,然後搭配大外宣,就一大票民眾相信「同樣的產品中國就是可以比較便宜,在遵守先進的環保法規與勞工要求下依舊可以」。
正常待過業界都知道,產品不會因為在中國生產,環保要求就會消失,成本怎麼算,為何那麼低心知肚明。歐洲人也知道,就不想面對,並且儘量規避就是,因為全球化是美國帶頭的,負面成本也是美國要吞最多。
那今天如果美國不玩,中國的產品失去四成的終端市場,歐洲可以幫吃嗎?願意幫早幫了,就不會用一堆非關稅手段去蓋貿易牆。所以歐洲不是不願意聯合中國,是在經濟上的定位,衝突大於合作,且扣除經濟面,中國給不了美國可以定鼎的世界秩序,尤其是中國人根本不遵守貿易法規,雙贏就是中國贏兩次。
現在歐洲的所有做法,你歸納起來,都可以朝向「只要美國願意承擔負面影響,大家就給予各種虛名與掌聲」這條路。因為歐洲也給不了實際的東西,那美國人願意吞嗎?川普不願意,下一任,下下一任?總會有翻桌的一天。
李政勳:
大外宣這方面不知道是不是美國競爭不過中國,或是因為內部影響的關係,美國人民還是傾向要買中國商品,不知道有甚麼辦法才好
王立第二戰研所:
無解,因為中國從不認為這樣干預市場有錯,除非你把他打爆,植入西方那套契約精神。
Che Ju Chuang:
現在的美國也跟歐洲一樣去工業化了,包含軍工產業也是如此
整個歐美的砲彈產量連一個俄國都不如,這要怎麼和世界最強大的工業集團中俄陣營打仗?航空炸彈防空飛彈等高端武器的儲備也不足以應付一場區域戰爭等級的戰事,美國的軍工產業平時到底是在混什麼?
還不說美軍現在的海權就建立在那些打了就沒得補充的一次性艦艇上,有沒有大日本帝國海軍的既視感?美國水面艦艇的產能和中共完全沒得比,兩邊海軍力量的天秤正快速向解放軍倒去...
王立第二戰研所:
沒有,不想開跟不能開事兩件事。商船跟軍艦產線這很複雜,不是目前幾篇網路新聞分析可以道盡。你要簡單的結論就是,中國是打肌肉生長計的虛胖,美國是相撲選手的胖。
目前在談這種水面艦艇戰力比,還有海權論述的,都太過表面。
Benjamin Chen:
反正現在有川普可以怪,說都是川普的錯就好。
王立第二戰研所:
對,這是歐美的共識。
看各國實際的行動,一半都跟川普要做的方向一致,有人願意當壞人,大家樂得促成他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