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入口即化、柔嫩細膩……在去年的香港美食博覽上,來自山東臨朐的法式鵝肝受到好評。鵝肝與魚子醬、松露被歐洲人並稱為「世界三大珍饈」。原產於法國的朗德鵝,是鵝肝製品的重要原料。然而很少人知道,這個距法國萬里之遙的山東小城,已成為中國重要的朗德鵝養殖基地,去年全縣出欄朗德鵝達500萬隻,加工鵝肝5,000餘噸,實現總產值80億元(人民幣,下同),佔中國市場70%、全球近20%的市場份額。
臨朐地處魯中山區、沂山北麓,與法國朗德地區土壤、氣候高度相似,是鵝肝母體朗德鵝的適生帶。據臨朐縣畜牧業發展中心主任馬曉偉介紹,上世紀八十年代末,首批來自法國的朗德鵝跨越重洋來到臨朐「安家落戶」,臨朐的鵝肝產業亦由此開始。
民企帶動產業進入快車道
最早是來自丹麥、荷蘭的民間組織,開始資助臨朐人養朗德鵝。1991年,國家農業部、美國三利電器公司、臨朐縣外貿冷藏廠,三方合資成立「國營外貿三利鵝業有限公司」,從法國引進朗德鵝父母代種苗3,000隻和填飼機,當年產的50噸鵝肝,全部賣到日本。1993年3月,根據農業部批覆,臨朐縣被列為全國養鵝基地縣。
雖然三利鵝業不久便解散重組,但臨朐鵝肝產業的發展並未停止。山東聖羅捷、春冠食品等民營企業陸續出現,鵝肝產業進入快速發展階段。
臨朐縣的鵝肝產業早期以初加工為主。由於鵝肝市場需求旺盛,不愁銷路,彼時臨朐鵝肝企業並未感受到轉型的迫切性。到2015年,整個產業發展進入瓶頸期。據山東春冠食品公司總經理馬立君介紹,多年來生肝價格波動不大,但養殖生產成本卻不斷上升,企業的利潤空間不斷縮小。尤其到2017年前後,國家開始加強環保督查,養殖業亦受到嚴格監管。「內憂外患」之下,很多小企業無力維持只好退出行業。「當時我們覺得這個產業必須要進行一次更大的調整,一直在摸索新的發展方向。」
突破瓶頸 進入深加工領域
成立於1999年的春冠食品,目前是內地首家高端朗德鵝熟食產品專業加工企業,鵝肥肝年加工能力3,000噸,居全國之首,但在當時亦面臨同樣的發展危機。在當地政府的幫助下,春冠食品重建養殖基地,並在此基礎上成立朗德鵝養殖專業合作社,把周邊幾十家小型養殖場和家庭農場合併過來進行標準化養殖,形成可追溯的質量管理體系。
2017年起公司開始嘗試轉型,將目光投向鵝肥肝產品深加工領域。經過近一年籌備,2018年底在業內首次推出「紅酒藍莓鵝肝」,2019年產品一上市便迅速走紅,年銷售額達到逾4,000萬元。此後,公司和中國農科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合作,在提升老品品質的同時,繼續研發更具營養價值的深加工新品。「這是鵝肝產業由生到熟的一個跨越,目前公司70%的營業額都來自像紅酒藍莓鵝肝這樣的深加工產品。」馬立君表示。
冀成百億級鄉村特色產業
春冠食品的大膽創新亦帶動鵝肝產業的轉型發展,目前臨朐已形成集孵化、養殖、填飼、加工、銷售、研發於一體的鵝肝生產全產業鏈條,全縣現有鵝肝加工及配套企業達到105家,其中深加工企業有25家。據馬曉偉介紹,近年來臨朐通過推行「協會+企業+合作社+基地+養殖戶」模式,組建養殖合作社70家,發展養殖基地350個,同步輻射周邊19個縣市區,並與安徽霍邱、吉林梅河口等地建立緊密合作關係,成為臨朐鵝肝產業重要原料基地。同時,成立「科創中國」鵝產品研發中心等省級技術研究中心。目前,臨朐鵝肥肝產品覆蓋北上廣深各大城市,並遠銷俄羅斯、日本、香港及澳門等多個國家和地區。據規劃,未來5年,臨朐將鵝肥肝生產加工列為百億級鄉村特色優勢產業,年生產加工鵝肥肝1萬噸,全產業鏈產值過百億元。
漂洋過海的朗德鵝
朗德鵝是世界著名的鵝肝專用品種,肝質鮮嫩,味美獨特,肝中含有大量對人體有益的不飽和脂肪和多種維生素。原產於法國西部靠比斯開灣的朗德省,目前在中國主要分布在山東、吉林、浙江、河北、山西、廣東及廣西等10多個地區養殖。
祖國炮製的鵝肝

五毛一定要捧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