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掃羅I》(7)
******
他拿著刀,緩緩,一步步,走出迦勒兵團基地正門。火鳯凰在基地四處飛舞,到處散落耀眼的火光,與基地今晚抺上的鮮紅色互相輝映,使人目不暇給。
庭院的大地被染成高貴的棗紅色,仿如一張巧奪天工的絲綢地毯,在凹凸不平的沙石地上顯得玲瓏有致。
掃羅的戰友安靜地在庭院睡著,他們的眼珠瞪得像滿月一樣圓,仿如一顆顆珍珠般,如鏡般倒映著今晚庭園裡的佈置。
「好啊,以牙還牙,以眼還眼⋯⋯哈哈哈哈哈哈⋯⋯仲有一個。」
「掃羅!掃羅!」那個身任探子的少年羅得驚惶失措地衝出來,眼泛淚光。「我哋被人偷襲。大家⋯⋯大家⋯⋯都死晒喇。」
掃羅緩緩轉身,他滿臉血跡,目中露出如樹根盤纏的紅筋。
「嚓!⋯⋯啪嗒」
******
「夫君!飯餸放咗喺出面。你肚餓就攞入去食啦。」阿希暖把飯菜放在掃羅門外。說罷便悄然離去。
《第三章.多益I》(1)
「我哋應該點處置個老嘢?」
「殺咗佢。」撒刻毫無遲疑地答道。
「但佢做咗祭司咁多年,好有民望,我怕唔係咁容易。」帕納想了半晌,終於開口。
「你驚?驚就唔好諗住奪權啦。我哋返去種田賣穀種唔好?」撒刻對帕納的建議嗤之以鼻。他站起來對眾人道:「嗰個老嘢都玩得我哋耐喇。成日『耶和華』前『耶和華』後,當我哋係傻仔?如果嗰個『耶和華』真係存在,嗰啲非利士人、摩押人、亞瑪力人一早死晒啦?我哋係時候唔再拜呢個假神。你哋睇下其他外族?佢哋拜巴力,拜大袞。佢哋有自己嘅君王,結果就一直咁強勢,㩒住我哋嚟打。我哋由細到大被洗腦,咩『耶和華帶我哋出埃及』,咩『我哋係亞伯拉罕嘅子孫,係耶和華所選中嘅子民』。我真係從來未經歷過呢個『耶和華』做嘅好事喎。你哋呢?」
「無啊!」「咪就係囉!假神!呃人嘅!」「假㗎,你唔係信啊嘛。」「係嗰個神棍撒母耳作出嚟坤你班傻仔咋。」
「如果你『耶和華』係真神,你就即刻出嚟殺咗我。出嚟吖!出嚟啊!我叫你出嚟啊!」撒刻拿刀劈向枱角,刀身「鏗」一聲埋在桌子中心。
喧鬧的房子突然寂靜一片,大家屏氣凝息,觀察著到底之後會發生何事。
「哈!我仲喺度喎。」撒刻囂張道,房子在一瞬間又再次喧鬧起來。這房子裡充滿各種人。有冷眼旁觀的「花生友」,有熱血沸騰的憤怒青年,也有任何時候都對現狀不滿的投訴專家。
「邊個死都好啦,有戲睇就得啦。嗰啲咩改變生活係呃啲烚戇㗎咋。個個都話會帶領我哋去更好嘅地方,會有更多嘅食物,畀我哋更好嘅生活。你睇下,呢啲咁嘅承諾邊一次有實現過㗎?唔好咁大希望,當係戲咁睇就算啦。」
「佢講得啱啊,撒母耳嗰個老嘢。話咩奉獻畀耶和華,佢必當加倍奉還。上年失收嗰時,又唔見佢嚟賠返啲嘢畀我哋?一個崩都無啊。佢一日到黑淨係識叫我哋『認罪認罪』,講到大家好似日日都有嘢做錯咁。成日做埋晒啲不知所謂嘅儀式。做啲無謂嘢,嘥晒啲錢。啲錢畀大家分咗佢又好,攞去擴大軍力又好,都好過畀佢咁嘥。」
喧鬧中各人自說自話。
多益將這些話一一聽在耳內。誠然,他已不是首次出席這些村民大會。他也忘了自己到底已參加過多少個如此的集會。每一次他都會細心聆聽各人的話,細心留意「風向」的改變。記得數年前,他曾聽過大家對撒母耳讚口不絕,說他把那軟弱,任由兒子為非作歹的以利趕走。但人類果然是多變。今天的撒母耳,似乎已成為當天的以利。
這正中多益下懷。
然而,多益不只是一個聆聽者。其實他無時無刻都在計算每一件事帶給自己的機會。「今次可能真係會推翻撒母耳喎。」他心道。「如果推翻咗佢,邊個會掌政?呢個撒刻,得個勇字。肯定行先死先⋯⋯不過佢可能都有啲利用價值。但如果趕走咗撒母耳,但又無一個可以服眾嘅領袖嘅話,最後只會大家各自爭權,然而搞到七國咁亂⋯⋯嗯⋯⋯要再諗諗⋯⋯」
******
**************************************************************************
筆者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people/雷寂/61573858342296/
上一篇:
https://lihkg.com/thread/3897639/page/1
致非基督徒讀者的話:
作為非信徒的你,相信早有耳聞大衛和歌利亞的故事。但讀到此書,卻可能會感到十分不解。看見「耶和華」、「上主」、「造物主」等字眼,可能你心中不免想起那些街頭宣教士;或者是那些音調不對的粵語詩歌、或是你中小學的「幼稚」、跟「女禍補天」、「嫦娥奔月」等同樣可笑的宗教教育。
我明白這些都可能會引起你自然的反感。然而,筆者並沒有打算在這本書中「講經」,跟你說「信耶穌,得永生」。然而,假如你只看大衛的行為,將他的信仰抽離,但就如同不理說話的態度,無視語氣和情境,單憑字面意思去理解一個人的說話一樣。
所以,我懇請你嘗試帶著開放的態度去觀察和理解書中各個角色的信念。雖然不少角色都相信上帝的存在,但他們與上帝的溝通和相處方式都迴異不同。當中有人心悅誠服,有人懷恨在心,有人不置可否⋯⋯但他們對上帝的態度卻沒有直接決定他們的下場。和人生一樣,有好人枉死,也有壞人笑到最後。這不是一個信上帝必勝,正義必勝的童話(至少在塵世間)。事實上,上帝從沒有寫過一個如此幼稚的故事。
敞開心扉聆聽他們作為信徒的內心對話並不等同你認同上帝存在,或是認同祂的美善;但至少,你的視野會變得更廣闊。起碼,你會知道信耶穌的人為甚麼有所為,有所不為⋯⋯你甚至可能會明白為甚麼有人雖說自己信耶穌,但卻能面不改容地做出大奸大邪,連無信仰的人也不會做出的惡事。
如果你願意一試,筆者相信此書不會令你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