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ympus/Panasonic M43用家討論區(28) 復古機OM-3面世 Deal or no deal?

史坦尼詩拉夫斯基

201 回覆
0 Like 0 Dislike
史坦尼詩拉夫斯基 2025-03-03 20:37:49
細底係原罪
任何人對M43有興趣前
請先緊記以上說話

M43主要優勢
鏡頭比全片幅平而且輕 鏡群齊 焦段夠獨特帶少啲鏡
機身防震世界第一強 行住拍片得 手拎8秒又得
同價位機身性能更優勝 較相宜價錢玩到旗艦獨有功能
相對較深景深 光圈長開最大都冇咁易左眼清右眼蒙
Sensor Readout Time極快 果凍效應講byebye
每個系統都有佢無可取替嘅優勢
放得低對片幅嘅盲目堅持 你會發現新嘅世界
一個一機幾鏡都好輕鬆 更相宜價錢影到更多題材嘅世界

1)點解全片幅越做越細都仲要玩M43?
答:雖然M43同FF機個大細差唔多 但M43鏡頭仲係好細而且無法取代 比如8-25 12-100 150-400等等
同埋M43機有著超強防震 帳面上都係8級
但M43係可以手持8秒甚至16秒 而且拍片小幅度嘅行路都可以做到好穩定
仲有就係性能上嘅優勢 比如拍片 連拍速度 Sensor readout speed等

2)部OM-1同GH6賣到兩皮 點解唔買FF?
答:承上題 另外就係呢兩部機嘅性能都係比得上R3/Z9/A1 但價錢只係後者嘅一半唔到 如果你真係用得著就會知佢地價值係邊 仲有Size 防震 各類Features嘅優勢 反之 追求極致低光同DR嘅你 可以諗翻價錢相近嘅FF 同埋一般而言 買機仲要睇埋鏡頭 M43鏡頭群比FF平 如果你想補齊焦段一機幾鏡拎出街就知M43嘅優勢

3)M43嘅光圈細FF嘅兩級?
答:如果講入光量 鏡頭標示2.8就係2.8 但因為M43鏡頭標示焦距係wide啲 所以出黎嘅散景會冇FF咁散 但相對 M43所有鏡都細支啲 比如M43嘅1.2冇FF嘅咁大支 所以大光圈嘅作用係入多啲光 但如果真係想追求散景又死都唔肯用FF嘅 可以睇下45 1.2同埋75 1.8呢兩支鏡 又或者加個Speed Booster幫到你

4)M43 DR同iso表現好差?
答:同FF比差啲就一定 但最新嘅OM-1同GH6都比前代有提升 始終兩機為旗艦 其sensor技術係比較靚
另外OM有得機內合成HDR raw 而GH6更加多左個DR boost嘅功能 實測只差FF 1級嘅DR 同埋個超強防震係影靜態野上都有好大幫助 比FF差就一定 但又未至於不可用 甚至日光機 再加上近年科技進步 M43備受詬病嘅低光都改善好多 已滿足日常需求 而M43嘅超大光圈都比較平 再唔係就用Speed Booster

5) 點解M43鏡頭焦距要乘2倍?
答:因為M43 sensor 長同高只有FF嘅一半 所以物理上就要乘 但唔好比人誤導左 M43鏡頭焦距由全片幅等效嘅12MM去到800MM都有 並唔存在咩M43冇Wide鏡嘅言論 同時 由於等效X2 所以M43長焦會易做好多 唔單止選擇多 價錢平 最重要係又細支又輕

6)個啲咩live ND HHHR有咩用?
答:OM可以話係相機機內合成攝影嘅先驅 將品牌理念「Break Free」發揚
Live ND - 透過合成多張相片達至減光效果 (適用於EM1iii / OM-1 / EM1X)

Live Comp - 你當成長曝 但只會記錄畫面增加左嘅光 同樣光度嘅野不會再記錄 適合影星軌 車軌 (同朋友影一次星軌 你就知呢個功能幾撚好用)(所有Olympus機皆有)

HHHR - 全稱Handheld High Resolution
透過快速移動感光元件嘅方式記錄16張相再合成做一張5000萬像嘅相 清晰之餘最重要係有1-2級iso嘅優勢 啲燥點會少左 黑科技黎 (適用於EM1iii / OM-1 / EM1X 其他Olympus機則為腳架合成模式)

HDR - 快速拍攝3張不同曝光嘅相 可解決M43先天DR劣勢 (所有Olympus機皆有)

星空對焦 - 就係星空對焦 (適用於EM1iii / OM-1)

魚眼補正 - 當用翻Olympus 8mm F1.8個陣 (適用於EM1iii / OM-1/ EM1X / EM5iii)
可以揀轉做6/7/9mm嘅廣角視角 一支鏡4個焦距 影星神器

7) Focus by wire咩黎?
答:Mechanical focus 機械對焦環
基本上包含左以前大部分單反鏡同埋om 有focus clutch嘅鏡 你係支鏡到扭到邊就對到邊 會有刻度提示
拍片應用上會好用好多 因為有得mark位 而且扭一次同扭一千次 個手感都係一樣

Focus by wire 電子式對焦環
而家好多新嘅無反鏡都用緊呢種設計 而係唔同牌子嘅機身入面有得再較個對焦手感
1)可以較對焦距離跟扭幾多角度連動
2)又或者對焦距離跟扭幾快連動
問題就出係呢到 如果用第一個setting 如果唔望翻機身芒 你係睇唔到focus 緊幾多米嘅subject 同埋有機會鏡頭扭個個方度始終會有偏差 落唔到focus mark
用方法2仲衰 扭得慢就好似冇反應 快少少就對過龍 同埋電子對焦環始終冇乜阻力

近年各大廠都開始出翻機械式嘅鏡 反映機械式始終較受樂見 亦都有啲公司(包括Panasonic)個focus by wire改良到盡量似翻傳統嘅手感

如果想分辨 一般支鏡身上有對焦刻度/對焦距離窗/對焦離合器就係用機械式
史坦尼詩拉夫斯基 2025-03-03 20:39:16
機身/牌子簡介
OM (前Olympus)
機身對焦連拍性能普遍良好 接近Sony Canon嘅表現 另外出名超強防塵防水滴 官方啲片都直接搵水柱射落部機 相機業界防水最強代表
缺點係拍片性能較差 (呢點om-1有改善 叫追上市場)

Panasonic
無反拍片先驅 就算只拍1080都係咁多牌子入面最靚 同時要拍4K60格嘅話 可以好平就有 而且有好多拍片嘅tool(waveform,victorscope, spot metering等等)同模式(ProRes, Anamorphic等等)
最新GH6性能更加係20k價位之中無對手 領先業界 拍片人首選
以前得CDAF對焦唔撚掂 自從G9ii開始加入PDAF 對焦已經拍得住O記

簡單講下兩邊啲機

OM

PEN EP-7
隨身機 冇EVF
有color dial 隨時切換monochrome同O記art filter
啲filter有啲重手 自己斟酌使用

EM-10 Mark IV
入門機 一個字 平
復古樣 上下揭mon 可以翻180° 自拍
得CDAF 但唔影快嘢問題唔大
雖然係平價入門機 但都操控性都俾足用家
有EVF 有IBIS 有雙轉盤

OM-5
中階機 由佢開始軍艦頭開始寫OM SYSTEM
銀黑一貫EM-5系靚仔復古樣
將上代旗艦EM1iii嘅性能塞入EM5iii嘅輕便機身
輕便膠機身但仍然做足防塵防水滴有IP53規格
機械快門10fps 電子快門30fps
有齊旗艦合成攝影功能
腳架/手持高解像 LIVE ND Focus stacking
亦有星空對焦
敗筆係用陳年micro-USB 同舊menu
不過咁嘅性能同功能都係$6000有找 好適合新手入門學攝影 或者做旅行相機帶去周圍影

OM-3
OM旗艦復古機
外型參考經典Olympus菲林年代OM-1
鎂合金機身 做功實淨 金屬感十足 IP53防塵防水滴加大電仍然保持輕巧496g
而係復古機身入面都係接近旗艦OM-1ii嘅性能同功能
同樣有GND
不過係236萬像素EVF 機械快門得6fps 7.5級IBIS 同單卡
不過咁嘅輕巧機身入面都盡量俾足旗艦嘅功能落去

OM-1/OM-1 Mark II
OM旗艦代表
鎂合金機身IP53防塵防水滴 576萬像素EVF
新背照式層疊式Live Mos
高ISO同DR表現比舊2040萬像素sensor 有明顯提升
更靚嘅JPEG引擎
最高每秒50FPS 有對焦無黑屏嘅RAW連拍
鎖對焦點鎖曝光更高達120fps
Pro Capture可以保留全按快門前buffer入面最多70張嘅相
汽車 飛機 火車 雀鳥 動物 subject detection
8級防震 再見腳架
拍片 4k50/60 10bit 422
1080p 200 10bit 422
1080p 240 8bit 420
國外大神用OM-1拍嘅
因為用stacked sensor 可以睇到rolling shutter接近冇曬

https://youtu.be/499RCJDK4Ss

OM-1ii比OM-1
性能大致一樣
多咗GND功能 提高咗buffer AF有明顯提升 IBIS都多咗半級

OM1 街價已經一萬有找
用入門機嘅價錢可以玩到旗艦機操控 可以話係性價比一流
如果想要GND同更強嘅AF先考慮加錢上二代

Panasonic (香港記得買水貨)
G9 II
用GH6新2520萬像素CMOS 加上終於有PDAF混合式對焦 係對焦方面係有飛躍式嘅進步
鎂合金機身同樣防塵防水滴 有8級IBIS
DR boost 實測動態範圍高達13級 只差FF一級 黑科技2520萬像素CMOS加埋HHHR 可以去到1億像素 而且機身會修正移動物 睇Review感覺上比OM-1更勁 唯一唔好係合成好耐
連拍方面
比OM-1更快嘅60fps追焦無黑屏RAW連拍 不過鎖對焦點就75fps
同樣有Pre-capture保留全按快門前嘅相
有汽車 飛機 火車 電單車 動物 subject detection
拍片方面同樣強勁
唯一缺點係電量較少

GH7
高階拍片機
同樣2520萬像素加PDAF
內置ProRes RAW
32-bit 浮動音訊記錄
4:2:2 10bit C4K/4K 60p/50p
有散熱風扇防止過熱

OM-1 Mark II vs G9 II
有外國M43 KOL對比過兩部機
https://www.microfournerds.com/blog/lumix-g9ii-vs-om-system-om1ii
TLDR
拍片 G9ii 大勝
畫質 G9ii 勝
連拍速度 G9ii 勝
連拍實用度 OM-1ii 勝
對焦 OM-1ii 小勝
Body OM-1 勝
價錢差唔多 兩部都係好機 睇自己需要揀
史坦尼詩拉夫斯基 2025-03-03 20:39:57
鏡頭篇
小知識
好遺憾OM同Panasonic嘅機鏡防震冇得交叉增強
同時鏡身上嘅制 eg:光圈環、Fn制都冇得係對家機身上用
對焦上互換都問題不大

Olympus鏡系列有pro,premium以及普通
Pro - 頂級鏡頭 防水滴同靚畫質係基本 主打質素嘅個班更加有對焦環離合器
Premium - 主打質素同輕便之間嘅平衡 以1.8光圈為主

7-14 F2.8 Pro
重534G 同埋冇得上filter 但畫質 星芒 邊角都好靚 影星可以諗諗

8-25 F4 Pro
有少少生不逢時嘅鏡 但等效16-50市場上唯一 去旅行唔錯 又細支 但因為pana有支10-25(陣間講)同埋12-100太勁啦 令本人覺得呢支鏡有少少被掩蓋左光芒

12-40 F2.8 Pro
二手3k有交易 放大率好 有2.8光圈 成像唔差 入門不二之選 二代升級咗防塵防水滴到IP53 同埋新塗層冇咁痴塵同減眩光

12-45 F4 Pro
一手價格稍高 但如果跟em5iii kit買就好正
重量僅25x 而且畫質仍然優異 防塵防水滴 不過冇左focus clutch

12-100 F4 Pro
最強天涯鏡 畫質冇得頂 又有防震 全段F4 個人認為M43神枱鏡之一 想對M43中毒就揀呢支啦

12-200 F3.5-6.3
平價天涯鏡 等效24-400 16倍變焦但仲輕過12-100 雖然唔係Pro鏡 畫質普通 冇恒定光圈 冇防震 但都有防塵防水滴 如果焦距上要好大彈性可以考慮

40-150 F2.8 Pro
神枱鏡之一 等效80300全段2.8 仲可以落增距 進可攻退可守 僅780G重 不過留意落2x畫質會比較差

40-150 F4 Pro
比2.8版本輕左一半 但落唔到增距器 想輕便嘅睇啱價可入手 另外仲有支Pana 35-100 F2.8一陣會講

70-300 F4.8-6.7 II
輕便長炮 等效去到600但僅重423g 雖然光圈細但係夠光嘅情況下畫質唔錯 對得起重量同價錢

100-400 F5-6.3
好鏡黎 有防水滴 入門打雀黎講不二之選 二代升級咗有Sync IS 新塗層 底座都重新設計 兼容ARCA-SWISS 同埋可以直接裝拆

150-400 F4.5 Pro
(白皇)神枱野 有買貴冇買錯


150-600
同100-400一樣都係Sigma設計 有防塵防水滴 有Sync IS 等效去到1200 不過偏重同定價高 抵唔抵買見仁見智

8 F1.8 Pro(8魚)
魚眼星空神鏡 係om機身上可以數碼修正 當成6/7/9mm廣角鏡用

17/25/45 F1.2同埋20mm F1.4
1.2戰隊 有專登調較過散景 好多巴打都推 值得講嘅係17 1.2個星芒真係好靚 影風景會影上癮 三支都係對M43信仰嘅證明 同時都真係好靚
20 1.4冇左離合器 但輕同細支好多 然而呢支縱向色散比較勁

12 F2
Premium系列 金屬鏡身極具質感 畫質出奇地係咁多支premium入面最靚 亦係同系列較貴嘅鏡 影星風景街拍都得 同時有離合器

17 F1.8
一代有離合器嘅premium 但因為有pana15 F1.7做對手 近來少左人問津 二代加返防塵防水滴同新塗層 不過冇咗離合器


25 / 45 F1.8
Premium 系列 畫質比Pro系列稍差 缺少防塵防水滴但換黎更輕便嘅鏡身 呢兩枝鏡都行focus by wire 25mm有二代 加返有防塵防水滴同新塗層

75 F1.8
Premium鏡 又名神之光 如果想M43體驗FF散景 呢支會比到你 缺點係冇防水滴同焦距室內會比較難用

60 F2.8微距
輕細利呢三個字用黎形容佢最好不過 唔係pro鏡嘅一員都依然有防塵防滴 仲要好抵玩

90 F3.5微距
微距神鏡 自帶2X放大率 無反系統第一枝有AF嘅2X放大率微距 仲可以加2X增距鏡去到4X放大率 仲要有防震夠輕身 加埋O記機身嘅focus stacking係其他系統體驗唔到嘅微距拍攝經驗

300 F4 Pro
150400出之前嘅神枱打雀鏡 街價14K 有人覺得貴 但佢個畫質同重量(等效600)真係冇其他人比到你

Panasonic
Panasonic嘅鏡有DG 同X以及普通
DG - Leica 貼牌鏡 又名假奶 本人覺得假奶個立體感幾特別 由其某幾支(下面會再講)
X - Panasonic高階鏡 但Panasonic自己都唔太更新 多數靚鏡都係DG

新推出嘅DG 9mm F1.7
M43終於有支超廣角AF可上Filter嘅大光圈鏡
僅重130G 更加有防塵防水滴 而且只係499美金 掛有Leica牌頭 成像對得起價錢唯Flare稍勁
但仍無阻其成為M43必入之一

DG 10-25 F1.7 / 25-50 F1.7
Pana嘅神枱 不但有1.7光圈 睇就好大支但其實只係六百幾G重 為拍片而設 有follow focus嘅狗牙 又有parfocal 同埋畫質極為優勝
Panasonic唯二鏡頭係focus clutch設計 手動對焦手感優秀

7-14 F4
早期M43鏡頭之一 出個陣都造成不少哄動 今日標準黎講畫質差啲 紫邊嚴重 冇budget者可考慮

DG 8-18 F2.8-4
唔錯嘅 om 7-14 2.8以外另一選擇 畫質同OM 7-14大致平手 但輕啲(315g)同tele個段光圈細翻啲

DG 12-60 F2.8-4
假奶 呢支我之前用過 個立體感做得幾好 微距又勁 嫌OM12-100太重/太貴或Panasonic機身者之選

X12-35 F2.8
X鏡 畫質正常 配翻pana機身對焦可以做到240FPS更新率 比OM個支稍輕但放大率稍有不及 同埋focus by wire 主修Panasonic機身者可考慮

DG 12-35 F2.8
假奶大三元 比X鏡全面升級 靚仔咗 有三防 畫質好咗 同埋減少咗呼吸效應 光圈控制絲滑 對拍片有幫助 有更好嘅防震同更近對焦距離

X35-100 F2.8
僅重3xxG 輕過40150 2.8好多 散景好特別 呈旋轉形狀 靚唔靚就見仁見智

DG 35-100 F2.8
假奶大三元 同樣針對拍片升級咗 減少呼吸效應同更順滑嘅光圈控制

14-140 F3.5-5.6
Panasonic 輕巧天涯鏡 好輕又平又有防震 只有265g 二代多咗防塵防水滴 不過犠牲咗啲畫質 同埋倒插遮光罩時會阻住zoom ring

45-200/100-300
掌心長炮 有防震 兩支價錢都4K樓下 想好平好輕咁影下月亮呀 風景呀都幾唔錯

DG 50-200 F2.8-4
外國有人話靚過40-150 2.8 而且6XXG 輕過40-150 2.8 可加增距 但香港冇乜人用
(講起增距 OM同Panasonic增距冇得互用 EG:OM40150冇得加Pana增距)

DG 100-400
假奶 比OM個支冇咁銳利 但輕左200G 同時一貫假奶金屬鏡身 外型靚仔 至今仍不缺支持者

DG 12 F1.4
M43星空神鏡 但香港一鏡難求 傳聞外國收到訂單先會申請 有興趣嘅上B+H (美國網)望下

DG 15 F1.7
假奶 輕便而且星芒 畫質優秀 同om 17 1.8比
呢支再靚啲 用Panasonic機身更加可以用光圈環

20 F1.7
有翻咁上下歷史嘅餅鏡 但畫質極佳 唯對焦稍慢 二代靚仔咗 換咗塗層減眩光 但對焦速度冇明顯改善

DG 25 F1.4
假奶之一 散景有味道 有立體感 而且價錢唔貴 2代多左防水滴同對焦摩打升級左

DG 42.5 F1.2
假奶 畫質屬頂班 發色比om 45 1.2稍暖 影人像有種獨特嘅鏡味 建議睇下其他評測比較 唯缺防水滴令部分人卻步

DG 45 F2.8微距
假奶 微距鏡 有返咁上下歷史 中心畫質極高 立體感強 色散控制得好好 不過作為一枝微距鏡差緊個比例尺同埋對焦好慢 會jittering

DG 200 F2.8
天花板鏡 mtf圖顯示佢係極高解像

其他廠嘅M43鏡
Sigma 60 F2.8 ART
本身係APSC鏡換咗M43 mount 畫質好好 全開都已經好sharp 比75 F1.8 平好多 外國經常推薦作為75嘅平價替代品 不過香港比較少見

LAOWA 6 F2
市面上最wide嘅非魚眼鏡 可直上filter 手動鏡但有電子接口有EXIF 畫質靚 星芒靚

DJI 15 F1.7
基本上就係換個logo再平啲嘅Panasonic 15 F1.7 coating為咗航拍用途有少少唔同 不過好似因為firmware 唔支援PDAF機 買之前要留意
史坦尼詩拉夫斯基 2025-03-03 20:42:11
炮友巴被人bam咗?
史坦尼詩拉夫斯基 2025-03-03 20:46:51
OM roadmap有新白鏡 睇落似50-200

https://explore.omsystem.com/gb/en/lens-roadmap
想share先發覺個post唔見咗
理性皇 2025-03-03 21:41:57
可唔可以唔好推介Micro Four Nerds?
啲review 一啲都唔專業
最難頂係肥,樣衰,仲要有把死人聲
史坦尼詩拉夫斯基 2025-03-03 22:12:14
下個post del返
南師奶夫人 2025-03-04 01:51:29

等om3 跌價入
新北由紀夫 2025-03-04 04:20:04
咁得意既
上左咁耐第一次見人post 同留言都無晒
高潮撚吹茜 2025-03-04 07:06:39
咩事....唔講得OM壞話?
史坦尼詩拉夫斯基 2025-03-04 08:33:35
連仔係OM打手
唔係呱 2025-03-04 11:58:21
好事
理性皇 2025-03-04 13:11:57
幾錢會入?
劇場氏 2025-03-04 16:13:27

LM again
自由heidi 2025-03-05 11:00:01
GX85有冇後續機
2025年入手部2016機會否太傻豬
史坦尼詩拉夫斯基 2025-03-05 12:25:35
唔係同一條line 不過最接近應該係GX9
我自己覺得啲spec夠用 個價啱又冇話傻豬嘅
理性皇 2025-03-05 13:06:37
唔好買,太舊
自由heidi 2025-03-05 13:07:07
咁有冇咩好推介
香騷袋 2025-03-05 14:01:25
OM ig 自己講左係50-200pro
唔係呱 2025-03-05 14:44:28
現有40150pro係散景差啲

50200唔知進步成點
理性皇 2025-03-05 15:12:59
平:G100D
多啲budget: OM-5
理性皇 2025-03-05 15:13:59
都係40-150 2.8 同100-450 Pro 嘅合體
史坦尼詩拉夫斯基 2025-03-05 16:46:12
佢出得白鏡對佢都有啲期待
唔知會唔會做到恆定2.8
劇場氏 2025-03-05 17:21:21
23年rumor 時係話一支F2.8 + F4
之後就無左件事
依家變成白鏡高級左9成F2.8啦
40150已經有支F4pro
所以估呢支50200F2.8應該就係取代40150F2.8
吹水台自選台熱 門最 新手機台時事台政事台World體育台娛樂台動漫台Apps台遊戲台影視台講故台健康台感情台家庭台潮流台美容台上班台財經台房屋台飲食台旅遊台學術台校園台汽車台音樂台創意台硬件台電器台攝影台玩具台寵物台軟件台活動台電訊台直播台站務台黑 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