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之父」詹姆斯·沃森認為,根據DNA結構展示,黑人都是沒有完全進化的低智力物種。此話一出,立刻引起了廣泛的爭議,但即使是被剝奪了最後一個頭銜,詹姆斯也不肯放棄初衷。
在社會文明發展快速的今天,人們對於種族的偏見依舊存在,而這些偏見是否屬實,成為了社會廣泛討論的議題之一。
2019年,一部由美國廣播公司出版的紀錄片一播出就迅速引起了社會的熱議。
這本來是一部有關於美國著名生物學家詹姆斯·杜威·沃森的紀錄片,然而他在紀錄片中的發言卻讓很多黑人感到了「被冒犯」。
在紀錄片中,沃森直言,他認為經過智商測試,黑人和白人有著明顯的差距。
實際上,這並不是沃森第一次發表這樣的觀點,早在十幾年前,他就因為「歧視性發言」失去了冷泉港實驗室主席的職位。
當時的沃森在節目上毫不掩飾地表達了他對黑人的「看法」。
他表明“天生對非洲的前景感到悲觀”,儘管他不願意相信,但是在和黑人相處的時候,仍然能感受到“差距”。
多年後,這位富有聲望的生物學家依舊固執地認為黑人智商低下,即便是遭受爭議和譴責,也不願意改變看法。
面對多年來外界不認同的聲音,沃森表示「一點也沒有改變這種觀念」。
他認為黑人的智商確實和白人有差距,不僅如此,這樣的差距將會遺傳,這意味著黑人的基因天生就比白人更差。
沃森的發言無疑是深深傷害了黑人種族。
面對他們的憤怒,沃森表示深感抱歉,並認為這些「區別」並不是自己希望看到的,而是具有「科學依據」的事實。
如果可以的話,沃森期望人們可以做些什麼,讓這樣的情況改變。
沃森是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科學家之一,同樣他也是曾被寄予厚望的生物學家,在34歲的時候就和同事獲得了諾貝爾獎。
年輕有為的沃森早早就坐到了冷泉港實驗室的主任,並且為生物領域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按照這樣的發展,沃森本來可以擁有一個美好的晚年。
然而十多年前的「偏見發言」讓華森受到了各界的批評和譴責,在社會各界的抗議下,冷泉港實驗室和他解除了關係。
這使得沃森的職業受到了嚴重影響,而他本人似乎並未因此改變想法。
那麼沃森所說的「黑人和白人的智商有差距」是否真的有科學根據呢?
實際上,影響智商的因素多種多樣。
天生基因影響只是其中一個因素,生活和教育環境以及後天自身的努力都是重要的影響因素。
甚至天生的因素只能夠決定大腦的發展潛力,但是是否能將這些潛力全部發揮出來,就要看後天的環境影響。
最重要的一點是,智商和人種的膚色無關,這並不能成為對不同膚色人有偏見的藉口和理由。
因此,沃森的說法其實沒有絕對說服力,也沒有足夠的科學成果來驗證。
在社會快速發展的今天,人類之間的偏見已經在逐漸消除,每個種族都有自己的長處和不足,沒有所謂的「高貴」和「低」。
在人口眾多的地球上,全體人類只有共同生存,和諧發展,才能建構出充滿希望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