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在毛里裘斯一役中,韋斯活在周緣德的使用上就出現不同 —— 56分鐘中場顏卓彬被調出後,調入的是右後防亞歷斯祖,因此周緣德雖然同樣是升上中場,卻非取代費蘭度,而是要和費蘭度「共存」。
對此,坊間都有不少聲音質疑兩者的用球能力和質素,但筆者希望著眼的,卻是「中場」周緣德的角色,亦即題目所指的「𝐄𝐱𝐩𝐞𝐫𝐢𝐦𝐞𝐧𝐭 𝐆𝐞𝐫𝐛𝐢𝐠」。
在正常的想像中,應該不外乎周緣德作為較年輕、較「防守性」的一位,理應擔當更多防守責任和跑動工作,以保護三十有八的費蘭度。
然而,事實卻並非如此。比若以這張截圖為例,當艾華頓在右邊邊線接球時,周緣德非但沒有逗後,反而壓到Halfspace接近禁區的位置,作勢去支援這位港隊現任皇牌。
順道亦可以留意,費蘭度同時移到中間的位置,這亦是個小細節,大家可以先記住這個畫面。
因此,似乎較為合乎比賽內容的形容,是周緣德並非一個防守重心,反而更像是艾華頓的支援者 —— 由於原本的祖連奴更多時間遊走在球場不同區域,變相最靠近艾華頓,能為其提供跑動拉扯的,就是周緣德。
而效果?不敢講長遠不可能,但在這場比賽中,不論周緣德或是他的隊友,都不太適應他在這個位置的存在 —— 比如在這次攻勢之中,周緣德(黃黑圈)作為中場,有出現在尾柱空位預備接應孫銘的射門,但最終球卻沒有落到空位較多的尾柱;
而如上圖所示,周緣德在中路支援艾華頓,艾華頓不會、亦不敢傳給他,結果人是靠前了,但存在感卻變低了。
有趣的是,艾華頓的入球,卻其實是周緣德的功勞 —— 當時這位效力大連英博的中堅,由中圈位置持球獨闖,連續打穿對手前中兩線再交予艾華頓,再壓入禁區牽制對方守衛,才有理文翼鋒射門的機會。而再作對比之下,周緣德的有球能力似乎是在後場,儲足夠的Momentum所做出的動作(如盤球/穿透球)。而作為中場,現時的他就似乎還需要和球隊再加摸索。
也就是說,周緣德踢防中,不是傳球能力不夠好,而是他無法發揮到他的長處,沒有作為中場的牽制和支援能力,亦沒有足夠和艾華頓的默契,才是他往往卡在中路不知所措的原因。
那好,這問題影響的不算太大,尚可有進步的空間。但接下來的問題,卻是比較嚴重,港隊比較需要正視的問題 —— 左路大放題。
還記得費蘭度移入中路的畫面嗎?上文所提,費蘭度在球隊圍攻的狀態下,獲得的自由度比先前更大,他亦會在中路和Halfspace的空間遊走幫助球隊組織。而問題,就在於這樣的角色定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