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成年人,生活唔如意既事,我敢講,有至少70%問題,都係源自佢
原生家庭帶落嚟。
例如:好多男仔30幾歲人,仲未有穩定另一半 ,呢類人大多數都係,無自信、有少少自卑、見識少、唔敢冒險、打份普普通通既工,甚至低下層既工。
你可以問下佢地既成長經歷:
1. 青少年時期極少出街、唔出國旅行,冇見識,冇視野
2. 完全無參加過興趣班,或只係滿足到學校最低要求就算(Eg 學牧童笛,呢D智障樂器)精神貧窮,無寄託
3. 父母抱住「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既思維,一味默書、操補充練習、應付考試,完全冇理會兒女心理精神上既健全發育。
4. 從細到大灌輸窮人思想,例如叫你唔好搏,安安穩穩打份工,讀書時唔好談戀愛,最緊要讀好D書。
5. 更離譜既係,父母欠債/失業,又或者貧賤夫妻百事哀,長期家無寧日,為錢嘈。造成情緒不安,點可能有心機讀好書。
7. 父母長期貶低自己仔女,捧人地仔女。造成自卑,家庭關係差,子女感受唔到愛,亦學唔到如何去愛人、如何社交、如何說話、如何與人相處
8. 父母無學歷、無識見,無辦法係成長路上指導一條明路畀下一代! 而且呢d父母可能自己都唔識社交,都係社會底層
(大多發生係80,70,90後既父母身上, 佢地父母有d極端到小學都未讀完。)
我敢講香港地咁多人在社會邊緣掙扎,
其實歸根究底係佢地父母都係無學歷,無考慮清楚自己有冇能力做一個好父母,就立亂生仔
佢地下一代身上既大部分問題,都係源自父母不加思索既後果
香港現時好多人30幾歲, 唔識社交,無自信,卑怯,無個人精神,無一門興趣,無靈魂
單純就係每日返工收工既人形機械人
好多年前阿源經歷,佢父母問佢做乜唔出街行下呀?
阿源答:「一個人出街咪又係一個人!」
一個健全既人係需要社交生活、興趣,而呢d野唔會憑空出現
而係你要由細到大,鼓勵自己子女,陪佢地出街,幫佢地建立良好人際關係
至少花少少金錢去栽培、去啟發小朋友、去發展人格
講到呢度,
可能你會質疑,你返工出糧自己搵錢去發展社交咪得lo
講得出呢番話既人,係完全唔明咩叫「適當時間做適當野」
有好多野過左moment就係過左,
你永遠補唔返學生時期既學習黃金機會,
不管係書本知識定你人際社交 都係需要學習
我可以大膽講一句,如果你而家30幾歲,而你生活一直唔如意
你一定係有一對唔負責任、無能力生仔既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