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三時,與他諳熟的許智偉輟了學,就跟一名叫“三叔”的親戚去當清潔工人,月薪也有七、八千,開始成為他們一班人的“大哥”。
許智偉不但與邨內童黨熟悉了,還由於有些膽識,被一名新義安(香港黑社會團夥)小頭目周龍招納為門生。
“他(智偉)爸爸媽媽說,至少他們知道周龍是誰,知道他認識不少人,跟了周龍,他們至少不會被別人欺負,所以都沒有制止。”一名知情的街坊說。
結成童黨
既然父母都不阻止他入黑社會,許智偉搖身一變,當了幫會的小嘍囉,也開始扮大哥,向身旁的小朋友招手。
金寶其後認識了鄰校的幾個女學生,與智偉一夥組成了一個小團體,開始了童黨的雛形。
“智偉跟了人,就經常在邨裡面橫行霸道。他專挑弱小的孩子打,有時發起狂來,連爸爸都會打。但他最怕他媽媽,因為他舅父在泰國當兵,這樣才能壓得住他。”三叔說。
隨後的日子,智偉一夥終於與傅顯進、石子健及陸志偉(阿雞)等人遇上了。兩幫人有些在球場認識,有些就打牌相遇,交談多了就結了黨。
“傅顯進當時已經是他們那幫人的大哥,他學跆拳道,在邨裡面也是跟老新(新義安)的那班人。”一名知情人士說。
兩個小圈子湊合成了一個童黨,亦開始投入“蠱惑仔”的文化潮流,而《蠱惑仔》、《洪興仔》等英雄化黑幫的公仔書,就成為了他們的精神食糧。
黃金寶事後曾向人透露了這段時期的心路歷程,他說《蠱惑仔》的主角陳浩南是他的偶像人物,除了追看公仔書,還看電影,一部不漏。
“我和死黨一起去看。他們去,我就跟著去。看完他們開片(打架),覺得也沒有什麼——他們都打不死的!”
他也承認,有時打架也是從中學習。“是啊,打人啊!看見別人怎樣打,自己就照著樣子打。”顯然,他們把暴力視作虛幻世界的英雄表現,已失去了真實的感覺。
智偉及阿進就這樣糾合了十多廿名童黨,開始在邨內拓展地盤。 膽子大了,有人開始自組“小黑幫”。幫會的名稱由公仔書而來。他們選了“王朝”作字頭。
組了幫自然要有“聚義”之地,而與智偉是世交的“三叔”陳木清的家,就被他們霸佔。
現年三十七歲的陳木清,智力比較遲鈍,到現在仍是十多歲少年人的心智。他同住秀茂坪邨,很自然與這班童黨諳熟起來。
他是獨居的,智偉兄弟要用他家聚腳,他也無所謂,於是讓他及其朋友阿進配有自己家中的鑰匙,自由出入。但如此一來,還險些奪?